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参赛论文选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青年论文,课堂教学论文,随风论文,浅谈论文,教学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凡教学都有一定的模式,它就如同一篇文章的结构,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而教学模式的拟定是与教学宗旨息息相关的。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不同,虽然同是传授知识,但它的艺术性大于科学性。它更多地借助于人的形象思维、感性认识,往往在教学活动中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认识能力和自身素质。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便更复杂、更重要、更艰巨。
各国由于所处地域、国民素质、民族风格不同,语文教学模式也不同。美国人以思维活跃见长,因此教学模式可谓五花八门,自成一体。最具代表性的史密斯四步法,即认知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便充分地体现了美国开放性教学的思想宗旨,极富创造性。而日本民族兼有中华文化母语教育的传统与西方教育的思想。石三修平的四步教学法:通读——精读——味读——达读正是这种教学思想的体现。如果说美国教学体现一个“广”字的话,那么日本教学模式更注重理解的“深”。
我国的教学模式一直不能摆脱前苏联的三步法,即起始——阅读分析——结束,这种模式广泛而深入地影响语文教学几十年。尽管它具有一定长处,然而,这样长期不分文体、内容,固定采取某种模式,使中国语文教学走上一条机械化、僵硬化的轨道。
近几年,我国的教育改革使中国教育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语文教学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现在又有许多人陷入自设的模式“僵局”中。之所以称为“僵局”,是从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科学角度谈的。
什么三段六部法、四步教程、三步教段等等。我们不能否认这些教学模式曾经推动中国语文教学的发展,收到过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今天的语文教学要考虑到七八年、十几年后的人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如果我们还用某种固定模式去研究语文教学的话,必然会限制学生的思想,使他们的阅读能力、思维方式朝着同一方向发展,缺乏个性化特征。另外再好的模式,再好的方法,一旦形成规律化固定的模式灌输给学生,给学生一种强制化的感觉,为了培养而培养,为了训练而训练,那就如同为了加强营养而天天吃大鱼大肉一样,长此下去学生必然会生厌,又怎么会完成教学任务呢?怎么能实现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总目标呢?
有些地区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生搬硬套将别人的现成的模式拿来,而且力图达到形象、神象、质象。其实,再像也不是他自己,他在讲台上不过是扮演另一个人而已。我想作为教者本人也不会舒服,他根本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讲课专长,因为模拟别人就要极力压制那个“自我”。学习、借鉴是很有必要的,但大力推崇个人的成功“模式”不亚于从一个笼子钻入另一个笼子。
我非常欣赏推崇钱楚龙、吕志范两位教学专家的教学思想。虽然我并没有听过他们的课,但曾经看过许多有关的教学笔录。他们并没有什么现成的章法模式可效法,每一篇都有每一篇的特色,每一篇都像一曲完美的乐章。吕志范老师用绘图导讲《内蒙访古》,在娓娓道来中传达《荷塘月色》中淡淡的哀愁与迷茫……“教无定式”,却给学生以新鲜感,其实这也是一种模式,无定式的模式;如果一定要找寻规律的话,就看一看吕志范在《一个老教师的话》中对于语文教学的阐述吧。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艺术。这不是翻翻课本、写写教案所能代替或交差的。因为,它要创造某种意境、氛围和格调——境;它要表露某种情感、情绪、情趣——情;它要传递某种意念、思想、观点、法则——意;它要培养某种应用、操作、实践能力——能;它要进行某种习惯、方法、技巧的指导——法。
……这五个因素要求教师具有某种艺术家的气质、秉赋、灵感和才华。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吕志范先生的教学思想,它为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点不应该是你告诉他或你强制他的,而应该是让他感受到,自觉地进入他自己的角色中。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形成能力,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吕淑湘先生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五次会议的书面发言中,曾强调语文教学“关键在一个‘活’字”。这里不仅指教法的“活”,也应该适于教学模式的研究。它不是指教师不顾课堂效果与内容的哗众取宠的“活”,不是指东拉西扯的费话连篇的“活”,更不是指盲目效法西方任意妄为的“活”。而应该是以兴趣为先导,以知识为工具,以“美感”为灵魂,以能力为目的的“灵活”。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寻找“美”,用“美”去吸引他、陶冶他、启迪他。正如吕志范先生所说:“在思想、知识、能力、方法的传授中,深刻是他们的灵魂;鲜活是他们的生命;新异是他们的风采;扎实是他们的本色。”
在四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渴求的是学生喜欢上我的每一节课,这也许算是奢求吧。尽管如此,我还是在不断探索研究。
在讲授有意境的有韵味的散文与诗歌时,我便营造某种氛围,并渗入其它的艺术形式作为辅助教学。在省评优课中,我讲授古文《爱莲说》,这是一篇极为精巧优美、涵义隽永的小短文,被历代文人所推崇,古文课一般的模式是读——译——析。如果这么讲就会冲淡文章的韵味,将原文的美感讲失了,那么就如同将一只美丽的鸟一层一层剖开告诉学生它的羽毛是美的,爪是美的,嘴是美的……离开了整体去谈美,怎么能够唤起人们的共鸣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营造一种古声古韵的氛围,在古筝曲《出水莲》的乐音中朗读短文,范读,个别读,集体读,低声吟,朗声读,在这种意境中加深对原文的理解。爱莲的原因,在反复的吟读中首先会得到学生的认识。通过绘画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不必强译。当一朵洁白的莲花出现在黑板上时,学生就已经完全理解了这段文字。这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可爱之花甚蕃,而作者仅仅喜爱莲花,只因为莲的形象美丽吗?学生很容易找到“莲,花之君子”,自然地将文章的讲授推向更深入的一步。后在两幅国画——“牡丹图”、“菊花图”的辅助下探讨牡丹、菊花的陪衬作用。这样,由学生读文最容易体会的内容逐步深入到文章本质或技巧性的内容,在听课中学生不断升华对莲的喜爱,而作者的象征手法的运用,对比反衬的作用,便渗入到学生的意识中,水到渠成。这一点通过课堂的练习便可以看出来。
鲁迅的名篇《孔乙己》是一篇传统课文,一般需要三课时。第一次讲授这篇课文时,我按照小说的要素进行分析,从外貌到语言,从开端到结局,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环境,面面俱到,学生似乎是理解了。可是三节课下来,小说的感染力讲没了。
今年在讲《孔乙己》之前,我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材料,给予我极大的启示。而且在讲课中我还树立了完全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观念,一上课便让他们自由畅谈读文章的感想和对孔乙己其人的认识。学生们确实谈出了许多原定是需教师讲解点拨的内容,并且非常深刻。之后我就文章提出了五个问题:一、“我”为什么在20年之后仍旧记得酒店众多客人中的孔乙己?二、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占有怎样的位置?三、孔乙己的结局怎样?四、孔乙己的人生目的是什么?五、谁应该对孔乙己的“死”负责。前三个问题用书中原话,这三个句子正好是文中三个支撑起全文结构的关键语句,以三句话带动对全篇的理解。后两个问题向小说的意义和本质过渡。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环境、情节都是为了搞清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它的倾向性,褒扬什么?贬斥什么?而这恰恰也是难点。因此,抓住小说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一节课的时间便结束战斗,而且在探讨第五个问题时,学生的发言和争辩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有些学生将科举制与考大学做对比,为科举制开脱罪责,有的将罪过归结到酒店的风气,还有的提出了鲁迅作品揭示丑恶太多是否消极的极有深度的问题。在争论中小说的主题便欲渐鲜明了。最后,我把分析人物形象作为赏析作文留给学生,正适合这一单元的写作要求,一举两得。虽然仅仅一节课,学生理解却非常深透。
议论文、说明文比较枯燥,学生不爱学,我便采用一些小手段,例如竞赛,做小实验,学做教师,先集体备课,后上台讲援等等。
由于我的爱好比较广泛,所以在讲课中经常将音乐、绘画、戏剧等艺术形式渗透到语文课堂上,起到辅助教学创设意境的效果。
吕志范老师说:“教师的教学要立足于创造。因为教师所传播的不单单是知识,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智慧。”那么就让我们用“深邃的思想、匠心独运的教学”,在课堂上荡起阵阵春风,将知识与智慧化作春雨,静静地播洒到学生那渴求滋养的头脑与心灵之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