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建筑工程总公司 516001
摘要:近年来,为了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建筑数量逐渐增多,由于建筑是人们工作以及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建筑质量直接决定了人们生活质量以及安全性,基于统计发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管理问题以及质量管理问题,不仅影响到施工人员生命安全,而且影响着人们后期居住安全,为此,本文就重点提出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策略,以期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性与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
前言
基于当前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基于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深入调查,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与质量问题,既威胁着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也影响了建筑居住人员的安全,基于此,深入探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措施势在必行。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现状
1.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当前,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大部分施工单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缺少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导致施工人员在后期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基于现场调查,甚至发现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中出现不佩戴安全帽的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二是缺少明确的应急措施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由于当前大部分施工单位并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尚未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成立安全管理部门,导致在后期发生安全事故时无法得到及时处理与有效解决,既不利于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又不利于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1.2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现状
由于建筑质量与人们生活质量以及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当前更加重视建筑施工质量,虽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也开展了施工质量管理,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只开展了对重要环节的质量管理,而忽视对细节施工的质量管理,由于缺少对施工全程的监管,导致施工人员很容易由于施工水平不高而出现失误的问题。除此以外,笔者通过深入了解,发现在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仍然使用着传统施工技术,而与先进技术相比,在使用过程中传统施工技术施工环节更复杂,施工质量也受到了较大限制,无法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
2.1 加强人员培训,培养安全意识
要想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在建筑施工前期进行安全管理时,建筑施工单位就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促使其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一方面,建筑施工单位需要详细为工作人员讲授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并为其提供正确的处理方法,促使每一名施工人员都可以拥有更强的安全责任感,进而保证自身生命安全;另一方面,施工单位需要通过聘请专业的安全培训师,引导建筑施工人员认识到安全防范措施的重要性,进而使其佩戴安全帽、及时观察周围环境,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用强烈的安全意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性。
2.2 做好交底工作,明确应急措施
在建筑整体施工过程中,交底工作主要是指该名工作人员将自己尚未完成的部分传递给另一位施工人员进行,在交接过程中很容易由于讲解不清楚而造成后期施工出现安全事故,基于此,为了避免在该处产生的安全问题,前期施工人员需要详细考虑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将可能发生的事故全数告诉待交接人员,并清晰、详细的列出在后期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的应急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使建筑工程交底工作更加规范,笔者建议施工单位在后期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详细记录交底工作进行情况,并引导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签字确认,这样既能够提高交警工作规范性,又可以使施工单位准确发现在交底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安全管理效果。
2.3 做好现场勘查,预防安全事故
据统计分析发现当前部分单位由于缺少现场勘察工作,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率仍相对较高,为此,要想更有效的预防安全事故,避免由于发生安全事故给施工人员造成生命威胁。笔者建议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单独的安全管理部门,并积极引导安全管理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详细勘查。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建立起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与相应的监督制度,一旦发现安全管理部门尚未开展现场勘查时,需要及时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相应处罚,促使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可以真正走入现场,更细致的发现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找出更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有效预防在建筑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除此以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还需要基于对以往工作的总结,制定出有效的应急预案,尽可能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对施工人员产生的不良影响。
3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3.1 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施工质量
管理制度直接决定了建筑施工人员工作态度与管理人员工作质量,基于对当前建筑施工单位所使用管理制度的透彻分析,建议在管理制度中加入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责任到人制度。在该制度支持下,使施工单位更细致的划分每一名质量管理人员所管辖的范围,保证在后期该范围出现质量不高问题时,能够找到相应负责人员;二是奖优惩劣制度,该制度以质量监管人员监管水平为基础,当该监管人员所负责的范围内出现质量问题时,施工单位需要按照该制度给予该名工作人员相应的惩罚,促使该名工作人员能够提高自身工作责任感,更细致的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管理制度,使质量管理人员可以明确自身工作范围与工作要求,进而开展更为可靠的施工质量管理,保证整体施工质量。
3.2 实施全程监管,保证材料质量
在开展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时,相关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施工材料设备质量的分析,在采购人员完成采购工作后,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及时检测材料是否可以满足该建筑施工需求,当该材料出现质量不高问题时,需要及时退回并重新采购。当该材料可以应用于建筑施工中时,施工人员需要对建筑施工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通过深入现场施工中,了解建筑施工中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情况,并有力监测施工人员施工质量,深入发现建筑施工问题,及时进行返工处理,杜绝一切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行为以及操作。
3.3 加大培训力度,采用先进技术
现阶段已经研发出更为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可以节约施工材料,降低施工成本,而且能有效保证建筑整体质量。基于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现状,笔者建议施工单位要联合建筑施工行业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并在施工过程中积极引入先进施工技术,促使施工人员可以在拥有更高施工水平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先进技术,高质高效完成建筑施工。由于大部分施工人员文化水平有限,因此在开展先进技术培训时,还应该开展培训人员考核工作,针对施工人员对先进技术不理解之处进行重点讲解,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保证施工人员在后期施工过程中能正确使用先进施工技术。
总结
总而言之,要想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效果,相关人员就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帮助其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其施工水平,同时还需要做好交底工作、施工现场勘察工作、全程监管工作,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使用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做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前提下,提升建筑施工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姬燕龙.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门窗. 2017(02)
[2]杜彬.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优化方法[J]. 建筑技术开发. 2016(12)
[3]黄玉兴.探讨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问题与策略[J]. 福建建材. 2013(08)
论文作者:叶松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建筑施工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