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供给结构视角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中国经济增长论文,模式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2X(2008)04-0086-10 收稿日期:2008-04-05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近几年来经济增长率更是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取得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结构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1]。这些结构方面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仍然呈现出一种粗放型、数量型的特征,中国的经济增长还处在较低的阶段。本文试从供给结构视角深入分析中国自1978年以来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特征,最后提出相应结论和解决对策。
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供给结构分析的统计描述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体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供给结构方面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出结构
1.产值结构
表1提供了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变动数字。目前,绝大多数文献研究产业结构都是使用当年价格的资料,这会影响到结论的准确性。因此,本文根据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数字来进行各年度的比较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到,按照不变价格计算的三次产业的变动幅度均大于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三次产业变动幅度。2006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6%、65.5%和28%。
此外,再进行产出结构变动的国际比较。按照世界银行2003年的统计数据,中国现处于下中等收入国家组别,但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组别第三产业比重平均值为51.8%,中国为41.5%,相差近10个百分点。不仅如此,这一数字甚至还低于低收入国家48.5%的水平。
2.三次产业内部的产出构成①
根据表2中的数据,在以不变价格计算的第二产业内部的构成中,工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44.1%上升到1990年的46.9%,上升了2.8个百分点;从1991年的48.7%上升到2006年62.7%,上升了14个百分点。建筑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3.8%上升到1990年的4.0%,上升了0.2个百分点;从1991年的3.9%下降到2006年的3.7%,下降了0.2个百分点。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在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中工业的比重一直在上升,尤其是在1991-2006年这一个阶段中,上升的趋势很快。而建筑业的比重变动幅度不大。可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是不太合理的。
根据表2中的数据,在以不变价格计算的第三产业内部的构成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4.7%上升到1990年的4.9%,上升了0.2个百分点;从1991年的5%上升到2005年的6%,上升了1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7.3%上升到1990年的8.8%,上升了1.5个百分点;从1991年的8.3%下降到2005年的6.8%,下降了1.5个百分点。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比重尽管一直在上升,但是上升的速度很慢,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比重近年来还有下降的趋势。所以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也是不太合理的。
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根据库兹涅茨对57个国家(或地区)的有关数据的研究,运输通讯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在人均GDP为51.8——221美元时是下降的,而从221——864美元时则是上升的,商业比重的变动则大体与此相反,尤其在221——864美元阶段是较大幅度下降的[2]。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比较,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均收入水平处于不断上升的时期,和世界其他国家保持了大体一致的发展趋势,但是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这一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明显偏低。此外,如果考察它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大小,中国的这一比重明显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一般趋势。
3.基础性部门的产出比重
基础性部门包括农业、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部门。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是研究能源生产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关系的指标。电力生产弹性系数是研究电力生产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关系的指标。从表3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的能源生产波动较大,由负增长转为较大幅度上升,但1991年的弹性系数又降为较低水平。一直到2003年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能源的生产弹性系数大于1。从1991年开始,能源的消费弹性系数有时高于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有时低于能源生产弹性系数。
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弹性系数的变动基本一致。从表中可以看出,从1986年开始,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弹性系数均超过1,但从1994——1999年间,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弹性系数小于1,2000年以后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弹性系数又出现大于1的趋势。
(二)投入结构②:
1.劳动力结构
①劳动力比重
表4提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劳动力结构变动的对比数字。第一产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1990年的60%,下降了10.5个百分点;从1991年的59.7%下降到2006年42.6%,下降了17.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17.3%上升到1990年的21.4%,上升了4.1个百分点;从1991年的21.4%上升到2006年的25.2%,上升了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12.2%上升到1990年的18.6%,上升了6.4个百分点;从1991年的18.9%上升到2006年的32.2%,上升了13.3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从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大幅度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都有所提高,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是如果和国际水平比较,中国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大大高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其他国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尤其是从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来看,差距则更大。
②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偏离度
结构偏离数是同一产业中劳动力比重与产值比重之差。根据表5提供的数据,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偏离数呈现出不同的变动趋势。从1978年到1991年,中国第一产业偏离数降低1.2%,从1991年到2006年,中国第一产业偏离数降低6.4%。从1978年到1991年,中国第二产业偏离数上升0.5%,从1991年到2006年,中国第二产业偏离数下降9.2%。从1978年到1991年,中国第三产业偏离数上升0.08%,从1991年到2006年,中国第三产业偏离数上升15.5%。可见,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的偏离数上升的幅度较大,而第一产业前十几年中下降的幅度较小,在后十几年中下降的幅度较大。第二产业在前十几年中上升的幅度较小,在后十几年中下降的幅度较大。
结构偏离度反映了劳动力比重与产值比重的变动关系,它是各产业结构偏离数的绝对值之和。与国际比较,根据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对59个国家结构变动的研究结果计算[3],中国的结构偏离度不仅大大高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而且变动速度也慢得多。一般趋势在人均收入在300——500美元阶段,收入上升66%,结构偏离度降低13.8%;在人均收入在500——1000美元阶段,收入增加一倍,结构偏离度降低13.4%。而中国在人均收入298——520美元阶段,收入增加74%,结构偏离度反而上升4.2%;在人均收入520——1041美元时,收入增加一倍,结构偏离度仅降低2.2%。可见,中国的结构偏离度在人均收入298——520美元阶段不是下降反而上升,出现了不同寻常的表现。而在人均收入520——1041美元时,结构偏离度的降低速度相对于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来说是非常缓慢的。
③三次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动
相对劳动生产率是各次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比,它反映了产值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相对变动关系。与一般趋势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非常低,第二、第三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则很高,尤其第一与第二产业的差距极大。从三次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趋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并且下降的幅度较大。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从1978——1990年有缓慢的下降,但是从1991——2006年则略有上升。而第三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一直在缓慢的下降。
从上述比较不难发现,中国产业之间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落差极大,而且在继续扩大。表6显示了这方面的有关数字。从产业之间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来看,中国产业之间相对劳动劳动生产率的对比极其悬殊。一般趋势在人均收入在300美元阶段,第二、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比率为2.1,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比率为2.14,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比率为0.96;而中国在人均收入在300美元阶段,第二、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比率高达5.97,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比率为6.79,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比率为0.76。一般趋势在人均收入在500美元阶段,第二、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比率为1.78,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比率为1.91,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比率为0.85;而中国在人均收入在500美元阶段,第二、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比率高达7.75,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比率为10.14,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比率为0.53。一般趋势在人均收入在1000美元阶段,第二、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比率为1.4,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比率为1.53,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比率为0.81;而中国在人均收入在1000美元阶段,第二、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比率高达10.8,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比率为15.83,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比率为0.36。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一般趋势中几种比率都是不断下降的,即产业之间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缩小;但中国却表现出一种逆变动,第二、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和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不是趋于缩小,而是不断扩大。当然还应该看到,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却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缩小,甚至比世界一般趋势中的相对应数据还要小。
2.技术结构
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统计资料,系统的分析无法展开。本文选用三次产业的更新改造投资、主要农用机械年平均增长速度、三次产业间科技人员相对比重和劳动者相对素质的变动指标来衡量技术结构的变动情况。
首先,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投资是企业、事业单位对原有设施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以及相应配套的工程和有关工作。因此,通过采用这个指标可以反映生产技术条件的改进程度。表8反映了三次产业更新改造投资构成的变化情况。由于缺少2003年以后的统计资料,所以只能核算1980——2002年的三次产业更新改造投资情况。从表中的数字来看,第一产业的更新改造投资相对比重一直很小,在80年代初期是逐步上升的,但1984年以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1992年以后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2002年更是达到了最低点,第一产业的更新改造投资比重只有0.6。这说明第一产业的生产技术条件的改善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相对较快,在1984年以后则较为缓慢,21世纪初第一产业的生产技术条件的改善就更为缓慢。而第二产业更新改造投资的相对比重一直很大,而且从1984年以来不断上升,90年代初开始才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从1998年之后又开始出现上升的趋势。这说明第二产业的生产技术条件的改造相对快于其他产业尤其是第一产业。由此而引起的相对技术水平的变动必然会影响相对产出水平的变动,所以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在1983年以前较为稳定,在此后则大幅度下降,而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则相应迅速上升,二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其次,从产业之间技术设备的变动情况来考察技术结构的变化。表9是主要农用机械年平均增长速度的阶段性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到,农用机械总动力、农用大中型拖拉机、农用小型拖拉机、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渔用机动船(由于缺少统计资料,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和农用排灌柴油机无法进行前三个阶段的比较)的年平均增长率在前四个阶段都呈明显下降的趋势,有的阶段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率。而在1996——2000年这个阶段中,主要农用机械(除渔用机动船的年平均增长率略有上升外)年平均增长率均出现了明显上升的趋势,而到2001——2005年这个阶段中,除农用大中型拖拉机和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有所上升外,农用机械总动力、农用小型拖拉机和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农用排灌柴油机的年平均增长率又呈下降的趋势。
最后,再从产业之间科技人员相对比重或劳动者相对素质的变动来衡量。下表是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产业结构变动的数字,根据表中数字可以看出,和第一、第二产业相比较,第三产业由于拥有科学研究部门和教育部门,因此其科技人员的比重非常高。而第一产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却很低,从1978年的8.2%减少到2006年的4.4%。而第二产业的科技人员的比重也不断下降,从1978年的36.4%减少到2006年的14.5%。
二、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在供给结构方面,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①产业结构之间与产业内部结构的非均衡发展。按照不变价格指标,从上述数据资料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产值结构内部的变化主要来自于第一产业的下降(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10)和第二产业持续的上升(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5),第三产业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1/3左右的水平。不仅如此,该项指标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也出现非均衡的态势。
②投入结构的失衡发展。从劳动力结构和技术结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投入结构的变动是不协调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劳动力结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大幅度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都有所提高,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如果和国际水平比较,我国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大大高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其他国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次,从技术结构来看,第一产业的生产技术条件的改善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相对较快,在1984年以后则较为缓慢,21世纪初第一产业的生产技术条件的改善就更为缓慢。而第二产业更新改造投资的相对比重一直很大,而且从1984年以来不断上升,90年代初开始才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从1998年之后又开始出现上升的趋势。说明第二产业的生产技术条件的改造相对快于其他产业尤其是第一产业。因此,由于相对技术水平的变动必然会影响相对产出水平的变动,所以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在1983年以前较为稳定,在此后则出现大幅度下降,而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则相应迅速上升。
2.政策建议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处在重要的结构转型时期,从供给结构来看,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与发达国家相同历史时期相比,与处在相同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还处在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粗放型、数量型特征还很明显。结合前面的分析,在供给结构方面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①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加大政府对第一产业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的发展能力,加强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提高农业部门的科技应用程度、机械化水平和规模经营水平,加快发展高效优质农业,提高农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水平。
②适度发展第二产业。遏制加工工业过度扩张,加强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建设,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工业与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联系起来,通过提高工业生产技术水平,降低消耗,来减轻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部门的需求压力。
③尤其应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质量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尤其是重视科技及与此相关的教科文、咨询信息业等方面服务,着重提高第三产业的科技含量,重点提高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教育科研、技术服务等部门的发展水平。
④改进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增加新产品和新项目,提高产品以及服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既增强对国内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又提高利用国际市场实现结构转变的能力。
注释:
①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这方面统计资料较少,所以无法进一步分析农业内部的产出结构。此外,由于以不变价格来计算才能真实地反映第二和第三产业部门内部的结构变化,所以表格中只能提供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变动情况。
②由于缺少资产方面的统计资料,本文没有分析资产结构的变动情况。
标签:劳动生产率论文; 弹性系数论文; 人均收入论文; 三次产业结构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第一产业论文; 第二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