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行业自律,建设诚信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行业自律论文,体系论文,诚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市场准入规则 确定了诚信体系建设的必然性
行业管理引入“准入”制度,可以说是政府管理职能进入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市场准入以鼓励企业间公平竞争的规则为基础,用管理来实现市场的合理竞争和适度保护,它的作用通过对管理对象资质的制约、对产品质量的制约来体现。公平竞争依赖道德诚信的支持;制度的执行力,同样依赖于道德诚信的支持。有了诚信,制度仅仅是一种概念,企业和商品就能在制度下自由运营;诚信缺失,制度可能就成为利剑,违规者和不合格商品必然处处受到制度的制裁。
我国出版业正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深入发展,随着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化,出版业的企业化、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在客观上对行业道德和诚信体系建设这个思想前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中,刘云山同志提出“要深入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培养诚信观念规则意识,推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新闻出版总署党组对出版业的诚信体系建设非常重视,2007年9月19日召开了全国出版发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电视电话会议。总署做出决定:从去年9月份开始,集中一段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出版发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专项工作。总署在大力开展诚信体系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和谐的行业氛围的同时,将按照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以企业(法人)准入、市场准入、职业准入、岗位准入为基础的出版业“四大准入”制度,构建公开、公正、平等、规范的行业管理体系,形成出版发行业诚信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行业发展。
行业管理引入“准入”制度,可以说是政府管理职能进入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我国加入WTO后,政府主管部门提高政府职能的举措,也是与世界接轨的举措。
市场准入制度是国家对市场主体资格的确立、审核和确认的法律制度,包括市场主体资格的实体条件和取得主体资格的程序条件,其表现是国家通过立法,规定市场主体资格的条件及取得资格的程序,并通过审批和登记程序来执行。这是国家对市场基本的、初始的干预,是政府管理市场、干预经济的制度安排,是国家意志干预市场的表现,是国家管理经济职能的组成部分。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从事经济活动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都将由法律特别确认,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获得,如登记、许可。
“准入”制度既是对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约束,又鼓励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引导。市场准入制度就是公开的法律,它是国家对市场主体资格的态度,明确禁止什么,限制什么,鼓励什么,使欲进入市场的主体能够对政府行为,甚至间接对其他市场主体的性质状况有一定确定的合理预期。
就市场准入而言,它是指商品、劳务与资本进入市场的程度许可。比如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就是要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和销售。
图书商品将来实行“四大准入”后也是如此。无论是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合资企业或个体企业,若要进入市场,必须取得准入资格。要从事图书出版发行行业,首先必须按政府规定的“准入”制度,取得从事图书出版发行的企业(法人)准入资格;出版企业生产的图书商品要进入市场流通,首先必须让欲进入市场的图书商品取得市场准入资格;假如个人要选择图书出版发行这个职业,首先必须获得职业准入资格;在图书出版发行行业内就职某种岗位,那个人必须获得这种岗位准入资格。
市场准入以鼓励企业间公平竞争的规则为基础,用管理来实现市场的合理竞争和适度保持。它的作用通过对管理对象资质的制约、对产品质量的制约来体现。公平竞争依赖道德诚信的支持;制度的执行力同样依赖于道德诚信的支持。离开了道德诚信,公平竞争不可能实现;离开了道德诚信,准入制度的执行也形同虚设。有了诚信,制度仅仅是一种概念,企业和商品就能在制度下自由运营;诚信缺失,制度可能就成为利剑,违规者和不合格商品必然处处受到制度的制裁。常言道:言而无信不可交。诚实守信既是为人之道,也是人与人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相互联系、交往、处事的基本原则。孔夫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他在社会上怎么能立住脚?没有诚信,市场准入规则便无法实行。一个行业如果没有健全的诚信体系,行业的发展和繁荣便无从谈起。
2 市场竞争规律 决定了诚信体系建设的迫切性
改革开放以来,相对我国经济为代表的硬实力增强,作为国家软实力重要部分的出版业,还没有与硬实力同步发展和加强。不难看出,出版业对市场机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竞争与诚信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的统一。竞争是无情的,但不是不择手段,不是可以不讲诚信;诚信是无条件的,但也不是无原则交易,不是放弃竞争。竞争只有在诚信体系的保障下,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反之,诚信也只有在竞争中得以检验和发挥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实现与成熟,国家政策因应兴革,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的引入,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和繁荣。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各出版集团相继成立,各省发行集团先后挂牌进入市场运营,继上海新华传媒集团和新华文轩连锁公司上市之后,辽宁出版集团也已上市,这标志着我国出版发行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版物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销售方面,都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市场氛围健康、竞争秩序良好,全行业出现了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的可喜局面。但是,市场同样是双刃剑,有利必有弊。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国际市场,让我们在发达国家面前更显差距;国内出版发行企业对市场机制仍表现出某种程度不适应,还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影响着市场的秩序和行业的良性循环。
1.文化软实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相对我国经济为代表的硬实力增强,作为国家软实力重要部分的出版业,还没有与硬实力同步发展和加强。最近几年,尽管我国扩大参与法兰克福书展、在莫斯科书展举办了主宾国活动,明年还将在首尔国际书展中担任主宾国,但是,比起美国和欧洲的出版业,我国的出版业还很弱。多年来,我国图书进出口贸易逆差曾长期在10:1左右,出口的图书也主要销到一些亚洲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对欧美的图书贸易逆差则达100:1以上。2005年,我国对美国版权贸易的逆差是4000:24。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大陆出版社输出和引进版权的比例多年来约为1:8。我国图书潜在市场这么大,可我国的图书纯销售,几乎跟国外的一个出版集团的纯销售差不多。随着数字出版、游戏产业等文化产业的日益发展,软技术、文化力也将成为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文化的落后,会直接导致产业的落后。
我国出版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弱势,实际上影响着国家软实力,影响着国家整体竞争力,我们必须从这一高度来认识建设诚信体系的迫切性,认识促进出版业发展与繁荣的紧迫感。
2.市场竞争无序现象多数源自诚信缺失
书店拖欠出版社书款现象普遍而且严重,有的出版社、出版集团已经对个别一级批发经销商停止供货,虽还没形成台湾出版界对金石堂那样的联合制裁,但已经表明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反过来,出版社欠纸厂纸款、欠印刷厂印刷费、欠作者稿费的事情已不鲜见。高定价、低折扣图书屡禁不止,已经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虽然这件事三令五申,但一部分出版单位依然我行我素,继续与民营文化工作室出版所谓高定价、低折扣的礼品书、珍藏书,无非是惟利是图,坑蒙读者,搞不正之风。
经销商之间的折扣战不只北京发生,有的书店对外宣传让利读者,为出版社减库存排难解忧,但新书上架三个月就打折,这是不是为了降库存?让利全部让出版社承担,自己不让,这是不是公平?同地销售,别人不打折,你搞全场打折,这算不算不正当竞争?逼出版社让利,出版社反过来提高定价,最后损害的是不是还是读者?这些界限都有待认真研究达成共识。还有网络“会员制销售”,贝塔斯曼为其会员打折销售的,是出版社销售两年以上的库存书和租型专印的“会员版”图书。我们网上打折同步销售新书,是不是同样存在扰乱市场的秩序问题?
3.内功不硬难以参与市场竞争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同志,2007年9月19日在全国出版发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电视电话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个别单位不是在提高自身实力和竞争力上下功夫,而是在钻政策空子上动脑筋,使得虚假注册、偷税漏税、买卖书号、一号多书、制售盗版、商业贿赂等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据我了解,靠卖书号维持生计的出版社不是个别。在那些出版社,社长批选题,实际是批书号。全社总编室的权力最大,因为总编室管书号;全社得到实惠最多的是编辑,卖书号得的金额可以提成15%~20%,一年卖出10个书号,比自己找选题出书挣奖金要保险得多;全社最困惑的是发行部,没有上市场的书,跟书店没有生意,社里没有业绩,业内没有面子,工资低、奖金可怜,生活困难。所以,改革只改工资管理制度是不完善的,出版主业不见成效,工资来源依赖于教材、三产房租、卖书号甚至卖社牌,是无法加入主业竞争的。
4.合法、依法经营是诚信的最低标准
出版界抄袭的官司时有发生,个别出版社还出伪书。不法书商盗印、假冒印制畅销书已成顽症,严重地扰乱图书市场的正常秩序。
以上种种,不难看出我们出版业对市场机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竞争与诚信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的统一。竞争是无情的,但不是不择手段,不是可以不讲诚信;诚信是无条件的,但也不是无原则交易,不是放弃竞争。竞争只有在诚信体系的保障下,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反之,诚信也只有在竞争中得以检验和发挥作用。改革开放,目的在解放生产力,上述差距和不诚信行为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不和谐因素,都应该在改革和摒弃的范围之列。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在诚信的体系保障下竞争,在竞争中建立行业诚信。
3 发挥协会功能 为建设诚信体系办实事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要逐步向行业协会过渡,找准位置,明确责任,充分发挥协会的社会功能,做好政府和企业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在行业自律、规范市场、建设诚信体系工作。比如继续搞好“三项教育活动”、建立行规行约、修改完善《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搞好出版发行单位的互评活动、建立出版发行单位的诚信档案等,人人参与,携手共抓,形成行业整体合力,共同抓好出版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作为目前的行业社团,将遵照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要求,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逐步向行业协会过渡。按照十七大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找准位置,明确责任,充分发挥协会的社会功能,做好政府和企业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在行业自律、规范市场、建设诚信体系方面做几件实事。
1.继续搞好“三项教育活动”
这是新闻出版总署根据中宣部的统一部署,交给协会做的一件大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已经写进了总书记的工作报告。“三项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目的,就是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从业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它与诚信体系建设是完全一致的,是一项行业建设的长期任务,我们将善始善终继续抓紧抓好。在新的一年里,除了继续搞好培训外,重点抓好典型培养和宣传工作,拟组织先进模范人物进行巡回演讲,巩固“三项教育活动”的成果。
2.建立行规行约
企业在市场机制下进行经营活动,其职业道德、经营作风,靠经营者自觉维护和舆论监督是一方面,行规行约的制约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市场秩序和行业监督,光务虚不行,必须务实。前一段时间在新闻出版总署的直接指导下,中国版协与中国发协、全国新华书店协会共同起草了《图书公平交易规则》,同时推广使用规范合同文本。这是我国第一个由行业协会来组织制定的行业规则。规则对从事图书交易的供货商(即出版社、代理总发行企业)和经销商(包括总发行企业、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在图书进入市场交易活动后的方方面面,包括图书宣传、征订、定价、折扣、发货、包装、运输、损耗、上架销售、退货、结算周期等各个环节,分别制定了各自的责、权、利和工作标准,努力做到量化和可操作,有望对规范市场秩序发挥积极作用。行业规则,必须让行业成员当作自己的规则,大家来参与制定,大家来共同遵守,这样才能保证它的群众性、普遍性和约束力。为使这个规则更切合我国出版业的实际,真正具备规范市场、维护秩序、惩戒不良经营行为的制约作用,提高它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新闻出版总署出版发行管理司的直接指导下,我们三个协会于200年年末召集了全国数十家供货商和经销商来京专题研讨,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修改这个规则。现在这个规则已经基本成形,还要征求意见,最后经新闻出版总署党组讨论通过。不管是以总署名义颁发,还是以三个协会的名义颁布,新闻出版总署都将下文,把它作为企业准入市场的规则来执行。
3.修改完善《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是中国版协三届二次常务理事会1995年1月23日通过,于当年3月28日公布试行的。1997年1月28日,新闻出版署、中国版协联合召开全国出版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公布了重新修订了的《职业道德准则》。2005年至2006年,中国版协再一次请各地版协协助,自下而上广泛征求意见,重新进行修改,最后经新闻出版总署党组审定,2006年重新向全国颁布。2008年,我们将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尤其是胡锦涛总书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的历史性任务,重新修订《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增强它的可操作性,使它真正成为我们行业道德的尺子,有效地培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营造行业的良好环境。
4.搞好出版发行单位的互评活动
中国版协与中国发协已经成功组织了2006至2007年度的“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出版发行单位社店互评活动,刚才总署领导和协会领导已经向20家出版单位和30家发行单位颁发了证书和奖牌,这是建设诚信体系的一项重要的活动,也是为《图书公平交易规则》的出台做前奏、造舆论、搞声势,也是在业内树立榜样,表彰先进。我们将继续与中国发行协会,在总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和监察局的指导下,每两年举办一次这项社店互评活动。今后的社店互评,《图书公平交易规则》的执行情况将是评比的一项重要依据。
5.建立出版发行单位的诚信档案
《图书公平交易规则》颁布之后,必须有一个监督核查业内企业执行交易规则情况的机构。中国版协、中国发协和全国新华书店协会,将成立一个核查咨询机构,负责规则执行情况的核查和咨询。将对全国出版单位和发行单位建立诚信档案,对群众和单位检举或举报的违规行为进行核查,核实后记入诚信档案,并同时将问题提交总署主管部门处理。我们还将与行业媒体合作,在媒体曝光违规行为,对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进行舆论监督。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让我们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出版发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人人参与,携手共抓,形成行业整体合力,共同抓好出版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把2008年作为出版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年,办实事,求实效,为促进出版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