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S-T分析法主要是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进行有效的分析,符合当前素质教育新课改的要求。把其运用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当中,不但可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利于促进教师技能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化学;S-T分析法;有效应用
S-T 教学分析属于一种教学分析工具,当前在国外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应用,其主要是用于评价分析课堂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教学和学生的互动是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采用S-T 分析法可对各种有效的数据进行记录、分析以及处理,S-T分析法主要划分为几个个步骤,以图形的形式表示出来,进而对教学过程进行可视化的研讨,为教学提供出客观公平的指导意见,以此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现本文主要以《离子反应》内容为例进行讲述,详细如下:
一、对教学行为进行划分
在新课改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当中,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要有互动。为此,在《离子反应》的教学当中,可通过运用S-T 方法分析和评价教学过程。在整个课堂的教学当中,主要包括有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师学生二者之间互动行为,分别用T、S、D来进行表示。S、D虽然存在一定的区别,但在对Rt(教师行为占有率)、Ch(师生互动)进行计算的时候,按照T来对D进行处理。
二、对课堂教学数据进行采集并建立S-T表
完成对《离子反应》这个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录像,并通过采用S-T 方法收集、分析、处理相关数据。采样的时候必须要根据固定间隔时间(30s)来进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避免间隔时间过短促使数据统计任务量加大,避免时间过长导致收集的数据变,导致对某一行为判断的时候模糊不清。在对数据采样的过程当中,分别把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互动分别记成T、S、D,在整个互动的过程当中,如果有一方出现比较明显的主导行为则记为T或者S,为了使统计更加方便,一般情况下,在教学分析的过程当中会把十个数据作为一行,并按照教学录像的时间间隔把T、 S、 D所代表的各种行为填入到表格当中,以此来完成整个活动的数据采集工作,得出S-T表,如下图一所示。
分析课堂教学行为的根本就是对课堂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是得出一切结论的重要基础。为此,在采集数据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确保数据具有真实可靠性,进而更好地运用S-T教学分析法,促使其发挥出更大的应用价值,达到对课堂进行更加有效性的研究。
三、计算Rt 值和 Ch 值对教学模式和过程进行分析
Rt和Ch是S-T教学分析方法当中两个关键重要参数。在统计数据的总数中,Rt为教师行为中占的比率,若教师在课堂中的活动越大则Rt值越大;Ch主要是表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频繁程度,如果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越大,则Ch值越大;如果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和沟通,则Ch值越小。
根据S-T表,最终的统计结果为:Rt=0.56;Ch=0.21.通过参考有关文献以及条件范围1.平衡型(0.3<Rt<0.7,0.2< Ch<0.6.)2.板块型(0.3<Rt<0.7,Ch≤0.2)可知本节课属于平衡型。说明了本次课堂当中,师生双方参与的时间比较均衡,存在一定程度的互动,显示除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加强与教师的配合,自主地学习、思考、探讨并构建新的化学知识体系。
四、结束语
在高中课程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其学习难度较大,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因此,如何采用高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实效性是每一个高中化学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而S-T 教学分析方法是评价检验教学实效性的金标准,当课堂结束之后就可以数据表的形式反应课堂情况,并为课堂提供可靠的指导意见,促使课堂教学不断更加完善。但S-T所涉及到的数据量庞大且繁琐,如果仅仅依靠人工计算则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因此,本文建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应借助相关软件进行实时记录和计算,以便进一步提高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充分发挥出S-T教学分析方法的应用价值,推进化学教育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 云,苟 琳.S-T分析法在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分析中的应用[J].地理教育,2015(6).
[2]万华明,蒋雪明,姜 鑫.基于S-T信息分析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24).
[3]明子皓.关于高中化学学习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9).
[4]沈 芹.浅探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6(8).
[5]刘立新,王 萍,和安宁,周 翔.S-T分析法在高中化学教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化学教学,2015(1).
(作者单位:安徽省望江中学 246200)
论文作者:王小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0
标签:互动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学生论文; 数据论文; 分析法论文; 高中化学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0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