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形势发展趋势及其缺陷与变量_经济增长率论文

世界经济形势发展趋势及其缺陷与变量_经济增长率论文

世界经济形势走向及其缺陷与变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形势论文,变数论文,缺陷论文,走向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美国经济与股市—依然强劲

美国是世界经济的“重量级”,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29%。美国从1991年3月走出危机,截至1999年3月,美国经济业已扩张了96个月,并有可能突破战后历史上最长的扩张期。进入1999年,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多次宣称“美国经济仍在强劲地扩张”,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疲劳”现象,其中包括劳动力短缺、有些企业利润趋降、债务增加等等,但美国实体经济的基本要素仍然不错, 自我调节能力强。 格林斯潘1999年7月21日与28日两次在国会作证时指出,1999 年美国经济增长率预测值为3.3%—3.75%之间;消费物价指数将介于2.25%—2.5%之间;经常帐目赤字维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2.5%—3%之间。当前的失业率为4.3%,是1983年的9.7%以来的最低点。从理论角度看,如果经济增长超越了一个经济体系的潜能产值(potential output),那么低失业率将推动工资成本的上涨,迫使厂商提高一般价格。为此,格林斯潘指出“若目前4.3%的失业率继续下降, 这将导致联邦储备局认真考虑提高利率,以压抑螺旋型通货膨胀机制的产生”。这是日后美联储再次提高利率的信号。

经济强劲增长原本是一种好的现象,但是在市场经济中,它却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周期循环规律的约束,特别是经济运转得太快时,其效果并不见得是正面的。正如克鲁格曼所说“如果把经济看成一台可以不同速度运转的机器,机器运转快了,产量就可以增加,但运转太快,机器就会过热”。统计数字显示,1997年和1998年,美国连续两年经济增长率高达3.9%。1999年第一季度为4.1%,第二季度为2.3%, 虽然比预测低了1个百分点,但全年将会接近4%。在经济因素的作用下,美国股市一涨再涨,股市高涨反过来又对其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然而,美联储一直担心经济过热,进而引发通货膨胀,担心股市泡沫破灭,进而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美联储分别于1999年6月和8月两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各次提升0.25个百分点。由于第一次提息,人们早有预期,并认为年内不会再提息,因此,股市不仅没有下跌,反而上涨。但是,美国1999年7月份的就业人口及平均时薪的增幅均高于预期, 格林斯潘在国会作证时指出,如果劳动力市场供需吃紧,引发工资上涨就会推动物价升高,这将促使联邦储备理事会再次提高利率。 统计数字表明, 美国1999年7月非农业就业人数增加31万人,高于预测的 20万人,平均时薪增长率为0.5%,高于预期的0.3%。因此,在第二次提息前后,美国股市纷纷下跌。与1998年同期美股下跌相比,不同的是,1998年股市下跌是股市经历俄罗斯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信用紧缩,而1999年股市的修正则是升息压力所造成的结果。

从市盈率、股价、股票回报率以及股票市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等指标考量,美国股市存在泡沫化的趋势。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不尽相同,有人认为没有泡沫;有人认为有泡沫,且十分严重;有人认为有泡沫,但不必担心泡沫会破裂。对何谓泡沫,其理解也不相同,有的经济学家将美国的泡沫归纳为三种形式:一是美国股市不断升高。自1982年以来,美国股市持续升高,尤其是自1991年后的强劲经济增长,所带动的道指突破13000点的水平;二是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攀高。1998 年,美国贸易逆差剧增53%,高达1690亿美元;出口呈现13年来的首次下降,进口则持续扬升。1999年,美国贸易逆差有望突破2000亿美元;三是美国消费者不断举债,消费者贷款急剧增加,储蓄率则呈现负增长。以上任何一种泡沫如果破灭,都会导致美国经济出现严重滑坡。

然而,所谓泡沫实际上存在于两个市场,一个是股票市场,一个是不动产市场。美国的不动产市场可以说并没有泡沫化,其泡沫化系指美国股票高估,股票价格与其价值的背离。格林斯潘说“危险的是近来不应该有,也许过于亢奋的持续的发展,可能会把股市价格推高至无法支撑的水平”。股市有泡沫总归是要破灭的,问题是将以何种形式破灭,其形式无非有两种,其一是突发性的破裂,重现1987年惨景,并产生全球股市暴跌的连锁反应;其二是逐渐修正、降温,使其膨胀的股市逐渐释放出泡沫。由于美国经济的基本面不会发生逆转,尤其是通胀率、失业率较低,以及企业获利增长将激励股市,因此,美国股市不会突发社会性的大幅暴跌,正如克莱因教授所说,美国股市确实存在泡沫,然而人们不必担心泡沫会破裂。

美国政府和美联储比谁都清楚,如果股市暴跌,其后果将是相当严重的:(一)股市暴跌将严重影响股民的收入,从而减少消费,导致经济下滑。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3是依靠个人消费需求的拉动。从统计数字看,1998年,美国家庭所得共增加2000亿美元,其中1000亿美元来自股市上涨,700亿美元得益于利率降低,减轻了家庭付息负担,300亿美元受惠于外国通货紧缩,进口物价下跌。美国家庭将2000亿美元中的1000亿美元用于投资股市,另1000亿美元用于消费。上述数字表明美国家庭消费与投资并重,因而有助于物价稳定和股市走高;(二)股市暴跌将使企业通过股市融资的成本突然升高,并推动利率上扬,阻碍投资;(三)股市暴跌将打击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引发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出现波动,势必要殃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反过来又会加重美国经济恶化的程度。

基于上述原因,美联储不会坐视股市暴跌,两次提高利率就是为膨胀的股市和过热的经济降温所采取的重要举措。这对美国来说,并非是一件坏事。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美国面对的国内外形势亦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包括美国利率趋升,美元趋贬,原油及初级产品价格上扬以及全球通货紧缩缓解等等。这些变化对美国经济既产生正面影响,又产生负面影响。2000年是美国总统选举年。为此,美国共和党政府一定要确保美国经济既不过热,又要有适度增长的局面,如果处置不当,造成经济“硬着陆”,那么必然会引起选民们的反感。所以,美联储只好小心翼翼地走在“钢丝上”,既采取必要的金融措施,又要使其金融措施高度“透明化”,以免强烈冲击市场。从美联储的手法看,它将以微调方式促使股市和经济逐步“冷却”。与此同时,为防止美国经济过速滑坡,近两年来,美国一直要求日本和欧盟推出有效措施,包括解决不良债权、扩大公共投资、刺激消费需求,以提高它们的经济增长率。如果日本和欧盟经济上去了,不仅可以增加亚洲国家商品的进口,带动其经济进一步好转,减轻对美国市场的压力,又可以扩大对美国商品的进口需求,弱化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的程度。西方国家经济周期的非同步性,将使美国在近期内能够避免发生经济萧条。2000年,美国经济可能回归到美联储所设计的增长率目标,约为2.6%左右。

二、欧盟经济与欧元—由弱转强

欧元的启动对欧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在欧盟经济减速和欧元国扩大预算赤字的形势下,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从1999年1月1日的1.18美元,降至7月17日的1.014美元。外汇市场甚至预期,欧元有可能跌至与美元同价的地位,即1欧元兑1美元。

欧元价位的疲软,其促成因素很多,首先,从经济基本看,欧盟经济表现远不如美国;其次,汇率水平往往受利率高低的影响,美国的基本放款利率大约为7.75%,而欧元11国则平均仅为4.15%。因此,国际资金仍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从而助长了美元的强势地位。再次,欧元自启动以来,欧盟经历了科索沃危机、欧盟委员会全体委员辞职、德国和意大利财政风波等,这些事件加速欧元向下波动。

面对欧元疲软的表现,不少人担心欧元将沦为弱势货币,与美元分庭抗礼已成破灭的幻想。因此,在欧洲央行是否应该进场干预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有的欧元国主张应予以干预,有的欧元国则认为欧元贬值和利率下降,有利于刺激欧元区的出口和经济增长。然而,欧洲央行对于欧元的跌落,基本上采取不介入、不干预的立场,其原因是维持物价稳定是欧洲央行的主要目标,在欧元区各国平均物价上涨率仅为1.1 %的情况下,短期内并无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可能。这是欧洲央行尚未动用2450亿美元外汇储备进场干预和拉抬欧元的根本因素。再者,尽管欧元曾一度贬值14%,但欧元标志着欧洲区域整合的象征,所以欧盟多数人仍看好欧元。尤其欧盟在强劲的消费带动下,企业信心增强,若干行业1999年第二季度盈余回升,全年企业盈余有望增长11%,显示经济由弱转强,1999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1.6%, 下半年的经济状况进一步好转,因此全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值已由年初的1.9%上调为2.3%。2000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将与美国大体相当,各为2.6%。 美国和欧盟经济增长差距缩小,使其欧元币值已从谷底弹升,1999年8月4日欧元兑美元汇价上升为1.0799美元,是5月以来的最高价位, 这一涨势还将持续下去,但增幅不致大到危及欧元区的出口。

三、日本经济与流动陷井—“平成萧条”见底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一直陷入困境,其经济增长率为零增长和负增长。从西方国家周期性的经济衰退来看,一般只需八个月到一年半的时间,经济就能触底反弹。但是,日本在1991年经济泡沫破裂以后,经济衰退几乎经历了整个90年代,其持续时间之长,其沉淀之深,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所未曾有过的。这足以表明,日本的经济衰退不单是周期循环的原因,而主要是结构性因素造成的结果,其中包括信贷体系错位,形成巨额的不良债权(80万亿日元)?;景气时期资产超值,导致设备过剩(价值85万亿日元);雇佣制度不良,造成人浮于事(过剩职工占职工总数的10.3%)。所有这些结构性问题,对日本的金融体系,投资市场和服务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波,使“平成经济萧条”迟迟不见谷底。

然而,1999年6月10日,日本经济企划厅宣布首季国内生产总值, 比上一季度增长1.9%(8月13日又修正为2.0%), 超过所有经济学家和投资机构的预测值。从经济企划厅编制的经济报告分析,日本景气变动的轨迹是:景气出现了“变化的胎动”(1998年12月)—“景气正在停止下降”(1999年3月)—“景气停止下降”(同年6月)—“景气稍稍改善”(同年7月)。上述变化情况表明, 日本景气扩散指数已有所好转,景气不再恶化。 其主要原因:(一)经济已连续两年下降(1997年为-0.7%,1998年为-2.8%), 因此经济较易从负增长回归到正增长;(二)通过财政政策带动,即由政府拨出巨额资金作为“紧急经济对策”,用于增大公共投资;(三)削减税收,“还富于民”。最高个人所得税由65%降至50%,企业所得税降为40%;(四)仿效美国“桥梁银行”的作法解决不良债权问题,对主要银行进行异例的大量注资救济,同时日本央行继续实行零利率的政策诱导;(五)推出“紧急雇用对策”,其规模为5429亿日元,预计将创造70万人以上的新就业机会;(六)民间消费有一定的恢复,1999年第一季度的个人消费增加1.2%。7月份,个人电脑、家用电器、旅游消费等都有较好的表现, 比1998年同期的支出增加75.5%。

但是,当前日本经济的根本问题仍在于民间设备投资依然不振,库存没有减少,失业率居高不下;银行的隔夜拆息,已由80年代的9 厘降为零利率,但零利率并未能使消费者多消费,银行多融资,企业多贷款,这说明日本的货币政策没有发挥刺激经济的作用,因而陷入流动性陷阱。日本经济稍有好转的主因是公共投资增加和政府倾尽全力推高的结果。然而不能不注意到,增加公共投资,发挥“土建国家”的作用,政府的债务负担将加重,财政赤字将增加。据日本官方统计,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负债总额现已激增到600万亿日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120%,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9.2%,两者均已达到危险水平, 从而带来更多的副作用。因此,人们对日本经济是否已经否极泰来,其看法大相径同,不少人认为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仍将为负数,但日本政府则认为,多次投下的巨额资金所带来的累积作用,将能把日本推向复苏之路,因此,1999年可以实现经济增长0.5%的目标, 甚至可能超过这一预测值。由于第二季度,日本经济没有出现大幅度滑坡的现象,使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达1.4%—1.5%,因此,1999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将呈现零增长,对区域和全球经济的下拉作用明显减弱。8月13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报告也将其对1999年日本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值从4 月间的-1.4%向上修正为0.2%,对2000年日本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值,从0.3%向上修正为0.8%。

由于市场人士对日本经济的看法转趋乐观,对美国经济悲观情绪持续蔓延,因而使日元买气强劲,从1月的1美元兑113日元上升为9 月的1美元兑103日元。有些人甚至预测,年底前日元可望涨破100日元兑1 美元的价位。但从大藏省的外汇政策看,它并不希望日元过度升值,以免影响稍有好转的经济,因此,必要时它会“采取适当、果断行动维持日元稳定”。日元升值和美元贬值,将带动美国以石油为主的进口原料价格上扬,加速物价上涨,这是美联储所要提防出现的局面。就此可以判断美元不会过速贬值,保持美元的“强势地位”,仍然是美联储的基本外汇政策。至于美元与日元的“合理价位”是多少?各方面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人认为“美元维持在兑115元—125元区间,日本和美国都不会感到不安”?有人认为“110日元—130日元兑1美元, 对于日本制造业的对外价格竞争力来说比较适宜,因而对日本经济不致带来损害,也容易为各有关方面所接受”。日本经济企划厅屋太—认为,日元兑美元大幅升值,欧元也同时升值,主导是由美元走软,而不是日元走强所引起的结果。如果118日元—120日元兑1美元, 那么对日本出口企业最为有利。宫泽喜—则说美元不宜贬破114日元。根据上述分析, 日元升破100日元的可能性不大。特别是1999财政年度, 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盈余将从1998年的694亿美元增至1200亿美元,因此, 美元汇率发生暴跌的可能性甚微。

四、亚洲经济与资金管制——景气弹升

自1997年7月起,金融危机先后狙击了东亚地区, 危机延续时间之长,负面影响之广,在东亚经济发展的历史上实属罕见。这场金融危机给东亚地区造成的损害和影响是多层面的、多方位的,绝不仅是股市暴跌、货币贬值的痛苦指数以及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的痛苦指数所能涵盖的。对许多企业、家庭乃至个人而言,过去几十年辛勤耕耘的结果,在短期内化为虚无。特别是由于这场金融危机发展轨迹,呈现W 字型而不是V字型的特点,所以危机出现波动与反复, 因而危机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更为严重。

金融危机是“筛弱留强”的淘汰赛,经营不善的企业被解体、破产或被兼并,有活下来的企业,则经营能力及盈利率得以提高。因此,近年来,东亚地区的汇股市急剧回弹,利率趋降,出口增加,外汇储备增多,各国的经济增长率都由负数转为正数。更为重要的变化是,受金融危机狙击的国家,改变了前一段实行的货币紧缩政策,通过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扩建基础设施建设,刺激消费需求。由于上述积极变化,外国投资家再度看好东亚市场,国际资金开始回流。据统计,1997年爆发金融危机后,大批美国投资者从东亚地区撤资,1997年6月至1998 年6月间,美国共同基金在亚洲(不包括日本)的投资下降了52%。 但随着亚洲经济好转,美国共同基金在1998年6月至1999年6月间,对亚洲新兴市场的投资,增长了69.35%。 其主要原因有:(一)亚洲地区的经常项目出现顺差;(二)亚洲地区的企业正在进行结构调整;(三)亚洲地区的投资回报率高(第二季度为37.61%, 超过其他所有类别投资的回报率)。

各种经济指标均已显示,东亚地区业已结束了金融危机的恐慌和稳定阶段,而步入恢复和发展阶段。但当前的所谓复苏带有恢复性质,多项指标虽然有所改善,然而尚未达到危机前的水平。从严格意义上讲,只能说是经济好转,且存在不少变数:(一)印尼的经济形势尽管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其经济增长率从1998年的负14%上升为2.5%左右, 但是政治和社会政局尚难说稳定;(二)这些国家在经济好转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增强,而美国对市场保护则有所抬头;(三)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尚未完成,不良债权和外债依然十分严重。尤其债务主要是公司和银行而不是政府所借,因而清理债务的难度较大;(四)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热钱”炒作随时都可能发生;(五)东亚地区经济的好转主要是政府扩大支出和降低利率所带来的繁荣,而银行贷款并没有明显增加?。扩张性财政政策使财政由盈余转为赤字。

但是,东亚国家和地区具有优良的传统,如工作上的勤奋;生活上的节俭和储蓄习惯;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教育与培训;坚持经济的开放性;针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和爆发金融危机的导因,进行了多方面的自我调整和改革,并采取措施促使经济增长势头增强,汇股市上扬。一般来说,股市总是走在经济复苏的前头。实际上, 东亚国家股市早在1998年9月业已相继见底回升。进入1999年,股市上窜的势头更为猛烈。现在看来,这一地区的汇股市的升势有些过急,特别是韩国,汇股市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汇率反弹太高,会影响出口拓展,因此,有些国家已采取措施稳定汇率。总的来说,整个东亚地区经济普遍回升已成定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认为,以单纯的标准看,如果把经济总量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视为复苏的话,那么墨西哥花了6年的时间, 才从1982年的危机中复苏过来,智利则大约花了5年时间。这些专家估计, 韩国和马来西亚约需2年,泰国为4年,印尼经济则可能花上5 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恢复其元气。总之,东亚复苏的步伐快于墨西哥。特别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大国,1999年的经济形势依然不错,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1999 年亚洲总体经济增长率将从上年的2.6%上升为5.3%,2000年为5.4%。可是, 正如李光耀所言,以日本的出口模式作为经济发展道路的作法虽然并未过时,但是过分地从日本模式中去推断经济将会无限地增长,则是不可能再发生的事情。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现在已经无法再象过去那样,利用这个模式使经济增长率保持在9%—10%,如果它们每年能够取得4%—6 %的经济增长,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我们在分析1999年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经济恢复和发展问题时,不能不提及在管制学说与自由经济理论之间展开的一场理论争辩。 3年前,东亚地区爆发的金融危机,其内在与外在因素颇多。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同资本自由移动和对冲基金兴风作浪息息相关。对冲基金在资本投机活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全球有3000多家对冲基金,其资产总规模高达3万亿美元。这里尚未包括它们的举债能力。 如果以借贷10倍计算,它们发起狙击的“弹药”就可以达到30万亿美元,这是任何经济体都难以抵挡的。有人将对冲基金的狙击称之为“银弹替代炮弹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为此,两年来,管制学说不断向自由经济理论发起挑战,这种挑战可以说是解救金融危机的反潮流思路。

在这一反潮流中,马亚西亚走在前面。在金融危机中马来西亚不仅没有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的“拯救方案”,而且于1998年9 月宣布采取固定汇率和资金管制,将1美元固定在兑换3.8林吉特的价位上,于是吉隆坡指数大幅上扬,汇率趋向稳定。然而,这一举措立即引起巨大反响:一是断言马来西亚经济将在3个月—6个月内崩溃瓦解,马哈帝尔的权位亦将因此而不保;二是断言马来西亚官方汇率定为1美元兑3.8林吉特的水平坚守不了多久;三是断言马来西亚的资金管制是错误的决策,将不见其利反见其害。然而,马来西亚一年来的事实却是:

(一)国内生产总值1998年收缩6.7%,其中第四季度下降10.3 %,而1999年第一季度下跌1.6%,第二季度为4.1%,下半年平均增长4.5%,全年可达2.83%。国际研究机构美林(Merrill Lynch)预测,马来西亚将在1999年取得4.9%的经济增长率,而2000年则将增长4.6%。尽管两者的预测值有相当的差距,但都表明马来西亚业已走出经济衰退期,开始进入增长阶段。

(二)股市从1998年9月的262点跃升为1999年9月的900点。

(三)利率从危机时的9.5%降为1999年6月的3.4%。

(四)对外贸易在1998年出现了148亿美元顺差的佳绩, 预计1999年进口增长11%,出口增长8.5%,全年贸易盈余将超过500亿林吉特。

(五)外汇储备从1998年8月底144亿美元增至年底的256亿美元。 到1999年7月已达316亿美元。

(六)通货膨胀率从1998年的5%降为1999年6月的3.3%。

现在人们担心1999年9月1日资金管制期限届满后,马来西亚的汇股市是否会出现波动?外资是否会大量撤出?对此,需要从以下四个层面去加以分析:(一)由于在实施资金管制前,外资已经大量流出,因此,截止9月1日为止,滞留在马来西亚的“热钱”只有约36亿林吉特;(二)1999年2月15日,马来西亚政府修改及放宽资金管制, 亦即在马逗留不超过1年的资金如果抽走的话,就必缴付撤资税, 超过一年的资金则不必缴付撤资税;(三)马来西亚目前的汇率水平已被低估,外资正在等待汇率能调至合理价位,才考虑撤资。但马来西亚政府在近期内尚不打算放弃1美元兑3.8林吉特的汇率政策;(四)马来西亚政府强调除非全球金融和货币市场明显正常化,以及奉行自由公开经济政策小国的利益不会受到资金流窜及严重的连锁性效应的影响时,马来西亚才会考虑全面撤销资金管制。鉴于上述原因,9月1日后,实际情况是既有旧资金撤出,又有新资金流入,但流出资金数量不大,马来西亚的金融市场基本呈现稳定状态。

“自由经济说”一向鼓吹它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高的效率,即使是所决定的资源配置或分配结果不是最佳的,但政府的干预则未必更加高明,甚至可能产生更大的问题。尤其因为美国主张把资金自由流动当成是全球必须身体力行的途径。因此,尽管亚洲一些国家遭受到短期资本移动劫掠而伤痕累累,然而资本移动全球化的动能依旧未见减弱。各方面提出的对短期资本投机行为加以限制和监督的呼吁和主张,迄今仍不过只是纸上的宣言和口号而已。从这一角度看,东亚国家的教训特别是马来西亚对资金管制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它们的教训和经验值得深思和总结,主要有:(一)不要借用短期贷款用于长期投资项目;(二)企业债务总额不能超过国家外汇储备总额;(三)不要错误地分配资金和资源,以免产生资产泡沫或膨胀;(四)除香港外,不要将本国货币与一个主要货币(美元)挂钩,较好的作法是选择一揽子货币挂钩的政策;(五)有序地开放资本项目和金融业,以确保强健的金融体系,调节系统以及拥有高效率和权力的监督人员,以抵挡全球资金市场的冲击;(六)朋党资本主义(裙带资本主义)是产生不良债权的根源,必须予以废除;(七)既要维持短期的金融稳定,又要大力整顿体制,及时进行体制改革与创新。

五、俄罗斯经济与债务一走出谷底

俄罗斯经济规模不大,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有限。但是作为一个大国,俄罗斯经济走向仍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令人欣慰的是,1999年俄经济已止跌回升,一般估计其经济增长率可达1%—2%,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为零增长;2000年为2%,比1998年的负4.6%要好得多。其他各项经济指标具体表现为:

(一)工业生产有所增长:1999年1月—6月,工业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5.3%。如果这一增长势头持续下去, 全年工业生产总值则有可望比上年增长4%。

(二)通货膨胀率下降:1999年第一季度的通货膨胀率为16%, 6月仅为2%。一般估计,全年通货膨胀率将从1998年的84%降至50%。

(三)预算赤字降低:联邦政府预算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上年第一季度的5.4%降为1999年第一季度的4.7%。

(四)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从逆差转为顺差:1998年第一季度的逆差为27亿美元,1999年第一季度的盈余则高达48亿美元。

(五)对外贸易呈现顺差:1999年上半年的进出口总额达467 亿美元,其中出口318亿美元,进口149亿美元,其贸易顺差165亿美元。 石油出口价格上涨有助于俄出口总额的增加。与此同时,卢布与美元比价止跌回升,使国内可生产进口替代产品的企业开始逐步兴旺。

但是另一方面,俄经济中存在的许多深层问题仍然尚未得到解决,其中包括物价仍在上扬;银行的不良债权高达40%—60%;企业严重缺乏生产资金。特别是巨额外债构成俄经济的威胁。目前,俄罗斯的外债已高达1830亿美元;其中苏联时期所欠外债为1030亿美元;1992年以后俄罗期政府欠下的外债为500亿美元;到期应付利息为300亿美元。实际上,俄罗斯现在没有偿还外债的能力,因此,1998年8月17 日宣布停止偿付一切外债。1999年7月底, 俄罗斯政府与债权国组织“巴黎俱乐部”经过谈判,终于签署了重组俄罗斯债务协定。根据协定俄罗斯欠巴黎俱乐部债权国81亿美元的债务将推迟到2020年偿还。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向俄罗斯提供45亿美元的信贷,支持俄政府实施1999年—2000年经济计划,这将有助于俄经济稳定和解决1998年8 月金融危机后国内出现的经济问题。尽管俄经济已经出现了转机,但1999年俄经济依然是风雨交加,道路依然曲折和漫长。

我们通过以上五个主要因素和涉及的理论分析,完全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1999年世界经济平稳发展,尽管多变和缺陷不少,但总的发展趋势是好的。2000年,世界经济仍将会在1999年的基点上有所增长,有所发展,迎来21世纪第一个春天。

标签:;  ;  ;  ;  ;  ;  ;  ;  ;  ;  ;  

世界经济形势发展趋势及其缺陷与变量_经济增长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