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尝试_探究性学习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尝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模式论文,式教学论文,发现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生物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即探索性地学习生物课程,养成终生受用的生物科学素养。

为了进行探究性教学实践,我们尝试构建了“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模式。

1 “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布卢姆的“发现式学习”理论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作用不是提供现成的指示,而是以‘发现的过程’为主线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内部动机,让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发现’他们要学的问题的原理和结论,产生‘惊喜’,从而学会科学方法,产生‘迁移力’,培养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创设情境、合作探究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有效地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依据《生物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生物教材中研究性课题的出现,实验数量及类型的增加,以及科学家实验过程和思想的叙述,为尝试这一模式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分析,提出假设→收集资料,引导验证→师生交流,总结提高。

2 “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

现以高中生物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生长素的发现”为例,简要阐述这一模式的运用。

2.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一步是直接影响探索结果和模式成败的关键。从备课开始,教师就要在充分考虑到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有目的地启发、诱导,使学生明白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另外,高中学生的独立性较强,他们不喜欢被教师牵着走,因此,问题要有适当的梯度和一定的难度,语言也要富有启发性和寓意性。示例过程见表1:

2.2 引导分析,提出假设

假设是指应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它的形成是运用本模式的另一个关键步骤。基于学生运用因果联系的理论来分析现象的能力还不强,因此应由师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并大胆联想,从多个角度加以组合和改造,最后产生假设。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还应该注意筛选,找出合乎逻辑的假设进行验证。示例过程见表2:

2.3 收集资料,引导验证

收集资料可以是通过理论指导下的课外阅读和观察,或通过现有的资料印证,或通过设计实验验证。然后是对收集的资料、结果、实验现象或数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探索。讨论能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激发学习热情。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教师可把教学组织成有序的研究、探讨,甚至是辩论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像“讲师”,而应该是“导师”或“教练”。学生模拟科学家的工作过程去“探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产生高昂的学习积极性。示例过程见表3:

2.4 师生交流,总结提高

在验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应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新旧知识的契合点,引导学生揭示事实的因果关系,推导出基于科学事实的结论。这是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过程。示例过程见表4:

3 由“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引发的思考

3.1 “倡导探究性学习”理念是这一模式的灵魂

生物学科教学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任务和作用。如果说新课程有许多“新”意的话,那么,“新”的标志之一便是在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新课程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因此学生应以探究性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要实现新课程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目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探究性学习活动,而不能被动地、机械地学习知识。因此,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尝试“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正是基于“倡导探究性学习”这一理念,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学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它是对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及组织形式等的一种摒弃。一方面,学生将从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而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另一方面,教学模式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就生物学科而言,课程的内容和呈现方式多样化了,既包括课堂内学生的实验、探究、讨论、交流、质疑、游戏、角色扮演、竞赛等活动,也包括课堂外学生的调查、进一步探究、社会实践等活动,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小课题研究与小发明创造等。

3.2 “引导”的回归是这一模式的基石

在运用“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的活动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那么,如何进行引导呢?一是要进行探究性学习概念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探究性学习是指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得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二是要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性学习与以往学习方式的不同之处,初步感受这一新的学习方式的活力;三是教师要自始至终参与学生的首次探究性学习活动,师生共同针对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在寻找方案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现象、实验操作、记录数据、样本抽取、事实调查等,获得翔实、直接、有效的资料,再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归纳、比较、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从而使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式有一定的了解,掌握通用技巧,理解大致模式。

重新审视教育教学现状,不难发现,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我们都偏重于教。备课时,教师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怎么上这堂课;上课时,教师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往往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去思考、领悟和感受的过程。究其实质,就是以“教”代“学”,学生的课堂体验少之又少。

教学改革不仅要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还要敦促他们反思固有的教学方式,努力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事实上,课程的意义是由学生自主构建的,只有学生的经验与体验进入了课程,课程的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动力才有根本保证。

学生的课堂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有了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兴高采烈、其乐融融,对学习的态度才会越来越积极,信心也越来越强;有了体验,教学的教育功能才得以实现和凸显——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触及学生的灵魂深处,使其因触动而感动,因感动而内化;有了体验,学生才能在问题情境、矛盾冲突、思辨碰撞中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或心领神会,才能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或百感交集;有了体验,才能实现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较高达成度。

标签:;  ;  ;  ;  

新课程背景下“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尝试_探究性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