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旺 厦门实验小学 361003
【摘要】智慧课堂教学作为教育信息化融合的产物,引领了课堂教学变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未来教育在当下的探索和实践。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作为智慧教育在小学美术学科的应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10-056-02
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是智慧教育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具体应用和实施,是教育者探索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方法和手段的有效组成部分。什么是智慧教育?很多专家有不同的论述。祝智庭教授认为智慧教育是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创建具有一定智慧的学习时空环境,旨在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而教育的目标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即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教育目标的转变,笔者认为智慧教育要立足于未来,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其内涵就是立足于人的核心素养,借助信息化的环境,采用现代智能手段,实现教育教学的智慧化,充分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和智慧成长,从而有效促进人的核心素养发展。
一、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的特征
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应该同时具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特征和智慧教育的基本特征。这两种特征同时并存,缺一不可。单纯强调美术课堂教学本质,忽视弱化智慧教育环境手段,与传统的美术教学没有太大区别。而忽视美术课堂教学本质,过分强调智慧教育环境手段的实施应用,美术的学科育人功能将无法得到充分体现。所以,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在与其他学科的智慧课堂教学上应该有其独特的本质和特征。
(一)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总目标,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根本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对人提出的新要求,是世界教育的共同走向,更是我们民族的价值取向。[2]美术学科教学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总目标,培养学生必备的品格和能力。《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4]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更是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要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变为对美术文化的学习、理解、创造,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生发和培育。
(二)以美术学习活动为载体,以信息化环境手段为途径
美术课程是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性,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学习活动是小学智慧课堂教学的基本载体。在美术学习活动中,积极运用信息化环境手段,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形成资源开放和共享,拓展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利用数据统计分析学生学习状态,掌握学情,实现人与人、技术、资源、环境的互动、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形成适应未来的学习品质和习惯。信息化环境手段是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的实施途径。当前利用信息化手段应用较广的主要是翻转课堂和MOOC(大量开放在线网络课程)两种教学模式。
(三)以智慧育美为本质,以个性化学习为形式
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是以智慧发展为取向的教育形态,教师智慧地教学,学生智慧地学习,最终是课堂教学智慧生成,促进师生的智慧成长,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智慧育美是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的本质。未来的教育落脚点是学生的个体成长,每个学生个体素养的发展决定着教育的实效。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所以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小学美术智慧课堂必须以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学生的个体素养发展为任务,开展美术教学活动。
二、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中的作用
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通过各学科的教学和校内外教育而实现,是学生将知识、经验、能力、品格、观念等内化形成和综合应用而成。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中发挥着独特而富有实效的作用,其培养出来的素养是面向未来的社会变革的关键素养。
(1)实现个性化自主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发展意识
美术智慧课堂教学主要借助云平台和大数据,结合在线学习、在线检测、班级论坛、多媒体资源、班级画廊、数字画板等应用,将美术学习扩大到了课堂之外,学生通过教学视频等资源,学习了解美术文化知识,学会欣赏理解美术现象,在课堂上内化吸收理解,解决问题,创意实践。学生自主掌握学习的快慢节奏,实现了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弱势,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在小学美术智慧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学习资源的设计上,解决优等生“吃不饱”,差等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3]例如,在《美丽的纹样》一课中,教师制作的微课就包括了纹样的作用和种类、纹样设计方法、纹样的寓意、纹样的组合等,这些资源全部在学习平台上,学生在课前进行自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完成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课堂上,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产生疑问,还可以再反复打开视频学习求证,启发思维,最后进行个性化的创意表现。整个学习节奏自始至终由学生自己掌控。课堂上,教师也是根据学生个体学习需求进行教学,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开放性、交互性的学习平台,以及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多样化的学习形式,促使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速度和习惯,提高图像识读和美术表现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通过对参与智慧课堂学习的学生进行调研,针对问题1:你喜欢运用平板电脑进行学习吗?结果:喜欢的学生占100%。问题2:你希望今后在课堂中使用平板电脑上课吗?结果:希望的学生占100%。问题3:你为什么喜欢用平板电脑上课?结果:66.67%的学生认为可以自主学习,44.44%的学生认为可以上网查资料,88.89%的学生认为可以跟老师和同学交流,44.44%的学生认为可以查看电子书籍等资料,33%的学生认为可以玩游戏,另有33%选择其他原因。从调研数据我们发现,学生大多数喜欢用平板电脑进行课堂学习,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也以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为主,他们的学习状态呈现出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乐学善学,积极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正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中所追求的,只有学生有了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意识,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学会学习,形成素养。
(2)实现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传统课堂学生被动式学习居多,老师以客观普遍知识的传授为主,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并非学生的学,教师处于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学习的容器。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是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课堂,一切资源从学生角度出发,学生在自学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到课堂上的求证、释疑、创造,在学习、理解、运用美术知识和技能中,形成审美判断和思维方式,培养探究精神,发展核心素养。例如,在《线与造型》一课中,对于吴冠中作品《春如线》的欣赏和讨论中,教师利用论坛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表达。有学生认为:“这些线条密密麻麻,弯弯曲曲,杂乱中又有序。”“我感觉很乱”“这不是乱,就像柳条随风飘荡,产生各种线条”“弯曲的线和绿色的小点,就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的样子。”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判断,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逐渐清晰起来,甚至有的学生大胆批评这幅作品的线条,认为作品的线条杂乱无章,给人感觉很纠结,没有美感。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中,并引导学生到网上去查找作品的背景资料以及吴冠中的艺术风格特点,从而再来欣赏理解作品。传统教学方式,对该作品的理解无法落实到每个学生都发表意见,更无法看到每个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而在智慧课堂上,每个学生在网络空间里都是有备而来,他们积极查找资料,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念,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审美判断再也不是只有人云亦云的标准答案了。学生通过与老师的互动、与网络的关联、与学生的交流,获得价值判断和探究能力。通过对大数据的统计分析,教师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课堂练习中,学生提交答案后,教师可以通过练习统计了解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的完成情况,即在规定时间内,有多少学生完成了教师给的题目,多少学生答对了,哪些学生做错了,教师在云平台上的学习数据一目了然。在自学检测中,教师还可以设置科学自助答题解析,学生在学习中,还可以发现其他同学智慧的闪光点和成果,从而解决学生学习的困惑,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文化理解和创意实践,形成技术应用能力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人工智能、5G等先进的网络技术涵盖了人们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从信息化视角去观察和理解社会文化现象。我们的美术教育面对的是信息时代的未来公民,我们更应该教会他们用信息化的工具去观察生活,理解美术作品、现象、观念。例如,在《有趣的脸谱》一课中,面对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如何在短短的一课时中吸收和消化,难度很大。但在这节课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京剧中的黑脸和白脸怎么分?”“对了,是看中间鼻子这块的颜色。”“很好,这个是十字门脸,这个是花三块瓦脸。”许多大人们未必知道的知识,这些小学生们却对答如流,这一切源自课前老师制作的微课及丰富的资源推送,轻松帮助学生理解了脸谱文化。40分钟的课,老师不仅讲解了丰富的京剧脸谱知识,还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喜好设计出了脸谱并用脸谱进行装饰设计应用。学生们学得开心专注,听课的老师们则赞叹不已。课后原市教研员黄小莉老师评价:“如果用传统的方式,想要完成这些内容至少要两到三节课的时间,但借助于新的技术,可以在这么短时间完成,相当令人惊叹。这就是智慧教育最高效的地方。”“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不再只局限于课本教材,而是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网络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未来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正是教会学生在网络世界里认识美术和美术文化现象,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要在网络情境里学会解决问题,实践创新,形成综合技术应用能力,从而面对未来的挑战。又例如,在《趣味文字》一课中,学生通过自学,了解趣味文字在生活中的作用,并且用手机和平板电脑观察记录生活中的艺术文字,然后上传网络空间分享评论分析,在网络中进行交流学习。学生运用学习到的文字设计方法,在平板电脑或在纸上设计趣味文字。教师还讲教学拓展到课后,让学生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立体文字,或者将设计稿打印在文化衫、包装纸上等。传统的教学只能实践在纸上,而在智慧课堂里,趣味文字变成了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一部分,随时都可以创意地表现和改变生活。另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技术素养。例如,在《有趣的半圆形》一课里,学生在平板电脑上要学会旋转半圆形的角度,放大缩小半圆形,通过复制粘贴各种半圆形组合出有趣的造型。学生通过云平台,可以互相了解到同伴的学习和创造,从而改进自己的实践。这些信息化时代典型的创新实践方式正是小学美术智慧课堂需要加以应用和重视的,这对学生形成面对未来的解决问题和技术应用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和授课方式,不同于以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也绝不是简单的先学后教,它打破了课堂的空间界限,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智慧生长,也是符合学生特点的智慧学习,更离不开教师的智慧教学引导和设计。智慧课堂是教学的一场革命,它颠覆了延续几百年的传统教学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精准的分析解决问题。为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老师必须彻底改变和适应,朝着智慧课堂的目标不断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1]云亮等编著.智慧教育: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转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4.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1.
[3]王奕标.透视翻转课堂: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教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6.9.
[4]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11.
注:本文为福建省“十三五”小学美术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17MXD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杨立旺,厦门市小学美术学科带头人,福建省“十三五”首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现为厦门实验小学教导处主任、信息中心主任。
论文作者:杨立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0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学生论文; 智慧论文; 素养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美术论文; 小学美术论文; 核心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10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