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斯大林体制”的历史条件及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斯大林论文,体制论文,贡献论文,理论论文,历史条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斯大林担任俄共领导人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斯大林领导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简称“斯大林体制”,也有人称之为“斯大林模式”。斯大林体制的形成决非个人意志的产物,它是俄国共产党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而这种探索又离不开当时俄国的历史条件。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列宁逝世后以斯大林为核心的俄共(布)中央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的。这一点在列宁逝世后几年间俄共一系列文件和实践中可以得到证明。但是,如何把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与俄国特定历史条件相结合,使之得到体现,使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在资本主义重重包围和重压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确实是一个难题,而解决这个难题又在当时历史条件的种种制约之下。以斯大林为首的俄共(布)中央在解决这个难题中得出了他们当时所能得到结果——建立斯大林体制。聪明的后人们可以找到斯大林体制及其后来运行当中的诸多弊端,也可以把后来俄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出现的种种失误,都一股脑地归咎于斯大林体制的束缚和影响,但决不应该忘记形成斯大林体制的历史条件。
一、国际条件。1924年斯大林执政时,俄国面对的国际形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逼近。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曾寄希望于世界革命大面积爆发。出现这个结果,才能使社会主义在一国先胜引起在多国共胜,世界革命将在短期内完成。退一步说,至少会改变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孤立、弱小的局面,而使社会主义在先胜之一国得以巩固。十月革命胜利后,革命风暴也确实席卷了欧洲一些国家。1918年1 月芬兰爆发革命,同年11月德国爆发革命;1919年3月匈牙利爆发革命,同年4月德国慕尼黑工人建立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1920年德国鲁尔区10万工人武装起义,翌年德国再次爆发革命。但是,这些革命均被资产阶级镇压下去。到1923年德国工人起义被镇压下去时,形势已经十分明朗了:苏联已经处于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之中,社会主义的俄国已成为孤岛。在此情况下执政的斯大林及俄共(布)中央不得不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随时准备对付外来的侵略。1925年1 月斯大林在俄共(布)中央全会上对国际形势作了比较准确的估计,他说:“由于远东已开始引起纠纷,由于北非的局势有新的发展,整个欧洲都在重新准备力量和重新布置力量”,“国际形势已经开始起根本的变化”,“战争的前提日益成熟”,“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他的结论是:“必须准备应付一切,要准备好自己的军队”。“这就是国际形势要求我们做的事”(《斯大林全集》第7卷第13—15 页)。1927年英苏断交和苏联驻波兰大使被刺,使俄共(布)中央包括反对派在内的俄共(布)全党和全体人民都共同意识到了“帝国主义阵营中武装干涉趋向的加强和战争的威胁”;“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国际形势极为紧张的新时期”;“战争的危险正在增长”。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后使国际上各种矛盾迅速激化,局部战争已经开始,这更使俄共(布)认识到“新的帝国主义战争日益逼近了”,“我们应当采取一切措施保障我们的国家以防止突然的事变”。在帝国主义包围下,在战争的现实威胁下,新生的苏维埃首要的问题是对付外敌入侵,使自己能够生存下去。要生存就必须备战。备战关系到苏维埃国家的生死存亡。备战就要求全党全国在政治思想行动上高度统一,要求实行半军事化的纪律,而且这些都得到了忍受牺牲自己暂时利益的俄国人民的支持。备战就要求全国人力物力财力高度集中,由中央统一调拨和使用。备战要求优先而且迅速地建立和发展强大的物质基础,因而不得不高速度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以便发展重工业,与此相应的也必须加速农业全盘集体化。而且实现此点也不能仅靠经济手段,必须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当时斯大林就有远见地指出:“同志们!决不能减低速度!……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我们不能知道帝国主义者究竟会在哪一天进攻苏联,打断我们的建设。他们随时都可以利用我国技术上经济上的弱点来进攻我们,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党不得不鞭策国家前进,以免错过时机,而能尽量利用喘息时机,赶快在苏联建立工业化基础……。党不可能等待和应付,它应当实行最高速度的政策。”(《斯大林全集》第13卷第37、168页)
二、理论局限。在没有先例、没有现成答案的情况下第一个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俄共(布),在理论上的成熟也有一个过程,对此不可以强求他们必须是先知。 当时俄共(布)能得到的理论素材是:(1)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新版第3卷第323页);(2 )列宁所说的:“社会主义的产品生产代替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列宁全集》中文版第6卷第193页)。列宁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其思路也是认为商品货币关系仅存在于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商品、货币、市场。这就是20年代和30年代苏联理论界和包括反对派在内的俄共(布)全党的理论认识水平。当时,波格丹诺夫说:“新社会的基础不是交换,而是自然经济。生产与消费之间没有买卖市场,只有有意识的、系统的、有组织的分配。”布哈林1928年8 月在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说:“没有小生产者的地方,大家就完全可以放心地反对‘新经济政策’。”他认为在公有制普遍建立,小生产者已普遍被改造后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商品关系和市场的。在这种还没有经过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检验的理论局限下,不仅斯大林,整个苏联理论界都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他们按照当时理论水平认为社会主义必须建立高度集中的排斥市场调节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当时俄共(布)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也受到理论上的局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经过一个过渡时期,国家要把生产资料集中在自己手中,统一领导整个国民经济。列宁也坚持上述观点。基于这一理解,以斯大林为首的俄共(布)中央认为: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不允许生产资料私有制存在,它只能采取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全民所有制(亦即国家所有制)和合作社集体农庄所有制。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包括两个方面:(1 )它是社会主义全部财产的唯一所有者;(2)它集中地统一地管理国民经济, 这种管理职能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而愈益加强。
在当时这种理论认识指导下,再加上国际环境所迫,以斯大林为首的俄共(布)中央建立高度公有化的、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的经济体制,是很自然的。苛求以斯大林为核心的俄共(布)中央必须是超越时空的先知先觉,是没有道理的。值得指出的是:恰恰是斯大林在后来的实践中逐步突破了理论上的局限而提出了有关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
斯大林体制的主要特征是:(1)高度集权的党内领导体制。 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实际权力较弱,党中央“日常工作机关”的实际权力较强;中央政治局的权力集中于“七人小组”,而“七人小组”又听命于总书记。(2)党对苏维埃国家实行全面领导。 党领导最高苏维埃,代替立法机关起草、制定、通过、批准立法文件。党直接领导政府,管理国家行政事务。(3)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在中央、 地方和企业之间的权力配置关系方面,把权力高度集中于按专业划分的中央工业部门管理。(4)指令性经济计划。 国家下达的经济计划具有法律效力,各级领导机关都必须执行,排斥除农村集市贸易之外的任何市场调节。(5)以行政手段作为经济管理的主要方法。 国家通过下达决议发布命令等手段组织全国经济生活,管理生产,经济管理手段基本被废止。(6)庞大的计划管理体系。 由庞大的计划管理机构(主要是各级政府的计委系统和部门计划机构系统)、计划指标体系、计划编制程序构成的计划管理体系控制整个国家经济运行。(7)单一的公有制。 国家法律只承认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两种形式:国家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合作社——集体农庄所有制。排斥其他经济成分。(8 )高度集中的工资管理体制。工资的管理权、决定权集中于中央;实行以行政管理为特征的工资等级制。(9)高度集权的财政信贷体制。 财政审批权集中于中央;由国家直接控制财政收入来源;实行直接的预算拨款制;银行结贷集中化。(10)供给制式的物质技术供应体制。实行国家“供委”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实行按计划签订经济合同的物资调拨制。(11)国家严密控制的农业体制。农业所有制体系归国家控制;农业生产计划高度集中于国家;国家实行半无偿的占有集体农庄产品的收购制度。
斯大林体制有它不可否认的历史功绩。第一,这种体制是共产党人在俄国特定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所创造的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给后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以宝贵的启迪。第二,这种体制保证了30年代至40年代苏联在国内外风云变幻情况下全党和全国的统一和政局的稳定。第三,这种体制保证了苏联在30年代重工业高速发展,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第四,这种体制提供了反法西斯战争所需要的雄厚物质基础,保证了苏联在战争开始后迅速转入战时体制,夺取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五,这种体制为40年代至50年代苏联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与美国并列的世界强国创造了条件。第六,这种体制包含的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如公有制为主体、消灭剥削等等,为后来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借鉴。许多原则性的东西至今也难以完全否定。
斯大林体制也有不可否认的弊端。第一,权力过分集中,民主太少,领导容易脱离群众,也容易产生破坏法制、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第二,经济上统得过死,经济缺乏活力,经济效益差。第三,管理机构膨胀,容易滋生官僚主义,不易防止国家机构官僚化。斯大林体制的这些弊端后来逐渐暴露出来,成为这种体制出现僵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改革当然也就势所必然了。
斯大林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还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其中有许多理论是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践考验的。主要有如下几点:
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上是错误的,他在1936年即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但是他关于建成社会主义的条件的论述却有独特的价值,至今也不能全盘否定。斯大林提出建成社会主义的条件为:(1 )在生产力方面,必须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2)在生产关系方面, 必须是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3 )在社会阶级结构方面,必须是消灭了阶级,消灭了剥削,只剩下工人和农民两个友好合作的阶级及其知识分子;(4)在政治制度方面, 必须是建立了各民族平等的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苏维埃国家制度。这些条件显然比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指出的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准要低,这是斯大林在现实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阶段理论观点的调整。
2.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斯大林在50年代修正了他原来提出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的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会落后于生产力,它们之间无疑是有矛盾的,将来也会有。社会主义本身会在解决这些矛盾中前进。这实际上阐释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
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斯大林不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平等、友好合作和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斯大林没看到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特殊矛盾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但他看到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平等、合作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一种,却是一个贡献。
4.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理论。斯大林肯定,社会主义需要改革,并且这种改革是以“逐渐变化的方式进行的,旧的东西并不是干脆被废除干净,而是把自己的本性改变得与新的东西相适应,仅仅保持着自己的形式。至于新的东西,也不是干脆消灭旧的东西,而是渗透到旧的东西里面去,改变旧东西的本性和职能,并不破坏它的形式,而是利用它的形式来发展新的东西”(《斯大林选集》下卷第579页)。 这一观点尽管有缺陷,但亦有其独到之处。
5.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理论。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商品生产,这是他的一大理论贡献。虽然他在承认社会主义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时有很大保留,但应该肯定:第一,斯大林是这一理论观点的首创者;第二,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
6.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问题。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仍然存在并起作用,价值规律是客观的。在这个问题上斯大林的认识尽管有局限,但应当承认这在当时是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对后来的社会主义理论有巨大影响。
上述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都有不成熟、不完善或带片面性的方面。但我们对待这些理论观点应该采取辩证的分析的态度,全面肯定和一笔抹杀都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