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感知数学教学要重视论文_周晓武

首次感知数学教学要重视论文_周晓武

江西省永新县龙安中心小学 周晓武

摘要:小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开端“首次感知”。首次感知要求感性材料充分、准确、完整。教师教学要根据学生感知活动的规律。

首次感知要注意感知方法的多样性。

关键词:首次感知 感性材料

感知方法感知是思维活动的窗户,是人们深入认识事物本质的开端。

小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在很多情况下都要经历首次感知的过程。

如果首次感知不充分、不准确,以后即使重复多次,也难以消除已经造成的模糊印象多次。因此,在教学新知时,教师要根据学生感知活动的规律,为学生提供充分、准确、鲜明的首次感知材料,精心组织好首次感知活动,充分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效应。

一、注意感性材料的形式充足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抽象的数学概念时,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积聚较丰富的感性经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我校有一 位教师 在教学“认识长方体”时,除了引导学生观察一组大小悬殊的长方体实物——药箱和粉笔盒外,还出示下面几组对比鲜明的实物:厚薄差别较大的俩个长方体——砖块和马粪纸;质地形状差异明显的俩个长方体——直尺和一段方钢;空心和实心的俩个长方体——玻璃缸和木块。

直观演示时,除了竖放,还可横放、侧放、斜放。通过观察,撇开大小、厚薄、质地、位置等非 本质属 性,而只注意它们的形状,从而使学生明确了这些物体都是长方体。

二、注意感性材料内容的完整性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抽象概括,大多是建立在不完全归纳基础上的。尽管如此,为学生提供的首次感知材料在内容上也要注意尽量完整,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对抽象概括的结果确信无疑。如我乡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从三角形的分类和大小俩方面考虑,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折一折、撕一撕、拼一拼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分别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进行分析研究,探寻规律,再让学生将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俩个小三角形,将俩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从而领悟三角形内角和的守恒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三、注意感知方法的多样性人的感知活动是通过多种感官相互配合、协同参与的,不同的感官共同活动,可以大大提高感知的效果。因此,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同时协调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作用于感知对象,从多方面获取感性知识。如我乡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引导学生:1.看一看:出示1平方厘米的模型,让学生仔细观察1平方厘米是什么形状,有多大?2.找一找: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组平面图形纸片,从中挑出1平方厘米来。3.摸一摸:让学生用手轻轻抚摸,感觉1平方厘米的实际大小。4.想一想: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1平方厘米和生活中的什么东西的面差不多大?(大拇指甲)5.量一量: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去度量课本上俩个图形的面积。上述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鲜明、深刻的1平方厘米的表象,强化了1平方厘米的平面感,这样,就不会与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及以后要学习的体积单位相混肴。

论文作者:周晓武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1

标签:;  ;  ;  ;  ;  ;  ;  ;  

首次感知数学教学要重视论文_周晓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