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讨论论文_李国辉

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讨论论文_李国辉

广东国信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茂名 52501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各类建筑工程项目大幅度增多,其中又以民用住宅居多。在民用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是较为重要的分项工程之一,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质量,为此,必须了解并掌握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以此来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基于此点,本文依托工程实例,对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位于市区繁华地段,总建筑面积3.62万㎡,小区内共有建筑19栋,全部采用的都是框剪结构,地下室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地下一层和二层以及地上一层的梁板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均为C35,地上二层以上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本工程定性为三类民用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剪力墙与框架的抗震等级分别按照二级和三级进行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安全等级和耐火等级以及屋面防水等级均为二级。混凝土施工是本工程中较为重要的分项工程之一,它的质量优劣对建筑整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鉴于此,下面重点对本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论述。

2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1基础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1浇筑。本工程中,采用的是独立柱下基础与条形基础的组合形式,为了确保基础的整体稳定性,混凝土必须一次性完成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浇筑过程中不得出现冷缝,浇筑的顺序为从基础的一端开始逐步向另一端浇筑,直至整个基础完成,施工过程中,采用踏步式分层浇筑法,每浇筑完一层需要及时进行振捣密实,为防止泵管振动对底板钢筋位置的影响,应当在浇筑时将泵管架设在预先搭设好的钢管架上。

2.1.2振捣。可在泵送管出口的位置处配置两根振捣棒,先在斜面的上下两端同时进行振捣摊平,然后再进行全面振捣,操作过程中除了要对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之外,还要对振捣棒的移动间距进行有效控制,最大不得37cm,避免过振,确保振捣密实;采用泵送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坍落度相对较大,加之基础施工中,混凝土斜坡的摊铺长度较长,故此,振捣应当从坡脚和坡顶两个点位同时开始逐步向坡中进行振捣,为确保振捣密实,振捣棒应当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cm左右;振捣过程中,应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和空洞等质量缺陷的产生。

2.1.3表面处理。混凝土浇捣完毕达到初凝前,应使用刮杠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刮平处理,并使用木抹子反复对表面进行抹压,这样有利于上部骨料均匀下沉,从而提升混凝土表面的密实程度,避免混凝土塑性收缩变形;混凝土初凝后至终凝之前,可以使用铁抹子进行抹压,由此可以预防混凝土表面龟裂,减少水分散失。

2.2框架柱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2.1浇筑。浇筑柱混凝土前,必须先将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然后用适量的清水对模板进行冲洗,但不得留有积水,以免影响浇筑质量;开始浇筑前,可先在其根部位置处均匀铺设一层厚度为30-50mm左右的减石子砂浆,砂浆的配合比应与柱混凝土的配合比相同,这样能够预防柱底部烂根的情况发生,浇筑过程中,应使用小桶混凝土均匀入模,不可直接将混凝土灌入模内;采用分层浇筑,层厚控制在400mm以内,浇筑高度控制在2.0m以内,若是超出这一高度限制,则需要使用串筒进行辅助,从而确保浇筑质量。

2.2.2振捣。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过程中,振捣棒应当插入到下层混凝土中50mm左右,从而保证层间混凝土结合能够更加紧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避免过振、漏振,并控制好振捣棒,不得触碰钢筋、模板,以免引起位移。

2.3剪力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3.1浇筑。为确保剪力墙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应当在浇筑前认真对模板内部进行清理,去除所有的杂物后,用适量的清水进行冲洗,待水干透后,便可开始浇筑;浇筑过程中,应当指派专人负责钢筋修理,并对模板及预埋件进行观察,一经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可在墙体的根部均匀铺设一层厚度为30-50mm的减石子砂浆,其配合比应当与墙体混凝土的配合比相同,从而防止墙体底部烂根的情况发生,浇筑时,应当使用小桶混凝土均匀入模,不得直接灌注;门窗洞口两侧的混凝土应当对称浇筑,以免对模板造成挤动,影响浇筑质量,同时应先浇筑洞口底部,再对两侧墙体进行浇筑,较大洞口的模板下部应当预留气孔和观察口,从而确保下部混凝土浇筑密实;剪力墙混凝土施工中,若是选用50振捣棒,每一层的浇筑厚度应当控制在400mm以内,下料点应当尽可能以分散的形式进行布置,每次浇筑厚度均必须使用标尺杆进行控制,当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超过2.0m时,需要用串筒辅助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对上口位置处甩出的钢筋进行修整。

2.3.2振捣。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过程中,振捣点位应当交错移动,单次的移动幅度应当控制在40cm以内,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0mm左右,同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振捣;在具体操作中,要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避免振捣不实或是分层、离析,并对振捣时间进行控制,既不可过长,也不宜过短,可以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明显下沉且无气泡冒出或是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2.4梁板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4.1浇筑。梁板混凝土应当同时进行浇筑,在实际操作时,应当先将柱核心区域内的高强混凝土浇筑完成,随后再对梁板混凝土进行施工,浇筑过程中,可由一端起始,先对梁进行浇筑,当达到底板位置时,与板进行同时浇筑。

2.4.2振捣。可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对梁混凝土进行逐点振捣,单次最大的移动幅度应当控制在40cm以内,振捣过程中,要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进行操作,并对振捣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当板混凝土浇捣完毕后,应当采用拉线法对标高进行控制,并用4m刮杠进行刮平处理后,用木抹子进行搓毛,再用硬毛刷进行拉毛处理。

2.5混凝土养护要点

当各个部位的混凝土浇捣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养护,从而防止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出现。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应当在浇捣完毕12h之后进行,养护可以采用覆盖和浇水相结合的方法,当混凝土中主要原材料的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或是矿渣硅酸盐水泥时,最少需要对混凝土进行7d以上的养护,若是有抗渗要求,则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浇水的次数不宜过多,应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宜。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可采取塑料膜或是阻燃草帘覆盖的养护方式,养护时间不得低于14d,养护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测温记录。

结论:

综上所述,混凝土是民用建筑施工建设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质量优劣关系重大,任何一个部位的混凝土质量若是出现问题,都会对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所以,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应当了解并掌握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并将之合理应用到工程实践当中,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确保质量。本文以某住宅小区为例,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期望能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侯利.谈民用建筑中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7):76-77.

[2]王蔚.混凝土使用在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中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54-55.

[3]吴军.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2):62-64.

[4]赖学敏.高层建筑施工特征分析与混凝土质量控制探究[J].信息化建设,2015(6):121-123.

论文作者:李国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  ;  ;  ;  ;  ;  ;  ;  

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讨论论文_李国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