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 364000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在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要让学生真实地通过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感悟。
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
一、注重与生活实事相结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具有开放性。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
二、注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在课堂教学中增加符合学生特点、来自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因为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还蕴藏在学生多彩多姿的生活中。
在教学《欢迎来我家》一课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让学生待客与做客,独自在家时陌生人来访这两个情境,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表演。学生兴趣盎然,不但表演了我要求的内容——怎样待客、做客,怎样对待陌生人来访,还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用几句旁白配音强调注意点,有的还表演了平时自己知道的对待陌生人来访的方法,有的模仿父母针对有的同学待客、做客、对待陌生人来访时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进行耐心教育,有的扮演爸爸妈妈对待客、做客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学生从不同侧面群策群力,把情境中的问题一一巧妙解决。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受学生欢迎,他们身临其境,在角色模拟中学会了知识,增长了本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本学期的一节《品德与社会》课,上课五分钟了,学生小鑫还没有出现。原因似乎简单的可笑:即将上课,班长请大家进教室,小鑫不进,一位学生顺口说:“不进算了,少了你,咱班早得纪律红旗了!”小鑫一怒便跑下楼去。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找回小鑫后,我调整了原定的教学计划。
将《品德与社会》中“共享友爱阳光”单元提前,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把生活搬进课堂
这个学期,我校每个班级都装上了“班班通”。多媒体的普及,为我们的课堂增色不少。例如,在教学六下《对手也是朋友》这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视频《感谢对手》,通过观看熊倪与萨乌丁在奥运会上的比赛过程,增加了教育的真实感、亲近感,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将学生的“知”转化为“行”
“教一定要通过作用于儿童的活动来发挥影响,学一定要成为儿童通过活动的主动构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载体即是活动,教师要设计、安排、组织好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给学生一个自然真实的活动场景,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有所思考,有所体验,而后有所感悟。如表演、操作、小品、游戏、实践、调查等活动形式,让儿童能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活动中去探究解决问题,并在过程中掌握课文内容,悟出做人之道理。
活动时一要贴近儿童,二要突出目的性,三要注意活动有序性,四要注意活动参与性,五要注意在活动中的探究性与交流性。
《品德与社会》主旨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是为了“悟行”,“悟”是基础,“行”是根本。因此,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把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道德规范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在社会活动中发展品德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自觉防止和克服“能说不能做”的现象,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体验,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在大自然中体验。带着知识去体验生活,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与提升自己的智慧,同时享受创造带来的生活。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以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从而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体现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
参考文献
胡斌 浅谈《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33),89。
论文作者:李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6
标签:学生论文; 品德论文; 社会论文; 课堂论文; 儿童论文; 社会生活论文; 活动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