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民营经济是欠发达地区振兴经济的重要途径_民营经济论文

发展民营经济是欠发达地区振兴经济的重要途径_民营经济论文

发展民营经济是欠发达地区振兴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要途径论文,欠发达地区论文,发展民营经济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加速实施“两个转变”,加快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经济基础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经济振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最近,通过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精神, 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阐述,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面对和着眼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我们夏津县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基础差,底子薄,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一、提高对现阶段民营经济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个体民营经济作为所有制形式的一种,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总体状况是水平低、多层次、不平衡,部分现代工业同大量落后的手工业并存,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同广大欠发达地区并存,少量先进科学技术同普遍的文化素质低并存。这种状况决定了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即民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将长期共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民营经济逐步壮大,并将进入更高的层次和水平。民营经济在现阶段所处的重要地位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具有不可替代性。民营经济生产经营机制灵活,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直接结合,经济利益直接,有利于激发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着比较旺盛的生命力,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解决大发展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社会的所有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是传统农业县,工业基础薄弱,产品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城乡工业的发展,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及国家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影响,机制不活、包袱沉重、资金短缺、市场竞争力差,发展举步维艰,而发展个体民营经济,不用为资金、项目问题所困惑,财政上不用背包袱,只要用足、用好、用活上级政策,创造宽松环境,群众就会积极投入到发展的大潮中,就会有生财之道,发家之本,解决了制约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二是可以保证农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增长。民营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源,是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重要途径。如与夏津县一河之隔的河北省清河县,在人口、土地、资源等方面都与夏津县相近,近几年,由于他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县域经济迅速崛起。1996年全县实现财政收入1.06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2元,成为河北省20个经济强县之一。他们的做法对仍处于欠发达地区的我们县领导触动很大,启发很大。三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民营经济可以最大限度地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为企业不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条件,创造了机遇,促进了社会安定。四是可以造就一批素质较高的企业家队伍,培养熟练的产业工人。民营经济是纯市场经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的,客观上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有利于培养人们在商海中竞争的本领,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发展民营经济要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的彻底解放,就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体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一刻也离不开思想的解放。为此,我们把解放思想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提,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和形式,将解放思想落实到观念更新上,消除“恐资症”的疑虑,克服“左”的影响和社会偏见,统一全县上下特别是县乡两级干部的思想认识,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做到不争论、不干预、不指责,从而使发展个体民营经济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993年以来,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县、乡两级干部和个体民营大户先后五次赴东南沿海、大中城市、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并邀请专家学者来我县授课,学习和借鉴外地人改革的胆识、发展气魄、工作效率、战略措施和超前的市场意识,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同时,我们将解放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分析县情,找准优势,增强发展的自信心。

夏津县发展民营经济具有较好的基础,地处两省三市交界处,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有农副产品、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处于京九、京沪两条干线铁路之间,308国道、008省道贯穿县境,具有优越的交通优势。西濒京杭大运河,西邻素有“小天津”之称的临清市和“北方温州”之称清河县,700年卫运河文化的熏陶,群众的商品意识比较强,从事个体民营的积极性高,有强烈的致富愿望。河北省清河县近几年个体民营经济的新兴行业,不断辐射到我县西部乡镇。面对现实,我们认真分析,果断决策,确定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摆脱欠发达现状,实现经济振兴的突破口。具体工作中实现了“五放”,即思想上“放胆”,消除各种顾虑;工作上“放手”,不做太多干涉;领导上“放权”,给经营者以充分的自主权;政策上“放宽”,尽最大努力给予优惠和扶持;机制上“放活”,怎么有利于加快发展、提高效益,就鼓励和引导群众怎么干,谁能干好就支持谁大干。

三、发展民营经济要放宽政策,优化环境

宽松的政策和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民营经济对环境的依赖性强,哪个地方环境宽松,经营者有钱可赚,他们就往哪里涌,那里发展就快;哪个地方环境偏紧,经营者无利可图,经营业户就留不住,个体民营经济就发展不起来。全面营造宽松环境是发展民营经济的关键。为此,县里成立了民营经济委员会,由一名副县长任主任,内设14个办事机构,负责全县个体民营经济发展的规划、管理、协调和服务。一是优化政策环境。近几年,我们围绕促进个体民营发展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鼓励农民进城经商的实施意见》、《个体民营经营收费暂行办法》等文件,对税费收缴、环境治理、技术、资金、人才引进等一系列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二是治理收费环境。今年以来针对个体民营业户反映强烈的乱收费现象,对民营经济收费办法进行改革,加强管理,由原来各职能部门自行征收变为由民营经济管理办公室统一征收。对23个部门的72项收费,政府统一审核,最大限度地核减。并向民营企业发放“收费明白卡”实行凭卡收费,超过标准,民营业户有权拒缴。三是优化交通环境。取消一切上路收费罚款行为,在县境内对非肇事车辆“不检查、不收费、不罚款、不扣车”。四是治理市场环境。坚决打击欺行霸市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从重处罚市霸和恶势力,对扰乱市场秩序的恶劣案件,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确保个体民营业户的人身财产安全,在抓好软环境建设的同时,还加强了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从1993年开始,投入近2亿元, 对县城主要街道进行拓宽改造,新建一条4华里高标准商业街;开通一万多门国内、国际直拔电话;全县实现了70%的村庄公路,村村通程控电话,户户通电。在县城以北规划出占地2000亩的民营工业园区。在市场建设方面,本着“统筹规划,城乡结合,配套发展”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开拓市场,初步形成了大中小相结合,批发、零售相结合的市场体系。

四、发展民营经济要积极引导,强化服务

民营经济是以农民自发为主,逐步发展壮大的经济形式,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和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小富即安,小成则满,小进则止的意识较重。即使一些发展快的个体民营业户也存有顾虑,怕政策变,怕冒富,影响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发展民营经济,必须坚持不断地进行宣传教育,引导扶持,支持保护,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逐步促进民营经济向高层次发展。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宣传引导,在全县上下广泛宣传国家有关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使之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使广大个体私营业户打消顾虑,安心放胆地经营。引导更多的农民迅速投入到二、三产业中来,务工经商,兴办个体民营企业,实现治穷治愚。鼓励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到商品经济的海洋中大显身手,实现自我价值。对新兴产业及时引导扶持,促其快速发展。如羊绒加工业,1993年前全县没有一台梳绒机,1993年初,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率领218 名乡村干部和专业大户代表到全国最大的羊绒加工基地清河县参观学习,郑保屯镇西邢、柳元庄村几户农民率先搞起了羊绒加工,效益非常可观。我们抓住这一新的生长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多次召开现场会,推广先进典型,使羊绒加工业在我县从无到有,很快成为一个竞争力强、辐射能力大、产值效益高的骨干行业。1996年实现产值6亿元,带起了2处羊绒交易专业市场,10个购销公司,1200人的购销队伍,80多辆运输车,220家服务业户,有2万农民从事这个产业,成为我省最大的羊绒生产加工集散基地。二是强化培训,提高素质。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开办技术讲座,选派有作为的经营者到大专院校进修等办法,提高现有人员素质;鼓励大中专生到民营企业工作;积极引导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工程技术人员从事个体或到民营企业再就业。三是抓典型,树样板。每年召开大规模民营经济表彰大会,对纳税大户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通过电视在全县广泛宣传,树立民营企业家形象,把纳税100万元以上、政治素质高、 有领导能力的民营业户选聘为副乡镇长。四是优化服务,重点帮促。实行部门承诺制度,县直部门立足各自职能,围绕发展民营经济,实行承诺服务,明确承诺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并将承诺内容列入部门工作考核内容。进行专项测评。对纳税10万元以上的84处骨干企业实行规范化管理,统一调度和指导。对纳税20万元以上的45处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扶植、服务和保护。对年纳税前30名个体民营大户分别由县级领导挂靠、帮促,帮助解决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的问题,促其快速膨胀。

在近几年的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上下认识统一,工作到位,使民营经济得以健康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夏津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到目前全县个体民营业户已发展到2.55万户,形成了农机配件、化工、工艺品、食品、棉毛纺织、建筑建材六大骨干行业,拥有固定资产总值2亿元,注册资金1.6亿元,年生产能力超过20亿元。固定资产100万元以上的35家,300万元以上的8家,500万元以上的3家,1000万元以上的1家;年销售收入过百万元的120家,过千万元18家,过两千万元的5家。自1994年以来, 个体民营经济每年上缴的税金都占县财政收入的30%以上,全县工商税收的40%以上,乡镇财政收入的70%左右。夏津镇、白马湖等8个乡镇财政收入80%以上来自于民营经济。实践证明,发展个体民营经济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最现实、最有效的选择。

标签:;  ;  ;  ;  

发展民营经济是欠发达地区振兴经济的重要途径_民营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