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创新18年学术研究述评(下)_创新扩散理论论文

中国技术创新学术研究18年述评(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学术研究论文,技术创新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上篇系统概括分析了1989年到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100个技术创新类研究课题。就这些研究课题的领域分布,各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所研究问题及其方法进展的时间特征等进行了综述(见本刊2007年第9期)。本文下篇主要讨论18年间我国技术创新学术研究的重要争论,以及1 8年研究中较有价值的成果。希望这些评述能对同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技术创新学术研究的重要争论

这些年来,围绕技术创新问题,国内学界存在六方面争论。

(1)关于创新理论起源的争论

在国际上,西方学术界研究技术创新问题已有较长时间。美籍奥地利人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被认为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界自成体系的经济学家、创新理论的开山鼻祖。而国内学者发现,创新理论的早期萌芽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Adam Smith),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第一章中就谈到了“技术变革和经济增长”①问题。他所说的技术变革,在寓意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技术创新。在该文中,他提出了18世纪科学研究上专业分工增加的趋势,以及机械业创新与科学家之间的联系,探讨了科学在技术变迁中的作用。

在西方,卡尔·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被认为是最早认识到技术创新是竞争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的经济学家②。正如美国学者F·M·谢勒(F·M·Scherer)在《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一书中所说, “马克思不同于19世纪中期其他的经济学家,他察觉到了资本主义基本的天才在于它能够把资本积累和不断的技术创新结合起来”③。内森·罗森伯格(Nathan Rosenberg)在《技术进步的历史编年学》中指出,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正是在马克思有关技术进步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技术进步的连续性及演进性那里,得到了有关技术创新的最初启示④。国内不少学者就此给出了肯定。但也有国内学者指出,在熊彼特之前,在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模式中,技术和制度变化一直被视为外生变量,因而还是熊彼特以统一的理论体系和概念框架研究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因为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熊彼特第一次将创新视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指出“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动,而这种函数是不能分解为小的步骤的”,认为没有创新的经济会处于一种“循环流转”的均衡之中,而创新有助于打破这种均衡、推动经济发展。

(2)关于企业是创新主体的争论

在早期的技术创新学术研究中,几乎研究企业创新问题的学者都认为,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应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傅家骥、姜彦福、雷家骕1 989年提出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的观点。但在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的具体内涵上,不少学者存在争论。一些学者认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意即企业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受益主体。另一些学者认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意即企业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资主体、技术应用主体和受益主体。差别仅在于企业应该不应该是“研发主体”。认为企业应该是研发主体者,是基于领先的企业都有研发;认为企业应该是技术应用主体者,是基于我国多数企业研发实力匮乏的现实。2004年前后,雷家骕对1989年的观点进行了修正,认为应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中的研发主体调整为“多数企业是技术整合主体”,部分企业可以是研发主体。理由是,在当今国内外环境下,科技发展极为迅速,企业不可能自己研发所有技术,而面向新产品开发的技术整合和面向批量化产销的技术整合,是创新的企业都不能规避的现实;差别仅在于企业创新的复杂程度不同,从而技术整合的复杂程度和难度不同⑤。

其中,面向新产品开发的技术整合,意即企业从新产品创意出发,选择、引入、使用相关技术,开发出符合最初创意的产品。面向批量化产销的技术整合,意即新产品开发阶段形成新产品样品之后,企业考虑自身技术能力、技术基础、投资能力及外部商业环境等,设计开发出产品制造方案、制造流程、制造系统、制造管理方案,以及产销活动的商业模式与知识产权方案,最终解决新产品的可制造性、可生产性、可营销性问题。面向批量化产销的技术整合的本质,是企业通过“技术选择、技术导入、技术学习、技术内化、技术积累”,将新产品样品由“研发平台”推向“制造平台”的过程。

2005年中国政府提出自主创新的问题后,国内学界又提了哪些企业属于自主创新的主体的问题。显然,中国政府提出自主创新战略的本意,是希望本土资本企业能够有更多“摆脱了对于国外技术依赖的、进而能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据此,自主创新的主体就只能是本土资本企业。如果将所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国民企业(含外资)都算作自主创新的主体,这不免会给政府的政策设计带来某些不便,甚至与中国政府提出自主创新战略的本意相违。

(3)关于创新扩散相关概念的争论

在这些年的技术创新研究中,不少人常将技术扩散、技术创新扩散、技术转移三个概念混淆,甚至认为技术扩散就是技术创新扩散,技术扩散如果发生在国家之间就是技术转移。实际上,这些看法是不对的。本质上,技术扩散是指技术信息的传播,以及新技术被新技术的非所有者使用的过程。技术创新扩散指的是技术创新信息扩散,进而被其他企业模仿的过程,是率先创新通向模仿创新的桥梁,但并不排除技术创新信息扩散中夹带着技术信息的扩散。如将技术扩散与技术转移相比较,则差别在于前者是无目标的,后者是有目标的;技术拥有者对技术扩散难以寻求回报,但在技术转移中,技术拥有者有着明确的牟利要求,且不管这是发生在同国企业之间,还是发生在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

(4)关于产业创新路径的争论

在这些年的技术创新研究中,不少学者认为国内产业整体上技术落后,只能走“引进-消化-吸收-学习-改进-再创新”的产业创新路径。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国内产业整体上技术落后,再加上引进后的“消化-吸收”投入不足,多数产业只能走“引进-消化-吸收-学习-改进”的产业创新路径。事实上,这种看法也是片面的。现实中国内实际上有两种产业创新路径。如在深圳,一种是华为、中兴、比亚迪、迈瑞、中集等企业“根据市场导向,逐渐由低端产品创新向高端产品创新”演变的产业创新路径;一种是迅雷、腾讯、微芯生物等企业“直接从高端研发启动、靠创业风险投资支撑发展”的知识、技术导向型产业创新路径。这种现实,或许提醒创新研究者应该修正自己关于中国产业创新路径的看法。

(5)关于区域创新模式谁优谁劣的争论

前些年,谈到区域创新,一些学者认为,一些地区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学习-改进-再创新”的路子,如江苏某些地区;一些地区走的是“引进-积累资本-国内产学研合作-企业自己试探创新”的路子,如浙江某些地区。根据发展经济学的常识,这些学者认为,前一类地区会发展的更快一些。但若干年后,到了今天,一些学者发现,似乎后一种情况下,该地区企业更能够为自己积累创新能力,有更多的自主创新出现,从而该地区的经济会发展得更快一些。就此而言,目前似乎还难以断言“谁优谁劣”,似乎还需要在更多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才可能给出一种更为客观的判断。

(6)关于国家创新体系是否可以构建的争论

关于国家创新体系是否可以构建的问题,国内的争论最多。一些学者认为,国家创新体系不是独立于整个社会大系统的,而是镶嵌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的,就像人体中存在一套经络系统,但谁也不可能将人之经络系统从某个人的人体系统中拿出来一样。因而,国家创新体系是不能人为构建的。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恰当的。国家创新体系不外乎是一国社会大系统中有助于技术创新的发生、扩散、持续的那一部分社会子系统,包括相应的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和创新支撑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结构化的制度体系。既然人类可以发明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制度体系,那要建立一套有助于技术创新的发生、扩散、持续的结构化的制度体系,也就不存在不可能的问题。只不过,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受一国科技、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产业结构、技术路径依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只有当一国的“创新供给”和“创新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才可能建成与该国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家创新体系。

2.技术创新学术研究较有价值的成果

(1)关于创新概念的界定

概念体系决定思想体系,思想体系决定理论体系。故在1 8年的技术创新学术研究中,学者们都在熊·彼特创新概念的基础上,努力建立基于中国国情的技术创新概念。例如,在中国早期的技术创新研究者中,傅家骥认为,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⑥。贾蔚文认为,技术创新是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市场应用(以及扩散)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⑦。陈昌曙认为,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发明同社会经济性结合变为产业技术的过程⑧。许庆瑞、黄擎明认为,一个新的技术思想从提出,到首次付诸实施,并取得预期的实际效益的非连续过程,即是技术创新。

与之同时,中国政府也给出了相近的概念。李岚清副总理1999年在全国首次技术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还包括观念创新、工艺和生产方式创新、开拓和市场行销方式创新等方式的结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1999年8月做出的《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将技术创新定义为“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可以说,迄今为止,国内关于技术创新的定义还没有超出前述界定。以上诸多定义虽然表述有简有繁,概念要素也有差别,但更多的是共同点。第一,认为技术创新包含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即技术和经济。因为技术创新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经济目的,如果没有技术要素,技术创新就与一般的创新没了差别;而如果没有经济要素,技术创新就失去了目的,就变成了单纯的发明创造。第二,认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是满足显在和潜在的市场需求,目标是创造新的价值、获取商业利润。第三,认为技术创新是采用新的技术或技术构想,进而开拓并占领市场、实现企业利润的过程。

在技术创新学术研究中,学者们根据客观现实和研究的需要,用不同标准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分类。根据创新的对象或成果,将技术创新分之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工艺组合创新⑨;根据创新中技术变化的大小,将技术创新分之为根本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按照创新者创新的先后,将技术创新分之为率先创新和模仿创新;按照创新的经济效益的大小,将技术创新分之为重大创新和一般创新;按照创新的思路来源,将技术创新分之为厂商创新和用户创新;根据创新者是否获得了知识产权,将技术创新分之为自主创新和非自主创新。当然,还有其他分类。

(2)企业创新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故在100个研究项目中,学者们较多地揭示了企业创新的相关问题,也形成了较多的有价值的成果。如1989年由傅家骥教授主持的“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在当时人们普遍还没有认识到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背景下,阐明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引入了技术创新的概念;指出了“改革成功的基本标志是企业主动追求技术创新”⑩。1990年起由黄擎明教授主持的“技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研究”,明确指出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991年起由陈金贤教授主持的“三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机制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了三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模型,提出了从法律、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去引导、鼓励、保障三资企业创新行为的对策。1991年起顾新一教授主持的“技术创新的案例分析与理论研究”,提出了“企业二次创新过程模式”,以及创新效益的组合效益评价(事前)和熵增原理(事后)评价方法。1993年起由吴晓波主持的“二次创新的理论和模型研究”,根据“二次创新”得到了“后发优势”的机理、模式和条件。

1992年起由项保华教授主持的“企业技术创新内外部环境与战略的研究”,以企业技术创新内外部环境条件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和制约作用为研究切入点,从政府及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改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内外部环境条件。1994年起由许志晋教授主持的“大中型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与适用技术协生发展规律研究”,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协生成长的机制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协生成长进行了测度和综合评价,为提高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并实现其持续协生成长提出了具体建议。1997年起由关士续教授主持的“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机制的案例比较与跟踪研究”,阐明了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良性互动的外部条件、内在根据和互动机制。1998年起由李垣教授主持的“不同治理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对竞争力影响的研究”,揭示出了治理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影响的机制;分析了治理结构、创新行为和企业竞争力之间的结构关系,发现了有关关键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变化规律。2000年起由司春林教授主持的“基于IT的技术创新管理流程再设计的研究”,提出了面对突破性技术创新,企业既定的内部价值网络如何阻碍创新活动的实施,提出了借助产品平台创新的思路,论证了企业内部价值网络的生命周期。同一时期由黄恒学教授主持的“产品创新与市场创新研究”,侧重于研究技术创新中的市场要素,提出了市场创新度、市场创新域、市场创新向、市场创新源等概念,初步探索了市场创新活动的一般规律与基本模式。

(3)创新扩散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关于创新扩散研究,100个项目中最早是1993年由董二周、洪后其完成的“我国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机制与政策研究”,其从技术创新扩散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的三个关键管理过程,即创新采用过程管理,创新供给管理过程,采用者与供给者之间的交流管理过程。同期由官建成主持的“创新扩散的随机理论与实证研究”,进一步深化了董二周的研究,对影响技术创新扩散的随机因素进行了系统揭示与归类研究,并针对中国国情提出了供给约束下的随机扩散模型和适合高技术创新扩散的理论方法和模型。可以说,国内关于创新扩散机制的研究至今还没有超过这两项研究的成果。

(4)产业创新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992年起由杜跃平、雷家骕完成的“电子技术创新的技术轨道研究”,经过对技术轨道的定性描述和数理描述,为研究电子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轨道提供了分析基础和方法支持。1 993年起由贾蔚文研究员完成的“技术创新实证研究”,通过对集成电路、汽车、数控机床、计算机软件、移动通信制造等产业的研究,揭示了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特征。1995年起由蔡希贤主持的“当代典型工业技术发展规律、特点及其创新过程研究”,揭示了半导体、汽车、计算机等产业创新的过程及其产业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同期由刘国新主持的“产业组织与技术创新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从理论上将产业组织和技术创新两个研究领域结合起来,将技术创新行为纳入到产业组织理论中去研究,提出了产业内和产业间的R&D溢出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作用原理,建立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相关性的定量化测试方法和模型。1 999年起由谢伟主持的“中国产业技术学习过程研究”,提出了“技术引进-生产能力-创新能力”的产业技术学习过程模式。同期由吴晓波主持的“我国制造业的全球化与二次创新战略研究”,提出了基于全球竞争的二次创新过程模型,提出了中国制造业置于全球竞争环境积极开展二次创新、赢得后发优势的竞争战略。

(5)区域创新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区域创新问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区域经济学和技术创新理论。这方面国内也有较大进展。1998年起由陈光主持的“后发性区域技术创新规律研究”,提出了“技术区域”概念,并对“技术后发性”特征进行了概括;提出模仿创新的区域效应、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分析框架、西部地区相对科技实力概念,揭示了后发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运行特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2001年起由程源主持的“微电子产业典型区域动态创新网络的比较及案例研究”,系统分析了微电子产业中的创新情况,探讨了区域产业演化过程中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分布模式,提出了改进的A-U模型,并对导致该分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6)创新体系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990年起由齐建国主持的“技术创新第二后方支持系统研究”,讨论了社会经济制度对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影响,提出了重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重建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思路。1998年起由陈光主持的“后发性区域技术创新规律研究”,系统分析了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形成、结构、功能及运行机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技术后发性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运行特征主要表现为知识外溢性、资源约束性、技术应用性和政府调控性等,进而提出后发性区域应重点在创新要素整合、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功能优化三方面为建立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奠定基础。1999年起由官建成主持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测度研究”,根据我国科技和经济体制的特点,建立了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和简单实用的测度指标体系,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创新能力、知识流和创新环境进行了测度和比较。

创新政策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学界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中,创新政策研究自然是重头戏。如在1993年由贾蔚文主持的“技术创新的机制和政策研究”中,对技术创新政策进行了国际比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和外部环境进行了连接分析,首次提出了提高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八项政策建议,即建立新的观念和新的战略思想,研究和制订若干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和规划,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推进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引导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和科技人力资源的潜力,以多种方式增加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在1993年由邓寿鹏主持的“技术创新政策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技术创新政策取向,诸如加强全社会创新意识,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技术进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战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重要内容,尽快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新机制;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更新,瞄准具有普遍性、关键性、基础性的难题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总体水平;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动,逐步确立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产业群中的主导地位;努力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使其成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和推动全社会技术创新的基地;加快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为大规模利用国内外创新信息资源铺平道路;政府在资金、政策上的投入是强化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保证,在制订发展计划中对这种投入应有明确的体现;技术创新需要大量人才,人才是科技知识和力量的载体,是发展新一代生产力的关键。这些皆为此后的国家技术创新政策定下了理论基调。

(7)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横跨技术创新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1992年起由傅家骥、雷家骕完成的“依靠技术创新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机制与政策研究”,讨论了技术创新与高质量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科技长入经济、创新植入增长”是高质量经济增长最为根本的实现途径,解释了“科技长入经济、创新植入增长”的一般过程;讨论了制度条件对于创新植入增长的调节机理,认为率先创新对于经济增长起着引擎的作用,模仿创新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扩张作用,但在不同制度条件下,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实际作用是不同的。在一个经济中,常常交替存在着四种制度状态,即满意均衡、非满意均衡、非满意非均衡,以及变革中的制度安排与结构(制度创新)。制度条件对于创新与增长的决定,对技术创新植入经济增长的调制,主要是通过两种制度状态实现的,即满意均衡的制度结构和制度创新过程。有效的制度结构和制度安排的形成过程,会诱发企业家精神和技术创新的形成与继起。

(8)创新研究和管理工具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就创新研究工具而言,最为重要的是1996年起由马驰主持的“国家(工业领域)技术创新数据库研究”,该研究着重于技术创新调查统计工具的研究,一方面试图建立起国家层次、描述中国技术创新特征的创新数据库,另一方面试图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数据,这无疑为国内技术创新的定量化研究拉开了帷幕。而2001年起由毕克新完成的“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建立了一套客观、有效的指标体系,为不同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比较提供了工具。2002年起由池仁勇完成的“创新网络与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概念和测算方法,并以浙江11个地区为例测算了技术创新效率,对影响该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回归检验,总结出了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若干要素。2002年起由党兴华主持的“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组织研究”,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风险性、虚拟性、系统性、动态性等,进而提出了一套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就创新管理工具而言,1998年起由陈劲完成的“企业技术创新审计及高标定位研究”,以通信产业为例,建立了技术创新的高标准定位理论模型,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划分为核心过程和周边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的高标准定位方法和要点。1999年起由杨发明主持的“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审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指标体系,包括环境绩效指标、创新绩效指标、创新过程指标、创新投入指标。2002年起由曾勇主持的“技术创新投资与定价的实物期权模型和应用研究”,则首次将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引入技术创新投资决策,成为进行技术创新投资决策的有效工具。

3.结束语

在我国,自1989年起,技术创新研究似乎逐渐成为了学界、政府、业界都极为关注的问题。因此,要对这18年间的技术创新学术研究进行较为客观、系统、全面的归纳,着实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但可以肯定,在这18年间,我国的技术创新学术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尽管要对未来进行展望也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但至少有以下问题是同仁们需要高度关注的,一是自主创新的准确内涵和主体界定。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涉及到政府政策的设计。二是关于企业创新的微观流程的深入研究。因为迄今为止,业界和学界还没有真正搞清在特定的条件下,究竟怎样的流程是更为有效的。特别是,面向新产品开发的技术整合与面向批量化产销的技术整合,是企业技术创新最为基本的方法,而国内却对此缺少起码的研究。三是产业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我们整天在喊要自主创新,但我们事实上还没有搞清相应的实现路径问题。四是国家创新体系演化的内在规律。我们焦虑于尽快完善我们的国家创新体系,但事实上我们也还没有搞清创新体系演化的内在规律。而如果能够尽快搞清这些问题,我们就将有可能为推动中国的技术创新实践做出更大的贡献。

◆特别说明:本文参考了所提及课题的结题报告,在此向文中提及到的研究者表示感谢。

注释:

①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国富论》(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在全球拥有广泛影响力,而他本人也因此被奉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鼻祖。

②卡尔·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1883),德国政治哲学家及社会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③F·M·谢勒(F·M·Scherer),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终身荣誉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森学院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工业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主要著作包括《国际高技术竞争》,《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竞争策略》等。

④内森·罗森伯格(Nathan Rosenberg),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现任斯坦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其主要著作包括《西方致富之路》等。

⑤傅家骥,雷家骕,程源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⑥:引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大项目研究成果专著技术创新研究第一辑》,1996年,科学出版社。

⑦贾蔚文先生为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技术创新的机制和政策(78970064)”此处定义引自该项目结题报告。

⑧陈昌曙先生为东北大学教授,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和能力研究(78970004)”,此处定义引自该项目结题报告。

⑨许庆瑞教授最先提出了“产品-工艺组合创新”的概念。

⑩傅家骥、雷家骕,改革成功的基本标志:企业主动追求技术创新,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一期。

标签:;  ;  ;  ;  ;  ;  ;  ;  ;  ;  ;  ;  

中国技术创新18年学术研究述评(下)_创新扩散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