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论文_农文光

德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论文_农文光

农文光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侨联中学 511400

【摘要】不仅初中美术课承载着美育的作用,而且初中美术作品中蕴蓄了丰厚的德育因素,可以说初中美术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十分优良的载体。为此,我们美术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情操夯实基础。

【关键词】德育;美术载体;人文情操;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7-180-01

初中美术是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素材之一,这是因为教材中的那些名家的作品都是他们良好情操的载体,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做了如下探讨:

一、以美术教学孕育学生美好的情感

初中美术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其中的每一幅作品无不凝集着作者的心血和智慧,美术教学如果没有与作者心灵的交流,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美术教学。初中美术就是以这种归宿感和自觉性对学生进行情感和精神陶冶的,也因此而具有深厚的人文性,因此,往大了说,初中美术是对学生的理想和愿望、情感和道德、尊严和个性、信念和价值等方面的追求的导引。

西方美术史学家詹森这样解释美术的潜在价值:没有别的学科能引导人类尽情地遨游历史时空,更没有别的学科能如此强烈地描述过去与现在之间的持续感,以及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与文学或音乐比较中,我们认为绘画和雕刻更能传达艺术家的个性;绘画和雕刻上的每一笔、每一触都是艺术家特征的记载,不管他所要遵守的陈规是如何的严厉。詹森认为美术作品往往是艺术家感情的凝聚,是他们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这是对美术作品的高度概括,如:梵高的《星月夜》,他笔下的村落是用平直、粗短的线条绘成的,象征着村野的宁静,而天空则以粗犷弯曲的线条绘成,空中和地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是作者躁动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的寄托;吴冠中的画卷《春如线》,画面上江南春天的美丽,是用一串串抽象的点线面来表述的,对此,我们可以解读为是作者用画笔耕耘人生之路的暗示,是对青春、对生命的感悟和幻化,是梦中回故乡的记忆,可以说每一幅传世佳作,都是大师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是陶冶学生情感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上好的素材。由此可见,美术教学不仅仅是美育,更是一种德育教育,它以对真善美的追求陶冶来学生的情感,来涵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来激发学生想象美和创造美的动力。

二、以美术教学涵养学生高尚的人文情操

作为初中美术教师,我们除了必须以大师们的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感之外,还必须指导学生进行情感实践。当然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自身必需要有丰富的情感,以我们自身良好好的情感素养和个性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构建良好的教与学的双边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生活,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职能将逐渐减弱,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职能将逐渐加强,这就预示着情感教育将是将来教学中的重点。而实际教学中,许多同行仍止步于传道授业解惑层面,忽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严格的说,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学。要将情感教育贯穿于美术教学始终,除了我们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情感之外,还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实践。只有这样,美术课堂上,我们的一言一行才能成了情感传感器,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以美术教学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取向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的职责,首先是架起学生和艺术作品、艺术家之间沟通的桥梁,自觉接受熏陶;其次是引导学生在艺术创作活动中,逐渐树立良好的价值取向。

美术是初中德育教育的最佳载体之一,这是不争的事实,它追求以情感教育来优化美术教学,在课堂上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陶冶学生。从而引导学生见贤思齐,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为此,教学中我们就必须到:

1.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没有兴趣的支撑,一切教学活动都是牛不喝水强按头。而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必须充分挖掘美术教材独特的情感魅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学生因境生情,兴趣上来了,我们就要注意将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如教学“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以大屏幕展示教材上的艺术作品,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赏析,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品味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自觉接受美的陶冶,并进行深入分析,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现美和创造美,同时鼓励学生对艺术作品自由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给予积极的评价,必要时给予引导和点拨。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艺术创作,以巩固其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初中美术教学,由欣赏和创作组成,二者都需借助想象和联想,可以说离开了想象就没有美术教学。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学生的进步,推动着知识的更新换代。如教学“画家笔下的色彩”,引导学生欣赏梵高的《向日葵》,然后要求学生尝试改变色彩的明度和纯度,这非常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他们的头脑中常常会产生一些丰富的想象,却又蒙着一层纯自我的神秘色彩,他们按自己的方式创作出稚拙美,那堂课,学生的作品很有创意,还曾获得我市一等奖。由此可见,充分尊重学生神奇的想象,并挖掘其中的审美奥妙,进一步激活他们联想和想象,创作出寄寓他们情感的美好而又独特的作品,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在参与中升华情感体验

美术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而不仅是关注学习结果,如教学“笔墨千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欣赏《鹊华秋色图》和《清明上河图》,学生在赏析中自觉地将民族自豪感升华为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结语

总之,美术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美好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陶冶,是我们中学美术教师的职责。美术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千姿百态,我们挖掘和运用的方法也应不拘一格,以便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要给予充分肯定,避免重智育轻德育的做法。惟其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健康的审美取向和健全的人格,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会娟.初中美术课堂上要注意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2,(08):37.

[2]李丽.融德育于美术教学,让课堂更精彩[J].美术教育研究,2015,(06):96+98.

[3]亢海涛.谈德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7,(01):55.

论文作者:农文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  ;  ;  ;  ;  ;  ;  ;  

德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论文_农文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