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臧平安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在公路工程中,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行车安全,因此必须提高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在实际施工中,要重点关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并针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重点的质量监控,做好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验工作,从而保证公路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为了更好地提升沥青路面的质量,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要重点关注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运用,并对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各个关键点加以质量控制,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技术手段,实现对沥青路面施工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更好地推动我国公路工程的稳定、长远发展。

1工程概况

某公路总长2.4km,路面净宽12m,双向四车道,横坡为1.0%的单面坡,纵坡坡度为0.3%,借助预埋管道排水,路面选用沥青路面。现以该公路为对象,对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2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2.1拌合沥青混合料

2.1.1粗细集料应分级堆放;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填料和不同标号的沥青应分别存放。拌和前应对不同料源的粗、细集料,填料和沥青进行抽样试验,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使用。通过试验路段铺筑,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料速度、拌和时间先行试拌,并调整到符合要求后,才能投入正常拌和,试拌的混合料应废弃。沥青混合料应拌和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其出厂温度为140~165℃。

2.1.2沥青混合料的检验

在拌和作业中,应对混合料进行抽样检验,取样频率为每台拌和机每天或每拌和50t混合料取样不少于一次,试样选取、试验方法应符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的规定,以验证抽样试验的沥青混合料与批准的沥青混合料组成级配、沥青用量和马歇尔指标是否相符。应在每次取样后6小时,将试验结果提交给监理工程师。当试验结果表明需要作任何调整时,都应由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在未经调整前,对有疑问的混合料不准使用。所有过度加热、已炭化、起泡和含水的混合料均应废弃。沥青混合料拌和后,在未运送前,应先贮存于有保温设施的贮料仓,贮料仓应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离析现象,避免局部过热。贮存超过6小时或温度低于130℃的沥青混合料不得出厂。

2.2 摊铺施工

首先,对基层杂物、障碍物等进行全面清理,然后再检查基层的密实度与厚度,确保其可以满足沥青摊铺要求。基层上的坑槽与松散必须在摊铺以前予以修整。为了使面层和基层更好地黏结,在开始摊铺前的4~8h内,可在基层的表面铺洒一层透层沥青,其用量可根据公路实际情况确定。本工程的透层沥青实际用量为1.2kg/m2。若公路基层也是沥青结构,则需在摊铺施工前铺洒黏层沥青。在摊铺施工现场,由自卸车辆将拌和好的混合料运送至现场,根据试验路段铺筑时测定的,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松铺系数、摊铺机行驶速度和操作方法,将沥青混合料平整而均匀地摊铺在基层上,并不得产生拖痕、断层和离析现象。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正常施工时应不低于120℃,并不应超过165℃,低温施工时应不低于130℃,并不超过175℃。沥青混合料运输量应与摊铺机的输出量相匹配,以确保摊铺机连续、均匀地摊铺。应尽量采取全幅路面摊铺,以避免纵向施工接缝。如单机宽度不足而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时,应以梯队交错排列方式连续进行摊铺,前后两台摊铺机的轨道应重叠5~10cm。两台摊铺机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保持15m左右。接缝应紧密、平顺。摊铺机无法摊铺的部位,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也可采用人工摊铺。雨天或下层表面有积水,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当主线及匝道施工气温低于10℃,被交线及支线施工气温低于5℃时,不宜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

2.3 碾压施工

沥青路面碾压施工可分成三个环节,即初压、复压与终压。

2.3.1初压

初压应采用6~8t双钢轮压路机,必须紧接摊铺进行,初压温度控制不应低于125℃。,压路机行驶速度为2km/h,共碾压2~3遍。如果在低温环境下施工,则初压温度要稍高于温度标准5~10℃。初压作业选用组合形式匀速前进,后退时需沿着之前的轮迹同时进行振动,每次前进时错轮应重叠1/3—1/2轮宽为宜。完成初压作业后,需对路面路拱度、平整度进行检查。若在碾压过程中产生推移现象,可在温度稳定或稍有降低以后用轮胎压路机进行再次碾压;若产生横向裂纹,则需在查明原因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2.3.2复压

复压是整个压实作业的核心环节,复压作业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摊铺层成型、稳定、密实。基于这一目的,复压需在相对较高的温度条件下紧随初压之后进行。复压使用26t轮胎式压路机碾压。复压的作业方法和初压基本相同,复压次数需根据试验段数据确定,通常复压遍数在6遍以上。压路机应以均匀速度行驶,不得在新铺的混合料上停留、转弯,并让主动轮靠着摊铺机的方向碾压。

2.3.3终压

终压作业是消除表面轮迹、凹槽与缺陷等所有问题的关键环节。终压的目的不仅是要消除之前作业中留下的不平整问题,还要进一步确保路面平整度,因此混合料需要在相对较高但又不超出限定的温度下进行终压。实践证明,在完成终压作业后,路面温度不能低于70℃,否则将直接影响终压效果。终压作业要紧紧跟随复压进行,通常使用12t双钢轮压路机,碾压遍数为1~2遍。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初压、复压和终压的压路机行驶速度可参照表1中的数据确定。

表1 不同类型压路机的初压、复压、终压行驶速度(km·h)

2.4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压实技术分析

当沥青路面碾压完之后,要对沥青路面进行压实,对于压实的技术也很有要求,压实技术要根据混合材料的配置比例,从而对它进行不同程度的压实,所以说两个环节非常关键,要紧密联系,如果两个环节其中一个不合格,那么沥青路面的质量就会不好,使用寿命也短,所以压实目的是加强沥青的紧密性,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质量控制

3.1规避外界环境影响

由于公路工程都是在室外施工,会受到各种外界环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天气情况的干扰,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要注意规避外界环节的影响,对于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降雨情况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这类影响因素对于工程的质量的影响,提供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3.2加强施工质量的评定检测

要建立有效的质量评定制度,在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检测以及评定工作中,要重点检查施工的原材料的质量,沥青面层以及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等情况,同时还要保证沥青路面的碾压、摊铺以及拌和工作都能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此外还需要对各类检测数据进行动态的分析以及管理,从而可以有效的处理一些质量不达标的路面。另外还要加强检测人员的素质,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以及制度,切实保障路面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前道路建设是我国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其关系到相关地区的经济后续发展,因此道路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一般道路建设采用的建设技术就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该技术在我国的高速公路中应用十分普遍,因此对于其使用过程的把握也就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齐勇.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的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6,03:165-166.

[2]敬守印.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低碳世界,2016,03:149-150.

[3]赵欣欣.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J].交通世界,2016,13:52-53.(2016/6/20)

[4]代江伟.浅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江西建材,2016,16:162+165.

[5]吴锦超.路桥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6,08:131+145.(2016-12-26)

论文作者:臧平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臧平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