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顶板管理中矿压监测的作用及应用论文_王建华

煤矿顶板管理中矿压监测的作用及应用论文_王建华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榆家梁煤矿 陕西榆林 719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煤矿行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新技术、新技术不断涌现,顶板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压力监测技术不断完善,极大地提高了采煤效率和效益。有效避免了顶板塌陷等危险的发生,提高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这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煤层顶板管理;矿产压力监测;角色;应用

1压力监测的主要内容和功能

1.1回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初始支护力及工作阻力监测

液压支架的初始支承对拉深面直接顶的稳定性和破坏程度,以及初始压力和周期压力有很大的影响。一旦初始支护长时间低于要求值,容易出现压力或顶板现象,带来安全隐患。液压支架的初始支承力一般要求不小于额定工作阻力的80%。如果初始支承力一般小于目标值,则需要对液压泵站进行大修,增加泵站压力;如果单个支架的初始支护力显著减小,说明存在渗漏或软顶岩层形成的现象,需要加强支护;如果脚手架初期支护突然出现连续不断减少的一般情况,可能会遇到故障,则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支护措施,以确保安全生产。

1.2巷道相对位移及工作面顶板动态监测

巷道两帮及顶板的变形一般由岩层的运动来判断。采用数字收敛仪或地表位移观测点对两组巷道变形进行监测,采用顶板分离仪对采空期顶板不同基准点岩层位移进行监测。通过监测和分析的两个帮派和顶部,可以确定巷道严重变形区域,掌握顶板运动规律,确定巷道的破坏范围,从而认识到巷道的稳定性,分析巷道的支持的合理性,及时预警和治疗可能的顶板事故。

1.3采空区超前支护压力监测

采用钻孔应力仪,可在距巷道煤壁20 m处,沿采煤斜向布置不同深度的不同孔内安装钻孔应力仪,对回采工作面前方支护压力进行监测。同时对单体柱的压力变化进行了监测。通过对两者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工作面正支护压力、采掘影响下工作面前方高应力集中区、巷道顶板围岩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范围。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工作面巷道超前支护距离和支护方式,并对冲击压力和顶板落差范围提前采取相应措施。

2压力监测在2个煤矿顶板管理中的应用

2.1网站布局

点的布置是矿压监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提高数据精度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科学合理的测点布置,才能使监测更加准确、高效,更好地掌握煤层顶板活动规律。因此,在布置实际测量点的过程中,有必要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线。煤矿面积较大或者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应当适当增加监测线,并在相应的监测线上设置适当的测量点,以保证监测工作的有效实施。准确的监测数据可以使顶板管理具有准确的信息安全,进而指导安全生产。设立监测点时,应注重监测点之间的距离,不同地点监测点之间的距离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有关人员具有较高的监测水平和丰富的经验。各监测点之间的距离合理。此外,压力监测系统具有独特的优点——不仅可以实现连续监测,而且具有非常强大的自动存储功能。同时,将系统中存储的相关数据以通信电缆为载体传输到指定的计算机上,对数据进行高效的处理,为下一步的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压力监测离不开相关的监测设备,因此,要使用合适的设备。特别是在监测工作面的液压支架阻力时,有必要利用监测外延等,以便充分了解压力的变化状态,然后做出相应的调整。

2.2监测方法的科学合理选择

监测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矿压监测的效果。采用适当的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工作面顶板压力。一般来说,为了保证煤矿开采作业的安全,不仅需要人工24小时连续监测,还需要安装智能监测传感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人工监测中,常用的仪器主要是单片柱式压力计,它能准确地测量工作阻力和初始支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相关人员还需要详细记录测量数据,认真填写《每日监测记录表》,为下一步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使煤矿工人能够快速响应顶板的变化,提高采煤效率。在数据记录中,应记录顶板水煤壁的具体情况。为了能够清楚地确定采矿的影响巷道围岩的变形,这也是必要的观察和记录的顶板和两个帮派,这明显影响地区的大致范围,严重影响地区,地区可以计算和疲软的影响。为了保证超前支护在适当范围内,对减少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2.3注重数据分析

在顶板管理中,压力监测是最重要的工作。数据在监测过程中被详细记录,因此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分析人员需要使用相应的软件对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处理,并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支护质量监控表,更准确地确定了工作阻力和初始支护力的范围,从而更科学地制定指标来调整阻力和初始支护力。例如,如果初始支座超过电阻,则需要重新建立单体柱。总之,通过对主要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单体柱的状态。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选择一个好的压力监测仪器,这有利于提高分析的准确性。有关设备和仪器一旦发现损坏或老化,必须及时修理或更换。否则,将严重影响数据分析的质量和效率。

工作中复苏阶段,相关人员不仅要记录监测的数据点,但也详细观察和记录板顶部水,安全阀打开速度,等等,以便有效地判断初始压力步距离和周期按步距离范围。如发现不符合规定值范围,应进一步加强支持,实现矿山“安全、高效、高产”的目标。

减法分析也是数据分析中最关键的部分。在分析之前,必须明确定义索引值,然后将sink与索引值进行比较。当指标值小于下沉量时,可以确定顶板压力是连续向上的,此时的工作阻力远远超过单柱的支护力。为了避免顶板的危险,有必要使用木桩对顶板进行保护,以免阻碍煤矿开采的顺利进行。此外,与顶板的下沉量和柱的压缩量相比,也可以了解单体是否起到了作用。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可以确定这种状态下单体没有起到作用,必须及时更换,才能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煤矿顶板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顶板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工人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因此,只有加强技术手段,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指导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安全管理,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增强安全意识,确保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技术和安全。只有实现“两手都要硬”,才能保证矿山生产安全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健浩,毛德兵.我国煤矿顶板管理现状及防治对策[J].煤炭科学技术,2017,45(05):65-70.

[2]李俊锋.防范煤矿顶板事故分析与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7,39(04):208-211.

[3]王子召.煤矿顶板管理的具体方法与措施探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22):75+81.

[4]薛平.煤矿顶板管理的具体方法与措施研究[J].科技风,2016(15):83.

[5]贺俊飞.煤矿顶板管理的有效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6(06):58-59.

[6]杜辉.浅谈煤矿顶板安全技术措施[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6,41(02):129-130.

[7]许金升.浅谈煤矿顶板事故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机械管理开发,2016,31(02):148-149+157.

[8]苏才.回采工作面特殊地段顶板管理方法探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0):146-147.

[9]郑伟.煤矿顶板管理的具体方法与措施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4(8):269-270.

论文作者:王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煤矿顶板管理中矿压监测的作用及应用论文_王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