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_基础教育论文

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_基础教育论文

论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发展趋势论文,中国论文,教育管理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发达国家正迈进知识经济的门槛,在中国,知识经济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知识经济对中国基础教育管理既是不可避免的挑战,也是不可多得的机遇。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基础教育管理也将发生变化:由教育行政管理转为一种信息的管理,知识的管理,要在广大的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中普及教育技术,尤其要重视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

一、中国基础教育管理发展的历程

中国基础教育管理源远流长,纵观上下五千年,悠悠历史,中国教育管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人类的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

基础教育管理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发展。基础教育管理是与教育的发生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制度日趋完善相并行的。中国的基础教育管理是伴随着人类的教育活动就开始了,从原始社会的教育管理活动到氏族公社时期,管理组织的完善,形成了稳定的教育管理制度,在氏族公社晚期尧舜时代,舜即位后任命各部门行政主管时,专设了教育行政官员:契任司徒,掌民众教化;伯夷作秩宗,掌三礼;夔典乐,教贵胄子弟。[1]这是中国教育管理史上极为重要的发展。进入奴隶社会后,逐步形成了官学的教育制度,学校已成为专门的机构,但还是国家管理的组成部分,那时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是政教不分,学在官府,官师合一。中国的教育管理决定于中国社会的历史存在,他随着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特别是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有明显体现。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败,私学兴起,标志着旧教育制度的破坏,新教育制度形成,私学的独立存在使政教分立、学校扩散、官师分离成为现实,这是教育管理的大变革。百家丰富多彩的私学实践,是各派教育管理思想异常活跃的重要条件。秦朝一统华夏以及汉朝初期,教育行政权高度集中,依靠吏师制度,推行“依法为教”的方针;到汉武帝开始尊儒读经,设学养士,以私学自由发展为基础,官学重点发展为主干;隋唐时期的教育管理发展进入新阶段,中间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教育管理行政体系,采取了尊儒兴学的文教方针,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机关开始设置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专门负责学校的教育事务,贯彻政府的教育法令;宋朝沿袭了唐朝的管理特色,并有所发展,教育的中心移向书院,促使书院的管理日趋完善;元朝的教育管理在宋朝的管理基础上,管理体现多民族特色,地方学校系统方面体现按行政区域多层次设学的特点;明朝的教育管理更趋于专制,更显其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组织分工和严格管理的特色;清朝满族统治中原,由于民族压迫的专制,使教育管理更趋于严密,官学、书院均通过法令置于政府的控制之下,但到了清朝中期,封建教育没落,教学管理松弛,只有定期的考试与功名利禄有关,才稍微认真些。1840年的鸦片战争给中国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洋务教育出现,这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主张,在政治制度不变的条件下,引进一些西方的教育管理制度,学校教育任务、教学内容相对西化,开始实行课程计划和班级授课制度;“五四”运动新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社会对教育极为关注,推动中国教育管理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历代的教育管理基本策略。历代政权对基础教育管理的措施是层出不穷,不尽相同,但由于传统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共同的经济政治形态,也客观存在这许多共性:(1)制定教育方针政策,是国家实施教育管理的基础。王朝更替、帝王易人、政府变动,变化较为明显,由于其阶级利益所决定,服务的根本目的仍是为专制服务,因此,继承性和变革性是统一的;(2)建立了规范的教育行政机构。教育行政机构是国家负责管理教育的组织,教育行政机构根据需要,颁行教育法令和学校规章,保证政府对教育的控制;(3)提供教育保障。政府以必要的财政开支,规定经费的用途,创设一定的物质条件,促使学校教育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展;(4)儒学占主导地位。历代的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都需要有指导思想,为其统治的合理化作论证,成为其制订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统治者总是以其阶级利益来选择其需要的思想理论。纵观历史,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秦朝建国,以法家思想制订教育政策;秦亡汉兴,统治者接受了秦朝的教训,汉武帝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才真正打破了儒学的统治地位;(5)强调教育管理实践与教育管理思想的密切联系。每一时期都有与教育管理实践相应的教育管理思想,这些教育管理思想是教育家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的经验总结,或是教育家针对当时的教育管理问题提出的新主张,它指导或影响该时代的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思想要发挥它的教育管理作用是有条件的,不仅要由社会舆论宣传,还需要依靠和通过教育行政来实施。

历代的教育发展,教育名家辈出,为中国的基础教育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民族教育管理思想的精髓。(1)强调人伦理念。其主导思想中的既注重人的价值、又强调人伦关系的实现管理,注重管理人员的品德修养。这种重人伦的教育管理观强调了建立在人伦、人情基础上的管理措施,即感化的手段、和睦的人际关系,这些成为后代儒家的基本管理观;(2)提倡和谐。早熟的农业文明是人们很早就懂得顺应自然,与其和谐相处。而注重人伦的社会观念又使人意识到人与人需和睦相处。所以早期的管理观念中提倡和谐是重要特点,较为注重自我协调、人我协调和物我协调,这是后世的管理思想“中和”原则的先导;(3)教育组织管理。传统的官学与私学在数千年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着相互补充的积极作用(尽管这是由于政治管理体制造成的),保证达官贵人的子女能读书,也使得贫民子弟有学上,并有明确的管理制度;(4)规范的科举制度。自隋唐时期,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一种自愿报名,经分科考试,据成绩优劣取人、任官的制度,科举制度与教育制度的结合广泛而深入,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并不断完善。

二、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中的困惑

教育管理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发展态势和水平,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基础教育管理的改革牵涉到千家万户,成为大众关注的重点,透视与分析中国的基础教育管理的现实状况,总体水平还不高,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的规模、结构、效益、质量,总体上还不能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现代化的需要,特别是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落实,离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差距较大。

基层教育管理效益不高,浪费较为严重。首先,教育管理思想相对于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滞后。思想是工作前进和取得成功的“软生产力”。当前基础教育工作不能取得突破和进展,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育管理思想未能彻底“革命”,仍沿袭重复过去对管理的认识观念,认为自己的管理经验丰富,沉迷于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其次,形式主义。一些基层学校在整个的管理过程中,不能沉下去,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面对上级的工作验收疲于应付,使自己的教育管理失去一种真实。强调整齐化一,遵循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作息时间、统一考核标准,形成大一统的管理,在提倡并尊重创新与个性的今天,已愈显不足;再次,教育管理系统开放不够。一般传统的教育管理系统,其组成部分要素大体包括教育行政机关、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几部分。这种教育管理系统注重自下而上的管理,缺乏自下而上的沟通,缺乏从外到内的管理,这种管理系统缺乏开放性;第四,管理目标不明确,缺乏整体性、连续性,对于整个教育管理系统来说,缺乏一种清晰的思路、长远的规划、明确的目标,以至于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规章制度朝令夕改等不正常的管理现象。学校教育目标不明确,长期以来,学校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注重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维持性管理,注重继承、平稳、常规,这种维持性的管理秩序是非常必要的,起着一种基础性保障作用。但一味地强调常规,管理工作就会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易走入死胡同;第五,管理缺乏探索、创新,已造成教育体制过于死板。现行的学校管理体制,校长的权利过于集中,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衡,必然带来许多弊端。为了增强广大教职工的民主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校领导班子和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必须完善民主管理。传统的教育观视学校为教育的核心体,学校管理是封闭的,主要管理学校内部事务。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是以间接的方式进行,即必须通过教育行政或一般行政手段获取社会反馈信息。而现代的大教育观则把学校与家庭、社会看作是教育的合成体。

在现阶段,中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基础教育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上。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大国,东西差距比较大,师资资源的差异也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教师由于自身的教育环境原因和外界刺激的作用,出现了种种教师择校现象,相当一部分教师向东线沿海地区和南线开发地区寻求发展,有的基层学校教师则向高层次的学校寻求发展,还由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机构改革,有的教育官员分流至基层学校,这样使得教师群体显得参差不齐。这给中国的基础教育管理带来了难题,即如何利用现代教育管理思维克服教育资源的差异,实现基础教育的共同发展。由于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必须通过其他途径和方式予以教育资源的补给,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教育法律体系还需不断完善。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一系列的教育法规的出台,中国的教育立法虽然有了较大的进展,但在持续、深入发展的教育体制改革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国家的教育基本方针、原则、明确的地位化作用、规定的根本任务,以及各级各类的教育培养目标、学制及其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对法律的依附力不强。必须完善法制,进一步地完善和巩固法律,保障学校的教学环境和秩序,改善办学条件,保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利。建立完善的立法制度和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在内的比较完备的教育法规体系,保证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有法可依,不同法律效力的法律规范协调发展,真正发挥其调节作用,最终形成行使教育法的良好文化氛围。

教育投入的多少,则是管理的保证措施,中国各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还需继续加大力度。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教育是在纯市场原则的基础上构成的,教育经费主要是由学生及公众资助两部分组成。[2]中国基础教育的经费主要由政府拨款、教育附加费以及学生和公众的资助。在法律的监督下,既保证教育政策、方针的有效执行,也保证师生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政府教育投入总量在增加,但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却在下降,[3]与世界先进发达水平国家相比较,差距较大。拖欠教师的工资还时有发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必须从体制上予以解决。

三、现代教育管理思想对中国基础教育管理的影响

学校教育管理的发展必然受到政治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这对教育管理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现教育管理社会化已成大势所趋。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影响,学校教育正被一层层的社会网络所包围,社会对办学的要求愈来愈高,学校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社会正以更直接的方式参与到教育管理过程中去,可以兴办学校,可以参与学校管理服务,学校全面向社会开放,在人力资源和物质方面去提供无偿服务,并接受社区的支持,积极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营法则,以往那种“官学民办”的模式逐步消亡,取而代之以互补合作和有偿服务。教育管理者要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按照社会的要求提高办学水平。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学校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教育政策、教育师资、教育经费、人事任免等不受社会的影响,从而学校管理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化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教育管理重视家长的参与作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学校管理的一大特征,他们是学校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多少跟教育的质量要求和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关系(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家长大多是以升学率作为目的,因此参与教育管理的质量不高、积极性不大)。

近年来,在区域性和世界性经济一体化推动下,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流日益增强,联合办学和创建特色学校成为热潮。中国基础教育的办学体制也出现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多元化趋势。社会各界参与办学主体,社会各界和个人依法办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国际合作办学,都受到了国家的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在此情况下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办学模式。由于联合办学的形式多样并有层次和类型之分,因此学校管理也不尽相同,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同类学校间的联合办学;(2)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联合办学;(3)国际合作办学。[4]特色化的教育管理是从教育资源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各种管理职能,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获得最大效益的创造性活动。社会正逐渐具有相对独立的提供教育资源的可能,学校在一定程度上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教育资源的配置,进行组织和领导创新。要求管理者一定要有鉴别地让教职工按照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成为一定程度上的主体。上下一致,积极探索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从社会需要、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以及自身的成就需要出发,自觉地改进自身工作,追求办学效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自身的教育特色。特色的形成不仅是环境的产物,更是主动精神的产物,他除了学校主体坚持正确方向、具备远见卓识外,还需要具备能够从实践中总结和形成独特教育思想的能力,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能力,调动和运用自身优势的能力,目标一致,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对人的管理要求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他们的创造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任何社会活动都是由人或围绕人进行的活动,离开人的积极性,任何社会活动的目的都无从谈起。学校人力资源有着其他资源不可比拟的优势:知识性、智力型、教育性。[5]首先,学校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管理过程中“非人”的要素(财、物、时间、信息等)在管理过程中产生功效,都需要人去掌握和运用。如果没有人正确而合理地理财、用财、管理时间、信息,执行规章制度,这些“非人”要素即使条件很好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学校管理中的人,包括师生员工,当然首先是教职工,要求他们树立主人翁的思想,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负其岗的岗位责任制观念,明确认识到本职工作和学习在实现学校整体目标过程中的地位及其关联作用,从而努力地尽职、尽责、尽力,按量、按时完成任务。强调人本管理,把人的因素当作管理工作之本。管理工作是一个多因素、多结构、多层次的复杂集合,管理者应根据学校众人的现实性、历史性和发展性等特征,察好人、管好人、用好人、培养好人,使教育管理的过程都以做好人的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为提高管理质量服务。教师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是一个领航员,学生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那里开始的。学校管理者必须保障教职员工的合法权利,树立“教师为本”的思想,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

20世纪末,校本管理的概念引入到中国的基础教育管理中,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和校本管理等各种各样的校本活动进入我们的视野。现代意义上的校本管理的基本思想是指:对都市学校过度集权化、科层化的控制必须终结,有效的地方领导至关重要。每一所学校都应获得自由度和灵活性,以便他们能对教育目标一级最为重要的学生的各种需要做出创造性的回应〔1986年卡内基教育论坛(CFEE)〕[6]。由于中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消极影响,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统得过死,使一些本该由学校长官的权利却被牢牢控制在上一级教育行政机构手里而进行的一项改革。过去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最直接的负责人,在资源运用方面的权利却很小。实施校本管理,有利于校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从而使学校能够合理地分配和运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终满足学生的真正需要,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校本管理首先必须保证学校管理的权利真正下放,这是校本管理的核心。实施校本管理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学校不仅是国家政策与方案的实施者,而且是一个可以自己计划、决策和管理的单位。因此,每所学校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而不是教育领导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办学理念,为学校设计发展的蓝图和实现的策略。

四、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管理改革趋向

在新世纪里,社会变动必将更趋于激烈,社会变迁的节奏也将加快。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必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新一轮发展浪潮,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教育方式。中国的基础教育当然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但这种现代化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依法治教,实现教育管理的有序化。随着现代教育管理活动的深入和复杂化,教育管理主体的关系也是千头万绪,管理主体应对纷繁复杂的教育关系,唯有依法治教。从整体上看,教育管理的过程既是一个决策的过程,也是一个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利的过程。依法治教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建立一整套符合基础教育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运营的教育管理体制。首先,在管理的层次上,教育管理权力在教育系统内部上下之间的分配,依照一定的法律规定。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政治与世界接轨,如何将管理权力有效地利用,则是中国政府和各级基础学校必须解决的问题。政府部门对教育的管理只能从宏观上行使政府职能,变零星管理为指导性管理,逐步向学校放权,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机构,将有更多的自主权;其次,管理主体的平等权。随着公办、私立学校的兴起,必须引入规范的教育管理机制,保证教育竞争必须公平、公开,有效开发。社会力量办学打破了国家垄断办学的局面,在办学模式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社会力量办学走的是市场运作之路,民办私立学校一般均有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支持,大多实行的是校董事会监督管理之下的校长负责制,在人事和财务上较公办学校有更大的自主权。但社会力量办学的社会信誉未确立,教职员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这对于他们来说,处于劣势,必须保证引用法律规范予以约束,促进共同发展。

实施培训,实现校长素质综合化。在中国,中、小学普遍实施的是校长负责制,欲使中国中小学校长的素质不断提高,必须对校长实施教育培训,促进校长的迅速成长,使之尽快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带头人,学校科研计划的积极组织者和实施者,学校特色发展的倡导者以及先进管理思想、方法和制度的倡导者和促进者,能够胜任领导学校教育和管理改革的双重专业角色。大规模、正规化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始于20世纪90年代。原国家教委曾制定《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是中国致力于现代校长培训制度建设的标志。新世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如何进一步发展高质量的校长培训事业,是摆在中国教育管理决策者和校长的培训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新世纪的校长培训以目标的二元并重、培训内容的多向开掘、以问题为中心培训模式的凸显、IT的支持及培训辅助网络的构建等四条特征最为突出。[7]依法对中小学校长进行培训管理是当今世界的一种潮流和趋势,是教育民主的表现。从长远和根本上来看,中小学校长的培训管理制度,实行对中小学校长的制度管理,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目标。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需要教育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面对知识经济的时代,发展和变化成为一个大趋势,信息和思路成为一个核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重要财富;校长的培训既不是知识的继续学习,也不是政治教育的过程。校长培训必须将最新的、扩展的、密集型前沿性的教育知识、教育信息传递给校长,使校长能跟上科学的发展。校长的培训更强调能力的提高,对以往的教育管理行为进行行为纠正。这种校长培训模式的核心是按需施教、以学促变。进一步保证校长满足自我完善的需要、学校组织变革的需要、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实现校长知识和能力的变化,学校管理水平的变化,教育质量的变化。[8]

制定目标,实现管理目标多重化。目标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在未来的教育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管理目标是指人们在管理实践活动中的所力求达到的境地。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育目标的多重性是现代社会的结构整体发展的必然。它包括目标的全面性、目标的结构性及目标的层次性。目标的全面性,是指教育管理的目标所指向的管理领域中的各个因素、各个部分、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整体。教育管理的目标内容不仅是政治目标、经济目标和文化目标,教育管理作为一个整体变革运动,是以一个系统性而存在的,其目标还必须立足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目标的全面性必须反映管理的整体性、相互制约性;目标的结构性要求各个要素之间既要注重教育管理过程中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平等起来,还要各要素齐头并进,并在此基础上,注重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具有不同的轻重关系和主次关系,往往是某一方面、某个部分需要“先行”,需要“带头”,需要先突破,形成某种平衡态的目标参数结构;管理目标的层次性是指教育管理活动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不同层次的事物都有各自的矛盾特殊性,都有各自的运作模式,基础教育管理的层次性要求按照职能或学科、班组分解目标,并建立目标责任制。但是,在实际的贯彻实践中许多方面要严格区分目标责任界限是极为困难的,因此在目标管理过程中,教育部门之间常常出现执行任务是泾渭分明、以邻为壑,承担责任是相互推诿,严重干扰整体目标的达成。因此,目标的多重性要求各要素积极配合,形成合力,促进共同发展。

引进技术,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要建立面向社会、自治决策的管理体制,建立能够调控、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要在管理工作中做到从本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梳理出科学、合理、清晰的思想和方案。管理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于教育管理,具有差错率低的优越性,为教育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客观要求管理者要充分利用条件为其管理服务,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建立和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出现,实现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先进并切实可行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体系,并建立一批能进行计算机操作与编制教学软件和能掌握优秀的教育管理软件的学校领导和教师,逐步实现各学校之间,学校与教育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网,积极关注现代社会媒体手段的发展,研究来自媒介的各种信息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影响,加强校内外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保证校内外信息的互动和沟通,积极参加教育科研网络化建设,积极参与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收集中外教研信息和较新动态,积极研究信息社会对未来教育的要求,努力探讨教育教学规律和未来教育发展模式,为学校决策和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和咨询服务。加强中国基础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的整体实力,这样才可能捕捉各种机遇,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使中国的教育管理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优化环境,实现教育管理区域一体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人们的观念处在一个更新的活跃期,优化区域教育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转变“学而优则可仕”等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模式的陈旧教育观,不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大量适用人才,就教育论教育,主张“小而全”的办学模式,阻碍社会化统筹办学的封闭观念。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为切入点,主动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并能积极主动改善外部环境,尽可能地吸收其积极因素去促进内部环境的优化。教育管理者必须在社区内积极宣传自己,在努力提高办学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主动地宣传自己,介绍自己,促进公众对教育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荣誉度,为学校创建良好的公众舆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很多新成就、新创造以及新的理论、方法都将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改革。多年的实践表明,优化区域教育外部环境的原动力在教育内部。我们应立足教育资源实际,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团结拼博,创造出超教育条件的社会效益,并以之为资本主动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社会对教育的理解、支持和投入,有意识地收集、分析、筛选,充分利用有利因素,抵制不利因素,从而改善内部环境,去争取卓越的成绩,培养更多的更好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教育管理现代化作为一种改进教育时间、促进教育发展的有意识、有计划的尝试,作为面向未来的创造性活动,必须从理性进行思考,实现教育管理的科学化。

标签:;  ;  ;  ;  ;  ;  ;  ;  ;  

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_基础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