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审计机关产出差异的决定因素——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程论文,分解论文,差异论文,因素论文,机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方审计机关是国家治理大系统中负责其所辖行政区域审计监督工作的法定组织,其产出反映了地方审计机关对所辖行政区域实施审计监督的效果。研究地方审计机关产出差异的决定因素,对地方审计机关为国家治理大系统提供更多更好的审计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审计是一项独特的生产活动。根据生产理论,地方审计机关提供国家审计的生产活动可以模型化为一个投入产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投入的审计生产要素经过一系列的生产程序,转化为审计产出。而要素投入数量和质量、资源配置方式、生产组合的合理性和资源的使用强度等因素,共同对产出发生影响,最终表现为各地方审计机关的产出差异。 实际上,我国地方审计机关人均产出的确存在很大差异。笔者以国家审计署绩效报告中“可用货币计量的审计成果”作为地方审计机关产出,考察了我国1997~2009年间30个省市区的地方审计机关人均审计产出及其差异(如图所示),发现:我国地方审计机关的人均审计产出均值呈现较快速度的增长,但各年度人均审计产出的变异系数中最低者为67.3%,最高者达到113.6%,绝大部分年度的变异系数大于90%。这说明我国地方审计机关间产出差异非常大,且这一现状在考察期内也没有随时间推移而改善。那么,造成这种产出差异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是要素投入,还是全要素生产率(TFP)?笔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但尚未发现相关研究。然而,这些因素是审计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在配置审计资源、组织审计生产、评价审计项目绩效、制定审计监管措施等工作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决策依据。因此,有必要在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内,对我国地方审计机关产出差异的决定因素作深入剖析,以挖掘审计产出差异的构成和起因,寻找到提高产出并减少差异的方法或途径。 由于地方审计机关产出差异实际上也是地方审计机关的收入差异,收入差异研究成果中关于不平等度量及其分解分析方法,亦适用于本文的研究。因此,本文拟在通过构建包含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在内的地方审计机关产出决定方程,运用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方法,对地方审计机关产出差异进行分解,以确定地方审计机关产出差异的决定因素及其对产出差异的贡献份额。地方审计机构产出差异的决定因素--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分析_审计质量论文
地方审计机构产出差异的决定因素--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分析_审计质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