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电力需求量的不断提升,对于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网调度中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电力系统及其架构作为维持社会生产生活基本能源的重要支撑,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依赖于电力调度安全运行机制的健全,在社会各行业基于电力能源使用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做好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监控管理是提高电力调度质量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可靠性;改进措施
一、电力调度监控运行的重要性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力调度监控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且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说电力系统调度监控在实质上就是对电力系统中的各项工作所实施的一种调整与管理手段,进而使整个电力系统流程在配合上更加的科学、合理,使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更加的顺畅。尤其是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的应用,能够对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实时掌控,一旦电力系统出现任何故障问题,那么电力调度监控系统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信息,并且根据电力设备所反应出来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更好的引导电力工作人员制定针对性地解决措施,由此也可以看出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对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协调性、统一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如今的电力系统距离实现智能化管理仍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仍需要不断地提升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可靠性,做好电力调度监控管理工作的优化与改进。
二、电力调度监控运行的可靠性分析
2.1人员方面
负责完成电力调度以及监控运行的调度员和监控员是影响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可靠性的一大重要因素,如果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和较高的职业能力,必然会影响电力调度的有效性。因此在提升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可靠性的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正确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技能的同时,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供电局以及电力企业也应当积极组织员工参与相关专业培训,并通过轮岗和值班实习等方式使得调度员和监控员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工作。
2.2制度方面
完善的电力调度监控运行保障制度是提升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可靠性的关键,负责为电力调度监控运行中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为有效提升电力调度监控运行的可靠性,还需要积极加强电力系统调度管理制度以及监控运行制度的建设力度,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结合电力调度监控运行的工作特点和工作要求,对包括调整电压、维修电力设备等在内的各个方面进行明确规范,从而在有效保障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的同时,也可以实现提升其可靠性的重要目的。
2.3电网方面
在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当中,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将输送电力的任务和要求传输给各个电力部门,同时准确接收用户的反馈意见,以有效根据用户需要完成电力系统的维修以及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的监控等工作。而在此过程中,对电网的升级改造能够将电力系统当中原本分散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机统一,使得调度监控中心能够集中控制电力系统,通过统一升级调度监控显示屏及其分辨率等措施,为电力调度监控运行成效的进一步优化创造良好条件,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电力调度监控运行改进措施
为切实提升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可靠性,相关工作人员应针对电力调度监控运行情况的不同,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改进对策,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3.1提高电力调度监控人员的专业水平
电力调度监控人员的专业程度直接影响着监控体系的应用效力,因此,电力企业需要不断强化对监控人员的专业训练,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其具备丰富的电力调度监控知识和技能,进而快速处理电力调度监控运行体系中的问题。首先,企业需要为监控人员提供专业的参考标准,让调度工作和监管行为有所依据,并引导调度人员严格遵守电力调度监控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监控工作的合理性。其次,要定期在企业内部开展技能培训活动,让监控人员能够及时学习到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式,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业务办理能力,为电力调度监控工作的开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最后,企业需要组织电力调度监控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让监控员工和调度员工之间相互学习和帮助,共同做好电力调度工作,确保电力调度和监控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2对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系统的运行环境及内部规范加以完善
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系统需要电力调度自动化地跟进,但也需要围绕运行系统的运行环境及内部规范进行完善。一是要对电力调度系统中的不安全及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排查,充分发挥无人值守变电站自动化功能的同时,要根据当前电力调度技术的进步,针对变电站内部自动化系统装置的接地形式、过电压控制、防雷电设计等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二是对电力网络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及内部规范制式进行明确,由专门的电力调度系统管理及操作员对电力调度软件运行情况加以实时监督及监控,及时发现并消除电力调度事故苗头。
3.3构建基于电力系统网络硬件环节的安全防护机制
首先,对电力系统网络硬件,尤其是电力主系统主机进行动态的功能测试及故障分析。电力调度在实现形式上需要电力系统主机服务器来引领,并在调度系统网络架构服务器内加以逐级执行。因此,在电力系统主机架设环节,要重点关注电力系统主服务器的各类电力信息数据指标,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增设故障诊断及预警功能,必要时进行相应的调整操作,以此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始终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其次,对电力系统网络的基本操作进行安全防护管控。一是设定电力调度系统界面的登陆权限范围,避免非电力调度人员进行无关操作。二是对电力调度系统进行分层设计,考虑用户及管理者的不同等级,细化相应的操作及管理规范。三是围绕电力调度的关键数据进行误操作保护,输入并识别一般的误操作指令,将电力调度误动概率降到最低。第三,防范电力系统网络计算机可能遭受的内外部病毒及黑客攻击。在构建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同时,针对电力系统网络的软件及硬件配置,要通过增设网络防火墙,加装病毒识别处理软件的方法,做到对电力调度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定期检测及病毒排除。
结语
总而言之,提高调度监控运行系统的可靠性,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促使各大区域电力供给的有序进行,确保用电质量,还能够确保及时发现电力故障,并进行数据分析,促使电力人员可以以最快速度进行维修和养护。而且调度监控运行可靠性的有效提升,对于提高电力行业的供电服务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庞飞.电力系统调度工作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13,7(2):92.
[2]郑镇江.关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2)52.
[3]张庆.电力调度自动化智能报警系统的原理及设置原则探讨[J].机电信息,2013,5(30):9.
论文作者:陈艳英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电力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可靠性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系统论文; 网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