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化认同,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论文_高俊霞

增强文化认同,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论文_高俊霞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文化认同是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而“民族凝聚力”是使民族结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以确保其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力量。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都是需要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去进行的,正确理解文化认同,充分发挥文化认同的力量,以此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从而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四个认同;文化认同;民族凝聚力

一、“文化认同”的内涵

(一)“四个认同”的内涵

“四个认同”就是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2010年,中央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全面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于“四个认同”的全新认识和解读,是在充分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我国和我们民族未来发展的展望,饱含了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

“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四个认同”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将“文化认同”上升到国家政策决策的层面,提高全国人民对于“文化认同”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文化认同”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文化认同”的内涵

中华文化辞典把文化认同的解释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

崔新建认为“认同就是要在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增加确定性、建设性的因素,又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认同双方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确定‘同’或‘异’的,是对自我身份的寻找和确认,目的是为了使自我的身份趋向中心。”基于这样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将“文化认同”理解为认同在文化方面的具体反映。

人的相互交往必然也存在文化交往,人对于文化的认同也就渗透在对交往对方的认同中。“文化认同”就是在这样的相互文化交往中,给交往双方的文化增加“确定性、建设性的因素”,以期达到一个双赢的结果。但是,与此同时,这种“文化认同”又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双方有各自的对于文化“异”、“同”的评判标准,也是在认同的过程中找寻自我、对自己的身份进行确认,这样的异同分辨和自我确认都是为了让自己对于文化的认同趋向于中心,就是让自己的文化认同符合主流的、正确的文化,从而达到自我个体对于群体文化的认同,加强整个群体对于其文化的认同感。

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历史上形成的、为广大华人所认同并推动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中华文化优秀成果的集中表现。学界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内涵的界定和理解比较多。

“民族凝聚力就是使民族结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以确保其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力量。”某一内在的力量使得整个民族得以紧密团结,这种具有聚合功能的力量在整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力量,但是这一力量的来源不得而知,值得思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另一个观点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以血缘、地缘为依托’,建立在一致的民族利益和文化认同基础上的、以一种观念形态(感情、愿望、价值观等)表现出来的的民族亲和力和向心力的综合反映。”共同的民族利益和文化认同,促使以地缘和血缘为依托的人类共同体形成了相同的观念形态,这种观念形态集中的体现了这一群体的向心力和亲和力。但是看起来似乎比你更不稳定,地缘会随着迁移等现象发生变化,血缘也会随着战争、迁移等有所改变或者淡漠,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的观念形态随之改变,民族凝聚力也就显得不那么稳定了。

“民族凝聚力是一种合力,它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民族体的共识、共同利益和理想对其成员和其他民族成员的吸引力;二是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向心力;三是民族成员之间由于共识、认同而产生的结合力”这一观点也是强调了共同利益、向心力和结合力,利益驱使人们向共同的地区或者相同的文化认知聚拢,从而形成向心力。在此过程中,人们为了克服困难也会相互帮助合作共同进步,这就形成了结合力。

综上所属,“中华民族凝聚力”应该是团结全体中国人民的内在的力量,其中应该包括全体中国人们,不分民族、地域、信仰等。这一力量的形成必然也是符合全体民众的共同目标、利益和心愿,是在充分的群众基础上形成的,有其稳定性和强大生命力。

三、增强文化认同,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

文化认同作为民族和国家的一种文化心态,被迪尔凯姆称之为“集体的良知”,这种集体的良知将松散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也必然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和强大推动力。

(一)科学对待文化认同,保障凝聚力的正确发展方向

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假如我们能做到欣赏、传承、弘扬本民族文化,同时也欣赏、传承、弘扬他民族文化,那么,中华文化的认同就解决了。

同时,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民族和民族语言的特点是具有非常的稳定性以及对同化政策的巨大的抗拒力。生态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的物质基础,保护生态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的精神基础,保护文化多样性同样是保护人类。

(二)正确对待中华文化与各族文化,增进民族了解,加强民族聚合力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集大成”这一整体,既涵盖了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又平等地对待了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中华文化是由各族文化共同构成的,我们必须正视各族文化的贡献,充分考虑到各族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满足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离不开民族文化,更需要不同民族的文化贡献。若在此基础上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就会使国民需要的精神文化更丰富、更精彩、更有价值,就可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

(三)坚持核心价值,打牢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

一般说来,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坚持不懈地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引导干部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佐斌、温芳芳.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2)

[2]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刘社欣、王仕民.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国家认同.学术研究,2015(5)

[4]许宪隆,梁润萍.“四个认同”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关联度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14(1)

[5]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作者简介:高俊霞(1991年1月—),女,藏族,甘肃武威人,研究方向为民族问题。

论文作者:高俊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增强文化认同,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论文_高俊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