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管理研究论文_王宁,孙博阳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管理研究论文_王宁,孙博阳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鸭山供电公司 1551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的提高,同时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大大的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所以电力调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如何提高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水平也成为了当前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文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特点入手,对加强调度自动化的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管理人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管理

前言: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一套直接服务于电网运行的自动化工具,该系统通过数据监控和实时采集,为各级电力调度机构生产运行人员提供电网运行信息、监控手段以及各类电力系统辅助分析、数据处理等。调度自动化系统具有便捷、开放、可靠等优点,并具备相当的可扩展性,是电力生产、输送、变换、分配,直至用户的一体化监控系统。

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作用

电力系统调度实现自动化,提高了电力调度的效率以及质量,其作用非常明显突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之所以能够发挥这样强大的作用,只要是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目前使用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实现了与世界接轨,所使用的标准与国家标准统一,不仅使用价值高,安全性能也能得到保证,其主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整合信息数据,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将每天的发电量以及各个阶级具体使用的发电量进行汇总,清晰明了,而且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信息数据进行下一步的调度计划;第二,监控,监控整个电力调度系统是否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调度数量是否合理等,通过监控可以就是发现故障及时解决;第三,安全管理,这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保证电网调度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第四,能够自动解除故障,也是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原因,无论是出现什么故障,该系统能够通过服务器将故障自动清除,而且对计算机服务器并没有特殊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任何一台服务器,都能解决问题。

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特点

2.1数字化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深入,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数字化变电站和数字化电网的研究开发。实行数字化的目标是利用电网运行数据采集、处理、通信和信息综合利用的框架建立分区、分层和分类的数字化电网调度体系.实现电网监控分析的数据统一和规范化管理,以及信息挖掘和信息增值利用,实现电力信息化和可视化、智能化调度,提高决策效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水平。

2.2集成化

集成化是指要形成互联大电网调度的二次系统,这种系统需要综合利用多角度、多尺度、广域大范围的电网信息及目前分离的各系统内存在的各种数据。调度数据集成化就是要实现调度数据的整合,实现数据和应用的标准化,实现相关应用系统的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实现电网调度信息化和管理现代化。

2.3网格化

网格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重要信息技术。网格技术对于网络上各种资源具有巨大的整合能力.如果将其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可以为不同调度系统之间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带来方便.并最终成为支撑广域电网分布式电力系统计算机算和仿真的支撑平台.可实现各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和调度员培训仿真(DTS)、系统动态形成虚拟的大EMS、共享资源和协同分析、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控制。

2.4智能化

智能调度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调度技术采用调度数据集成技术,能有效整合并综合利用电力系统的稳态、动态和暂态运行信息,实现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监测与优化、预警和动态预防控制、事故的智能辨识、事故后的故障分析处理和系统恢复.紧急状态下的协调控制,实现调度、运行和管理的智能化、电网调度可视化等高级应用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调度自动化管理措施

3.1加大技改投入

对自动化运行设备日常检查和管理工作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应迅速制定防范措施。同时,通过技术改造减少设备自身缺陷,使新技术在生产应用中逐渐成熟起来。对远动装置,应在设备采购环节上把好质量关,选用设计周密合理的产品和方案;把好施工关,在投运之前还要把好竣工验收关。运行期间尽量改善设备环境,坚持设备巡检制度。远动通道应采用不同介质的双通道结构,实现主辅通道自动切换及通道异常报警功能,同时改进调度端失步厂站显示方式,如颜色变灰或在画面醒目处打上失步标志,将其与其它正常变电站区分开来,防止调度员产生错觉,影响正常调度。

3.2加强运行管理

通过完善运行值班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密切监视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况、机房温湿度变化、设备健康状况等,并登记在运行日志里。对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远动机房,除保证温湿度及卫生条件外,还应改变人机混杂的状况,设置操作间,将设备与工作人员隔开,以保证机房的运行环境及运行设备的安全稳定性。调度自动化系统不要轻易对外提供接口,也不要不经杀毒就轻易拷入外来程序。系统与MIS之间宜采用经国家安全部门认证的物理隔离装置。调度自动化系统不轻易对外提供接口,不允许不经杀毒就轻易拷入外来程序。系统与MIS之间宜采用经国家安全部门认证的物理隔离装置。加强对现场作业过程的检查和监督,发现并及时处理动态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明确调度、远动、集控人员各自的职责,实现由人为控制向制度控制的转变。

3.3提升系统安全防护能力

3.3.1硬件故障

对于硬件的故障,要求各有关单位应制定安全应急措施和故障恢复措施,对关键数据做好备份并妥善存放;及时升级防病毒软件及安装操作系统漏洞修补程序;加强对电子邮件的管理;在关键部位配备攻击监测与告警设施,提高安全防护的主动性。在遭到黑客、病毒攻击和其他人为破坏等情况后,必须及时采取安全应急措施,保护现场,尽快恢复系统运行,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向上级电力调度机构和本地信息安全主管部门报告。

3.3.2盗用、偷窃

对盗用、偷窃现象应采取建立健全分级负责的安全防护责任制。各电网、发电厂、变电站等负责所属范围内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各级电力调度机构负责本地电力监控系统及本级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管理;各相关单位应设置电力监控系统和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防护小组或专职人员,相关人员应参加安全技术培训和素质教育。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安全防护第一责任人,总体上负责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

3.4加强人员培训

通过运用现有设备,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员培训,把理论与实际操作、正常与非正常、现场与课堂结合起来,健全培训及考核制度,培养一支技能熟练、责任心强的员工队伍。提升综合业务水平,加强与自动化专业相关的保护、调度、通讯等专业的基础知识及技能的学习,了解各专业的相互依赖关系,拓宽知识面,提高本专业及不同专业间的协调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着社会大众日常生活质量的高低,关系着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体系的完善程度,同时也关系到整个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效性与稳定性。这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疏于管理,就会埋下隐患,引发事故,尤其在当今电力供应紧张的形势下,保障电网安全监控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安全基础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防范措施,保障电力生产供应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姜慧.浅析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4(21):199.

[2]刘清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管理的策略分析[J].低碳世界,2015(36):28-29.

[3]陈瑞霞.调度自动化系统在优化电网调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3(16):217.

论文作者:王宁,孙博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管理研究论文_王宁,孙博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