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教科书基本问题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科书论文,电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平板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一波教科书数字化浪潮以前所未有的势头扑面而来。20世纪90年代,曾有论者积极推动在中小学普及电子教科书,以电子教科书取替纸质教科书,最后却如同“爱迪生预言”那样,以不了了之而告终。[1]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推动使用电子教科书的进程中应该把握好“度”的问题,应无过也无不及。电子教科书是教科书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新形态,更是教育教学中大力倡导信息化、便利化的时代产物。钱钟书先生曾指出:“抗拒新事物到头来的失败,也是历史常给人的教训。”[2]尽管目前在推进电子教科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系列数字化学习新工具的“本源性”障碍,但相比于纸质教科书而言,电子教科书的便利性、丰富性、非线性等基本特征势必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本质性的影响。使用信息技术学习,很有可能是未来数字化生存的“常态”,在适应这种“常态”的同时,也促逼着人们找寻一条真正为未来学习者提供更加适切的使用电子教科书的道路。只要我们的目标一致,即便电子教科书研究中存在多种观点,最终也总能找到一个更实际、更富创造性的研究结果,以便于更客观、冷静和科学地利用电子教科书。 一、对电子教科书的基本认识 在现代信息社会的教学活动中,用不用信息技术是假问题,而怎么用信息技术才是真问题。因为技术工具的进步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类劳动工具的进步,必定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是唯一依赖技术而生存的动物。”[3]技术是人类智慧的充分表现,是高级动物引以为豪的精神成果。不言而喻,教师拒绝信息技术是不理智的行为,信息技术确实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从这个认识出发,也就必须将“信息技术必定能够变革教育”作为无需证明的“公理”。越是如此,人们就越应该从不同的视角认真审视这些如此神奇新颖的学习工具,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认识。对于人类新工具近乎失去理性的“疯狂”追逐行为,是教育领域出现的“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具体体现。此时,需要“理性主义”的回归,不能过度依赖信息技术这种“人造物”,否则,很多必须传承的人类文明就会从我们的文化中消失,而这些瑰宝恰恰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人类向前不断发展的基本素养。 教科书作为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其最高价值何在?不论是何种答案,可以肯定的是便利与否不是最重要的。虽然教科书的诞生、传播和推广与先进的科学技术密不可分,但技术从未从本质上改变教科书的性质,只是对承载教学内容的媒介进行了各种改进,换言之,以往的技术对教科书的改变仅限于形式而非内容。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技术开始试图“颠覆”现有教科书的概念,人们已不满足于从载体的呈现方式上改变教科书,而是在电子教科书中加入了大量的超链接、图片与动画,使教科书变得越来越生动有趣。但值得思考的是,学生到底是对教科书中的学科知识本身产生了兴趣,还是对电子教科书中新颖丰富的图片、动画感兴趣,或者是对承载学习信息的新奇的电子设备感兴趣?有研究证明,在电子教科书与学生之间相关的几个因素中,娱乐性的相关度为0.91,是所有相关因素中的第一要素,便利性的相关度也高达0.82,所以,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虽然电子教科书在呈现学习内容时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适切性,但电子教科书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是便利性和娱乐性。[4]也就是说,学生在使用电子教科书时往往是被“形式”所吸引,是新鲜感带来的“好玩儿”感,而并非是与教育内容相关的知识。因此,很多时候学生呈现出来的种种“学习迹象”也仅仅是一种肤浅的表象。“当下快餐式文化熏陶之下的低控制力学习者面对电子教科书中五花八门、激动人心的直观材料,还能沉得住气、潜心阅读和深思吗?”[5]这真是一个不能回避、不该回避、也无法回避的大问题。一项实验研究证明,在利用iPad、纸张和PC等电子媒介工具呈现学习内容时,学生在理解与记忆学习内容的过程中,纸质教科书依然是最出色的文本呈现载体,并且纸质教科书能使学生概览全部的学习内容,而iPad和PC等电子媒介工具仅仅是在有限的画面内看到教科书中的学习内容,这也是纸质教科书的最大的优点,是其他载体所不可替代之处。[6] 然而,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否定传统教学事物的苗头愈演愈烈。特别是否定背书包,否定用黑板、纸张、书本,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等。这不能不说是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如果陷入“习惯性否定”的思维方式之中,就会犯“将婴儿与洗澡水一起泼掉”的错误。不能把学生不喜欢学习的现象,简单归咎于纸质教科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数字化时代同样会产生愚笨的学习者,他们会对数字化工具产生依赖,不与人接触,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成为一种新的信息贫弱者。电子教科书也绝非是万能的学习媒体,纸质教科书也绝非在数字化面前一无是处。 阅读纸质教科书的学习活动是用手翻动的记忆,仅凭这一功能电子教科书就是无法代替的。手捧装帧各异、大小薄厚不同的教科书,一页一页地翻阅纸张,听着纸张在手中翻页的沙沙声,闻着铅字散发出的墨香,这是阅读纸质书籍的魅力所在,而电子教科书却望尘莫及。并且,把书籍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在书架上,读者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些看过,哪些没有看过,这不仅对未来的读书规划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会使读者获得一定的“安心感”。并且,阅读纸质教科书与看电子教科书所产生的学习效果也是不同的。用传统笔在书上写画,在纸质笔记本上抄录,能够体会到一种学习的沉静。大部分学习者喜欢在教科书上做标记,写批语。虽然,电子教科书也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进行标记,但如果忘记存储,标记的“痕迹”就会全部消失。甚至电子教科书会出现按钮“过于”灵敏的问题,一不小心就会翻到别的页面去。并且,阅读软件本身也会有局限,例如电子教科书中的数字笔记反应会延迟至少0.1秒,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的流畅性。 在培养学生未来生存技能方面,纸质教科书有电子教科书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在数字化时代,许多问题的答案都早已预设在网络里,很多学生都清楚“一百度就知道”,所以,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甚至学生的生活方式也都变得大同小异。未来的生活方式追求的不是“同”而是“异”。统一的标准式的回答问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是极为不利的。学生将会进入一个多元的、动态的复杂社会,很多事情需要通过自己的判断进行决策。在信息化社会,教学的意旨仍然是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需要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而不是简单化地“拿来”。如果学生不具备洞悉问题本质的能力,其“生存力”就会大大下降。 使用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在文化传统与习惯方面对学生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汉字是象形文字而非拼音文字,用笔纸写字,对于使用象形文字的中国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并非只是会不会写那么简单的问题。因为书写汉字的过程,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美感,汉字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美学系统,具有完整的美感。中国文化的元素随着书写汉字的行为,会不知不觉地融入学生的精神之中,中华民族的灵魂会通过书写汉字而在学生的脑海里获得复制。说到底,不会书写汉字的人不能说是完整的中国人。因此,学生不可完全使用汉语拼音敲字。使用拼音输入汉字,还破坏了学习汉字的表意性、形象性和直观性特点,增加了记忆汉字的难度,只是将发音作为记忆线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只记得发音而不记得字形的“提笔忘字”不是一件小事情。学生“人手一机”可能会使其越来越不愿意阅读纸质文字,文字能力的衰退正是目前全世界面临的一种文化危机。例如,在各种场合摆弄移动设备的学生越来越多,而看书和读报的学生则日益减少。 所以,笔者反对“替代论”,倡导“辅助论”。在人类能够预见的未来,纸质教科书依然是作为传承或记录文化的最适合的载体,也是培养人类基本素养的最恰当的学具,电子教科书无法撼动纸质教科书作为中小学教学载体的主流媒体地位。目前,必须关注电子教科书可能会给学生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在人类发展的现阶段,在中小学里有针对性地对电子教科书进行小范围试验是有必要的,而大范围地普及尚显仓促,更不可在中小学生中强制实现“人手一机”的目标。应充分地认识与理解电子教科书可能会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找寻到恰当的解决办法之后,再大力推广电子教科书进课堂。 二、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与大脑的思考力 电子教科书的最大优势在于把声音、图像和文字融为一体,从单一方式的阅读发展为“多种感官”获取学习信息,使学习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多样的信息种类、海量的学习信息,以及丰富的表现形式。有研究证明,从不同感官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其对学习活动的兴趣,从而使学习者产生学习动机,以此获得对知识的思考、联想与迁移。[7]电子教科书在信息的获取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便利性。 然而,也正是由于电子教科书的便利性与丰富性,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类大脑基本功能的开发。例如,在生字或单词旁设有一个超级链接,点击后会迅速告诉学生答案;做错了试题,它会立即告诉学生错在哪里,无须其自己分析和思考;写错了字,它会“神奇”地显示出正确的文字;点击一个抽象概念,会出现图片、视频方式的直观或形象说明。诸如此类的便利有可能促使数字化时代的学习者变得越来越“懒于”思考,人类大脑一旦形成某种习惯性模式,就很难再用别的方法进行刺激,最终学生将形成因“数字化便利”而产生“数字化机械脑”,将独立思考的机会与能力拱手交给了数字化工具,大脑变成了“不被启动”的容器,逐渐失去自主思考力。而人类的大脑,只有越用才越灵光,没有人会后悔自己曾用脑过度。[8]学生在慢慢习惯体验由电子教科书的便利性所带来的“快乐”时,殊不知自己大脑的运转却悄然“停顿”下来,不经长期深刻思考,久而久之,会成为一种习惯,以至于使学生忘记自己还会思考。有些人可能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他们会大力讴歌电子教科书能够发挥“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但并非所有的“帮助”都会产生好效果。有些教学时机、有些教学事件就无需帮助,且不可提供帮助,如果在不应该帮助时进行帮助,则是帮倒忙,极易使学生对数字化工具产生“依赖症”。其实,对学生而言,并不是越形象、越直观就越好,形象与直观有时只能对视觉表层进行刺激,使学生变得肤浅,不能进行深刻思考。日本脑科学研究专家酒井邦嘉教授曾证明过:“在提供想象力的信息中,文字、声音和动画的顺序依次为,文字>声音>动画。”[9]有时越是有趣味的信息往往就越是“扼杀”学习者想象力的罪魁祸首。 虽然纸质教科书所负载的信息量和表现形式是有限的,但也正因为这种有限性,才会给学生留下很多需要独立思考与找寻解决问题方法的空间,“有限”之中蕴含着“无限”。思考是学习活动的基本特征,而使用信息技术对各种信息的读取越来越不需要使用大脑,而主要是视觉在起“扫描”作用。大脑作为处理信息的装置,如果获得适当的信息刺激,活动量就会增加,对提升人的思考力很有帮助。但是,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是有限的,如果信息量过大,大脑还来不及处理,只能看到信息的表面,无法达到对信息的深层次加工,导致大脑无法作为,大脑的“不作为”会导致学生思考能力的匮乏,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得越来越低下。大脑的工作需要足够的时间,需要稳定、安静的环境。剑桥大学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指出:“精密仪器在现代科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我有时怀疑,人们是否容易忘记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始终是人的头脑。”[10]现在许多需要大脑思考的工作已由信息技术所代替,大脑似乎应该“离职”,一些信息技术工具成为“愚者的玩物”。 在电子教科书中,往往会夹带大量图片与动画,使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变得形象而直观,但如果过多地将用文字教授的内容与声音和动画相链接,会使学生大脑的作用减弱。形象与直观固然很重要,但这绝不能成为挤压文字的“借口”。读书不仅仅需要眼睛,更需要大脑的思考。眼睛仅仅是接收器,而非处理器,读书真正起作用的是大脑。学习活动重要的是“理解”而非“知道”,利用电子教科书学习,在面对诸多问题时,学生通过超级链接和一定的查找功能立刻就会“知道”,但“知道”并不等同于“理解”,“理解”才是最重要的学习结果,而“理解”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大脑的思考。其实,积极收集信息的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思考过程,信息的获取不仅体现在结果上,寻找的过程也十分重要。而如今,这一过程由网络及电子书籍所取代,并且以看动画、录像或图片代替了对文字的深入理解,在极短的时间内,借助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学生便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大量信息,却无力思考,这些直观材料会直接促使大脑作用的减弱。如今,人类仍然要最大化地发挥大脑的思考能力,这对于人类未来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通过读书来实现。读书之路本应该就是崎岖、坎坷的,十年寒窗苦读之功怎能靠便利工具一朝一夕而得,所以,学习之中不应在每一个“拐角”处都事先预制好现成的标准答案,那将失去读书的本意。[11]读书不仅仅要用“眼”,更应该用“脑”,而大脑的思考是主动的、动态的,不是被动的、预设的。如果一味地使用信息技术挤压学生的思考,会给本来就不善于或者懒于思考的学生带来致命危害,那么电子化就将成为一些学生“愚钝”化的罪魁祸首。 三、引入方式决定电子教科书的意义 按照多弗·塞德曼(Dov Seidman)于2007年提出的“方式决定一切”[12]的理念分析现代社会,人类已经进入了“行为方式”时代。人们开始重视行为方式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深信如果认真研究行为方式,就能够做得更好。我们这个时代缺乏创新思想,但更缺乏行动方式。那么,如何将电子教科书有效引入学校教学系统,寻找最佳引入方式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教育中的“实验”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实验研究。因为教育研究面对的是“人”,而非“物”。因此,教育实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使用电子教科书直接取替纸质教科书在教学中做实验,实验一旦失败,对参加实验的、没有任何“免疫防护”的学生太不公平。这是电子教科书教学应用的研究者必须首要思考的问题,而不能只是一味盯着电子教科书“优势”的一面,更不能因为某种“利益”把学生作为“牺牲品”。国际上关于教育实验研究有一条伦理原则,即如果存在风险,“研究者具有向受试者保证没有不良后果的特殊责任”。[13]而在进行电子教科书实验与推广的进程中,研究者是否意识到了这条伦理,或者有人愿意承担万一失败而带来的严重后果吗?我国以往的信息化教学实验,常常忽视引入方式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对比实验研究,不顾及学生的状况,要求学生长时间地使用电子设备进行学习。在学生和家长不知情的情形下对学生进行电子教科书的教学实验,是对学生作为“人”的侵犯。 综观世界各国的情况,许多国家对引入电子教科书都保持冷静的谨慎态度。例如,韩国的一项研究显示,电子教科书信息量过大,会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下降;美国也仅仅是对视觉创作障碍儿童使用的电子教科书的研究投入较大;英国对电子教科书一直是持慎重的态度。[14]由此看来,政府和研究者都必须持一种冷静而客观的态度,对待电子教科书的教学应用,特别是对电子教科书的全面普及需慎重。只有通过长时间的、符合实验伦理的实验,探索出使用电子教科书的教学方法,才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为了避免电子教科书在实验过程中失败而带来的“危险”,可以将电子教科书作为一种“副教材”引入教学领域,在教学过程中与纸质教科书混合使用。如果作为“副教材”,就可以充分发挥电子教科书存储量大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海量参考信息,便于学生进行扩展性阅读,以及为学习导引提供帮助。 因此,电子教科书研究的焦点,不应集中于取替纸质教科书的研究取向上,而应该关注电子教科书和纸质教科书在教学中混合使用的基本功能。问题的关键在于电子教科书与纸质教科书的平衡。教科书代表着国家的责任,是对下一代传播文明的载体。所以,在引入电子教科书的研究进程中,必须首先具备这种觉悟。 四、教学方法决定电子教科书的功效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处方”,是人类打开奇幻世界的钥匙。[15]面对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必须从方法的层面思考问题。目前,最紧迫的问题是研究能够有效应用新媒体的教学方法,只有找到了合适的方法,教学工具的功效才会在教学实践中落到实处。 目前,使用新的信息技术的“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方式正在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有了实质性进步,也并非形成了“全新”的教学方法。不难发现,不少信息化教学的“新”只是工具的新,不是方法与理念的新,信息技术只是变革了教学中的教具和学具,还没有真正变革教学方法。其实,在课堂中使用电子教科书进行教学并不难,难的是创造性地使用它。也就是说,虽然存在着某种教学方式,但教师却没有掌握与教学方式相对应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电子教科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教科书,因为现代意义上的教科书必须具备与之配套的教学法。而目前,很少见到有关电子教科书教学法方面的书籍,仅靠几次简短的培训也只是起到“秀”电子教科书功能的作用,并没有真正触及电子教科书的本质特性。仅靠不了解教学规律的技术工程师的讲解,以及被称为“专家”而并非电子教科书教学实践者的大学教授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 教学方法的研究落后于教学工具的发展是教学领域的一大显著特征,主要原因在于某种新的信息技术的诞生并非出自教学领域,也并非专门指向教学活动。所以,把一个新工具引入教学现场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形成教学方法的过程。但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用大量时间,积极地探索与积累。其实,真正懂得教学实践的人是一线的优秀教师。 虽然很多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可以自由使用,但是,很多时候却没有正确使用的方法。当学生不清楚如何使用才能促进学习时,就会不自觉地把移动终端当作一般的娱乐性电子设备对待,而不作为学习工具使用,毕竟大部分中小学生的控制力还不够强。因而,仅仅从“有趣味”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用电子教科书确实不够深刻。所以,在教师还没有掌握使用电子教科书的教学方法时,不可贸然实现“人手一机”的行政管理目标。不可简单地认为在教学中使用电子教科书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超越,也不可认为使用电子教科书的教学效果就一定优于使用纸质教科书的教学效果。先进的教学工具不能自动地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工具的现代化不能直接等同于教学的现代化,新工具的功效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取决于使用工具的方法,应该关注在新的信息技术工具作用下的教育理念的提升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一些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数字化时代的教学。现在如果依然完全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势必造成方法与工具的不匹配。不可只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简单地代替教师的书写、讲解和演示,必须研究可以高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并且,在进行电子教科书实验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使用电子教科书的方法时,也要学习不使用电子教科书如何学习的方法,不能一味追求信息技术带来的新鲜感。一些教育工作者常常采取线性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认为使用电子教科书进行教学就一定会取得好效果。而在极为复杂的教学环境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繁多,哪怕只有很不起眼的小因素的不同,都会给教学效果带来无法预测的影响。因此,必须以非线性思维方式去思考电子教科书作为一个新教具在整个教学环境中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电子教科书最佳的教学效果。 比起便利性而言,人类还有更重要的追求。一般而言,教育性规定了复杂就应复杂,而不可便利;教育性要求便利就应便利,而不可复杂,应以教育目的为出发点。教学最重要的追求是教育性,而便利性并不是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中小学阶段,根据教育性的要求,学生有必要面对抽象、困难及繁复。在人们能够预见的未来,学生还应该背书包,应该用笔写字,应该以翻阅的形式阅读纸质书籍,体会人类历史延续至今的文化。电子教科书作为教科书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存在一定的不可预知性,盲目推进可能会给教育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力争实现电子教科书的便利性与教育性和谐统一。关于电子教材基本问题的探讨_日本教科书事件论文
关于电子教材基本问题的探讨_日本教科书事件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