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口控制状况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山东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人口论文,状况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全省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和终极目的,应尤为引起关注。本文企图从人口的角度论述山东人口控制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期为二者的协调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一)人口控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人均占有水平的可持续增长是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作为总量值可以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实力,但由于没有考虑人口的分母效应,不能反映其经济发达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也无法进行地区之间的横向比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把生产和人口两个因素都包含在内,将人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显示人口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科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富裕程度及人民生活水平。衡量农业持续发展水平,同样也要考虑农业生产总量和人口两个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应以持续提高人均占有水平为尺度和目的。山东是农业大省,是全国主要的粮棉油产区,而人均指标不是强省。多年来,山东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及粮食总产量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而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和粮食人均占有量却不在前列。此外,人均消费水平也不高。“九五”期间,要实现我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不仅需要努力提高农业产值和效益,还要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不仅有总量指标,还有人均指标,也体现了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
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省农业生产水平有较大提高,农村经济空前活跃,粮食等农产品产量有了大幅度增长。1987年粮食产量达3393.7万吨,进入90年代,粮食持续丰收,1993年达4100万吨,1995年又提高到424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由于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增长速度逐渐下降,全省自然增长率已从1980年的7.51‰降到1995年的3.35‰,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由60年代和70年代前期的年均5.0降到80年代的年均2.24,1994年又降至1.1,全省“八五”时期实际出生比国家计划少生335万。按70年代生育水平推算,25年少生4100万人,人口总量由全国第二降到第三位,大大缓解了人口对农业生产资料的压力;按人均年消耗250公斤粮食计算,25年节约粮食1025万吨,对于更快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人口问题对农业发展的制约
山东是全国第三人口大省,由于人口基数大,生育率虽然大幅度下降,人口增长量仍很大,每年增加的人口相当于一个中等县,而且发展速度快,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处于生育旺盛期的育龄人口将以每年20多万的速度增长。1995年底,人口总量达8704.5万人,1982~1990年山东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24.67万,总人口增长率为13.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95个百分点。人口规模的庞大密集和急剧增长,造成了人均资源的短缺匮乏,严重制约着我省农业的优质高效发展,成为影响我省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口与农业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总产量的大幅度上升与人均产量徘徊在较低水平的矛盾。从1982年到1990年,山东粮食总产量从2375万吨增加到3570万吨,增长50.32%,年均增长5.23%;而人均占有粮食仅增加97.4公斤,年均增加3.39%,只有粮食总量增长速度的2/3。农民人均收入,“六五”时期年均增长14.19%,“七五”期间,人口进入生育高峰,增长量大,农民人均收入年增长速度降到9.58%,“八五”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年均增长降为5.4%。
2.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与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的矛盾。建国初期,我省有耕地1.31亿亩,到1995年45年间减少了3000万亩,平均每年减少67万亩,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耕地面积;而人口由4549万人增加到8700多万,平均每年增加90万人,也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人口;人均占有耕地从2.88亩下降到1.15亩。同时,土地利用程度高,开发潜力有限,后备资源缺乏,土地人口承载力已接近极限。无节制开垦和增加化肥农药的投入、过度灌溉等加重了水土流失、土壤质量的下降。耕地逐年减少,土质下降,而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却在不断增长,一是人口增长的需求,二是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按我省经济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人均占有粮食500公斤,而如果耕地仍以目前3‰的速度减少,人口按6‰的年增长速度递增,再过15年人均占有耕地将只有1亩,届时,粮食将会有700多万吨的缺口。人口与耕地、粮食的矛盾十分严峻。
3.劳动力资源丰富与乡村潜在严重失业问题的矛盾。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早已大量过剩,只不过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暴露出来。一方面,农村剩余大量劳动力,城镇也有大量富余人员急需安置;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增加了乡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困难。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堆积,造成人口压迫生产力的局面,山东平均每一名农业劳动力提供的农业总产值为3167元,比江苏少672元,比广东少1412元,在全国仅居第13位。同时,由于众多的人在有限的耕地上用简单原始的工具搞饭吃,“一个人的活三个人干”,劳动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形成对现代化农业技术和先进生产工具的排斥力,从而也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4.人口数量过大与人口素质低下之间的矛盾。目前我省农业人口素质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江苏、广东等先进沿海省区。文盲率较高,新生文盲不断产生。农业劳动力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94年,文盲半文盲率为20.96%,达838.6万人。如此低的文化素质很难适应未来农业科学化现代化的要求。人口重负制约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质量仍没完全摆脱人口高增长—低文化素质—低劳动生产率—人口高增长的初级模式。90年代以来,全省小学及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每年平均增加40余万,庞大的人口规模使得有限增加的教育投资尤如杯水车薪。
5.农业劳动力过剩与产业结构不合理之间的矛盾。农业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调整种植业结构,在保证粮食供给的前提下,加大经济作物的比重,提高种植业的综合效益;第二阶段,调整大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第三阶段,实现农业产业化,把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起来,将加强农业和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结合起来,以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的全面繁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大了林、牧、副、渔业的比重,乡镇企业迅猛发展。但产业结构格局没发生根本性变化,仍然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分布最多,种植业劳动力比重偏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极不合理。我省第一产业占全省近2/3的劳动力仅提供了占全省近1/3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口重负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难度。一是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一部分被新增劳动力抵销,对农村劳动力行业分布影响甚微;二是人口重负造成对粮食消费的巨大需求,农业承受着首先要维持总人口温饱的巨大压力而不敢大胆放手经营其他。
(三)农业发展现状与农村社会经济政策对人口控制的负面影响
1.生育观念归根结底应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在过去的20年里,我省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9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人口增长正在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的现代型转变。但从现阶段看,计划生育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生育意愿相比,具有明显的超前性。我国广大农村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薄弱的社会保障体制是广大农民群众产生“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生育观念的深厚土壤,是追求多子女的主要原因。目前我省农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粗放经营,经济效益比较低,生产主要靠手工操作的体力劳动。家庭劳动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家庭收入,这诱使生育偏好追求数量,不重质量。另外,集体经济薄弱,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主要靠家庭养老,而农村女儿成年后外嫁,实际上主要靠儿子养老。这些都从客观上刺激着农民家庭生育需求,尤其是生男孩子的需求。目前的人口控制主要是靠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来维持的,生育率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稍有放松,生育率就会出现反弹而迅速回升。
2.市场经济建立初期对计划生育工作有一定冲击。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本质和长期发展看,对人口控制和降低生育有利。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必然使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很大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人才竞争加剧,诱使人们的生育偏好由追求孩子数量向追求质量转移;农业由单一型经营向多种经营方式转变,农民直接进入市场,进入城镇,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所有这些将改变人口生产的物质基础,从根本上动摇传统生育观念。但市场经济建立初期,它的积极作用不易充分发挥,某些消极影响反倒较为突出。计划生育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其管理模式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干预包揽一切的色彩,必然与市场经济体制有不接轨之处。
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计划生育管理有弱化的趋势:一些地方领导的精力更多地转向经济,抓人口生产的力度相对减弱;地方财力物力更多流向经济领域,追求短期经济效益。
3.局部决策层尚未把人口控制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措施不力。一是领导认识不足。缺乏大人口观念和人均意识,只重讲经济效益,轻人口控制;只重近期利益,忽视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没把人口控制放在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思考和解决,宏观调控力度与广度不够,组织和协调计划生育工作不力。二是相关农村经济政策不利于人口控制。土地——现阶段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的分配,一般是按人口的多少来分,人口多,所分耕地就多,获益就大。三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社区服务功能差。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状况和服务网络系统是决定社区内生育水平和人口控制的决定因素。目前我省大部分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集体经济薄弱,生产、生活、生育社会化服务设施还很不健全,从而制约着其生育观念和行为的根本转变。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口控制与农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人口控制起最终决定作用,而人口的控制状况对农业发展有正反能动作用。人口问题本质是发展问题,解决人口问题不能单纯从人口方面入手,人口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就人口与农业的协调发展看,一方面,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要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前就是要控制人口增长速度,限制人口增长规模,实现山东人口不过亿的目标,同时要提高人口身体和文化素质,优化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另一方面,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应有利于优化人口环境,需要加强政府对人口控制和农业持续发展一体化宏观调控力度;完善有利于人口控制的相关农村经济政策,建立现代型的农村社区,提高农村社区自我调控和服务功能。目前在全国逐渐开展的计划生育“三结合”是对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有益探索,即将计划生育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人口控制与农业发展的结合是“三结合”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纳入各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从实际出发,走出适合本地区的人口和农业协调持续发展之路。
标签:农业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农民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