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学校民主管理的新发展_民主管理论文

校务公开--学校民主管理的新发展_民主管理论文

校务公开——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的新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务论文,管理工作论文,新发展论文,民主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改革在不断深入,学校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与学校发展更加紧密相联,全面实施校务公开,搞好日常民主管理,增强教职工全方位、多层次参与的力度,拓宽民主管理的领域,显得尤其必要,是新形势下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的新发展。

一、“校务公开”是新形势下确保学校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在整个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都要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新的形势呼唤民主管理要有新的发展、更宽的领域,呼唤更及时、多层次的知情和参与,呼唤民主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实行校务公开是新形势下确保学校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和教职工的积极性。

在新形势下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参与生源竞争,没有生源之日,也就是校长难过之时,要振兴学校,只有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把教师当成学校的主人和自己的依靠力量,这就必然形成校长依靠教职工办学校和加强民主管理的自觉性和必然性。所谓领导:“领”就是带领群众,“导”就是引导群众,离开群众,就无所谓领导。所谓主人翁:地位和责任是统一的,权利和义务也是统一的,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事教学,才能与自己的主人翁地位相适应,这都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俗话说:没有沉不了的船,一切在于人的努力。如果学校校务遮遮掩掩,搞校务封闭,暗箱操作,必然会引起教职工的强烈不满,会极大挫伤教职工积极性。要真正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就必须做到“取信于民”,使广大教职工真正达到知校情、议校事、参校政。正如有的教师说:“学校好了我们好,学校倒了我们倒。”这正是学校在新形势下确保发展的内在动力,这内在动力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广大教职工为了学校和自己的生存,必然全力开发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千方百计参与办好与自己命运息息相关的学校,这才能真正体现出新形势下学校教职工有主人权、负主人责、得主人利。

2、有利于加强教职工民主参与,进一步增强学校的科学管理。

在新形势下学校要自强自立,学校的兴衰成败落在了包括校长在内的全体教职工身上。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这就必然唤起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愿望和要求,这就决定了他们是改革的主体,是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教职工最关心改革,迫切想知情和参与。教职工知校情不仅有利于干群关系,也是教职工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的前提条件。教职工对学校没有知情权,就没有参与权和管理权,依靠就是一句空话。校务公开的重要作用就在于通过公开校情,使广大教职工能真正了解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重大事情和学校领导勤政廉洁等情况,为广大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打下了良好基础。实践证明,校务公开使民主管理工作把组织和带领教职工推进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参与力度,提高了参与效果。校务公开既有利于教师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权利的落实,又有利于学校科学管理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3、有利于加强教职工民主监督,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

知校情不仅是依靠教师搞好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也是依靠教师加强民主监督的前提和基础,应善待教职工的知情权。校务公开的积极作用就在于通过公开,把学校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校领导的勤政廉洁情况置于广大教职工的监督之下,使民主管理工作领域更宽,内容更丰富,把教职工的监督权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实行校务公开,加强群众监督,既是对学校领导干部的监督和制约,更是对学校领导干部的支持和爱护。校务公开能有效地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民主意识,能提高勤政廉洁的自觉性,防止干部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能促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增强凝聚力,应该说,学校有多大的自主权,教代会就应有多大的审议权和决定权。校务公开使民主管理工作领域更宽,内容更丰富,把民主监督具体化、制度化,有利于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有效结合起来,从源头上实施校务公开的监督职能。不能简单地把校务公开看成校情公开,从广义上讲,它涉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问题,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发挥广大教职工监督作用的一个重要措施。从学校来讲就是通过校务公开进一步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更贴近广大教职工,加强了广大群众对干部的民主监督,推进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使依法治校得到进一步落实。

二、“校务公开”是校长负责制和民主管理有机结合的新发展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加强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领导,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好企业。强调要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实行民主评议企业领导人和厂务公开。”行政管理和民主管理的结合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企业实践的产物。校长负责制对发展教育事业,对提高学校领导水平和管理效率已经起到积极作用,在校长负责制和民主管理有机结合情况下,推行校务公开,更能贴近广大教职工,是校长负责制和民主管理有机结合的新发展。

1、从我国国情理解。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学校在校长负责制情况下,实行民主管理是广大教职工应得的而不是管理者赐予的,不能可有可无。搞好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决定了我们最注重发挥人的作用,最尊重人的价值,最尊重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校务公开,为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充分体现了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2、从学校管理职能理解。学校管理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需要科学严密的行政手段管理,校长负责制做到了,不这样整个队伍就不可能组成一个和谐的“交响乐队”;另一方面,需要发挥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作用,需要坚持民主管理在新形势下的不断创新,拓宽领域,增强力度,使干群更紧密团结,使全校教职工队伍心更齐气更顺,激发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在教职工队伍中建立同志式的团结互助、齐心协力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两种管理职能紧密结合共同努力的管理形式。

3、从学校管理方法理解。古人说:势尽则疏,利尽则散。校长治理学校单靠管卡压是不行的,单靠经济刺激也是不行的,应该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因为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办学,领导者和教职工应该是同志式的平等合作关系,这种关系应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走群众路线,是办好学校的重要方法。校务公开则进一步要求我们要坚持尊重人,尊重教师的人格和民主权利;要坚持理解人,对教师的思想行为表示理解,善意帮助;要坚持关心人,努力为教师办实事,尽心为教师排忧解难,它是发挥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好形式。

4、从学校管理思想理解。党中央反复提出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不仅在政治上充分肯定了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也肯定了社会主义管理的根本指导思想,应坚决贯彻“依靠”方针。校领导要正确认识自己,本身是管理者,是学校教职工中重要的一员,应珍惜自己的荣誉和责任。不能成为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的孤家寡人。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集体的智慧来解决,要使解决问题的决策建立在民主和科学的基础上。校务公开充分体现了在管理思想上要坚持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作为管理者的根本立足点,是校领导尊重、相信、依靠广大教职工群众的有效载体,是法制化的表现,因此校长负责制应通过校务公开的形式使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

三、“校务公开”要围绕中心、促进学校发展积极推进

1、要充分认识推行校务公开的重要性。在新形势下随着学校自主权的扩大,有的校领导依靠教职工办学校的思想淡漠了,忽视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权利;有的学校管理混乱,学校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有的领导滥用职权,贪污腐化,严重败坏了党风,挫伤了教职工积极性;有的学校领导认为学校有了教代会就够了,还搞什么校务公开,校长真难当;有的学校工会干部认为工会工作太多了,还搞什么校务公开,这项工作真难做,这都表现了对校务公开工作的畏难情绪。校务公开工作的开展,需要借助外部环境的完善和多方力量合作的推动,要形成党政工齐抓共管的局面。实施校务公开,能切实加强教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能有效调动广大教职工当家做主的积极性,能进一步推动学校落实“依靠”方针,进一步促进学校民主决策、法制建设和科学管理。

2、要围绕中心把握学校工作的全局性。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校务公开也要围绕中心,围绕学校的重大决策,围绕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要从全局的观念进行校务公开,建立完善的党政工齐抓共管的领导格局,立足于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家底公开大家管,考勤公开大家看,经费公开大家算,任务公开大家干。

3、要把握从学校工作实际出发的重点性。校务公开要注意围绕学校的工作重点展开。一要围绕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公开;二要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难点、教职工关心的热点和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焦点来展开;三要注意从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进行公开。各地的情况不同,公开的重点可有所不同,就是同一学校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公开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有所侧重。哪些问题制约改革、发展和稳定,影响教职工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哪些问题关系到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校务公开就从哪里入手。

4、要注意校务公开形式的多样性。校务公开要坚持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学校重大事项都要通过教代会进行审议。还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如时间特别紧迫的重大问题可召开教代会联席会议进行公开,一般的问题可在校务会上进行,每学期利用一次全校教职工大会通报校务公开基本情况,还有校务公开栏、校报、座谈会等形式,让每个教职工都坐到主人的位置上,那他们在工作中就会释放出自己的最大能量。

5、要抓住校务公开的时效性。形势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学校的重大决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要求有较高的效率,要一早二快三活。早就是及时公开,让教职工尽早参与,不失时机地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组织教职工参与管理;快就是快速参与。决策要迅速,要针对决策的问题及时组织部门和教职工进行会诊;活就是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参与。注重时效性,就要加强教代会专门委员会的职能,建立若干精干的专门小组,做好日常的动态参与,充分发挥教代会联席会议的作用,及时审议协商有关改革决策。

标签:;  ;  ;  ;  

校务公开--学校民主管理的新发展_民主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