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4-051-01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激起学生的高昂情绪,进行过程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体现义务教育新教材的特点呢?我在七年级《生物》第十章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的课堂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
使学生“面临问题”,唤起强烈的求知欲。
要求每个学生吸一口气,想一想:这口气经过了哪些器官,最后到达呼吸系统的哪个器官?再问:进入肺内的这些气体到哪里去了?学生反复做呼吸运动,仔细体验,经思考后推想有两种可能:(1)肺回缩时,这些气体全部都呼出体外了; (2)这些气体进入体内被其他器官利用了,哪种推测正确呢?给学生造成“悬念”,产生追求答案的渴望心理,从而主动地参考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引导学生“亲自发现”事物的奥秘,产生惊异、激奋、自豪感。
通过实验、观察,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将『实验九: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改为探索性实验,分组进行,并使学生知道我们吸入的气体就是空气,然后把空气也“吹入”澄清的石灰水作为对比实验。学生看见石灰水出现的现象不同,产生惊异的神情,得出结论:呼入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不一样。再问:有什么不同呢?让学生观察:吸入和呼出气体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示意图,并出示小黑板:
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比较
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吸入气体21%0.03%78%
呼出气体16.5%4.5%78%
变 化减少4.5%增加4.47%不变
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发现气体成份所发生的变化,认识到吸入肺里的“这一口气”,既没有全部呼出体外,也没有全部进入体内。继续追问:一部分氧气哪里去了,增加的二氧化碳从哪里来的?学生心情激奋。摇摇欲试,促使他们不断的探索。
突破教学难点,给学生的学习活动扫清障碍,疏通套路。
气体交换的原因,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我充分利用课件中的“气体扩散示意图”,结合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气体扩散的例子,来说明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增加【小实验:香水的挥发】,前后排同学依次嗅到香气味的现象,来加深对气体扩散运动的理解。并告诉他们:气体溶解在液体中,也在不断的运动,具有扩散性。
用直观教具演示,活跃学生的思维。
直观教学能唤起和组织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中的感性材料,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会和理解。
让学生观察肺泡模型,思考肺泡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推想氧气的扩散去向。
多媒体展示:《血液循环与气体交换》课件,要求学生观察,讨论:(1)氧气与二氧化碳在体内是怎样交换的?(2)氧气进入血管后到达人体的最终部位在哪里,二氧化碳来自人体的哪一部位?给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地去想。
通过阅读、讨论、归纳,使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学生对知识感知以后,通过阅读、讨论、归纳,去伪存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为了促使学生细心阅读,促进思维,可层层设问,步步深入。如问:肺泡内氧气进入血液形成血红蛋白,一共穿过了几层细胞膜?当学生难以回答时,便将这一综合性的问题拆开,化成3个较容易的小问题:(1)氧气透过肺泡壁的上皮细胞时,穿过几层细胞膜?(2层) (2)氧气穿过肺泡壁上毛细血管进入血液时,又穿过几层细胞膜?(2层) (3)氧气从血液进入红细胞形成氧合血红蛋白时,穿过了几层细胞膜?(1层)
阅读完后,出示气体交换情况表,让学生先讨论,在归纳整理知识。
交换部位氧气二氧化碳血液变化
含量扩散方向含量扩散方向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运用知识,解释生理现象,让学生意识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
提出问题:(1)人体从鼻孔吸入的氧气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到达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又经过哪些器官呼出体外的?(2)人为什么要呼吸?让学生思考,相互交流,为下节课讲授“呼吸的全过程”和“呼吸的意义”这些内容埋下“伏笔”,使学生“回味无穷”。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改革教学方法,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并要加强直观教学,重视探索性实验,不断的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才能体现义务教育新教材的特点。
论文作者:杨景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4月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气体论文; 学生论文; 氧气论文; 肺泡论文; 细胞膜论文; 呼出论文; 器官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4月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