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谭善刚

湖南省宜章县中医医院检验科 湖南宜章 424200

【摘 要】目的:总结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38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样本作观察组,另选取138例正常者尿液样本作对照组,通过尿常规检查患者尿液各项指标。结果:疑似尿路感染138例患者中确诊为尿路感染,其中上尿路感染60例、下尿路感染72例、慢性肾盂肾炎6例,后均经临床病理证实,诊断准确率高达100%。同时,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白细胞数量、亚硝酸盐(NIT)阳性率、LEU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常规检查可提升尿路感染疾病诊断准确率,操作简单方便,并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关键词】尿常规检查;尿路感染;临床应用

尿路感染属于临床常见多发病,发病率约占总人口的2.0%。尿路感染严重危害人类生殖器健康,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治疗前给予及时的、准确的检查非常重要,可避免误诊[1]。近年来,我院对疑似尿路感染患者采用尿常规检查,最终的诊断准确率相当高,得到了患者认可。现将尿常规检查全过程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276例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8例),其中观察组男86例、女52例,年龄20-75岁,平均(61.3±1.4)岁;对照组男72例、女66例,年龄22-70岁,平均(60.7±1.6)岁。276例患者中伴有尿急、尿频、尿痛等膀胱刺激征的184例、伴有肉眼血尿的52例、腹痛20例、发热20例。本次调查排除经期女性者、精神异常者、不愿意协助调查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人院后,先取干净的中段尿液标本,使用全自动尿常规分析仪检测患者尿液内的尿白细胞(WBC)、亚硝酸盐(NIT)与细菌计数,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1)取10ml以上尿液在无菌试管内,嘱患者留取中段尿液,女性需在彻底清洁外阴后取样,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使用全自动尿常规分析仪与相关性试剂,有效检测患者尿液化学成分与有效成分,整个检测分析过程应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相关执行标准操作[2],整个尿液样本从采集到检测结束的整个时间需严格控制在1h内,涂片结束后使用显微镜高倍视野观察尿液内白细胞细菌计数量。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138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细菌榆测结果分析

138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细菌检测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阳性48例、阳性率占该组总人数的34.78%;其它格兰阴性杆菌阳性41例,阳性率占该组总人数的29.71%;葡萄球菌阳性29例、阳性率占该组总人数的21.01%;肠球菌阳性20例、阳性率占该组总人数的14.49%。

2.2 138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本次使用尿常规检查的疑似尿路感染138例患者中确诊为尿路感染,其中上尿路感染60例、下尿路感染72例、慢性肾盂肾炎6例,后均经临床病理证实,诊断准确率高达100%。

2.3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亚硝酸盐(NIT)情况比较

从下表1中可看出,观察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白细胞数量、亚硝酸盐(NIT)阳性率、LEU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亚硝酸盐(NIT)情况比较[n(%),n=138]

3讨论

尿路感染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指病原体在尿路内生长繁殖,不断侵犯泌尿道粘膜或组织最终引发的炎症,若治疗不及时,会出现肾功能不全、菌血症、尿毒症等疾病,需始终坚持“早发现早治疗”原则[3]。而尿液中的亚硝酸盐作为尿路感染的主要检测依据,过去亚硝酸盐的检测主要采用细菌培养的方式,但该方法需费时2-4d,整个培养过程需要的资金成本较高。现今,尿液常规作为新型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快速分析出患者尿液内的白细胞数量、亚硝酸盐(NIT、LEU等指标情况,更符合“早发现早治疗”原则,但一直以来,尿常规检查尿路感染的准确性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4]。本研究中,我们随机选取了138例疑似尿路感染的患者以及138例健康者同时进行尿常规检查,结果表明,疑似尿路感染138例患者中确诊为尿路感染,其中上尿路感染60例、下尿路感染72例、慢性肾盂肾炎6例,后均经临床病理证实,诊断准确率高达100%。同时,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白细胞数量、亚硝酸盐(NIT)阳性率、LEU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从以上表1的结果中还可看出,若亚硝酸盐(NIT)阳性率的检出率相当高,那么基本能够初步判定为尿路感染。由此可见,将尿常规检查方法用于尿路感染诊断中,准确率高,便于疾病的及早治疗[5]。

但我们认为,因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与下尿路感染,不同部位尿路感染后的细菌计数差异较大。同时,尿液放置时间过长、黄疸尿等会使得白细胞数量减少,而滴虫、结晶、脂肪、气泡、酵母菌等会使得尿液白细胞数量升高。此外,若检查前患者已使用了庆大霉素、头孢菌素、呋喃坦啶等也会影响LEU的结果值。因此临床尿路感染疾病的确诊还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等进行综合性诊断,进而减少误诊率,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期。综上所述,尿常规检查可提升尿路感染疾病诊断准确率,操作简单方便,并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参考文献:

[1]赖利华,夏云,马朦朦,朱艳尿液的4种检测方法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有效性比较[J].重庆医学,2014,38(24):3350-3352.

[2]乔庐东,陈山,杨勇等.国内不同类型下尿路感染患者尿路病原菌构成及药敏分析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36(9):690-693.

[3]郝艳平,梁捧元,荆敏.不同尿检时间对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查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8(02):23—24.

[4]马小兵,颜明根,瞿佩飞等.尿干化学分析与尿液沉渣检查对尿路感染诊断价值的比较[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5,22(10):760-762.

[5].向杨茜,王墨.365例尿路感染住院惠儿临床及感染茵耐药性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5,11(03):36—41.

论文作者:谭善刚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0

标签:;  ;  ;  ;  ;  ;  ;  ;  

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谭善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