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瓜主要早熟性状的分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范君华,刘明[1](2017)在《南疆海岛棉预试品系早熟丰产优质性状的因子-聚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旨在为海岛棉新品种(系)综合评价、推广、利用以及早熟、丰产、优质亲本的选择和制定性状改良目标提供参考。利用2013—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岛棉53个预备试验品种(系)为材料,对供试材料20个性状进行变异性和相关性的研究,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海岛棉品种(系)早熟、丰产、优质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始节位、皮棉、伸长率,变异系数最小的是霜前花率、霜前皮棉、整齐度指数。测试指标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前7个主成分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7.25%,能够反映绝大部分性状信息;聚类分析将53个品种(系)分为4大类;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对性状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和综合评价,并提出性状改良方向。
戴澈,刘根新,许园园,刘哲,娄丽娜,苏小俊[2](2016)在《丝瓜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丝瓜营养价值极高,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是我国栽培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由于我国丝瓜遗传育种的研究起步晚且进展缓慢,为了提高我国的丝瓜育种水平,在对全国丝瓜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丝瓜种质资源收集利用现状、丝瓜新品种选育以及丝瓜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丝瓜育种遗传特性,分析了目前丝瓜育种上存在的问题,建议用传统的育种方法与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方法进行育种技术改良、创造新的种质,并对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曹玉杰,范方,徐冰划,钱春桃[3](2015)在《外源物质对丝瓜早熟处理效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丝瓜荷兰优美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和乙烯利处理1叶1心期和2叶1心期的丝瓜幼苗,以研究其对丝瓜雌花始花节位、节间长度及叶片数增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壮素处理降低丝瓜第一雌花节位以1叶期100 mg/L效果最好,平均比对照降低1节;以2叶期200 mg/L处理的丝瓜叶片数增长速度最慢,比对照减少31.71%;以1叶期500 mg/L的矮壮素处理丝瓜茎节间长度最短,比对照缩短86.44%;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效果不同,1叶期100 mg/L处理降低了丝瓜雌花始花节位,平均比对照降低0.4节,2叶期200 mg/L乙烯利处理叶片增长速度最慢,比对照缩短24.51%,1叶期200 mg/L浓度处理的丝瓜茎节间长度最短,与对照相比缩短48.65%。
王娇阳,赵永彬,冯春梅[4](2014)在《浙江省丝瓜种质资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文中指出为进行丝瓜品种选育,以32个不同丝瓜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调查结瓜习性、叶缘、瓜棱、雌花节率等共22个性状,对得到的性状数据采用DP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2个性状可综合为5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1.308%,根据前5个主成分与性状的相关性,选出14个影响力较大的性状。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32个丝瓜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的水平上首先将其划分成2大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6个亚类。
周庆友[5](2013)在《丝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及种皮颜色基因定位》文中研究指明摘要:丝瓜(Luffa spp.)是国内外重要的园艺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我国丝瓜育种起步较晚,育种基础理论方面研究较少,尤其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的报道极少。为了揭示丝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本研究对‘粤优大肉’和‘株杂二号白丝瓜’6个世代(P1、P2、F1、F2、BC1、BC2)的5种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根据黄瓜、西瓜基因组序列开发了一批COS标记,以回交世代BC2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一张丝瓜COS标记分子遗传图谱,并对丝瓜种皮颜色基因进行了初定位,以期为丝瓜基因定位和克隆以及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丝瓜种皮颜色的变异符合1对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遗传特点,种皮黑色对白色为显性。果棱性状为1对主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同时受微效基因控制,有棱为部分显性;丝瓜果皮颜色、果把形状、丝瓜开花时间均为数量性状,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控制性状的最少基因数目分别为2对、1对、3对。广义遗传力及狭义遗传力都非常高,在育种中可以在早期世代对性状进行选择。四个性状都不受细胞质遗传影响。2.利用根据黄瓜、西瓜基因组序列设计的322对COS标记对丝瓜亲本进行多态性筛选,得到172对多态性标记,占53.4%。从这172对标记中挑选出多态性明显、带型清晰的122对标记,以包含57个单株的回交群体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一张包含114个COS标记,17个连锁群,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5.57cM,总图距为634.96cM的丝瓜COS标记遗传图谱。与黄瓜、西瓜COS标记图谱进行比较,确定了丝瓜、黄瓜、西瓜染色体的同线性和共线性关系。3.采用遗传作图基因定位法,利用回交群体进行丝瓜种皮颜色基因初定位,正、反交F2群体进行定位结果验证,初步确定在连锁群LG6上有1个与丝瓜种皮颜色相关的基因位点,命名为Ws(white seed)。该位点与COS213和COS212紧密连锁,与二者的距离分别为3.06cM和1.95cM。4.利用丝瓜、黄瓜和西瓜基因组的局部微共线性关系,根据黄瓜、西瓜基因组上COS213和COS212之间保守序列重新设计10个COS标记,经重新作图定位,将其中的4个标记整合到LG6中,并将COS233整合到COS213和COS212之间,离Ws基因位点1.83cM。
高柱,王小玲,严毅,王碧琴,余发新,范淑英[6](2010)在《几个丝瓜品种设施栽培比较试验》文中提出通过对7个丝瓜品种的栽培比较试验,对植物学性状、丰产性、早熟性、果实外观商品性、抗病性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有品种第1雌花节位低于8.0,主蔓长度均较常规品种短,具有较早成熟性,其中N011、C010、H005早熟性好于CK;产量、雌花节位等相关性分析结果,支持了第1雌花节位与雌花数的变化呈负相关理论;仅H005出现裂果,栽培管理中前期要注意增温、保温,其余参试品种抗低温能力较强;X015、S006、C010、H005抗霜霉病能力没有其余品种强;N011的667 m2产量最高达4 369.9 kg,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其它品种,可以在江西南昌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何志俊[7](2010)在《丝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文中提出丝瓜是一种重要的瓜类蔬菜,其营养丰富且具有保健功能,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丝瓜在我国栽培面积逐渐增大,对新品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丝瓜育种的起步较晚,育种基础理论方面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的研究报道极少。本试验通过对丝瓜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的研究,揭示其主要的遗传效应;运用植物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和经典遗传学方法对丝瓜三个杂交组合的六个世代(P1、P2、F1、B1、B2和F2)群体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为丝瓜育种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结果如下:1.丝瓜果实皮色、果实表皮条纹、果实表皮光滑度及种子颜色的变异均符合质量性状遗传的特点。果实皮色绿色(深绿色)为显性,白色(白绿色、浅绿色)为隐性。果实表皮有凸条纹为显性,无凸条纹为隐性。果实表皮光滑度表皮光滑为显性,表皮皱缩为隐性。种子颜色的遗传黑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2.经方差分析和遗传变异系数分析,所研究的20个田间经济性状在所选用亲本中存在极显着差异。丝瓜属种间和种内杂交都有杂种优势。杂交的多数组合植株性状优势明显,说明杂交后代的生长势和生殖生长明显增强。3.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4个主要品质性状在不同亲本及其各个世代中虽然有差异,但是在所选用的亲本间的差异不显着。4.在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和遗传效应值的分析结果表明:三个组合中,第一雌花节位、第一雄花节位、第一坐果节位、果形指数、叶片宽、前期叶片数等农艺性状均是以显性效应为主的;果柄长、前期产量、果长、总产量等以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同时起主要作用,而且其互作效应是普遍存在。说明丝瓜的遗传效应是受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共同控制的,并且辅以互作效应。5.经对丝瓜总产量与其它农艺性状相关分析表明,丝瓜总产量与前期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r=0.943**)。总产量与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叶柄横径、节间长等营养生长的性状呈现出负相关,但相关不显着,说明营养生长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后期的生殖生长;总产量与第一雌花节位、第一坐果节位、果长、果径、果形指数等生殖生长性状也呈现出负相关,但相关不显着,表明后期生殖生长的状况,尤其是疏花疏果的田间管理,对产量的构成至关重要。对丝瓜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干物质和可溶性糖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可溶性蛋白与干物质呈正相关,干物质与可溶性糖呈负相关,其余的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均比较低。6.通径分析表明:不同农艺性状对丝瓜产量形成所起的决定作用大小依次为:单果重>前期叶片数>果形指数>果径>主蔓粗>节间长>果长>30节以内雌花数>第一雌花节位>第一坐果节位>第一雄花节位>前期株高>前期产量。对可溶性蛋白的通径分析表明,不同农艺性状对丝瓜可溶性蛋白的形成所起的决定作用大小依次为:单果重>主蔓粗>果径>前期叶片数>果形指数>第一坐果节位>第一雄花节位>果长>30节以内雌花数>第一雌花节位>前期株高>节间长>总产量>前期产量。其中,在通径分析中显示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单果重的直接通径系数最高,与产量因素的直接通径系数较低。其它的农艺性状对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有正或负的影响,但其影响并不大,并不能削弱它们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贡献。
李响,徐蕊,孙嘉蔚[8](2010)在《观赏型特长丝瓜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述了特长丝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包括育苗、定植方法、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方法及采收等。
苏小俊[9](2009)在《普通丝瓜种质资源评价体系及主要农艺性状遗传规律研究》文中认为丝瓜种质资源是丝瓜新品种选育、遗传理论研究、生物技术研究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已收集到丝瓜种质资源500余份,其中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 (Linn.) Roem.]462份,有棱丝瓜[Luffa acutangula (Linn.) Roxb.]40多份。收集的种质资源数量较多、类型也较丰富,但对收集的种质资源研究较少,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种质资源鉴定和评价体系,以致影响到种质资源的整理、品种选育和相互引种等工作的开展。丝瓜种质主要农艺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起步晚,研究成果少而不系统,不但影响了丝瓜优异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制约了新品种的育种进程。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收集的丝瓜种质资源,通过对普通丝瓜种质主要农艺性状及其变异情况、种质间亲缘关系等的研究,以期建立普通丝瓜种质鉴定、评价体系;同时利用在主要农艺性状方面有梯度差异的普通丝瓜的高代自交系配制相应的杂交组合,以各自杂交组合的P1、P2、F1、B1、B2和F26个世代为材料,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离分析其遗传规律。期望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为普通丝瓜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及遗传育种奠定基础。具体如下:1.普通丝瓜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和统计分析对102份普通丝瓜种质的长势、叶色、叶形、裂叶度、雌(雄)花的花色、叶横径、叶纵径、叶柄长、茎粗、分枝数、第1雌花节位、雄花花冠直径、雌花花冠直径及商品瓜的瓜皮色、瓜面手感、瓜皮皱缩、瓜面的茸毛疏密、凸(凹)纹条数、凸瘤多寡、凹纹色、凸纹色、瓜长、瓜粗、瓜形指数、平均单瓜重和瓜形等性状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8个性状能初步反映出普通丝瓜种质主要农艺性状的特性,各性状可细分成3级(或5级、或6级)。各性状不同级别分布频次的差异可反映出种质资源基因型的丰富程度,提出的分级标准可为普通丝瓜种质的鉴定提供了较为客观的评价标准,与之配套的参照品种能客观地反映环境造成的差异。2.普通丝瓜主要农艺性状变异情况分析及相关性研究对102份普通丝瓜种质的11个性状(瓜长、雄花花冠直径、雌花花冠直径、瓜长、瓜径、单瓜重、叶横径、叶纵径、叶柄长、茎粗、瓜形指数和分枝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这些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瓜形指数和分枝数变异系数大,叶横径和叶纵径变异系数小。瓜长与叶柄长显着正相关,与瓜径显着负相关;瓜径与与分枝数显着正相关;单瓜重与瓜长、瓜径极显着正相关,且与叶柄长显着正相关。3.普通丝瓜种质熟性的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及相关性分析研究了102份普通丝瓜种质的♂1~♂3(第1-3雄花蕾节位)、♀1~♂3(第1-3雌花蕾节位)、♂1天数(从出苗到开放第1朵雄花的天数)、♀1天数(从出苗到开放第1朵雌花的天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3之间及♂1~♂3之间均达极显着正相关;♂1~♂3和♂1天数间、♀1~♂3和♀1天数间均达极显着正相关。研究认为,可以以第1雌花蕾节位的高、低作为普通丝瓜熟性迟、早的评价标准,本研究提出普通丝瓜熟性迟早(南京地区春季)的评价指标:早熟材料的♀1≤7.6节,中熟材料的♀1是7.7节~12.9节,晚熟材料的♀1≥13.0节。4.普通丝瓜种质性型分化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对78份普通丝瓜种质30节内的雌花蕾、雄花蕾着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了无性节、纯雄节、纯雌节和双性节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普通丝瓜的性型分化比较复杂。无性节一般分布在起始5节内,少量品种在高节位还有零星分布;双性节中雌花蕾和雄花蕾有11种组合方式,以多雄+单雌节最常见;雄花蕾分布在纯雄节和双性节之中,雄花蕾在纯雄节中存在6种表现形式;早熟材料的有雄节数(包括纯雄节和双性节)为24.1节,中熟材料的有雄节数为23.6节,晚熟材料的有雄节数为21.3节,且熟性越早有雄节数越多;雌花蕾在纯雌节中有4种表现形式,以单雌形式存在最普遍;早熟材料的有雌节数(包括纯雌节和双性节)为23节,中熟材料的有雌节数为18.7节,晚熟材料的有雌节数为13.5节;无性节、纯雄节、纯雌节和双性节的节数与品种来源地、果形、植株长势和叶色均未表现出相关性。5.丝瓜种质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利用ISSR标记对来源于不同地区的丝瓜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8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强、重复性好的9条引物,对43份丝瓜种质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60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6.6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7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78.3%。丝瓜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37-0.98之间,暗示了丝瓜栽培种内的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利用UPGMA聚类分析,发现43个丝瓜种质划分为6个类群,类群的划分与形态学性状较吻合,而且与地理来源也有较高的相关性。6.普通丝瓜种质第1雌花节位的遗传规律研究选用第1雌花节位有差异的普通丝瓜品种的高代自交系配制L1xL2(‘五叶香丝瓜’ב短圆筒丝瓜’)、L2xL3(‘短圆筒丝瓜’ב蛇形丝瓜’)和L3×L4(‘蛇形丝瓜’ב长沙肉丝瓜’)3套组合,通过调查3套组合各自的P1、P2、F1、B1、B2和F2植株的第1雌花节位,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离分析了第1雌花节位遗传规律。结果表明:L1×L2第1雌花节位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L2×L3的遗传符合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L3×L4的遗传符合2对加性主基因+加-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L1×L2组合的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66.13%、51.29%和68.27%,L2×L3组合的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82.02%、64.87%和65.62%,L3×L4组合的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54.45%、61.88%和58.91%;L1×L2组合B1、B2和F2群体的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23.43%、48.69%和31.73%,L2×L3组合B1、B2和F2群体的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34.27%、55.40%和34.38%,L3×L4组合B1、B2和F2群体的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45.1%、38.02%和40.71%。以上结果表明,普通丝瓜第1雌花节位是由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早熟性(较低的第1雌花节位)难以通过杂种优势来实现;第1雌花节位遗传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定向选择会有较好的效果。7.普通丝瓜种质果实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普通丝瓜品种‘50-5’(‘黑籽短圆筒’)×’20-4’(、‘桂林水瓜’)杂交组合6个世代群体5个果实性状(瓜柄长、瓜长、瓜径、瓜形指数和单瓜重)进行了联合分析,结果表明:‘50-5’×’20-4’组合果实的瓜柄长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其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68.49%、70.53%和82.07%,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31.5%、29.47%和17.92%。瓜长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68.85%、84.55%和81.68%,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31.15%、15.44%和18.32%。瓜径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65.23%、73.06%和73.82%,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34.62%、26.94%和26.13%。瓜形指数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65.23%、62.8%和78.89%,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34.76%、37.19%和21.11%。单瓜重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70.71%、85.35%和89.64%,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29.29%、14.64%和10.36%。以上结果分析表明,瓜柄长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较小,宜采用个体选择法(基因型选择法),在分离晚代进行选择;瓜长、瓜径、瓜形指数和单瓜重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较大,宜采取混合选择法(表型选择法),在分离早代进行选择。5个果实性状的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均较高,故在育种过程中要尽量采取措施以减少环境影响。
张凌云[10](2009)在《丝瓜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利用及遗传特性研究》文中提出丝瓜是一种重要的瓜类蔬菜,其营养丰富且具有保健功能,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丝瓜栽培面积逐渐增大,新品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丝瓜育种工作起步较晚,育种基础理论研究较少。本研究从普通丝瓜和有棱丝瓜群体中选取6个主要经济性状优良的高代自交系,按照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15个杂交组合,分析了丝瓜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亲本及杂交组合的配合力,揭示其主要的遗传效应,明确与产量及早熟性密切相关的性状以及主要性状的重要程度,以期为丝瓜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对第一雌花节位等19个经济性状的方差分析和遗传变异系数分析表明,19个,性状在不同亲本及F1代间存在极显着差异,其中叶面积、株高、果实发育速度的遗传变异较大,总产量、主蔓粗、单瓜重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小。丝瓜F1代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前期产量、前期株高、单瓜重、总产量和结果数等性状的优势较大。总产量超亲优势组合比率达到100%。可溶性蛋白、干物质含量两个品质性状优势组合比率最低,杂种优势不明显。2.不同杂交组合的优势分析表明,产量杂种优势最大的组合为P5×P6、P4×P6、P3×P4,组合P5×P6有最高的单瓜重优势,组合P5×P6、P1×P5有较高的果长优势;组合P2×P6、P1×P4具有较高的结果数优势。丝瓜种间杂交,多数组合植株的生长势强,说明其优势集中在营养生长。光合相关性状分析表明,种间杂交的大部分组合具有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优势;光合色素含量与光合速率之间相关性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光合色素含量优势与光合速率优势之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0.49*),但是光合速率优势与产量优势之间的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3.主成分分析表明,4个最大特征根的累计百分率为91.54%,在影响丝瓜的数量性状中,首先考虑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数、叶面积,其次是第一雌花节位、雌花数、单瓜重,最后是果实发育速度。6份亲本材料被聚为两大类。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关系呈曲线关系,并非遗传距离越大杂种优势越强。4.配合力分析表明,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着水平,表明这些性状的变异受基因加性效应或非加性效应的影响,或两者兼有。不同亲本不同性状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不同,特殊配合力也有较大差异。亲本P3和P6自交系的综合性状较优,可在育种中直接利用;组合P3×P6、P5×P6、P1×P5、P4×P6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有一定的增产潜力。5.遗传效应分析表明,前期产量、总产量、可溶性糖含量、果径生长速度的遗传主要受显性基因效应控制;株高、节间长度、果长生长速度、结果数、主蔓粗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受显性、加性基因效应共同控制,以显性效应为主;第一雌花节位、叶片数、果径、果形指数受加性、显性基因效应共同控制,以加性效应为主;雌花数、果长、单瓜重、干物质含量受加性、显性基因效应共同控制。在自交系选育中,第一雌花节位、果形指数、雌花数、叶片数、果长宜早代选择,总产量、前期产量、主蔓粗、果实发育速度、结果数宜晚代选择,果径和干物质含量受环境影响很大。6.相关分析表明,丝瓜总产量与前期产量、结果数、单瓜重和株高呈极显着正相关;前期产量与前期株高、前期叶片数、结果数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第一雌花节位呈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对总产量形成最重要的三个性状是结果数、单瓜重和果长生长速度;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结果数和单瓜重是丝瓜总产量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结果数、单瓜重可作为选育丝瓜丰产品种的选择性状。
二、丝瓜主要早熟性状的分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丝瓜主要早熟性状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南疆海岛棉预试品系早熟丰产优质性状的因子-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及测定指标 |
1.2 测试指标 |
1.3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南疆预试海岛棉早熟、丰产、优质纤维性状的变异性及其相关性 |
2.1.1 预试海岛棉早熟、丰产、优质性状的变异性 |
2.1.2 预试海岛棉品种 (系) 早熟、丰产、优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2 南疆预试海岛棉早熟、丰产、优质纤维性状的因子分析 |
2.2.1 初始因子荷载矩阵 |
2.2.2 初始因子载荷矩阵方差极大化旋转 |
2.3 南疆预试海岛棉早熟、丰产、优质纤维性状的聚类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2)丝瓜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丝瓜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 |
1.1 丝瓜的起源与分类 |
1.2 我国丝瓜种质资源收集和利用 |
1.3 丝瓜品种选育研究现状 |
2 丝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2.1 丝瓜主栽品种的发展规律 |
2.2 丝瓜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
2.3 丝瓜杂种优势利用与遗传特性研究 |
3 存在的问题 |
4 展望 |
(3)外源物质对丝瓜早熟处理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材料 |
1.2试验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CCC处理对丝瓜第一雌花节位的影响 |
2.2CCC处理对丝瓜叶片数增长速度的影响 |
2.3CCC处理对丝瓜茎节间长度的影响 |
2.4乙烯利处理对丝瓜第一雌花节位的影响 |
2.5乙烯利处理对丝瓜叶片数增长速度的影响 |
2.6乙烯利处理对丝瓜茎节间长度的影响 |
3结论与讨论 |
(4)浙江省丝瓜种质资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丝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 |
2.2 丝瓜种质资源主成分分析 |
2.3 丝瓜种质资源聚类分析 |
2.3.1 第Ⅰ大类群的分类及性状特征 |
2.3.2 第Ⅱ大类群的分类及性状特征 |
3 结论与讨论 |
(5)丝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及种皮颜色基因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丝瓜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研究现状 |
1.1 丝瓜及其它作物种皮颜色遗传分析研究现状 |
1.1.1 丝瓜种皮颜色遗传分析研究现状 |
1.1.2 其它作物种皮颜色遗传分析研究现状 |
1.2 丝瓜果实性状遗传分析研究现状 |
1.2.1 丝瓜果皮颜色遗传分析研究现状 |
1.2.2 丝瓜果棱性状遗传分析研究现状 |
1.2.3 丝瓜其它果实性状遗传分析研究现状 |
1.3 丝瓜花的性状遗传分析研究现状 |
1.4 丝瓜其它性状遗传分析研究现状 |
2 遗传标记概述 |
2.1 形态标记 |
2.2 细胞学标记 |
2.3 蛋白质标记 |
2.4 DNA 标记 |
2.4.1 COS 标记 |
2.4.2 其它 DNA 标记 |
3 遗传图谱构建 |
3.1 构建遗传图谱的理论基础 |
3.2 构建遗传图谱的主要步骤 |
3.2.1 作图群体的建立 |
3.2.2 构建标记连锁图 |
3.3 植物遗传图谱的应用 |
3.3.1 基因定位 |
3.3.2 比较基因组研究 |
3.3.3 基因组草图的构建 |
3.3.4 基因克隆 |
4 基因定位 |
4.1 质量性状的基因定位 |
4.2 数量性状的基因定位 |
4.2.1 QTL 定位的原理 |
4.2.2 QTL 定位的方法 |
5 葫芦科瓜类蔬菜遗传图谱和 QTL 定位研究进展 |
5.1 葫芦科瓜类蔬菜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
5.1.1 黄瓜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
5.1.2 西瓜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
5.1.3 甜瓜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
5.1.4 其它瓜类蔬菜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
5.2 葫芦科瓜类蔬菜 QTL 定位研究进展 |
5.2.1 黄瓜 QTL 定位研究进展 |
5.2.2 西瓜 QTL 定位研究进展 |
5.2.3 甜瓜 QTL 定位研究进展 |
5.2.4 其它瓜类蔬菜 QTL 定位研究进展 |
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7 本研究的内容 |
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材料 |
1.1 植物材料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主要试剂及配方 |
2 试验方法 |
2.1 田间设计 |
2.2 栽培方式 |
2.3 丝瓜主要农艺性状鉴定方法与标准 |
2.4 DNA 提取与检测 |
2.4.1 DNA 提取 |
2.4.2 DNA 检测 |
2.5 COS 分析 |
2.5.1 COS 引物来源 |
2.5.2 COS 标记多态性筛选及群体分离分析 |
2.5.3 COS-PCR 反应体系及程序 |
2.5.4 COS-酶切反应体系及方法 |
2.5.5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5.6 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 |
2.5.7 银染显色 |
2.6 数据统计分析 |
2.6.1 遗传模型适合性检测 |
2.6.2 遗传参数估计 |
2.6.3 基因型数据收集 |
2.7 遗传图谱构建 |
2.8 丝瓜种皮颜色基因初定位及验证 |
2.8.1 丝瓜种皮颜色基因初定位 |
2.8.2 丝瓜种皮颜色基因初定位验证 |
2.9 丝瓜种皮颜色基因位点加密标记开发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丝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
1.1 丝瓜种皮颜色遗传分析 |
1.2 丝瓜果实性状及开花时间的遗传分析 |
1.2.1 性状调查值频数分布 |
1.2.2 果棱性状的遗传分析 |
1.2.3 果皮颜色、果把形状及开花时间的遗传规律分析 |
2 丝瓜 COS 遗传图谱构建与分析 |
2.1 DNA 提取及检测 |
2.2 多态性 COS 标记的筛选 |
2.3 多态性 COS 标记在作图群体中的分离分析 |
2.4 丝瓜 COS 遗传图谱的构建 |
3 丝瓜种皮颜色基因定位分析 |
3.1 丝瓜种皮颜色基因初定位 |
3.2 丝瓜种皮颜色基因初定位结果验证 |
4 丝瓜种皮颜色基因位点加密标记开发 |
4.1 丝瓜、黄瓜、西瓜基因组微共线性分析 |
4.2 丝瓜种皮颜色基因位点加密标记的开发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1 丝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应用 |
1.1 丝瓜种皮颜色遗传分析及应用 |
1.1.1 丝瓜种皮颜色遗传分析 |
1.1.2 丝瓜种皮颜色遗传特性应用 |
1.2 丝瓜果实性状遗传分析及应用 |
1.2.1 丝瓜果棱性状遗传分析及应用 |
1.2.2 丝瓜果皮颜色遗传分析及应用 |
1.3 丝瓜开花时间遗传分析及应用 |
2 丝瓜遗传图谱的构建 |
2.1 COS 标记的筛选 |
2.2 丝瓜遗传图谱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
3 丝瓜种皮颜色基因定位 |
4 利用基因微共线性开发加密标记的有效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几个丝瓜品种设施栽培比较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栽培管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品种植物学性状比较 |
2.2 各品种商品性比较 |
2.3 各品种丰产性比较 |
2.4 各品种抗病性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7)丝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丝瓜遗传育种的研究现状 |
1.1.1 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 |
1.1.2 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
1.1.3 遗传育种理论研究及相关基础研究 |
1.1.3.1 国内学者的研究概况 |
1.1.3.2 国外学者的研究概况 |
1.1.4 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 |
1.1.5 存在的问题 |
1.1.6 展望 |
1.2 瓜类蔬菜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特性的研究概况 |
1.2.1 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特性研究 |
1.2.2 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1.3 利用数量性状遗传分析指导植物育种的研究进展 |
1.4 植物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方法 |
1.5 相关分析 |
1.6 通径分析 |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的目的 |
2.2 研究的意义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组合的配制 |
3.2.2 田间试验设计 |
3.2.3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的方法及标准 |
3.2.4 质量性状的观察 |
3.2.5 品质性状的测定与方法 |
3.2.5.1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3.2.5.2 干物质含量的测定 |
3.2.5.3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3.2.5.4 抗坏血酸(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3.2.6 统计及遗传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丝瓜主要质量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
4.1.1 丝瓜果实皮色遗传规律分析 |
4.1.1.1 P5和P6组合的六个遗传世代果实皮色遗传规律分析 |
4.1.1.2 P8和P7组合的六个遗传世代果实皮色遗传规律分析 |
4.1.1.3 P3和P6组合的六个遗传世代果实皮色遗传规律分析 |
4.1.2 丝瓜果实表皮条纹遗传规律分析 |
4.1.3 丝瓜果实表皮光滑度遗传规律分析 |
4.1.4 丝瓜种子颜色遗传规律分析 |
4.2 丝瓜田间主要数量性状的分析 |
4.3 丝瓜不同组合田间主要数量性状的分析 |
4.3.1 P3和P6亲本及其世代田间主要数量性状的分析 |
4.3.2 P5和P6亲本及其世代田间主要数量性状的分析 |
4.3.3 P8和P7亲本及其世代田间主要数量性状的分析 |
4.4 丝瓜主要数量性状的差异性分析 |
4.4.1 丝瓜亲本自交系差异显着性分析 |
4.4.2 丝瓜亲本及其各个世代平均数的遗传分析 |
4.4.3 丝瓜田间性状的群体遗传参数分析 |
4.5 丝瓜主要品质性状的分析 |
4.6 丝瓜不同组合主要品质性状的分析 |
4.6.1 P3和P6亲本及其世代品质性状的分析 |
4.6.2 P5和P6亲本及其世代品质性状的分析 |
4.6.3 P8和P7亲本及其世代品质性状的分析 |
4.7 丝瓜主要品质性状的差异性分析 |
4.7.1 丝瓜亲本自交系品质差异显着性分析 |
4.7.2 丝瓜亲本及其各个世代品质性状平均数的遗传分析 |
4.8 丝瓜遗传效应值的估计 |
4.9 丝瓜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
4.9.1 产量与其它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
4.9.2 果实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
4.9.3 品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
4.10 丝瓜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
4.10.1 丝瓜总产量与13个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
4.10.2 丝瓜可溶性蛋白与14个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
5 结果与讨论 |
5.1 丝瓜质量性状的遗传规律 |
5.2 丝瓜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 |
5.2.1 丝瓜田间数量性状的遗传差异 |
5.2.2 丝瓜品质性状的遗传差异 |
5.3 丝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
5.3.1 丝瓜田间农艺性状的群体遗传参数估计 |
5.3.2 丝瓜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值的估计 |
5.4 丝瓜的相关分析 |
5.5 丝瓜的通径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图版 |
(8)观赏型特长丝瓜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学特性 |
2 环境条件要求 |
2.1 温度 |
2.2 水分 |
2.3 光照 |
2.4 土壤 |
3 栽培技术 |
3.1 育苗管理 |
3.2 整地定植 |
3.3 田间管理 |
3.3.1 肥水管理 |
3.3.2 搭架整枝 |
3.3.3 病虫害防治 |
4 采收及留种 |
4.1 采收 |
4.2 留种 |
(9)普通丝瓜种质资源评价体系及主要农艺性状遗传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引言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丝瓜种质资源的研究 |
第一节 丝瓜的起源、栽培历史与价值 |
摘要 |
Abstract |
1 丝瓜的起源及在我国的栽培历史 |
2 丝瓜的价值 |
2.1 丝瓜的食用价值 |
2.2 丝瓜的工业价值 |
2.3 丝瓜的药用价值 |
3 丝瓜在植物保护上的作用 |
4 丝瓜在嫁接上的应用 |
5 展望 |
第二节 丝瓜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摘要 |
Abstract |
1 丝瓜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概况 |
1.1 丝瓜种质资源及其研究利用状况 |
1.2 我国丝瓜种质收集和利用现状 |
1.3 丝瓜品种选育研究概况 |
2 丝瓜属种间杂交研究概况 |
2.1 丝瓜属种间杂交研究现状 |
2.2 丝瓜种间杂交育种的相关基础研究 |
3 丝瓜系统学研究 |
4 展望 |
第三节 瓜类作物性别分化的研究进展 |
摘要 |
Abstract |
1 高等植物性别分化的研究进展 |
1.1 高等植物的性别分化 |
1.2 高等植物性别分化的研究现状 |
2 瓜类作物性别分化的研究进展 |
2.1 瓜类作物性别分化的特点 |
2.2 生长调节物质对瓜类作物性别分化的影响 |
2.3 光照和温度等对丝瓜性别分化的影响 |
3 展望 |
第二章 丝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第一节 丝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摘要 |
Abstract |
1 主栽品种的更新换代 |
2 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
3 杂种优势与遗传特性的研究进展 |
4 展望 |
第二节 瓜类作物遗传特性的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三节 植物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方法 |
摘要 |
Abstract |
1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研究方法 |
2 二个纯系亲本杂种分离世代分离分析方法 |
3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体系分离分析方法的应用 |
下篇 研究报告 |
第三章 普通丝瓜种质资源评价体系研究 |
第一节 普通丝瓜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普通丝瓜植株长势的评价标准、分布频次和参照品种 |
2.2 叶色的评价标准、分布频次和参照品种 |
2.3 叶形和裂叶度的评价标准、分布频次和参照品种 |
2.4 雌(雄)花色的评价标准、分布频次和参照品种 |
2.5 瓜皮色的评价标准、分布频次和参照品种 |
2.6 瓜面手感、瓜皮皱缩和瓜面茸毛的评价标准、分布频次和参照品种 |
2.7 凸(凹)纹条数、凸瘤多寡、凹纹色和凸纹色的评价标准、分布频次和参照品种 |
2.8 叶横径、叶纵径、叶柄长、茎粗及分枝数的评价标准、分布频次、评价指标和参照品种 |
2.9 第1雌花节位的评价标准、分布频次、评价指标和参照品种 |
2.10 雄、雌花直径的的评价标准、分布频次、评价指标和参照品种 |
2.11 瓜长、瓜粗、瓜形指数和单瓜重的的评价标准、分布频次、评价指标和参照品种 |
2.12 瓜形(果形)的的评价标准、分布频次、评价指标和参照品种 |
3 讨论 |
第二节 普通丝瓜部分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瓜长等11个农艺性状的变异情况的统计分析 |
2.2 瓜长等11个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普通丝瓜性状间的相关性与目标性状的选择策略 |
3.2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 |
3.3 普通丝瓜瓜条的商品性(匀称性或瓜形指数) |
第三节 普通丝瓜熟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性状的变异研究及统计分析 |
2.2 熟性性状间的相关性统计分析 |
2.3 熟性早、迟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 |
3 讨论 |
3.1 普通丝瓜熟性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 |
3.2 普通丝瓜的节成性 |
3.3 普通丝瓜的开花习性与雄花开放早晚的评价方法 |
3.4 早熟、优异普通丝瓜种质的标准 |
第四章 普通丝瓜性别分化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无性节的分布规律 |
2.2 双性节的表现形式 |
2.3 有雄节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
2.4 有雌节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
3 讨论 |
3.1 普通丝瓜的节成性 |
3.2 普通丝瓜的雌、雄花分化 |
3.3 播期对普通丝瓜的性别分化的影响 |
3.4 普通丝瓜特异种质的评价 |
第五章 丝瓜种质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43份丝瓜种质总DNA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分析 |
2.2 依据ISSR标记的43份丝瓜种质的聚类分析 |
3 讨论 |
第六章 普通丝瓜第1雌花节位的遗传特性研究 |
摘要 |
Absract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材 |
1.2 第1雌花节位调查 |
1.3 植物数量性状混合遗传模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普通丝瓜第1雌花节位的次数分布特征 |
2.2 普通丝瓜第1雌花节位遗传特性 |
3 讨论 |
3.1 环境对普通丝瓜第1雌花节位遗传的影响 |
3.2 普通丝瓜早熟品种的育种策略 |
3.3 植物数量性状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 |
第七章 普通丝瓜果实性状的遗传特性研究 |
摘要 |
Abs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处理间差异显着性分析 |
2.2 亲本及遗传世代平均值的遗传分析 |
2.3 植物数量性状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多基因多世代联合分析 |
3 讨论 |
3.1 普通丝瓜的果实性状与育种选择 |
3.2 环境效应对普通丝瓜育种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本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丝瓜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利用及遗传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杂种优势概述 |
1.2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1.2.1 显性假说 |
1.2.2 超显性假说 |
1.2.3 上位性假说 |
1.2.4 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新见解 |
1.3 杂种优势的表现及度量 |
1.4 蔬菜杂种优势研究概况 |
1.5 杂种优势利用和农艺性状遗传研究的数量遗传学基础 |
1.5.1 配合力分析 |
1.5.2 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
1.5.3 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
1.6 瓜类作物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特性研究进展 |
1.6.1 主要经济性状杂种优势的研究 |
1.6.2 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特性研究 |
1.6.3 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1.7 丝瓜遗传育种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
1.7.1 丝瓜杂种优势及遗传特性研究 |
1.7.2 丝瓜遗传育种的研究概况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的意义 |
2.2 研究目的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杂交组合的配制 |
3.2.2 田间试验设计 |
3.2.3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的方法及标准 |
3.2.4 质量性状的观察 |
3.2.5 光合相关性状的测定与方法 |
3.2.6 品质性状的测定与方法 |
3.2.7 统计及遗传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质量性状遗传分析 |
4.2 丝瓜主要经济性状的差异性分析 |
4.3 丝瓜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4.3.1 亲本和 F_1代各性状的平均表现 |
4.3.2 各性状的总体杂种优势 |
4.3.3 不同杂交组合的优势分析 |
4.4 光合相关性状的优势分析 |
4.4.1 亲本和 F_1光合速率及光合色素含量的表现 |
4.4.2 不同杂交组合光合速率及光合色素含量的优势分析 |
4.4.3 光合相关性状与产量优势形成的关系 |
4.5 丝瓜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
4.5.1 遗传主成分分析 |
4.5.2 遗传距离及产量杂种优势分析 |
4.5.3 丝瓜亲本的聚类分析 |
4.5.4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
4.6 配合力分析 |
4.6.1 各性状的方差分析和配合力方差分析 |
4.6.2 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
4.6.3 各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
4.6.4 各性状的群体遗传参数分析 |
4.7 丝瓜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
4.7.1 总产量与其它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
4.7.2 前期产量与其它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
4.7.3 果实性状间的相关性 |
4.8 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
4.8.1 总产量与其它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
4.8.2 总产量与其它农艺性状的多元回归分析 |
5 讨论 |
5.1 质量性状的遗传规律 |
5.2 关于杂种优势 |
5.2.1 亲本的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
5.2.2 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 |
5.2.3 光合相关性状与优势育种 |
5.3 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
5.4 关于配合力分析 |
5.5 各性状的群体遗传参数估计 |
5.5.1 配合力方差及遗传效应分析 |
5.5.2 遗传力及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
5.6 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
5.7 对丝瓜育种的一些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图版 |
四、丝瓜主要早熟性状的分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南疆海岛棉预试品系早熟丰产优质性状的因子-聚类分析[J]. 范君华,刘明. 农学学报, 2017(10)
- [2]丝瓜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戴澈,刘根新,许园园,刘哲,娄丽娜,苏小俊.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10)
- [3]外源物质对丝瓜早熟处理效应分析[J]. 曹玉杰,范方,徐冰划,钱春桃. 广东农业科学, 2015(07)
- [4]浙江省丝瓜种质资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J]. 王娇阳,赵永彬,冯春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06)
- [5]丝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及种皮颜色基因定位[D]. 周庆友.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1)
- [6]几个丝瓜品种设施栽培比较试验[J]. 高柱,王小玲,严毅,王碧琴,余发新,范淑英. 北方园艺, 2010(15)
- [7]丝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D]. 何志俊.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6)
- [8]观赏型特长丝瓜栽培技术[J]. 李响,徐蕊,孙嘉蔚. 天津农业科学, 2010(02)
- [9]普通丝瓜种质资源评价体系及主要农艺性状遗传规律研究[D]. 苏小俊.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10]丝瓜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利用及遗传特性研究[D]. 张凌云.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