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县中等职业学校 三都 558100)
【摘 要】“6S”管理是企业广泛使用的管理模式,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引入 “6S” 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让学生在校接触企业常规管理模式,并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培养其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6S ”管理,中职学校,教室管理
一、中职学校教室管理引入企业“6s”的目的和意义
1.引入企业“6s”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企业推行“6S”管理模式,可以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安全和质量,培养员工良好素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推进标准化建设,使管理模式成为一项日常工作。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从内容上看,这种能力不仅包括技能,还包括了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科学文化基础、人文素养、专业能力、身心健康等等,其中任何一个孤立的能力要素都难以完成职业活动。
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可能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校内外实习、阶段性的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来培养,同时,在学校的班级管理、实训室管理、寝室管理等场景管理中,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
2.引入企业“6s”管理的意义
在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中,教室不但是教学和学习的主要场所, 还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区域;班级同时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班级成员又是组成班级的元素,所以班级环境的建设,是开展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一个重要场所。因此,结合企业“6S” 管理,灵活在教室管理中运用,是培养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给学生创建了一个更加干净、整洁、有序、舒适、合理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管理标准的企业化,可以让学生以一定的角色全面地体验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活动,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规范,以此提高学生对专业职业岗位的认同度与适应能力;“6S”管理还强调学生管理的过程与形成性评价,从而有力地培养学生专业成长的信心,为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6S”也是对现场生产管理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和管理手段,它可以提升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还能提升团队协作力度;“6S”管理还是注重细节的管理,充分利用对教室每角落管理,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注重细节的品质。中职学生的毕业后首要就业方向是企业,在学校学习期间就接触和学习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模式,有着非同寻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6S”管理的文化内涵
1. 整理(Seiri)。是指现场环境中区别要与不要的物品,做到只保留要用的物品,撤除不需要的物品。将要的和不要的物品分开;好的和坏的物品分开,经常用的和不经常用的物品分开等等。其目的是清除生产现场零乱根源,腾出生产作业“空间”,防止物品的乱摆乱放,创造一个清晰的现场环境。
2.整顿(Seiton)。是指把现场环境要用的物品,按现场布局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管理。其目的是定置存放物品,实现随时方便取用,做到在最少的时间内找到用的物品,提高工作效率。
3.清扫(Seiso)。是指将现场环境中不需要、不经常用的物品清除。其目的是保持生产环境的整洁、干净;保持整理、整顿成果。
4.清洁(Seikeetsu)。是指把现场环境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并制度化。使人觉得工作现场的物品、机器、材料等整洁、卫生。其目的是要求员工养成持久有效的清洁习惯和工作制度,维持和巩固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
5.素养(Shitsuke)。是指通过进行上述4S的活动,让企业每个员工都觉遵守各项操作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其目的是培养企业员工遵守程序做事,养成良好习惯,营造团队精神。
6.安全(Security)。是指重视全员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观念,强调安全操作,防范于未然。其目的是建立安全、有序生产、工作的环境。
三、“6S”间的关系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安全工作做到位了,一个团队的文化素养也就形成了。素养是核心,其他5个S是源头。
四、实施“6S”管理的有效途径
我校从2016年3月开始实施教室“6S”管理,至今已一年余,虽然实施过程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和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实施:
(一)组织学习“6S”管理文化,领会“6S”文化内涵
1.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一次专题校本培训,让大家了解“6S”管理文化,领会其内涵。
2.召开“6S”管理启动大会,让全校师生认识实施教室“6S”管理的目的、意义,清楚实施教室“6S”的要求,学习学校制定的《教室“6S”管理实施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各班召开“6S”管理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6S”管理文化,领会“6S”文化内涵。
(二)创建教室“6S”管理文化
1. 学校统一制作《教室“6S”管理标准》制度镜框,各教室统一装订在同一位置。
(1)教室“6S”管理核心内容:
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
整顿:科学布置,取用快捷
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
清洁:洁净环境,贯彻到底
素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
安全: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2)教室“6S”管理标准:
①教室内各种设施设备齐全、完好。
②学生课桌按学习小组或其他形式统一摆放整齐,有序;凳子在不使用情况下摆放在桌下;第一排与讲台距离保持1--1.5米。
③教室不存放与学习、劳动卫生、班级文化、饮水等无关的物品。
④课桌表面不摆放与当堂课学习无关的物品,桌内不存放与学习无关的物品。
⑤随时整理学习用品,做到取用方便、快捷。
⑥清扫工具统一放置于教室左后角,摆放整齐。
⑦室内墙面不乱涂乱画,无鞋印、球印、不钉钉子。
⑧教室各处卫生保持清洁;室内空气保持清新、无异味。
⑨教室不留存垃圾,坚持每日二次清除(早晨、下午放学)。
⑩注意消防及用电安全,主动维护好教室多媒体设备,使其处于正常状态,发现问题及时。
2. 各班布置班级“6S”管理特色文化,彰显班级的管理特色文化亮点,并进行教室绿化。
(三)明确职责,进行考核和评价
全体师生树立“教室6S管理,人人参与”意识,明确相关管理部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管理职责。
1.政教处负责总结设计、方案制定和工作的具体推进,检查班主任的工作推进情况;结合卫生检查,每天对各班教室“6S”管理进行一次检查,每周公布评价成绩,每两周在国旗下讲话结束后进行一次先进班级表彰,将班级成绩列入班主任学期考核。
2.教务处结合每周的课堂教学督查,对任课教师课堂上对“6S”管理进行一次检查与评价,每月考核一次,并在教师大会上公布管理成绩。
3.班主任作为“6S”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班级“6 S”管理的具体实施。班主任要拟定《班级“6s”管理及评价制度》,要求教室管理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做到所有班级事务要定人、定点、定时完成,建立“6S” 管理考评小组,争创文明班级。
4.课任教师是课堂上实施教室“6S”管理的直接管理者,学校教室“6S”管理作为“课前三件事”之一,将之列入课堂管育管导的内容,督促每位学生在课堂上认真践行“6S”管理。
5.将学生参与和践行“6S”管理,列入操行分考核。
(四)开展知识问答和问卷调查
学生是教室“6S”管理的行动者和受益者,他们在活动中的思想状况是决定推进工作的进度和成败。因此,及时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并消除不良思想的影响至关重要。
1.组织一次全校学生“6S”管理知识问答的主题班会,各班主任并对班级阶段“6S”管理工作进行总结,表彰优秀学生。
2.开展一次调查问卷,问卷覆盖所有班级和全校五分之一学生,保证问题的普遍性和广泛性。针对学生思想中突出的问题,对症下药。
(五)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及时总结
在推进过程,学校各个教室环境得到较大改观,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并出现一些问题。我们从学校的层面,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及时讨论和解决问题。
1.树立先进典型。根据每月的考核,二个月进行一次大型的 “6 S”管理先进班集体、优秀班主任、优秀任务课教表彰;让班级代表、班主任代表、任课教师代表作国旗下的讲话,讲他们的典型事迹。并在校园宣传栏、广播、网站广泛宣传典型事迹。
2.在全校教师会上,班主任代表、任课教师代表介绍他们的做法,学校号召推广他们的经验。
3.根据各阶段发现的问题,分管校长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及时讨论,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并利用教师例会、班主任例会与各责任人进行反馈和沟通,共同解决困难和问题。
五、结束语
整理、整顿、清扫、 清洁、素养、安全“6S”管理,与我们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将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融到教室场景创建中,并赋予他新意义和内涵,让学生在践行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常规,逐渐实现自我管理,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红梅.企业“6S”管理的精髓与真意探讨《考试周刊》,2016(9)
[2] 龙冰.中职学校班级“ 6S ”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等职业教育》,2011(14)
[3] 龙伟忠. 运用企业“6S‘管理强化学生职业素养《装备制造技术》,2012(9)
论文作者:陈星武,,蒋勇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8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教室论文; 职业论文; 班级论文; 学生论文; 物品论文; 素养论文; 的是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8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