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妇科中药联合药学干预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观察论文_晁莉莉

(兴平市中医医院妇产科;陕西咸阳 7131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医院妇产科中药干预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使用抗菌药物的妇科患者132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抗菌药物使用的知识宣教,在患者领药时说明用药剂量、次数和疗程等注意事项;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宣教基础上实施中医药治疗联合药学干预,中医药治疗按照中医疮疡的三期辩证法,对不同辩证阶段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药治疗;在药学干预方面,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级管理并建立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制度,定期反馈药物使用情况,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组织查房。比较两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数目、周期以及不合理情况的发生率,观察项目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品种类型、抗菌药物费用占治疗总费用比例。结果 通过中药联合药学干预菌药物的应用后,干预组在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的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品种数目、抗菌药物费用占治疗总费用比例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有优异性,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幼保健院中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减少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也可降低不合理用药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妇科;感染;药学干预;抗生素;合理用药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271-02

抗生素是我国临床上常用的一类药品,有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药品销售总额最高的药品种类便是抗菌药物[1-2]。尽管销量巨大,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但由于抗菌药物近几十年来的泛滥和不合理使用,已经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由于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常常没有限制,导致许多具有多重耐药性的“超级细菌”诞生,这种细菌往往十分难以被杀灭,一旦感染便是毁灭性的后果[3]。不合理用药也导致了患者的感染时间加长,医疗费用增高,为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负担。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中医医院妇科中药联合药学干预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使用抗菌药物的妇产科女性患者132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5~56岁,平均年龄25.84±3.78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1例,泌尿道感染18例,乳腺感染8例,创口感染7例,其他感染2例;干预组患者中,年龄5~54岁,平均年龄24.97±3.65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3例,泌尿道感染15例,乳腺感染9例,创口感染6例,其他感染3例。两组间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所有患者取药时均对患者进行一定的用药宣讲,基本内容包括使用抗菌药物的剂量、次数、种类、时间、疗程以及适应症等。并定期对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了解其疾病进展和恢复情况。

1.2.3中医药干预方法

按照中医疮疡三期辩证的方法,将疮疡分为三期,具体为:一期(初期):症见红肿热痛,病势汹涌,或小便涩痛,或痰黄质稠,舌红苔少,脉数或脉洪大,采取清热解毒剂治疗;二期(溃脓期):症见疮疡溃破或欲破,流脓外泄,或带下量多,或痰多而黄,舌红脉数,采取托里透脓剂治疗;三期(恢复期):症见疮疡收敛,脓少而稀,或带下渐少,或痰少而淡,苔白,脉虚或缓,采取扶正祛邪剂治疗。

1.2.2药学干预方法

对于干预组患者进行处方药学干预,在处方干预中由以下几项组成[4]:(1)对妇科拥有处方权的医师积极开展药品使用规范的定期培训、会议,完善处方管理相关制度;(2)将处方质量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定期对医师处方进行审核,加强与患者和临床医师之间的对话,强化医师的责任心;(3)定期联合临床药师与医师查房,对患者加强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宣讲,期间重点关注异常抗菌药使用的病例。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和用药信息进行收集,具体项目如下:(1)统计患者住院时间、药物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占比、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等;(2)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用药不当、不合理用药、超适应症用药、未按规定剂量用药等不合理情况发生例数,并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所有统计学资料均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相比,干预组在患者住院时间、药物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占比、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各方面指标均相比对照组有优异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3.结论与讨论

临床不合理用药是目前临床医生处方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尤其是在抗菌药物滥用方面,由于临床医药工作者的疏忽,已经对社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抗生素的疗效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强而不断减弱,许多超级细菌的诞生使临床使用抗菌药物陷入窘境。另有研究认为,抗菌药物的联合多种类使用是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的关键,调查显示我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儿童因为错误地使用抗生素而导致药物性耳聋[5]。另外,一些抗生素对人体存在致敏反应,很多临床医师和药师不重视这一现象的存在,常常不经过皮试便使用,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目前我国抗生素的规范使用主要靠国家政策调控,但是临床药学干预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理想的临床药学干预还在进一步探索中。

许多研究发现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发展、扩散和传播具有多样性的机制,许多科学家认为解决这一现象的主要方式在研究新的抗菌药物上。但新型抗菌药物若得不到规范的使用,甚至滥用、错用,也会加速这类药物产生新的细菌耐药性的风险[6]。因此,从制度和规范上改变抗生素的使用方式也是当务之急,很多研究都证实若在临床中进行临床处方合理性分析、药物分类管理、进行药学干预等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药物滥用的情况发生。中医药在治疗妇科感染性疾病上一直有很大的作用,能够显著减少妇科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数量,对恢复具有帮助作用。

本研究就当前所采取的一些干预措施对我院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发现在使用中药联合药学干预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规范,抗菌药物使用的数量和时间、合格率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善,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安康,吕向群,林杰勋.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指标调控的干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7):103-106.

[2]安玉英.临床药师干预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4,11(01):40-41.

[3]范春,崔伟,吴静芬.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临床药师干预前后的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02):435-437.

[4]唐雪梅.药师干预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05):187-188.

[5]陈靖.抗生素给药原则及其副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01):174.

[6]陈代杰.从靶标到网络——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与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5,15(01):84-90.

论文作者:晁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9

标签:;  ;  ;  ;  ;  ;  ;  ;  

中医医院妇科中药联合药学干预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观察论文_晁莉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