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完整的电视新闻报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闻报道论文,完整论文,电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一段时间,禽流感惊扰了国人的心,也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前几天,在电视上曾看到一条新闻报道:广西隆安县的养鸭大户王生德突然发现自己的鸭场出现了大量病鸭,并且死亡率很高,他主动向隆安县防疫部门反映了情况,经检验检疫后确诊为禽流感。王生德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当天就把自己的1600多只鸭子全部扑杀。面对电视镜头,这位深明大义的农民讲了自己朴实的心里话。
这条新闻报道似乎很完整:有场景,有人物,有动作,有声音。然而,在钦佩这位农民的同时,笔者不由就想问一句:遭受这么大的损失,他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作于全家的重要经济来源,养的1600多只鸭子没有了,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毫无疑问,作为个人,这位农民抵御外来灾害的能力显然是有限的,而这时就显示出国家和集体强大的力量后盾。
实际上,我国对受灾户的补偿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37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在制定的防治禽流感八大措施中,第三条就是“落实防疫经费,明确补偿政策。对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地区扑杀家禽的损失,要给予合理的补偿,对家禽强制免疫的实行免费,使群众无后顾之忧。对按规定扑杀和强制免疫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
在禽流感疫区采访的新华社记者也发出了报道:“29日上午,记者冒着纷飞的细雨走进发现禽流感疫情的广西隆安县丁当镇……记者在丁当镇街头看到,隆安县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正给养殖户发放扑杀家禽补偿费。”
可见,受损失户享有得到补偿的权利。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上述的电视新闻报道中,我们通过记者的“眼睛”,只看到了农民王生德的“义务”,而没有看到他的“权利”。
上述的电视新闻报道,让我琢磨了两三天。农民王生德的义举和重要意义,大家伙儿都看清了,看懂了。但当时他有没有得到补偿,或者以后会不会得到补偿?电视新闻里总该给我们说一声。到现在还惦记着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