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佘湘兵

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佘湘兵

中铁三局集团西北工程有限公司 710000

摘要:随着这些年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建筑业施工技术与工艺水平也在持续提升,灌注桩作为一种新型地基构造也被人们广泛运用于建设项目,这样的高运用率让灌注桩正渐渐变成现代项目系统中最受欢迎与重视的一项施工方式之一。其不但可以让建筑项目的施工条件获得有效完善,更可以让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获得有效提高。但需主要分析的是,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正随着建筑项目规模和数量上的逐年递增,而渐渐提高到全新的技术和质量要求层面。

关键词:建筑施工;灌注桩;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

引言:

最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高层建筑物和大型建筑物的持续涌现,对建筑项目施工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对每一个程序的施工材料与施工技术提出了相对高的要求,由于其直接影响了项目施工的进度与质量。现在在建筑项目施工中最为常见的施工技术为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它的运用不但提高了项目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建筑项目企业的稳步发展。

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技术优势和应用现状

1.1施工优势

在现在的项目工程中,使用后注浆施工技术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已变成整个项目工程中最受人们欢迎的技术之一。其在施工的过程中具有着噪音污染低,对四周环境的影响小而且不存在挤土效应的一种综合性的施工模式。因为这项目施工技术具有着这些施工优点,所以其在施工的过程中被普遍的运用在各种高层建筑施工中,也变成改造老城区施工的重点所在。同时,在现在的项目建设中,因为受到城市土地面积缩小的影响,使得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一定不存在相对多的土壤来实施重视施工,而使用这种技术则有效的防止了传统项目施工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科学可靠的提升了项目的施工效益与施工进度。

1.2应用现状

灌注桩后实施注浆的施工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水平提升,在建筑项目的施工中的运用也愈来愈普遍,其发展前景广阔。建筑项目的地基承载力随着其构造的方式加多,要求上也趋于严格化,也就造成陈旧的成桩施工技术在建筑项目的施工中受到愈来愈多的局限,假如施工中有不当的操作,再加上施工中各类原因导致的影响,桩侧或者孔底非常容易发生泥皮、沉渣等情况,不但会对建筑项目中的施工进度导致影响,还会使施工的难度加大。灌注桩后实施注浆的施工技术关键是以渗透的注浆或劈裂的注浆形式对土体实施加固,对桩端持力层予以全方位的紧密和固结,桩端的承载力以密实物体在桩端的产生来达到加强的目的。

2、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制作与安装注浆管施工工艺

在制作注浆管过程中,制作材料通常要使用镀锌管或者是无缝焊管,其要控制在25mm或者30mm的直径,当然在制作的时候需要全面思考注浆管内的摩阻力给注浆施工带来的压力。在制作项目中注浆管要把其构造分为三段实施制作,分别为注浆管端部花管、注浆管中部主管和注浆管上部带丝扣的接头,对于花管段的侧壁设置要依照梅花形对出浆水孔实施设计,通常要控制在6~7mm的孔径。此外在注浆管制作的时候,要运用塑料膜、胶带或者是橡胶膜包好花管段,之后用铁丝把其缠绕捆扎,防止注浆管在运用过程中产生渗漏情况,影响建筑项目整体施工进度。

2.2 压水实验操作

灌注后注浆施工后的第7天能够实施压水实验操作,本次实验的关键对象是注浆管路、单向阀,在实验操作的时候,还需要把四周的泥浆、混凝土和沉渣等认真实施清理。在实验中,因为扩孔系数与桩端的塌孔相对大,因此压水实验要尽量在灌注浆施工前实施,以有效确保充足的注浆可以冲开覆盖的混凝土。这实验需要娴熟的专业技术人员对管路疏通状况、冲破压力值等实施准确的记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注浆管的安装与下放

安装注浆管过程中的正确对接与确保每一个接口之间的密封性和连续性是实施这施工过程的重点与难点,由于管道的通透性与密封性是确保灌注水泥成功达到灌注目的地得重点。所以注浆管安装人员一定要严格依照有关工作章程实施操作,并聘请有丰富技术与经验的技工从事安装注浆管工作的关键操作手,保证安装质量,这是实施现实灌浆工作获得成功实施的前提与保证。

2.4灌注桩注浆施工作业

这程序的作业内容,是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整体程序中的重点部分。经过对孔隙灌注可固化浆液,这样让其力学功能获得有效加强。需要关注的是,如果在软土地基处实施这种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所设置的灌注桩距离要具备合理性,防止由于距离太近而造成灌浆质量降低。所以,要依据不同的土质条件,来科学控制与调整灌注桩桩距,这样来保证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运用科学性。同时,这程序中的另一核心为注浆技术,而且在不一样的注浆工序内,所牵涉的现实操作具备相对显著的差异性。第一,首次注浆的时候,压水试验要在前期做好,这样来保证注浆管可以稳定作业,并符合详细的注浆施工要求。并且,对于首次注浆来说,大部分都使用3级左右水压实施缓步操作,并保证压水可以让注浆管获得疏通。同时,在施工前阶段,也要把水泥浆液做提前的配比,并搅拌平均,在压水试验完成后,就能经过高压泵把水泥浆液通过预埋管,渐渐注入到灌注桩底部。这过程中还要对所牵涉的各种注浆数值和信息等做清楚确定的控制与记录,为二次注浆工序把准备工作做好。第二,需要实施二次注浆作业。把水泥浆液按照渐渐粘稠的注入形式,实施桩底的注浆。然后,将把水泥浆液和水玻璃材料,双液注浆机运用的同时在注浆孔底部注入,让孔底获得有效封堵。而且在这经过中,依然需要有效配合高压泵和注浆管。而后能把水玻璃注浆停止,仅作水泥净浆注入。在这过程中,需要对灌注速度做清楚确定的控制,以防止由于灌注太快而造成气泡的生成,让灌注质量受到影响。

2.5灌注桩注浆程序和时间

灌注桩注浆施工要在成桩后2d后实施注浆操作,最迟不可以超出成桩30d后,在注浆施工中注浆施工作业点和已经成孔作业点的间距要严格控制,通常状况下两者之间的间距不能小于8~10m之间。此外对于不一样的土质其灌注桩注浆程序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饱和土质,其注浆程序要为先桩侧后桩端,而对于非饱和土质,其注浆程序要为先桩端后桩侧,对于多断面桩侧灌注桩注浆程序要为先上后下。在灌注桩注浆施工中桩端和桩侧要控制在2h或2h以上的施工时间间隔,当然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详细间隔时间要结合项目现实状况加以控制。在灌注桩桩端注浆施工中对于相同桩上的不一样注浆导管要实施等量注浆操作。

2.6灌注桩注浆参数和终注条件

灌注桩注浆参数与终注条件,对于注浆施工效果的影响也颇为明细。在控制注浆参数上,要根据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为规范,在实施合理正确的计算以后,才可以确定最后的注浆参数。结合地质状况,如果其以卵石层或砾石为主,则要选取压浆压力强而且压浆量大的设备与浆液;如果地质条件为砂土层,则要合理控制压浆压力与压浆量,结合地质条件测算出的注浆参数,注浆指标要科学化的选取。

3、结语

总体而言,在建筑项目的基础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特别先进的,同时适用范围广,将来的应用空间将特别广阔,市场前景客观。把其科学的运用到建筑项目施工中的多个程序,不但能够提升桩基承载力,使施工难度降低,同时还可以为建筑项目企业节省一定的施工成本,有效控制建筑项目施工造价,对建筑项目企业的发展具备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晓东.灌注桩的比较及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14(01)

[2]林佳.浅析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9).

[3]罗重兵.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 中华民居 2014(9)

论文作者:佘湘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佘湘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