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台县人民医院 导管室;四川三台621100)
【摘要】 目的 对比肱动脉与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效果、并发症,优选子宫动脉栓塞的最佳穿刺路径。方法 观察80例子宫动脉栓塞术的穿刺部位并发症及手术效果,分析穿刺点并发症、手术疗效,术后恢复时间。 结果 两种路径手术效果一样,并发症没有统计学差异,肱动脉穿刺术后包扎时间短,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小,病员的就医感受更好。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中,肱动脉穿刺优于股动脉穿刺。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肱动脉;股动脉;动脉穿刺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of brachial artery puncture and femoral artery puncture and to find the best puncture route for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Methods To observed 80 cases of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puncture complications and surgical results , To analyze the puncture point complications, surgical efficacy and recovery time.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approaches. Brachial artery puncture had shorter bandaging time, less impact on self-care ability, and patients felt better about medical treatment.Conclusion Brachial artery puncture is superior to femoral artery puncture in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Key words]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Brachial artery; Femoral artery; Arterial puncture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的开展,给子宫切口妊娠、宫颈癌、产后大出血等女性患者带来了福音,既治疗了疾病,又保住了子宫,女性患者免受开刀的痛苦。但传统的介入栓塞都是从股动脉穿刺完成,术前会阴部需备皮,术中有误穿股静脉、发生假性动脉瘤等可能,术后止血时间长,卧床时间长,病员就医感受差。我院导管室从2016年开始,尝试从肱动脉穿刺来进行手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我院自2016年5月~2019年5月期间 ,将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的8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岁~68岁,平均39.5岁。其中子宫切口妊娠59例,产后大出血12例,前置胎盘出血5例,宫颈癌出血4例。两种穿刺患者基本情况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股动脉穿刺38例,肱动脉穿刺42例,介入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及栓塞微粒。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
介入栓塞术:①局麻。②肱动脉或股动脉穿刺后置入5F动脉鞘。③进行子宫动脉造影,?超选择找到病变部位供血血管后给于相应的药物注射后,明胶海绵颗粒或栓塞微粒栓塞。
1.2.2护理方法
1.2.2.1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介绍手术的目的和方法、手术前后注意事项,解答病人的各种疑问。②休息:患者术前适当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因运动而造成或加重出血。③大号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清洁病员穿刺部位皮肤,会阴部备皮。
1.2.2.2术中护理 ①将患者仰卧导管床。②安置心电监护,便于观察患者的心律、血压、氧饱和度及呼吸有无异常等。③吸氧。④出血量大者适当补液或输血等。
1.2.2.3术后护理 ①术后将病员送病房观察至少24小时。②栓塞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应密切观察病员神智、生命体征和肢体运动及感觉有无异常。③活动与休息:股动脉穿刺者术后24h内病人应卧床休息、穿刺点压迫4-6小时,术侧下肢制动4-6小时。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皮下血肿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果有穿刺侧肢体动脉血栓形成或供血不足、静脉回流受阻等症状及时调整穿刺点的压迫力度。肱动脉穿刺者应压迫穿刺点4小时左右,术侧上肢制动4小时。④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口腔、皮肤清洁,术后多饮水,帮助造影剂排出。
2 结果
42例经股动脉穿刺手术的病员,术后严格卧床时间为18小时左右,其中1例穿刺后形成假性动脉瘤,4例有不同程度的穿刺点出血或皮下血肿,38例经肱动脉穿刺的病员术后卧床时间为6小时左右,有2例患者肘关节活动过早,穿刺点有少量出血,重新包扎后出血停止;2例有轻微的皮下血肿,重新包扎穿刺点后血肿未增大,3天后血肿慢慢吸收。
3 讨论
3.1 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中,穿刺点的选择对手术效果及病员术后恢复,就医感受的体验有无差异
传统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是从股动脉穿刺进行,术前需进行病员会阴部备皮,术后拔针后需人工压迫穿刺点10分钟左右,再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术后24h内应卧床休息、穿刺点压迫4-6小时,术侧下肢制动4-6小时。
改良后从肱动脉穿刺,除汗毛浓密者,其他的患者均不需备皮,拔针后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穿刺点4小时左右,术侧上肢制动4小时。
3.2 术前护理 完善的准备对于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意义重大[3],注意的内容包括:①合理的饮食指导。②休息:③术前心理疏导。④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多数病人对方法及其过程了解很少,患方对治疗是否成功和安全性也不清楚,所以术前应向病人及家属简要介绍治疗的方法、过程及治疗效果[4]。
3.3 术后的护理的注意事项 ①重点观察患者的神智、生命体征、阴道出血情况、穿刺侧肢体运动及感觉情况等;肱动脉穿刺要特别观察术侧上肢的桡动脉搏动情况及术侧前臂有无青紫肿胀,股动脉穿刺需特别注意观察术侧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有无动脉供血不足和静脉回流受阻的相关表现。②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口腔、皮肤清洁、保持大、小便通畅 。
③水化疗法,加快造影剂排出。
4 结论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中,穿刺部位的选择,在治疗效果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肱动脉穿刺相对于股动脉穿刺:①明显缩短了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②缩短了病员术后卧床时间。③术后生活自理能力不受限制,改善了患者的就医感受。
参考文献
杜晓伟. 肱动脉穿刺固定带的制作与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23(4):574.
李伟, 刘祚燕, 文春玉,等. 股动脉穿刺术后穿刺点压迫时间与止血效果的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23):5-6.
夏薇. 经桡动脉和肱动脉行冠脉介入术的并发症及护理[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1):100-101.
吴丹明?周玉斌?张立魁,肱动脉穿刺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0
金献萍.经皮肱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J].《医学文选》.2004
论文作者:李小蓉,蒋晨曦,曾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7月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动脉论文; 栓塞论文; 术后论文; 病员论文; 子宫论文; 患者论文; 小时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7月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