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_经济全球化论文

社会主义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_经济全球化论文

社会主义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全球化论文,归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4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2)06-0038-05

经济全球化既是现实生活中的汹涌洪流,又是社会经济理论研究的前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提出的挑战,如何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实现自身的发展,更令国人关注。

美国学者埃伦·伍德认为,目前人们如此关注经济全球化问题,其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正在成为真正的全球性制度”,“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资本积累、竞争和利润最大化,已经从意识上渗透进世界每一个角落,甚至于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最外围,一切经济活动都是按这一逻辑来进行的”[1]。英国学者斯克莱尔提出,以资本主义为核心的全球体系正在世界范围内扩展,他强调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不仅是一个经济过程,而且是政治、文化过程,更确切地说是三者统一的过程。据此,有学者提出经济全球化实质上就是全球范围的“资本主义化”,认为美国正在利用经济全球化来推销其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和行为标准,即所谓的全盘“美国化”[2]。

难道经济全球化真的是“资本主义化”、“美国化”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尽管经济全球化的确是与资本主义相伴发展的,尽管经济发达国家是目前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尽管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推动和主导经济全球化的目的是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相适应的国际经济关系全球化,使有利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秩序全球化,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和人权”全球化;尽管通过全球网络,美国不仅将可口可乐送往世界各个角落,而且将美国文明送往因特网的所有终端,但是这些并不能说明经济全球化就一定是“资本主义化”、“美国化”,更不是美国模式的资本主义在全球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就一定被西方资本主义同化,或就范于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把经济全球化视为“资本主义化”、“美国化”的观点错误地将当前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表现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弄混淆了。作为人类追求全面发展的一种方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最终取决于人类如何把握它、如何界定它、如何赋予它一定的价值。如果使经济全球化成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工具,那么经济全球化就一定不会长久。只有尊重人的经济全球化才是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的终极目标必然是人类彻底解放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一、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社会主义国家加入这一进程的目的是利用市场经济,为本国经济发展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而不是就范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长达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是其最好的“工具”,但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不在于是否采用市场经济,而在于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全球经济市场化,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并不专属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采用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胜利,不能把经济全球化同社会制度的属性联系起来[3]。20 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不发达的特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不可能是“够格的”、理想的社会主义。因此,人们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更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循环反复的过程。社会主义是产品经济还是商品经济?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这是长期困扰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难题。正是由于这个难题长期得不到正确的解决,使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都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矛盾,不仅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不到发挥,连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存在都发生了问题。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配置资源和分配收入的一种机制、组织、规则和安排的体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当今绝大多数国家的选择,也可以说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选择。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地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就是要使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内在的发动力和调节力。因此,不能把社会主义国家采用市场经济、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说成是“资本主义化”。

应当承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的社会制度对社会生产的内容有趋同的成分。某些中性的东西在不同社会制度下都可以存在,它们分别为其社会制度服务,对社会性质不起决定作用;某些资本主义的或社会主义的东西,在不同社会制度下,附属于根本的社会制度,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制度的补充,对社会性质也不起决定性作用。总的说来,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国家虽然“道不同”,但双方却具有一些共同利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相互借鉴和合作的一面。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必须吸取人类文明、特别是资本主义文明的一切成果;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发展的体系,它必须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为了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全面地认识和处理好同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既矛盾斗争又借鉴与合作的关系。实践证明,资本主义在经济方面学了社会主义的计划方法,这样做并未使资本主义变成社会主义,而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同样,社会主义借鉴和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的东西,也不会变成资本主义,而只会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利用经济杠杆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利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一切经济建设成果,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就非要扣上“资本主义化”的帽子呢。

应当看到,作为世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的经济全球化必将普遍存在于今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进程,而目前由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尚未根本改变的背景下凸现的经济全球化必定是暂时的、特殊的。由于资本主义蔓延而导致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固有矛盾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必然造成世界经济的无序与混乱,这将成为人类寻求更加理想社会制度的现实基础;而社会主义所倡导的按劳分配、平等、效率等理念不会因为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而经济全球化不可能是资本主义的一元化。

二、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是多样化的,经济全球化不可能是“美国化”

世界是多种多样、五彩纷呈的,各国经济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千差万别,不可能只有一个模式。经济全球化是各国不断相互学习,借鉴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对自身经济政策进行不断调整并非完全模仿美国模式,也不是由美国主导或控制的,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必然。尽管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是同美国的经济扩张同时并进的,尽管美国式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同新自由主义思潮具有天然的亲近性,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尚未根本改变的背景下,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和主要受益者是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但这些都不能证明经济全球化就是“美国化”。把经济全球化说成是“美国化”是由于把美国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利用跟经济全球化本身弄混淆了,应该将经济全球化跟美国对这一趋势的利用区别开来。

20世纪90年代末,在对80年代自由主义批判的基础上,西欧形成了“第三条道路”的理论。“第三条道路”实际上是西欧左翼政党和美国民主党为解决当今全球化时代出现的种种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政治哲学,即要在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和自由资本主义之间进行妥协的道路,也是对新自由主义的矛盾和弊端进行克服和纠正的一种尝试。欧美在“第三条道路”的探讨中出现的“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现象,不仅暴露出资本主义欧洲模式与美国模式的分歧,也暴露出欧洲模式当中的以法国社会党的“现代社会主义”与英国工党的“第三条道路”的分歧。

1999年9月3日法共《人道报》发表了法国社会党全国书记、参议员亨利·韦贝尔题为《第三条道路,新中间派和现代社会主义》的文章,阐述了法国社会党领袖诺斯潘主张的“现代社会主义”与英国首相布莱尔主张的“第三条道路”之间的主要分歧,就是这种所谓“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现象的一种表现。法国社会党认为,资本主义信息社会从根本上说仍然是一个资本主义的和雇佣的社会。雇佣制是一种从属和依附的社会关系,所以信息社会像一切建立在雇佣制基础之上的社会一样,贯穿着三大冲突:一是在分配经济增长方面,发生的经济冲突;二是国家、市场和社会伙伴在发挥各自调节经济的作用时,发生的政治冲突;三是在使用社会资源方面,特别是在确定目前工业革命方向方面发生的社会冲突。

2000年6月初,欧美一些国家首脑在德国柏林举行峰会, 以“现代国家治理”为议题,讨论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资本主义发展的模式问题,突出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人类事业带来的新问题和对各国的共同挑战,围绕与会国普遍关心的文明社会及其政治作用、新经济和数学革命、工业国家的现代化等治国方略问题,展开务实的交流和探讨。施罗德总理会前表示“美国应该向欧洲学习”,“经济稳定与社会安全相结合的欧洲模式更优越”。施罗德呼吁国际社会正视全球化不可逆转的现实,以全球意识和创新精神应对国家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重新审视国家的职能和作用;同时强调各国政府负有积极重塑全球化进程的义务,不应对全球化采取放任态度;要让所有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感受到全球化的好处,不能让全球化成为以牺牲对人的保护为代价的破坏性竞赛。

可以预料,在西方国家的积极运作下,“第三条道路”的探索有可能推进资本主义不同模式的交流,但与会国在国家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等重大关系孰重孰轻的问题上看法不同,国情也千差万别,不可能形成划一的发展模式。这也再次说明了经济全球化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元的、单一模式的普遍化,而应该是多元化并存、多种模式共生的。只有这样,经济全球化才能在全球范围保证人类的共同利益。

三、社会主义将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

从20世纪以来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看,资本主义显然获得了较之以往更强大的世界性扩强力量和手段,但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明白地显示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国际化趋势;在20世纪上半叶发生的两次毁灭性的世界大战,几乎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置于死地,这说明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由于存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资本主义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制造了种种灾难和罪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领的经济全球化绝不可能把人类引向大同世界。

社会主义运动是20世纪以来对西方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最强有力的挑战,正是出于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社会主义勾勒出了人人平等、各民族平等、世界大同的图景,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社会主义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发展方向:

第一,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交往的扩大推动了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同时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世界历史和社会主义在根源、动力和价值目标上是一致的,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第二,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人类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只有在普遍交往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人的单个的、地域的存在才能发展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因此,经济全球化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从而使“自由人联合体”的形成和出现成为可能。

第三,社会主义所倡导的消除阶级剥削和各种各样的差别、歧视、压迫、不平等是对长期由西方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过程的纠正,它所追求的人人平等、各民族平等的图景本身就是对经济全球化的一种重要认识。

第四,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也极大地加强了人类对共同命运和社会平等问题的关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在以生产资料社会占有为基础的,以合作、协调、节制、计划及生态科学为基调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类的最终命运才是安全的、有保障的。

第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世界性普遍交往的高度发展日益成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年所设想的那种理想的社会状况正在变为现实,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形势正在向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和接近。这一点,我们通过考察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从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演进,从实体资本向虚拟资本演进,从物质资本向人力资本演进的趋势就可得到证实[4]。

我们从资本演变的趋势中可以发现,昔日“野蛮的”、“赤裸裸的”资本主义,逐渐变成比较“文明”、有点“人情味”的现代资本主义了;我们可以证实西方国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不仅是由于制度和体制变革的结果,也是作为生产力基本要素的劳动者素质和能力提高、劳动手段改进的结果。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力的大发展,与其说是坚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不如说是扬弃资本主义方式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因素生长的结果,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科技发展等因素缓解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缓解了劳资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社会经济条件。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5]。 目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实际情形恰恰是,生产关系既没有完全适应也没有完全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是处于相互对抗但尚未崩溃的地步。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样的局面,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它走向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与历史演进过程的长期性统一起来,将资本主义的腐朽性与它作为社会形态仍继续发展的可能性统一起来,将历史发展进程的阶段性与历史结局的指向性统一起来,既坚定地相信“两个必然”,同时又要牢记“两个决不会”,从而得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的结论。

标签:;  ;  ;  ;  ;  ;  ;  ;  ;  ;  ;  

社会主义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_经济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