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大型水利工程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强化对生态调度的理解与认知,加强水利工程生态调度的深层次研究,构建更加实用且先进的水利工程生态调度管理体制等方面,探讨了构建以河流流域生态健康为基础的水库调度模式,望能为此领域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大型水利工程;生态调度;河流生态
何为“生态调度”以及其包含的主要内容,乃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重心。所谓生态调度,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在整个大型水利工程体系架构当中,在其运行与管理阶段,更多的关注或考量各种生态因素。以往,针对大型水库实际建造与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虽然已有较多研究,但在生态调度方面,却存在考虑不完全的情况。伴随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化发展,人们在了解与认知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上,正变得越发深入,因而生态调度理念得到广大科学工作者,尤其是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就大型水利工程的生态调度策略作一探讨。
1.强化对生态调度的理解与认知
现阶段,在关于大型水利工程生态调度方面的理解与认知上,国内外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方面:其一,在国内,当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能源短缺情况。在世界各个国家中,我国谁能资源位于首位,但相比于那些欧美发达国家,我国仍然存在着比较低的水电开发程度。所以,在进行水库调度时,发电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首要考虑的因素,特别是在每年的用电高峰时段。其二,所存在的价值取向问题。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现阶段仍然存在比较低的经济水平。所以,国家或一些企业投入巨额资金与人力,大力推动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希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收回之前所投入的成本,并从中获得经济效益。而在各种经济利益的诱导与驱使下,生态效益作为一种无利益可取的运作指标,存在被忽视的情况。但若必须要等到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大幅度提升,再重新考虑已遭受严重创伤或损害的河流生态系统,采取制定各种应对措施,恐怕已经太晚。针对河流生态系统来讲,其会沿着受影响或干扰的方向而不断退化与消失,要想再次实现生活多样性,往往需要付出之前损害时所得收益的数倍才能实现,因此,由此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十分昂贵的。而在一个标准或者说完整的生态系统当中,其会伴随第二级的变化,会带动第三极出现比较明显的链式反应,当一个处于受损状态的系统,转变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时,往往需要花费几十甚至数百年才能完成。因此,与其临渴掘井,还不如做到未雨绸缪。其三,在国内,许多比较大型的水利工程,均有国家直接投资建造,而对于行业部门而言,其则负责管理与维护。在制定水库调度规程时,其无论是与水利工程的建设之间,还是对运行相关联的部门间,均缺少应有的紧密联系;而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讲,其在建设水利工程时,准允企业甚至是私人直接参股,而在制定重大决策时,不仅会有流域管理机构、相关政府部门参与,一些利益相关者同样会参与进来。在他们间,不仅能够相互制约,而且还能互动协商;所以,在进行水利工程调度时,可以将多方的利益均兼顾到,除此之外,还能协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使其和谐一致。还需要指出的是,国外所制定的那些相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其更为健全,而且在监督工作上发挥的更为彻底;而对于我国来讲,则存在相关法律不健全的情况,另外,在执法上也存在不严的情况,这些均需要及时加以改进。
2.强化对水利工程生态调度的深层次研究
生态调度目前在国内是一个新概念,而且它的确切内涵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要对大型水利工程实施生态调度,首先必须加强相关的理论研究,以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来指导实践。笔者认为,关于生态调度,目前的研究至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基于生态水文学的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河流生态与环境需水可以被视作为维护生态与环境不再恶化并有所改善所需的水资源总量,包括为保护和恢复内陆河流下游天然植被及生态与环境的用水、水土保持及水保范围之外的林草植被建设用水、维持河流水沙平衡及湿地和水域等生态环境的基流、回补区域地下水的水量等方面。国外关于这方面研究成果非常丰富。针对具体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结合河流系统各个方面的用水需求,运用电脑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掌握河流的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变化,将会给水利工程实施生态调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南。(2)水库调度与水库营养物控制研究。水库水质污染所导致的富营养化,可以通过适当的水库调度来减轻。水库水质分布具有时间分布特征和竖向分层特征,因此,根据污染物入库的时间分布规律制定相应的泄水方案,通过水坝竖向分层泄水,能将底层氮、磷浓度较高的水排泄出去,利用坝下流量进行稀释,可以有效控制库区水污染。另外,还可以通过设计前置水库,拦截入库污染物,控制水库的富营养化。至于坝下区域,则需要将具体时段和地点的水质监测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以制定相应的释放水策略。(3)水库调度的工程措施研究。进一步研究水库大坝的功能设计,如溯河洄游鱼类通道设计、对水轮机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等。工程技术措施的改进有望更好地解决大型水库泥沙的冲淤平衡问题,延长水库寿命直至能永久使用;减小水库水温分层对水生生物生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缓解水坝下泄水流中溶解氧不足、或者是溶解气体过饱和对下游鱼类生长与繁殖的影响等。
3.构建实用的水利工程生态调度管理体制
大型水利工程的调度牵涉到很多方面,要想协调各部门利益,取得最大的综合效益,首先需要有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还必须建立具有相对完善的、运作高效的管理体制。水利工程由行业部门管理,但是它的建设和运行所影响的是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包括这个区域内的人群以及公共环境。鉴于此,水利工程调度可以说并不只是行业管理部门内部的事,应该由与之相关联的部门共同协商来完成。美国佛罗里达州呼吁建立“科学顾问小组”,由该小组推荐一套生态系统执行监测参数。科学顾问小组对监测项目必须进行的修正负有责任。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建议成立由水利部门、渔业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政府组织和科研机构等联合的大型水利工程生态调度管理机构。甚至可以吸收国外的经验,让利益相关方代表参与管理。生态调度管理机构在审议各行业调度方案后汇总,在协调各方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出最后的调度规程,付诸实施。此外,必须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生态法律、法规,使大型水利工程的生态调度在法律的约束和保障之下有序地开展,同时也可以减少不同行业之间的利益纷争。
4.结语
综上,针对大型水利工程的生态调度来讲,其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结合当前国内实况,国家相关部门需要站在一个新的角度与高度,来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水库对整个河流生态所产生的影响,构建以河流流域生态健康为核心的新型水库调度模式,推动大型水利工程生态调度的深层次、系统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章文,ZHANGWen.基于可利用水资源系统的水利工程生态调度研究[J].江西水利科技,2016(3):195-197.
[2]常艳艳,刘兴龙,孔艳利.和谐农村建设中大中型水库的生态调度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2(17):83-83.
[3]乔晔,廖鸿志,蔡玉鹏,等.大型水库生态调度实践及展望[J].人民长江,2014(15):22-26.
[4]班璇,李大美.大型水利工程对中华鲟生态水文学特征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40(3):10-13.
论文作者:周新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生态论文; 水库论文; 河流论文; 情况论文; 利益论文; 部门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