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低运量轨道交通规划布局研究论文_何,韬 朱鑫鑫 周冠宇

摘要: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按照运能大小进行分类,明确了中低运量轨道交通方式的运能、种类以及适用性,参照国家对地铁及轻轨申报建设条件,梳理了浙江省11地市的经济、人口发展情况,结合既有的地铁、都市圈城际铁路以及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建设情况,研究分析了浙江省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并以杭州市、湖州市为例,提出了中低运量轨道交通规划布局建议。

关键词:轨道交通;中低运量;发展模式;规划布局;浙江省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为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国内各大城市纷纷选择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截至2018年底,共有35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里程5761公里,其中,高/大运量地铁的运营里程达到4354公里,占比达到75.6%,而单轨、磁悬浮、现代有轨电车等其他中低运量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为1407公里,占比不足25%[1]。

目前,浙江省已有杭州、宁波、温州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包括都市圈城际铁路),绍兴、台州、金华等城市在建城市轨道交通或都市圈城际铁路,其余城市也在谋划发展轨道交通。但是受城市社会经济及客运量水平限制,大部分城市难以建设成本高、运量大的地铁,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发展中低运量制式轨道交通,因此需要提前对各城市中低运量轨道交通规划布局进行谋划研究。

2 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的定义及适用性

2.1 定义

按照《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J/T 114-2007)[2],根据旅客运输能力的不同,可以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归并为三类:高/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单向高峰小时断面客流在2.5万人次/h以上)、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单向高峰小时断面客流在1~3万人次/h)和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单向高峰小时断面客流在1万人次/h以下)。高/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指地铁系统,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单轨、磁浮、自动导向轨道、轻轨等系统,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是指有轨电车系统。

2.2 适用性

与高/大运量的地铁相比,中低运量轨道交通不仅具备准时、安全、舒适等特性外,同时还具备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建设成本低等优点,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中低运量轨道交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发展迅速,如重庆单轨、长春现代有轨电车、长沙中低速磁浮等,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城市的青睐。从应用看,中低运量轨道交通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形:

1. 对于已经规划建设地铁的城市,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可以作为地铁网络的延伸加密,适用于主城区与外围地区之间、主城区内选线困难区域等情形,有利于提高轨道交通的覆盖面及服务水平。

2. 对于没有规划建设地铁的城市,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可以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承担城区内部较大的交通需求,从而优化综合交通运输结构、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3. 用于通往城市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连接各旅游景点及游乐场所等的专用线路。

3 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情况

3.1 经济和人口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较2003年版(国办发〔2003〕81号),显著提高了建设门槛,其中:对于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100亿元以上提高到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从1000亿元以上提高到3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调整为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对于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60亿元以上提高到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从600亿元以上提高到15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150万人以上调整为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

浙江省11个地市的经济和人口发展水平不尽相同,2018年各市的一般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市区常住人口情况见表1[3]。单从经济发展看,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台州、嘉兴、金华等7个城市都符合申报建设地铁,湖州符合申报建设轻轨。但从市区常住人口看,仅有杭州、宁波、温州符合申报建设地铁,绍兴、台州符合申报建设轻轨,湖州、嘉兴、金华接近符合申报建设轻轨,舟山、衢州、丽水离申报要求差距相对较大。

表1 浙江省11地市经济和人口申报建设地铁轻轨符合性

序号 城市 2018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亿元) 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018年市区常住人口

(万人) 地铁 轻轨

1 杭州 1825 13509 856 √ √

2 宁波 1380 10746 434 √ √

3 温州 548 6006 302 √ √

4 绍兴 501 5417 275 √

5 台州 431 4875 198 √

6 湖州 287 2719 134 接近

7 嘉兴 519 4872 129 接近

8 金华 393 4100 115 接近

9 舟山 146 1317 89

10 衢州 128 1471 83

11 丽水 130 1395 48

3.2 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情况

3.2.1 地铁

目前,浙江省有3个城市在建或开通运营地铁线路,其中:杭州市已有4条线路合计135.4公里开通运营,在建7条线路合计353.2公里;宁波市已有3条线路合计91.6公里开通运营,在建4条线路合计180公里;绍兴市于2016年编制了地铁建设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参照国办发〔2003〕81号文批复同意,已在建2条线路合计41.1公里。

此外,温州市地铁近期建设规划已经编制完成,拟实施M1线和M2线一期工程,总规模60.4公里,已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待批复。

3.2.2 都市圈城际铁路

根据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为打造杭州、宁波、温台都市圈以及浙中城市群,实现中心城市与所辖县(市、区)1小时交通圈,在都市圈(城市群)内构建了快速、大容量、公交化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先后编制了《温州市域铁路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8)》[4]和《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5],并分别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共14个项目,总规模602公里。项目概况见表2。

表2 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项目情况

3.2.3 现代有轨电车

除了地铁和都市圈城际铁路以外,还有台州市和嘉兴市规划建设现代有轨电车,其中:台州市规划了12条有轨电车线路,总规模190.6公里,近期实施T1、T2和T3三条线路,总里程68.5公里;嘉兴市规划了7条有轨电车线路,总规模98公里,近期实施T1线、T2线一期和T6线一期,总里程为35.7公里。

4 中低运量轨道交通规划布局建议

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稠密,居民出行需求旺盛,各市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意愿强烈。但是由于地铁及轻轨的建设门槛高,除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和台州外,其他城市暂时不具备建设条件,而都市圈城际铁路主要解决的是都市圈(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与所辖县(市、区)间的城际交通出行需求,因此谋划发展中低运量轨道交通是一个切实可行的选择。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城镇空间结构、客流水平以及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现状等因素,浙江省各市中低运量轨道交通规划布局大致有以下两种模式:

4.1 地铁/都市圈城际铁路+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结合模式

对于已有地铁和都市圈城际铁路的城市,由于地铁主要服务于人口密度大、交通出行需求旺盛的城市中心区,对于中心区以外区域,往往线路密度较低,服务覆盖面也较小;而且都市圈城际铁路也无法解决市内交通问题。为提高轨道交通的覆盖面积和服务水平,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台州、金华等城市建议采用“地铁/都市圈城际铁路+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结合发展的模式,围绕地铁和都市圈城际铁路规划布局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线网。

以杭州市为例,杭州地铁近期规划建设11条线路合计488.6公里,此外,与周边的嘉兴海宁、绍兴柯桥等城市之间规划建设4条线路合计132.2公里的都市圈城际铁路。待上述项目建成后,杭州中心城区内的地铁网络发达,与周边重要城镇间的联系更为便捷,但对于大江东、未来科技城等远郊地区,轨道交通的辐射范围较小,建议规划中低运量轨道交通与地铁、都市圈城际铁路形成互补,进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

1. 大江东地区。该区域已有地铁7、8号线在建,均为中心城区的延伸线,建议围绕地铁,规划中低运量轨道线路进行加密和串联。考虑到区域面积及人口规模较小,推荐采用低运量的现代有轨电车,规划4条线路,总规模36.2公里。

2. 未来科技城。该区域已有地铁3、5号线和杭临城际在建,作为轨道交通骨干线,建议规划中低运量轨道线路并与轨道骨干线路交织成网,为了便于换乘,同时降低对周边商务区景观的影响,推荐采用低运量的现代有轨电车,规划7条线路,总规模104.9公里。

图2 未来科技城“地铁+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布局方案示意图

4.2 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线网模式

对于不具备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可结合自身实际,在跨座式单轨、中低速磁浮、现代有轨电车等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中,选择相适宜的制式,规划成网,并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承担城区内部较大的交通需求,嘉兴、湖州、舟山、衢州、丽水等城市建议采用这种模式。

以湖州市为例,从城市经济、人口情况看,已经比较接近申报建设轻轨的要求,近期可以提前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结合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考虑到客流水平、城市观景等因素,推荐采用跨座式单轨和现代有轨电车相结合的形式。规划6条线路,总规模201.3公里,其中:1、2、3号线客流量较大,推荐采用中运量的跨座式单轨;3、4、5号线客流相对较小,推进采用低运量的现代有轨电车。线路概况见表3。

表3 湖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基本情况

5 结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的进一步集聚,由此也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外各大城市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中低运量轨道交通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成为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也可以是对大城市地铁的有效补充,此外与地铁相比,还具有建设门槛低的特点,可供更多城市选择应用。浙江省地铁和都市圈城际铁路发展较快,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发展相对滞后,为更好的发挥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作用,11个地市尤其是人口已超百万的8个城市,应结合各自经济社会发展和客运需求,研究确定适宜的中低运量轨道交通方式,有序推进线路规划建设,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

参考文献:

[1] 城市轨道交通2018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J]. 城市轨道交通, 2019(04):16-3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J/T 114-2007)[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 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绍兴市、台州市、湖州市、嘉兴市、金华市、舟山市、衢州市、丽水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4]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温州市域铁路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8)[R]. 武汉: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2.

[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R]. 武汉: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4.

[6] 毛保华, 陈绍宽, 刘智丽.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

论文作者:何,韬 朱鑫鑫 周冠宇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浙江省中低运量轨道交通规划布局研究论文_何,韬 朱鑫鑫 周冠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