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1997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中的表现_宏观经济论文

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在1995-1997年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中的表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调整论文,宏观经济论文,工业企业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序言

1995-1997年是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受市场环境与宏观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影响较大的三年。如何评价这三年中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于把握中国重点工业企业的发展走向,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大量的企业数据为研究基础,对企业的生产条件、经营行为、业绩表现及发展前景作出评判。特别是通过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将传统的劳动生产率与资本营运能力统一在一个指标中,对企业表现进行量化分类。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在改革过程中,中国工业企业生存和发展因素的转变进程,进一步理清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

二、研究目标及数据基础

本研究的一个基本假设是:由于市场环境的改变和宏观经济结构逐步调整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工业企业的经营表现是有差异的。如果这个基础假设得到有关数据的支持,就可以对一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譬如:如果中国最好的一批企业都不能在市场中生存,或是经营状况恶化,那么可以肯定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偏紧,有必要推行一揽子刺激整体经济的措施;另一方面,如果最好的一批企业表现很好,而整体经济发展放慢主要是由于受一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的影响,那么经济增长放慢很可能只是结构调整的预期效应,此时大力推行刺激经济的措施可能事倍功半,政府应该选择适当的经济调控政策,以鼓励表现良好的企业,使之能够快速而平稳地取代表现欠佳的企业。

可比性常常是许多分类研究的基本前提。本文是以1995-1997年三年内大约16,000家企业作为固定样本,这些样本企业都必须有1995-1997年三年的完整数据,缺任何一年数据的企业,都被排除在样本之外。显然,固定样本也不包括1996年或1997年新增加或减少的大中型企业,这样就消除了由于样本大小改变带来的影响,从而能够观测在1995-1997年间,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对一群特定企业的影响。

1997年,样本企业有职工2,860万人、总资产50,700亿元、实现增加值9,090亿元,占全部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46%、49.3%和45.8%。这些企业以4.1%的劳动力(占全国就业人数的比重),生产出12.1%的国内生产总值。显而易见,样本包括了中国经济中最具生产力的重点企业,这些企业近期的表现将预示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

三、研究方法及基本结论

(一)全要素生产率及其企业表现

本研究通过计算“全要素生产率(TFP)”,对样本企业进行排序和分类。TFP指数是由已实现销售的增加值(TVA)、平均职工人数(LABOR)、固定资产净值(NVFIXA)三者的比率算出。计算公式如下:

TFP=TVA/(LABOR[α]+NVFIXA[β])

已实现销售的增加值是由销售而不是生产法计算的,不包括存货,但包括了利息支出(我国GDP的算法中,利息支出属于金融部门增加值,并不包括在工业企业增加值中)。α、β为平均职工人数(LABOR)和固定资产净值(NVFIXA)的权重(系数),二者是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由下列回归算式估算出来的:

Ln(TVA)=(αLn(LABOR)+(βLn(NVFIXA)+常数;

在分别得出1995-1997年三年的结果以后,以三年的算术平均数作为企业的生产率水平(TFP567),将样本内的企业排序,并分为表现良好、表现一般、表现差三类:

TFP567=(TFP5+TFP6+TFP7)/3;

1.表现良好(TFP567>16),计有3,045个企业,占总样本的19%;

2.表现一般(16>=TFP567>3),计有9,360个企业,占总样本的58.5%;

3.表现差(TFP567<=3),计有3,587个企业,占总样本的22.4%。

从全要素生产率及财务状况来看,半数以上(见表1)大中型工业企业表现良好,即便是在1995-1997年宏观经济调整时期也是如此。另一半企业则表现偏差,其财务状况差,且日益恶化。

1997年,表现良好的企业占总样本就业人数的39.4%,占总资产额的55.9%,增加值的77.8%,税收的78.4%。显然,我国的经济实力是以这部分企业为基础的。

表现一般的企业占整个样本的总就业人数的49.0%,占总资产额的33.4%,增加值的23.4%,税收的19.7%。这类企业的生产率不高,财务状况脆弱,而就业比例又是最大的。这类企业的改革和调整对我国经济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表现差的企业占整个样本的总就业人数的11.6%,占总资产额的8.7%,增加值的-1.3%,税收的1.8%。这类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税收没有任何贡献或贡献极少,不过从就业和资产的规模来看,近几年的情况还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以一定的代价,快速、坚决而平稳地关闭此类企业是可行的,也是值得的。

从经济类型来看(见表2),国有企业中表现好的企业在总样本中所占比重超过40%;集体企业情况最差,其资产中表现差的企业所占的比重达到20.9%。

从行业情况来看(见表3),我们发现排名靠前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经营性壁垒(行业进入限制)较强的行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将主要体现在这些行业上,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这6个行业要保持其经营状况,还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从地区情况来看(见表4)。排名靠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开放地区,一些老工业基地如辽宁、黑龙江等地区,虽然面临的困难很多,但其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凭借数量和规模上的优势,在我国的工业布局中仍占据着一定的地位。而排名靠后的基本上都分布在中西部地区,海南由于其工业基础薄弱,排在沿海地区的最后一位,在全国的排名也是靠后的。如果按区域划分,在表现好的企业所占的54.9%的样本资产份额中,东、中、西部各占33.1%、14.3%和7.5%,东部地区这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

(二)企业盈利及财务状况分析

本研究根据盈利及财务状况,将所有企业分成五类:

第1类:有盈利(利润总额-财务费用-折旧>0)。

此类企业在支付了所有的职工工资、财务费用和折旧以后,净利润为正数。即使它们盈利不多,但对社会是有贡献的,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考虑,如果企业能够保持盈利的状态,就应该加以扶持。

第2类:无盈利但有净现金流入(0<利润总额-财务费用<=折旧)。

此类企业在支付材料费用、职工工资和财务费用这些可变(或短期)成本时并无困难,但只能支付部分折旧。企业没有资产变现能力的问题,但提取折旧后并无盈利,因而在短期或中期可以生存,但由于企业固定资本最终会全部耗尽,从长期来看,如无法通过折旧达到资本的保值,仍将不得不关闭。

第3类:不能支付所有财务费用或到期负债(0<利润总额<=财务费用)。

此类企业能支付所有的职工工资,但只能部分支付财务费用,不能支付折旧。在拖欠利息的情况下,此类企业短期内可以生存,但其固定资本由于得不到补偿会很快耗尽,从长期来看应该关闭。

第4类:不能支付所有工资(总产值>中间投入,利润总额<=0)。

此类企业只能部分支付职工工资,但不能支付折旧和财务费用。虽然企业增加值为正数,但只能支付部分的工资。如果这些企业能够实现减员增效,短期内仍有可能继续生存。但是如果不能降低工资支出,则应该尽快关闭;长期而言,由于不能补偿固定资本,应该关闭。

第5类:不能全额支付中间投入或增加值为负数(总产值<=中间投入)。

此类企业不能支付职工工资、折旧和财务费用,只能部分支付中间投入费用。此时,企业的增加值为零、甚至是负数,应该尽快关闭。

1997年的数据显示:66.6%的企业(以1995-1997年的平均总资产额计算,下同)属于第1类,7.0%属于第2类,6.9%属于第3类,11.8%属于第4类,7.7%属于第5类。

由1995-1997年,第4和第5类企业的份额不断增加,1995年其所占份额分别为8.9%和3.9%,1996年为10.8%和6.2%,1997年为11.8%和7.7%。这清楚地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即便是在短期内也难以为继,根据其财务状况,应尽快关闭。由1995-1997年,第4和第5类企业所占比例之和由12.8%上升到19.5%,共上升了6.7个百分点。在这6.7个百分点中,有38.8%来自表现好的企业,55.2%来自表现一般的企业。

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盈利企业(第1类企业)所占的比例下降较快,1995年其比例为73.1%,1996年为65.8%,1997年为66.5%。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盈利企业的数量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波动。

从三年以来的动态数据来看,从1995-1996年,22.1%的企业财务状况逐渐恶化(见表5),12.3%的企业财务状况有所好转,而65.6%的企业财务状况基本维持不变。很明显,企业的盈利情况正在转差,因为盈利状况变好的企业数量大约只有变坏企业的一半。但这种趋势在1997年稳定了下来。从1996-1997年度(见表6),17.8%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16.2%的企业财务状况好转,66.0%的企业维持不变。换句话说,1997年变好的企业数已经基本接近于变坏的企业数,相对于1995-1996年度的情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改变。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三年内,财务状况恶化的企业还是要比好转的多。

如果我们假设宏观经济环境对所有企业的影响力基本相同,而经济结构调整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是有差异的。根据以上的分析,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近年来各种类型企业(包括表现好的企业)财务状况逐渐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环境偏紧的结果,特别是在1995-1996年期间,影响更为明显;在宏观经济环境偏紧的条件下,盈利企业仍占2/3,但是在各类企业尤其是表现一般的企业中,有一部分正在失去活力,这说明结构调整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三)企业的偿债能力分类

1.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

从理论上说,我们能够将每个经济活动单位的资金流动性和偿债能力区分开来。而实际上要从众多的企业信息中,区分企业的经营是属于资金周转紧张还是面临破产是很困难的,而有关破产的界定则更为困难。本研究将通过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比率,来衡量企业对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基于我国多数企业通常没有现金流量表的现实,我们使用下面的公式估算企业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以及偿债能力指标:

现金流入量=利润总额+流动资产年均余额

现金流出量=税收+财务费用+流动负债年均余额+0.2×长期负债

偿债能力=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以上定义的现金流入量主要包括利润总额,即销售收入加上其他利润减去中间投入、工资及其他劳务有关的支出;现金支出量主要包括应交税收(应交增值税+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管理费中的税金-补贴收入)、财务费用及部分现期要缴付的长期负债(本文中假设所有企业的长期负债本年内需支付20%)。

我们将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加到现金流入量内,而将流动负债年平均余额加到现金流出量,从而将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存量对企业还款能力的影响考虑在内。

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的比率可以作为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一项指标。如果一个企业的该项指标明显大于1,那么该企业就完全有能力支付本身的短期和长期债务;如果比率小于1,就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有问题。

1997年,表现良好的企业的偿债能力为1.419,表现一般的则为0.983,表现较差的为0.625。显然,好企业应付偏紧的宏观经济环境还有一定的余地,一般企业已将面临困难,而差的企业则是整体处于支付困境中。

从所有制的分组来看,1997年,股份制及其他企业的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的比率是1.392,外资企业是1.290,国有企业是1.162,集体企业是1.047。显然,股份制及其他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指标要好于国有和集体企业。对于整个样本而言,该比率在几年间没有很大的变化(1995年为1.286,1996年为1.185,1997年为1.190)。但是外资企业的指标逐年下降(1995年为1.721,1996年为1.567,1997年为1.290),这表明外资企业的财务状况近年来出现了明显的恶化,虽然相对于国有和集体企业来说,他们的处境还是比较好的。

衡量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是资产负债率。当资产负债率较高时,企业的资产流动容易出现问题。

从1995-1997年,表现良好的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从57.5%下降到57%,表现一般的企业从67.3%上升到68.8%,表现差的企业从74.6%增加到80.7%。从所有制来看,1997年,股份制及其他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55.1%,外资企业是60.7%,国有企业是64.3%,集体企业是69.4%。显然,表现差的企业、一般的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比较高。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并不意味着坏帐的出现。如果有足够的盈利和现金流动,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一样可以承担其所有的财务责任,而且该指标在不同行业间变动较大。因此,对企业坏帐情况的分析就集中在规模方面,而坏帐的规模问题又恰恰是经济决策机构和金融部门最为关心的。

在估算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坏帐情况时,本文对固定样本(16000家)和1997年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24000多家)数据分别进行加工,计算每个企业的现金流入及流出的差额,将现金流出大于流入(即差额为负值)的部分视为企业流动负债的坏帐(其中,当现金流入量为负债时,以现金流出量为企业的坏帐额),坏帐总额与样本现金流出总额的比率就是企业的“流动负债坏帐率”。本文中假设企业的长期负债不存在集中偿还(如破产清算)的问题,因此以“流动负债坏帐率”替代“总负债坏帐率”。通过计算,得出固定样本1995-1997年三年的坏帐率分别为13.2%、14.4%和17.8%;而1997年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坏帐为4000亿元,坏帐率为11.2%。固定样本的坏帐率高于全部大中型企业,其原因是固定样本的确定原则是三年内有完整数据的企业,1997年的24000余家企业中,有8000左右是1996年或1997年新建成投产的大中型企业,以及原企业通过改组、改制等形式,形成的新企业。由于新建成投产的企业债务情况相对较好,而通过改组、改制形成的新企业利用其政策优势或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优势,其债务负担相对较轻。

2.全部债务的偿还能力

根据样本的不同组别,我们设计了三种估算企业对全部债务偿还能力的指标:

利润总额/总资产

(利润总额-财务费用-折旧)/总资产

(利润总额-财务费用-折旧-税收+补贴)/总资产

从1995-1996年,样本企业的这三项指标都是明显下降的,直到1997年,这种下降的势头才止住。外资企业、股份制及其他企业的下降尤其值得注意,原因是这些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较大,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也最敏感。近年来,表现差的企业、一般企业和集体企业的税后利润均是负数。

四、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方向

本研究得出的结果显示: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与市场环境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有重大影响。由于结构性调整的影响,近几年来,大批表现好的企业偿债能力加强,财务状况较好;与此同时,差的和一般的企业则面临更为艰难的困境,表现越来越差。这不但显示出结构转变及改革的成功,而且提醒我们,必须考虑关闭差的企业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并清醒地看到,即使表现良好的企业,其财务状况亦尚不稳定。由于各级政府逐步使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外资企业的市场环境已发生较大的变化。外资企业不再享有明显的政策性优势,其经营效益的下降可以说是必然的,但依靠自身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先天优势,外资企业的生产率仍然高于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

基于以上的研究,笔者认为应该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特点,推行一种综合性的经济调整政策,从而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实施结构性的宏观经济政策,针对一般企业受经济扩张影响较大的特点,扩大有效需求,帮助一般企业逐步走出困境。

2.深化企业改革,特别是增强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鼓励好的企业加快发展,并以各种形式兼并部分差的企业,某些差的企业平稳关闭,减少社会震荡。

3.对国有经济成份占主导地位的垄断行业的企业的改革要慎之又慎,不能推行一刀切或“刮风”式的改革。

4.大胆放开低利润、低生产率但高就业的非国有经济,推动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之能够取代经营较差的国有企业,特别是解决企业改革的最大难题之一:就业。

5.外资企业近几年的经营状况逐步下滑,一些政策性优势的逐步丧失只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是国内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然结果。在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足,而资金供应又日趋充足的情况下,外资企业的政策性优势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同一水平线上的竞争才是真正的市场竞争。

标签:;  ;  ;  ;  ;  ;  ;  

1995-1997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中的表现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