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管理:“授权”和“授权”一样重要_风筝论文

被忽视的管理:“授权”和“授权”一样重要_风筝论文

忽略的管理:“受权”与“授权”一样重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多数管理界的同仁一直在强调“授权”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受权”在实际运用中恰恰影响了“授权”的有效执行。针对“受权”者,叶华东想提出几点问题,用以探讨。

为什么授权给你?

授权给你的上司工作量大。

一个管理者随着企业的日益壮大,除了本分的职责工作量加大外,还会衍生出许多新的工作,所以,这个时候作为管理者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外,还得依靠授权出去让别人给他分担部分工作。所以作为受权者(这类受权者多半为助理)一定要认识清楚,不要以为领导是在重用你,甚至有“取而代之”的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虽然“助理助理,助而不理”这句话我不太赞同,但有前面那种想法实在是不妥当。我认为受权者应该主动、诚心地为上司分忧,但又不能表现出有“野心”,否则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为了你的成绩给予激励

授权绝对是激励优秀员工的较好方式之一,当“受权”者确定上司的此番授权目的后,应该持续不断地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有所表现,有所创新,以“压倒群芳”,否则后来者居上也并非不可能。而要保证做好这一点,必须横向纵向地学习各种相关知识。横向学习是指向同事、同行、同辈学习,纵向学习是指向上司、下属和先进行业同仁学习。自始至终得表现出色,方能满足上司对你“无休无止”的期望。

培养你成为接班人

如果你已经觉察到上司在培养你或者上司已经明示你将成为接班人,这种授权就是考察和锻炼的机会,作为受权者的你决不可以马虎。除了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外,还要牺牲一些休息的时间,比别人做得多一点点。那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上司级别的管理应有的知识,并且主动争取机会不断实践,比如为出台管理条例献言献策,为上司恰到好处地协调、处理一些问题。这样一则可以让上司和提拔你的人更放心从而更快地将岗位交给你,二则也为今后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顺利接交。

转移风险嫁接责任

如果了解到受权后行动的潜在危险,要么当机立断说“不”,以“能力有限”“精力不足”等为借口推诿;如果上司强制性授权给你,你也只能打哈哈,做一个上司认为“不胜任”的假象,蒙混“过关”。到底那种方法好,这个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上司一开始就已经公开颁布了新的指令,就只能采取后者;如果上司还只是试探性地与你商量,你就用前者,那么,上司就有可能另外寻找“猎物”,上司若是执意坚持,你再使用后者也不迟。当然,这种情况发生的不算多。

受权者的三条铁原则:

了解权责的时效性

有些授权是阶段性的,比如负责一个临时组织、主持一个临时会议、临时一个问题的协调和处理。这时或许会临时调动部分与你级别相当的员工来协助和配合你。叶华东要说的意思是,在受权的过程中,无论对人对事都要把握好运作节奏,一旦时效已到,不管该工作完成得怎样,必须从心底里彻底认定已经结束,不可因为工作出色而洋洋自得,或因为工作失败而沉湎于消极中,只要自己已经尽力和上司认为你已经尽力就可以了,接着好好干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不二的选择。还要提醒一句的就是,曾经的手下都是过去式了!

千万不要越权

有些受权者会因为得到上司的信任和“重用”而忘乎所以,不仅仅在上司的授权范围内独断专行,而且还有意无意干预权责之外的工作,这是最不受同事欢迎的;有些甚至跨部门,经常学着上司的样子给别个部门提意见、谈建议等等。“枪打出头鸟”的俗语提醒你应该学会比别人更谦虚、更会隐藏自己的锋芒。

有权不用过时作废

既然你的上司已经给你授权,你就应该在该职责范围内立即行动并狠狠地发挥,切不可推来推去、敷衍了事。否则上司误以为你的能力有限、忠诚度不高、上进心不强,从而让他怀疑自己的眼光,过早地收回给你的权限。

综上所述,作为受权者一定要学会判断上司的授权行为目的,并立即制定受权后的工作规划,再付诸于大量的实际行动。这样才不至于对自己处于不利境地,同时可能还对整个团队造成损失。因为,可能受权者同时也是授权者。

授权,风筝要放飞

授权,通俗地说,就是在工作中“放风筝”。授权的成功与否,大而化之,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小而化之,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授权必不可少,授权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授权、如何才能有效地放飞这个风筝呢?

授权,是指在分配工作的时候,赋予下属相应的权利,准许下属在一定范围内调度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在工作中,允许下属自行做出决定,以达到任务的完成。通俗地说,授权其实就是在工作中“放风筝”。

授权于管理之重要性,自不待言。有效的授权,既能让下属分担工作,又可以人尽其才,减少资源浪费;有效的授权,既能让员工承担起责任,又可以有效激励员工;有效的授权,既能培训员工,又可以让员工拥有成就感!

因此,授权的成功与否,对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有效开展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授权的成功与否,大而化之,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小而化之,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

然而,看似简单的授权,却并非人人都能领会并合理加以运用。

历史上,诸葛亮可谓是一代俊杰,其火烧博望、舌战群雄、七擒孟获等荡气回肠之作,莫不显示出其超人一等之智慧和勇气,广为世人传诵。然而这样一位为后人景仰之大智大慧之人,却因操劳过度而英年早逝,以至于刘皇叔白帝城托孤成空,扶不起的阿斗终将其千辛万苦创下之伟业毁于一旦,千古一叹,留给后人诸多遗憾,诸多感慨!在他人看来,诸葛亮尽心尽力劳累而亡,实是不负刘禅,更不用说对得起刘备;然而我却想说,诸葛亮实在是不懂授权之道!试想想,如果诸葛亮将众多琐碎之事合理授权与下属处理,而只专心致志地细研军机大事、治国之方,又岂能劳累而亡!凭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才”,问天下还有何人可挡?别说他人,就连其对手司马懿听说诸葛亮每每“事必躬亲”时,也大笑他如此操劳必早亡!不必怕矣。

由此,我们不难得知,授权必不可少,授权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授权、如何才能有效地放飞这个风筝呢?

一、要舍得放。风筝必须要舍得放才能飞得高,舍不得放,总牢牢抓在手里,又何谈让风筝飞起来呢?更别说让风筝飞得高、飞得远了。授权亦然,好比诸葛亮,总是事必躬亲,总是把权力攥在手里不肯下放,下属又如何为其分担工作如何承担责任?所以,权力虽好,必须有效下放,才能真正起到尽可能大的作用。

二、要敢于放。风筝必须是敢放才可能飞起来的,如果不敢放,总担心放后就再也收不回来,那风筝也只好放在家里作摆设了。放风筝的种种乐趣,当然也就谈不上体会和享受了。因此,权力必须敢于放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不要担心下放后就再也收不回来,大胆地放飞,让其自由在天地间驰骋,只要控制好手中线自然就万事OK。

三、放而要高。在有限的范围内,风筝自然是放得越高越妙趣横生,权力是下放得越大越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只要不是超越了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就大胆地放,这样,既可以让下属有足够的权力可用,更便于开展工作,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自己的工作量,让自己抽出时间做更有价值之事。如某某企业的一位生产经理,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将每天生产部门内的日常工作交给助手去做,同时将每天的生产计划、多个车间的人员调配等重要事项也放手交给助手去安排,自己只是不时对生产进程、产品质量进行跟进,这样,既有效锻炼了这位助手的能力,也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总体上的宏观决策。

四、高而线韧。风筝放得越高,线所承受的各种压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断脱。因此,在权力下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放松对权力下放后的跟进,不要以为有筝线控制着,要知道,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稍不留神,风筝线就可能断脱,如不注意及时跟进,到时悔之已晚,所以,权力下放后,一定要随时跟进,时时保持拉线的韧度,绝不要使之断脱。

五、线韧则收放自如。风筝线的韧性足够好,才可能随心所欲地在恰当的时机将风筝收回,否则,不是放出去了收不回来,就是收回来后又不敢再放出去。所以,权利在下放过程中一定要有足够的控制力,不要超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控制范围。如万科老总王石,不是在东方登山,就是在西方飞伞;不是在南方踢球,就是在北方滑雪,但你能说万科没在他的掌控之中吗?

所以,权力不是不可以下放,风筝也不是不能放飞,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尺度,则权利可以尽情地下放,风筝也可以随心所欲地放飞,放飞之人则可以尽情地享受放飞之乐趣,风筝也可以尽情地在广袤的天地间自由驰骋,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标签:;  ;  

被忽视的管理:“授权”和“授权”一样重要_风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