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分析论文_宋辉兵,管华

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分析论文_宋辉兵,管华

宋辉兵 管华

(新疆伊宁市团第四师医院 新疆 伊宁 835000)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情况,分析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860例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用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和分析临床用药的品种、频数和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头孢克洛颗粒、头孢曲松和头孢呋辛钠的DUI值都大于1,有用药剂量过大现象;配伍不合理最严重,占不合理用药处方总数的28.9%,其中主要包括中成药口服制剂多联使用和中药注射液使用随意,分别占不合理用药处方总数的17.9%和11.1%;其次是药品品种繁多,占不合理用药处方总数的19.4%。结论:我院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加强临床用药的监督和管理。

【关键词】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2-0340-02

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为急性社区获得性感染,其病发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同时与用药不当相关[1]。目前儿科用药的安全性问题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对此需要进行患儿的临床用药误区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保证儿科用药的安全性。选取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860例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用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因对措施,为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的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860例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用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12例,女性348例,年龄范围7个月~12岁,平均年龄(6.1±0.8)岁。所有患儿均经临床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疾病,需要及时的对症治疗。

1.2 方法

记录和分析860例患儿的基本情况和临床用药情况相关数据。

1.3 评价指标

用限定剂量(DDD)测量药物剂量,计算用药频数,统计药物的频度(DDDs),DDDs=总用药量/DDD,DDDs越大表示用药倾向越大。用药物利用指数(DUI)来评价用药的合理性,DUI=DDDs/总用药天数,DUI小于等于1表示用药合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发病年龄分布

860例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7个月到3岁,占63.7%。其中0~1岁(含1)267例(31%);1~3岁(含3)281例(32.7%);3~6岁(含6)169例(19.7%);6~12岁(含12)143例(16.6%)。

2.2 药品使用情况

本院儿科共使用药品品种114种,其中抗感染药物46(40.35%)种,呼吸系统用药14(12.28%)种,消化系统用药13(11.40%)种,解热镇痛药11(9.65%)种,其他药品30(26.32%)种。用药频数排前5位的药品依次为:头孢曲松、头孢克洛颗粒、头孢呋辛钠、肺力咳合剂、利巴韦林颗粒。其中头孢克洛颗粒、头孢曲松和头孢呋辛钠的DUI值都大于1。肺力咳合剂和利巴韦林颗粒的DUI值小于1。

2.3 不合理用药情况

860例患者用药处方中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有633例,占73.6%。不合理用药情况中以配伍不合理最严重,其中主要包括中成药口服制剂多联使用和中药注射液使用随意,分别占不合理用药处方总数的17.9%和11.1%;其次是药品品种繁多,占不合理用药处方总数的19.4%;再依次是剂量不合理、用法不合理和使用剂型不合理。

3.讨论

3.1 发病年龄分布

本研究中,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主要集中在7个月到3岁的儿童,占到63.7%。符合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2]。

3.2 药品使用情况

由于儿童的组织器官处于发育阶段,许多药物在儿童体内的吸收、代谢、分布和排泄与成人差别较大。同时儿童个体差异较大,年龄越小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性越差,更加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积蓄中毒现象[3-4]。本院114种药品中,头孢克洛颗粒、头孢曲松和头孢呋辛钠的DUI值都大于1,说明这三种药在本院儿科上呼吸感染的治疗中用药倾向很大,有用药剂量过大现象,不合理,应该给予重视。

3.3 不合理用药情况

药物使用情况研究是通过对药物选择、给药方式、药物剂量和频率的研究来评价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本研究对860例患儿的用药处方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占到73.6%,说明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严重。不合用药情况中以配伍不合理最严重,其中主要包括中成药口服制剂多联使用和中药注射液使用随意,分别占不合理用药处方总数的17.9%和11.1%。多种同时使用会产生拮抗性,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因此要给予重视[5]。其次是药品品种繁多,《处方管理办法》中规定每张处方中药物品种不应超过5种,但本研究发现超过5 种药物的处方甚多。

综上所述,我院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加强临床用药的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蔡淑琴,姜建文.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当代医学,2004,2(6):87-87.

[2] 林尤宁.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应用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65(12):45-46.

[3] 曹龙翊,陈廉,陈小森.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09):261-262.

[4] 王改利.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08):134-135.

[5] 何建荣.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处方用药分[J].基层医药论坛,2013(04):520-521.

论文作者:宋辉兵,管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1

标签:;  ;  ;  ;  ;  ;  ;  ;  

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分析论文_宋辉兵,管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