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后局部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_汪倩倩,徐丹

(安康市中医医院 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目的 研究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后局部出血的危险因素,并且提出一些具体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50例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护理,主要分成研究1组与研究2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25人,研究1组对患者见常规的护理方法,同时给予研究2组的患者使用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术后局部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对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时,使用有效的护理手段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体验到全方面的护理优势,以便于在今后的治疗中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结论 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运用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将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其中,也是最理想的护理方法,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享受到人性化的护理待遇。

关键词: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后;局部出血;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引言

冠心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经过研究证实,我国冠心病死亡的人数占世界第二。目前在治疗冠心病的手段上主要采用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的手术方法,此种方法在医疗领域中被广泛的推广是运用,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局部出血的问题,这也是比较常见的危险因素。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后期的护理方法,将有效的护理方式应用到临床上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也能降低患者的术后局部出血量以及存在的危险因素,文章针对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时运用冠脉造影以及支架植入的治疗效果进行论述,具体的报告如下所示。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50例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护理,主要分成研究1组与研究2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25人,研究1组中的男性患者人数为10人,女性患者人数为15人,年龄40-85岁,平均(63±9)岁,研究2组中的男性患者人数为16人,女性患者人数为9人,年龄40-85岁,平均(63±9)岁,两组患者同时运用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的手术方法,两组患者的资料对比基本相同,可以对比。

(2)护理方法

研究1组的患者使用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同时结合常规的护理方法,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手术者的技术培训,而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手术者沟通。了解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

研究2组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1)患者伤口术后护理;术后一般保留鞘管2-4小时,为防止鞘管脱出或折断引起伤口出血。应用保护膜固定鞘管。观察穿刺处伤口无渗血或出血,伤口周围无肿块,皮下瘀斑等[1]。如有出血,暂停或减半低分子肝素的使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拔管后观察心率,血压,伤口敷料。足背动脉及桡动脉搏动是否良好,24小时无特殊,可适当下床活动,但避免活动过频,过久,术肢用力,活动时用手按压伤口慢慢移动,上厕所宜取坐位。严密观察伤口情况病人咳嗽及用力大小便时压紧穿刺点,如有出血应重新包扎,对于局部血肿及瘀血者,出血停止后可用于50%硫酸镁热敷或理疗,以促进局部血肿和瘀血的消散吸收[2]。做好患者健康宣教由于术后要求患者卧床,伸直侧肢,并制动12-24小时。从而有针对,有目的进行观察及护理。多与患者进行交流,鼓励他表达出不适的感觉。

(3)统计学分析

以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后出血发生与否作为应变量,调查表中涉及的各类条目为自变量,先以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计算危险度比值OR和95%可信区间(95%CI),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结果

所有患者冠脉造影术穿刺部位均为经桡动脉穿刺,统一使用6 F动脉鞘管。研究1组与研究2组的定量指标描述统计结果见表1。

三、讨论

冠脉造影术中一般会常规使用大量的肝素进行抗凝,但有研究提示,抗凝剂的应用对介入治疗后动脉出血具有一定的影响,可使患者凝血时间延长,术中容易出现穿刺点出血,造成皮下血肿;冠心病患者常规会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而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延长PT,增加术中及术后出血的风险;严重的肝脏疾病也可引起PT延长[3]。因此应该在临床治疗工作当中要针对采用冠脉支架植入手术前的病人的心理状况影响原因,尽可量的使用一些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方法对其心理状态进行改善[4]。除此之外,因为病人的心理状况可以直接影响到在冠脉支架植入的手术过程中的治疗效果,因此包括所有的医务工作人员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应该进行全面提高其认识,要做好冠脉支架植入手术前病人的心理健康。

结束语

实践表明,冠状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患者易接受等优点,但是当血管完整性遭到破坏时,出血难以避免。因此,术者过硬的技术、术中术后合理应用药物、护士熟悉术后伤口出血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并采用正确的护理措施等是减少穿刺局部血肿形成的关键,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更加有效降低术后出血,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王方茹.杨秋萍. 张维青.姜冠华.尤黎明. 高龄患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冠脉造影放射学,2015(09):1160-1162.

[2]吴雪洁.陈瑜. 宗玉芹.董艳.刘晶.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护理[J].心脏血管疾病防治,2017(18):1170-1171.

[3]陈运贞.田德安. 毕美娟.田华利.樊雪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J].内科学,2016(03):1300-1301.

论文作者:汪倩倩,徐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7

标签:;  ;  ;  ;  ;  ;  ;  ;  

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后局部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_汪倩倩,徐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