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学生物教学现状与教师的素质和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状论文,地位论文,素质论文,教师论文,中学生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从奖金发放看中学生物教师的地位
不少中学在发放高考奖金时,是依据各学科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数来进行的。由于生物科在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中属于理科综合的内容,其跨学科内容的划分也就成了焦点。奖金分配的现实背景怎样?反映了哪些实际问题?本期互动平台栏目对此进行了讨论。
1.奖金分配情况的调查与讨论
欧元亮[安徽省毫州市第一中学(236810)]:记得在发放2004年高考奖金时,按学校规定,各备课组找资料确定各科分数,然后根据分数多少来发放奖金。化学组找来一篇文章说生物为73分,物理组找来另一篇文章说生物为72分。我们认为有关一氧化碳中毒的第6题是生物题,学生没有化学知识照样可做。 明明白白生物分数为78分,怎么却是73分或者72呢?我们据理力争,作为备课组长的我为此甚至遭到人身攻击。去年我校高三生物备课组共4位成员,病倒了两位, 还有一位累得在办公室乱发脾气。我想问的是,高考只考高中内容?初中生物内容不考?如果试卷分数和课时比例大体相当的话,为何2003年生物是80分呢?
汪朝晖[安徽省绩溪中学(245300)]:我们也是按分数分配奖金,不过从72分到78分之间只差几十元钱,故也就无所谓了。因为奖金本来就少,最多一人也只能拿2000元~3000元。高考分值体现了教师在社会和学校中的地位,奖金的分配是这样,平时每1节课的津贴也是如此。就中级职称而言,语数外3科每节课4.75元,理化生政史地每节是4.25元,体育和美术就更低了;超课时的标准:语数外多于10节算超课时,理化生政史地多于12节才算,体育和美术多于14节才算超。
樊坚宁[广西南宁市邕宁职校(530200)]:今年我的一个学生生物科考了个全区第一,有很多教师跟我说有奖金了,可我分文未得。依分值将不同学科的教师分成不等的地位,如此“竞争”不利于教师间的团结,不能体现教师间真正的竞争,也就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翟贵君[黑龙江省安达市育才高中(151400)]:各科的课时不同,考卷中的各科分数分配不同,各科的试题难易程度不同,学生的各科得分率不同,教师的敬业程度不同,这笔账没法算!高考缺了哪科都不行。
王彬[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一中(257200)]:症结恰在高考占分比例偏少上。我认为仅仅想通过做出优秀的成绩来改观生物教学地位,还是不够的。需要把目光从可怜的奖金上移开,把希望的种子撒播在学生心中。
深秋红叶:我们学校理科综合奖金的分配是按“理:化:生=10:10:8 ”计算的,生物教师都是带3个班,所以,最后生物教师的奖金是最高的, 体现了多贡献多报酬的原则。
Y—染色体[安徽]:我们各科平均分配,班主任算任课教师的1.5倍,谁也没有意见。
隆忠[四川省宣汉中学(636150)]:我们学校语数外教师属于第一等,其余的高考科目为第二等。在生物被取消高考资格的时候,有的生物教师的课仍然深受学生欢迎,第一等之列的教师在课堂上并不一定潇洒。我坚信有作为才有地位。
渭水窄版猴:我们学校新的奖金分配方案是:语文、数学、外语的系数是1.6,物理、化学是1.2,而生物、历史、政治是1.0,大家意见都很大,我一周18节生物课,比不上语数外12节,让人郁闷。提意见吧,语数外等其他学科还嫌他们的系数低呢!
独享静夜:我们学校是按课时比例和单科成绩计算的。其实最后奖金的差别取决于课时的多少,一般理化教师都是带2个班,而生物教师都是带3个班,结果生物教师的奖金还要比理化教师多一些。
雒勇[山东垦利第一中学(257500)]:我们学校的高考奖金是将理综捆绑在一起算的。
杨彩玲[重庆市大足县城南中学]:我们学校是严格按照高考分值来分配资金的,平常每个学期的教学奖也一样,基本上生物教师奖金的总和只有语数外的一半。
行者常至:我们这里的初中史地生教师的岗位工资都比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教师的少一级(80多元)呢。
徐玉华[浙江省桐庐中学(311500)]:2005年我们学校高考津贴的分配原则是:教3年算1分,教2年算0.8分,教1年算0.5分,然后根据重点大学和三本以上的人数进行微调。这种分配并没有轻视生物,而是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极大地鼓舞了我们所有的高三教师。
我们学校强调各学科的团结合作才能提高整体实力。又如,高二生物由原来的每周3课时变成现在的每周4课时;高三生物由原来的每周4课时变成现在的每周5课时。我今年又承担高三4个班的生物教学,课时津贴并不比其他学科低。总之, 在我们学校,生物地位低的意识已经慢慢淡化了。
2.教师的劳动非奖金所能衡量[内质网]
这不仅是奖金分配问题,而是涉及学科教师劳动是否获得肯定的问题。奖金的发放应该鼓励教师间更好地合作,而不是相反,不可伤害教师群体利益和整体形象。再说,这本来就是算不清的帐。理科综合中凡是发生综合的部分应该加倍计算。分数比例高,不等于得分率高或贡献率大,更不等于教师付出劳动多。现行生物学课时和内容少于理化,这是过去的教学计划确定的。随着新课标的实施,科学领域的理化生课时数应该是一致的。
3.我的几点看法[林祖荣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100875)]
生物学科所占分数在2004年全国卷旧课程卷(西藏、内蒙古、海南卷)是60分,新旧课程合卷(北京、陕西卷)是65分,天津卷74分,其余各卷生物都是72分。
(1) 把理综分开算,分开给奖金的做法是不合适的。即使生物分数最少,也是理综的组成部分。奖金分配的依据到底是什么?即使能分清理化生的分值,可你怎么知道考试的成绩呢?如果不知道成绩仅根据考试的分值,那还叫奖励吗?学校不能一味地鼓动教师间的这种“竞争”。否则只能使教师与教师之间失去融洽。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怎能期待高考取得好成绩?即使能有好的成绩,教师的身心也肯定是疲惫不堪的。
(2) 不合理分配助长不合理竞争。这种外部刺激作用下的积极性,带着极大的功利性。这种奖励导致教师间缺少相互的信任,导致了教师间的相互封闭。因为你进步了,我就落后了,你领到的奖金多,就意味着我得到的奖金少了。难怪以前有学生发帖说学校教师间互不信任,互相封闭,因此鄙视教师了。
(3) 生物学科地位削弱的自身原因。生物学科教育和活动本身的一些弊端也在削弱着生物学科的地位,比如我们近年的生物学全国联赛,能起到一个什么样的导向作用呢?除了引导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生物知识外,看不出还有多少价值。生物学科在中学的地位比较低,但这不是一天也不只是某一方面的原因形成的。
1.3.4 心理调试。当我有消极情绪的时候,不希望朋友来附和我,否则我可能更消极;我希望有一种积极的声音,促使我从消极的情绪中走出来,更快乐地生活和工作。取消高考的几年,也是自己得益最大的几年。因为没有高考的压力,正可以静下心来看点理论书,做点研究,干点自己想干的事。高考当然给了我们地位,但也束缚了我们的手脚。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做出成绩,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适应自己改变不了的。
二、提高中学生物教师自身素质和地位是时代的要求
1.中学生物教学不被重视的原因[刘顺洲 山东省临朐县综合高级中学(262600)]
(1)起步晚。生物学的发展,较其他自然科学起步晚,不像数学、物理那样有深厚的底蕴。当我们在回顾生命科学中的一项项假说理论和一个个未解之谜时,我们就不难理解上述观点了。也就是说,生物科学要想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必须有发达的科技和文明作为后盾。现代生物学理念踏入中国的国门更晚。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更着眼于动植物的整体,将它们割裂开来研究是万万不可的。这一点在传统中医与西医的理论对抗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所以,在生物形态学的早期发展阶段,我们可以举出黄帝、贾思勰、李时珍等人,而在后期的发展阶段,不光我国,整个亚洲国家,生物科学家的建树与西方科学家一直存在差距。
(2)要求高。生物实验对仪器的要求高,价格也高。例如,一台好的显微镜的价格可以买许多化学药品和大量物理仪器。所以大多数学校对生物教学仪器的投资微乎其微。根据有关标准配置起来的中学生物实验室,在生物教学中仅仅是课本实验的“演示室”。教师无法用实验室的条件真正搞一些科学研究。生物学中的种植、培养类实验需要的周期也长,不像化学反应那样“立竿见影”。所有这些,都在无形之中降低了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相比的权重。
(3)太简单。以往教材编写较为简单,而被踢出了高考必考科目之列。这样,在“应试教育”魔棒指挥下的学校、教师和学生不重视生物学,素质好的学生不报考生物学专业。中学生物教师的素质得不到保证,很多学校的教师将生物看做是“不能胜任其他科目的老师的科目”。而一些正规院校的生物专业毕业生或改行任化学课,或者作校医,有的干脆成了后勤人员,专管种花、种草。
作为生物教师,我觉得当务之急是充分挖掘自己的才能,注重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调动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让生物科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舍得花时间的科目。
2.从胡锦涛同志的讲话说起[余广琪 四川省隆昌县黄家中学]
(1)生物教学大有作为。2004年教师节,胡锦涛总书记专程登门看望了著名生物学特级教师朱正威。他指出: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教育有引导作用,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他关心新课程改革加强中学生物教学的情况,对朱老师主编的人教版《生物学标准实验教科书》连连称赞:“内容很新,图文并茂,特别是有许多学生活动,很好。”总书记亲自向朱老师祝贺教师节快乐,凸显了党和国家新的领导集体对新世纪科技和教育发展满怀着坚定的信心。
(2)提高生物学科地位刻不容缓。生物占高考理科综合300分的24%,即72分,不及语数外各科的一半。再看一看新课改实验区的山东省提出的2007年新课程高考方案,竟然将理科综合从现在的300分削减到200分,即使生物与物理、化学平分秋色,也将再下降近10%。同时,据部分公开的新课程计划,高中生物的必修与选修教材只有6本,占文化课程的末位。发生在制定面向2020 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与教育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的这种动向,令人费解!
然而,我仍然坚信生物教学是大有作为的,并希望在退休之前看到希望的曙光。
(3)呼唤科学发展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学生物学教学到现在在大部分地区还独守末位,根源在于发展观和教育观有问题。记得上世纪50年代,某位伟大的数学家为鼓励学生重视理科,说了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没想到从此风行神州,影响数代人。于是,总结自然科学的学科门类时,总说成是“数理化天地生”,生物必然成为末位;即便是文革后恢复高考,也是最后恢复生物,而且10多年间,从30分上升到50分,再上升到70分,就是不能上升到100分,就是不能脱离末位!而且当减轻学生负担之风一吹,1992年起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居然陆续取消了生物高考。中国科学院71位院士郑重提出:“必须立即恢复理科高考中生物学应有的地位,尤其是对报考生物系及有关医、农等科系,不得免考生物学!”终于到1999年,从广东开始陆续恢复生物高考,大部分地区仍然只是有限地恢复,生物学科在部分地区仍然处于末位!
多年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近年的新课程改革,最响亮的口号是“转变观念”。从迅速提高支撑科学技术未来的人才素质出发,热切呼唤彻底抛弃陈腐理念,代之以世界通行的“生物领先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3.其他看法
秦莉[山东省沂源四中(256104)]:生物教师的精神支柱在于责任心和良知。任何事情只要我们积极面对,就会有好心情。对于现实,我们只有去坦然地接受,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并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我们不是为了奖金多少而去教课,因为我们也是学生的家长,是曾经的学生。
张一[天津市河北区扶轮中学(300142)]:国家非常需要发展生物科学。生物学是人类社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门科学。选择生物教育是很光荣的,是需要奉献精神的。
张国平[浙江省淳安第二中学(311700)]:我曾经在高考时有过很高的分数。听了我的高中生物教师的“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这句话而报了生物教育专业!这句话鼓动了一个世纪的理想,影响了一个个学子的命运。当我看到窗外苦心劳作的乡村里的人,我总把他们的挥汗如雨看做是自己要好好教书的理由。不单单是因为我比他们拿了更多的工资,更是因为我的双亲都是曾经与他们一样的人!我现在认为,不必太看重别人的职业有多好,也不必羡慕其他学科在学校中的教学地位有多高,我感觉自己是在享受生活。虽然收入有限,但还是能交得起网络费用,能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与大家交流。生物教学已是我展现心灵的舞台。就目前教师的待遇来看,谁又能不想到钱呢?但总想钱,就没法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liuyebing:我今年教过一个酷爱生物的学生, 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但她的家人、朋友和老师都不同意,想让她改专业。她也咨询了我,我让她自己拿主意,从现状看,我们的生物教育不容乐观。她打听到改系需要1万元人民币,因而选择了重读。
徐玉华[浙江省桐庐中学(311500)]:我也偶尔会觉得生物的地位低。现在,不少学校都有一种畸形的认识——高考成绩重点线人数的多少就是重点中学好坏的惟一判定依据。我们学校的部分领导已经明确表态:过重点线人数就是民心,就是学校的荣誉。因此,效仿其他一些重点中学,周六开始上课,周日上午学生自修,4个星期才放假1次。原来周六时,生物都不补课的,现在高二和高三都开始补课。我担任高三4个班的生物教学和1个班的班主任,一周20节课,已经觉得太累了。总之,现在觉得生物地位低的意识已经慢慢淡化了,但还是希望高考这个指挥棒能真正提高生物科的地位。
陆敏刚[江苏省江阴市长径中学(214411)]:在实验区,当然也包括我们江苏,许多学校开设的新课程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在强大的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我感觉难有我们预期的效果。不过对我们生物科来说,毕竟政策上我们学分及课时安排和物理、化学是一致了,而且高一开设了生物,这是新课程对我们生物学科最大的肯定。
musanana:在我读高中的时候,生物教师就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等我自己也出来教生物时还是在喊,让人感觉很空洞。很多学生都是有这种想法,生物不就是背背的东西嘛。但有时候有些生物知识应该说已经是一种常识了吧。
激情ABC:生物教师应该团结协作,相互鼓励,相互关心,共同努力。 有件事情让人一直觉得非常感动,贵族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的生物教师钟琬琬因癌症在论坛发帖求助,广东四会中学方仲扬老师发起捐款求助,K12 生物论坛数十位朋友参加捐款,每人从50元~500元不等。还有2位朋友未留姓名。几天时间累计捐款达数千元。K12生物论坛老师的真情虽然未能挽救钟琬琬老师年轻的生命, 但这些从未谋面的网友能做到彼此信任,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努力协作参加教研的精神值得回味。
三、寄语中学生物教师[王月玲 山西省教研室(030072), 中图版高中生物教材分册主编]
在前不久结束的“山西省初中生物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共有来自11个地市的22名选手展示了他们精心准备的课例。听完这些课,使我再一次认识到当好一名生物学教师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特别是正在经历第8次课程改革的我们,正面临或迎接着新的挑战。为此,我愿借此具体活动情况探讨一下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达到的几点要求。
1.过好知识关
有3位教师的讲课内容涉及到“基因是有特定功能的DNA片段”,这一知识是新课标增加的,是高中教学内容的下放。其中一位初中教师制作的视频课件截取DNA上具有4个碱基对的片段表示基因, 而另一位教师则用抗虫棉生产的简单过程反映基因(抗虫基因)与棉花DNA的关系。两教师的处理都反映出“基因是DNA上的一个片段”,但后者还反映出“基因是有一定功能的”。严格地说,4个碱基对的片段不能构成一个基因,因此在这一知识上后者更准确,更严谨,更好地把握了教材的深度。这一案例说明:一个合格的生物教师不仅要掌握比教材深得多的生物科学知识和生物学基本技术,而且要理解课程内容的体系和深度。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深入浅出地组织教学内容,而不会随着课本亦步亦趋。因此,无论是正在实践新课标的教师,还是翘首企盼准备接受新课标挑战的教师,都应根据课标要求做好知识与技能的准备。
2.过好教法关
有一位教师选择了“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这一着重落实情感目标的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囿于课本,先完成课本上的内容,之后才用视频打出“最后的午餐”图片。该图片整个画面以黄沙为背景,一棵小树孤单地立在沙地上,树旁有一只正在吃着树叶的羊。这一画面震撼了学生,学生在解读画面的同时,思维得到拓展与推进。试想若是一位成熟的教师,一上课就出示“最后的午餐”,然后请学生就“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以及“我们该怎么办?”等话题展开深入的讨论,然后对照课本就讨论内容作对比分析,看我们的分析在哪些方面与教材有差异,最后将所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爱护环境,做“绿色使者”,我想一定比赛讲教师的处理要好得多。因此,用什么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什么方法能在课堂上支持、吸引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哪类生物学知识用哪类方法去启发学生的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迅速地掌握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等等,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问题,特别是新课程中的一些新课题、新课型,更需我们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去琢磨。
3.将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
“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本学科提出的要求,除此之外,高中课程标准还提出“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些要求不是空话、大话,是备课、上课、分析课的出发点和依据,是可以通过点点滴滴的教学实践体现的。如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后,板书要不要写,以及写什么的不同处理可反映出教师对“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是否理解透彻。板书是一节课的线索与核心,相对于视频演示,好的板书可以在学生头脑里形成清晰的脉络;视频演示稍纵即逝,而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差别的,板书在整节课的反复刺激会使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都有收获。因此,新课程理念是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去研究、琢磨、体现的新课题。
4.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提醒自己不仅有教书的责任,还有育人的责任。因此,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育人效应。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所以,教师自身的行为会在有意与无意间感染与影响学生,起到“身教”的作用。如本次赛讲的选手,有一位来自长治的教师,课上要求学生汇报调查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近视眼的发病情况,结果只有一位学生举手汇报。下课后经询问得知,教师确实在前一天安排了调查活动,只是完成情况不理想。试想若教师因为赛讲有意安排一位学生发言,对学生的影响又会如何呢?又如,和顺的一位教师在讲课的前一天去见学生时,发现学校的垃圾池已满,上课时便结合教学内容提出我们该怎么办?教师的细心观察与对待生活的态度,势必会影响学生,天长日久便会转化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不是个人问题,它会通过职业影响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以积极、健康、真诚、感恩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伟大职业,我们的学生才会健康向上,感激生活,爱戴教师。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只要我们努力,一定会获得喝彩!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度很大,但再难的事,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就会趟出一条路子。如本次赛讲活动中一位来自阳泉市平定县巨城中学的生物教师,他的课激情四溢,情景交融,无论引课的情景创设,课中的角色扮演、适时点拨,还是课末的总结落实,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的思维,给人以美的享受。下课时素不相识的学生走上前来与教师主动道别,在场的评委、听课教师都感到一种震撼。原以为这样的教师至少有个专科学历,未曾想他毕业于阳泉师范,只有5年的从教经历。这件事使我再一次认识到“只要努力就会精彩”。新课程实验给广大教师提供了提高与发展的机遇,我们不要被动面对,而应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喝彩!
四、读朱正威老师文章有感[袁维,贵州省赤水市第七中学(564709)]
读过贵刊2005年第10期朱正威老师的文章后,有如下感想;开展实验和探究活动将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基本、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开展实验与探究活动的数量与质量将成为衡量和评价落实教学目标的首要指标。将来的生物课将是教学环境下的自然环境、实验环境、活动场所的有机统一。那种教学条件差的学校,生物教学将寸步难行;那种纸上谈兵的教师将被学生直接淘汰出局。建立与实验室配套的生物园、活动基地将成为实验室建设的重要部分,具有紧迫性,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生物与化学实验室分开,甚至建设多间生物实验室,开放实验室,配置多名高素质的专职生物实验教师,以满足高频率、高标准的生物实验、活动的需要,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教育界很流行的一句话:“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