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岚岚 湖北省安陆市第二高级中学 432600
转眼间,在高二年级代课已有一年了。高二年级是我校实施新课改的第一个年级,一年的学习后,师生都获益良多,我从最初到这个年级时对新课改抱有的怀疑、陌生感已逐渐被理解所代替,但是实际情况中我还是遇到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高二年级是我校实施新课改的第一个年级,在整个年级教师和学生的努力下,新课改给学生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如学生能够有意识地预习课文,能够积极、主动地质疑、讨论和解决问题,但是相对于新课改的要求,我校新课改还有很多问题,使师生无法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和方法。
1.硬件方面存在的问题。我校缺乏综合性的可供师生使用的图书馆及便利的网络设施。新课改很多内容与大学英语内容链接,特别是涉及到英语文化背景相关的知识,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应该掌握。而高中学生对于这些知识储备是完全不够的,他们以前所学的知识根本未涉及这些内容,只能按照传统的模式由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
2.时间方面存在的问题。我校学生作息时间从早上自习六点半开始到中午十二点左右,午间就餐加休息两个半左右,从下午两点半上课到五点半左右结束,晚餐一个半小时,晚自习七点至十点左右,这是学校规定的学生在课堂的时间。除去这些时间,学生还要花时间消化课堂上的知识,应付大量的练习,还有各种生活琐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新课改恰恰需要学生在上课前花大量的时间预习准备和思考,很多学生基本的睡眠都保证不了,更不要说让他们慢慢思考课前要求,自然地,他们也不可能提出具有深层含义的问题,也不会讨论并领悟这些文章的精髓。
3.学生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但是我校学生基本上都是安陆地区的学生,农村学生占大部分,从小学开始这些学生就接受“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他们的思维基本上已经被固定,缺乏创造性,没有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习惯和兴趣,不会因为自主地学到新知识而感到快乐和充实。新课改要求我们的学生在教师教授知识之前自主探索,但是现在要挖掘出学生这种 “根深蒂固的需求”是很难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4.教师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很多教师教授了很多年的书,基本上是习惯了自己上台讲,学生做好笔记,通过练习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巩固知识。但新课改要求教师重在引导,课堂时间尽可能交给学生去发挥、展示。很多教师包括我自身在最初的教学过程中很不习惯学生花费很长的时间讲解一些很浅显的问题却还分析不清楚,时间久了,很多同学就不愿听学生讲解,教师就渐渐地不愿坚持新的教学方式。
针对这些问题,我想过很多解决办法,在实施的时候确实有所改善,但是要从根本上落实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还需要学校以及社会的配合。以下就是我针对我校学生提出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学校要尽快完善图书室基础资源建设和基本教学资源供给。很多大学都建有资源丰富的图书馆,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扩展学生眼界和知识面,也方便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从某种程度上说,图书馆是衡量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在国家提倡新课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的同时,一个资源丰富的图书馆对于一所学校落实新课改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它给学生提供了便利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在扩展知识、培养兴趣的时候也逐渐地发现了读书的乐趣,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当然,对于高中学校来说,建立一个很完善的图书馆从目前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从学校长远发展来说,这还是有必要的。目前,学校可以提供给学生免费获取网络资源的机会,能够使学生非常方便地从网上寻找资源。
除了图书馆之外,我校基本教学设备也不是很齐全。学校响应国家新课改号召,便于老师备课,给在校老师配备了电脑,很多老师精心准备了一节课最终却无法在教室实施,因为教室连最基本的投影设备都没有,单凭一台电脑,如何把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呢?如英语选修七unit4讲述的是作者去非洲支教的经历,书中呈现给学生的只是很模糊的几张图片,根本不足以引起学生对于支教这个话题的感触和深层的探索。教师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图片和视频,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在上课前,如果能够通过投影仪或其他设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于支教这个话题产生兴趣,那么文章作者的感受和亲历相信很多学生可以自主挖掘出来。
二、既然国家提倡新课改,鼓励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就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思考和探索,国家也应该调整应试的方法,如可在应试的同时,通过面试来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当然,涉及这些大政策的调整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但是真正落实新课改精神,无论国家、学校还是个人都应当作出相应的调整。
三、对于部分积极主动探索的学生,学校应积极给予奖励鼓励政策。我校在这方面有一些做得很好的地方,如定期更换“板书之星”、“评讲之星”等,这些能够很好地鼓励带动学生。但是在具体到每节课时,每班都采用评分记分制,并承诺给学生作出相应的奖励政策。最初学生都很积极,但是时间久了,奖励政策没有落实,学生也慢慢失去了热情。其实,奖励并不是需要很多物质上的,可以给学生一些小奖品或者证书等精神上的鼓励,使学生保持这份进取心。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很不成熟的想法,真正落实新课改的精神,不管是个人、学校还是国家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新课改只是在探索阶段,希望各种观点或想法都对新课改有所帮助。
论文作者:张岚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6月总第15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8
标签:学生论文; 新课改论文; 我校论文; 学校论文; 教师论文; 给学生论文; 时间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6月总第15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