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地整治包括建设用地和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不改变建设用地性质,通过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等,归并零散、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达到提高集约节约用地程度的目的;农用地整治旨在增加农用地面积或提高田间设施配套率,达到提高耕地质量和数量的目的。
关键词:土地整治;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一、土地整治项目类型
土地整治可分为建设用地整治和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不改变建设用地性质,主要整治手段是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等,通过归并零散、低效利用的城市建设用地,达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集约节约用地的目的。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农用地的整治,根据地类不同,主要采取整理、复垦和开发等手段,旨在增加耕地面积、增加田间基础设施配套、提高耕地产出率和农用地的利用效率,根据整治的地类不同,可分为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三大类。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分别对应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按照具体对象可分为6小类,具体类型如下:
1. 基本农田整理。主要通过增加基本农田基础设施配套,达到提高耕地产出率、提高农田质量等级的目的。包括平整土地、新建或改造田间灌排设施和田间道路、新建农田防护林等,以期达到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资金主要来源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
2. 农用地整理。目的是提高耕地质量,包括改造盐碱地和中低产田、坡地改梯田、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主要通过整理项目实现,资金主要来源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
3. 地块调整。重点是对零散破碎的地块的调整、整合和归并,以便于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经营,目前一般通过嵌套在整理项目内完成。
4. 城镇建设用地的复垦。主要是指废弃工矿用地的复垦,如废弃的砖瓦窑、采沙场等。此类项目主要采用复垦的手段,通过工程措施,达到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保障占卜平衡的目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耕地开垦费。
5. 未利用地开发。根据对宜农未利用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确定宜农未利用地的分布与数量,通过工程措施增加耕地面积。主要是通过开发利用滩涂、水域、荒草地等,此类项目主要采用开发的手段,通过工程措施,达到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保障占卜平衡的目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耕地开垦费。
6. 村庄的治理。主要指治理“空心村”、因地质灾害搬迁或出于生态保护、环境保护需要进行移民等农村居民点的治理。目前此项工作主要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新农村建设实现。
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土地整治项目涉及面广、具体实施过程中环节多、协调量大,项目实施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待解决。
1. 重数量,轻质量。首先在项目申报时,审查注重的是项目的规模、面积、项目数量等,常常忽视项目的位置、基础设施条件等,导致高投入低回报,项目实施后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其次对项目实施后的面积要求较高,在项目竣工验收时,要求对新增耕地的面积进行复测,新增耕地数量不得小于项目申报的面积,却没有明确耕地质量衡量标准,片面追求新增耕地的数量,忽视了耕地质量这一影响耕地产出的重要因素,导致了新增耕地虽然从数量上达到了标准,质量却参差不齐。
2. 重实施,轻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论是从工程体系或是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均日渐完善,项目从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预算到施工再到竣工验收等各环节均有章可循,而项目竣工后除有检查要求的项目外,工程设施的后期管理和管护无人问津,导致出现新增的田间基础设施被破坏、新增耕地二次荒芜的情况。
3. 如何协调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群众受思想意识的限制,通常情况下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在缺少补偿的情况下往往难以沟通。经常出现过因灌溉设施、道路林网或电线杆、变压器占地,群众索要补偿的问题,造成工期拖后,严重阻碍了项目实施的进度。
三、加强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解决措施
1、提高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决策科学性与民主性
土地整治项目决策始终贯穿于施工项目管理的始终,因此,土地整治企业相关负责人对此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特别是在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前期做好项目评估、项目选定以及可行性分析等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在科学以及民族的基本原则下,运用先进的管理办法,从而提高整个土地整治施工工程质量水平。
2、加强土地整治工程检测评价体系建设
在土地整治工程施工整治过程中,建立起严密而科学的监测评价土地整治施工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其中土地整治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材料采购进度检测、施工工程进度检测、财务进度检测以及社会影响检测等方面内容,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检测内容包括施工环境检测、土壤检测、水资源检测以及安全性检测方面内容。因此,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国建立起完善的检测点,从而增加施工人员的实地检测次数以及定期的土地整治进度进行跟踪以及检测,从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土地整治工程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3、增加土地整治工程建设的公开性
在进行土地整治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以工程实际情况为主要出发点,并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三项基本原则对工程招标以及施工材料采购程序对工程物质、劳务进行有效的确定。在工程土地整治施工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土地整治工程采购内容主要包括货物采购、土建工程采购以及咨询服务采购三个方面内容,对此,采购可以在此基础上将其分为招标采购以及非招标采购两种。只有在土地整治工程项目进行不断的公开,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施工项目资金使用用途的合理性。
4、提高工程项目资金合理性
在土地整治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资金并不是无偿使用,在资金的应用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施工工程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开资,预防风险。基于此,土地整治施工企业内部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资金管理部门,并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遵守财务“申报批用“制度以及流程,确保土地整治工程项目资金能够专款专用。此外,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遵守财务流程以及手续,从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工程项目资金能够在一定程度得到合理的贯彻以及落实,同时施工工程运作情况以及使用情况定期如实上报,接受上级相关部门的监督以及检查。
综上所述,在我们国家土地整治施工工程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施工任务,因此,在进行土地整治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在遵循以施工工程实际情况下为主要出发点的前提下,必须要政府、社会以及施工单位等多方面共同配合,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土地施工整治,同时,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也要严格进行监督以及检查,只有在各方面共同配合下,从而才能有效的解决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出现的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
[1] 赵琳琳.浅谈土地整治工程的发展目标及质量提升管理办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4).
[2] 赵琳琳.浅谈土地整治工程的发展目标及质量提升管理办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6).
[3] 汤怀志,梁梦茵,范金梅,关小克.我国土地整治规划的发展历程、趋势与反思[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
论文作者:陈逸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土地论文; 项目论文; 耕地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设用地论文; 目的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