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进党大陆政策分析_陈水扁论文

台湾民进党大陆政策分析_陈水扁论文

台湾民进党大陆政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进党论文,台湾论文,大陆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台湾“总统”选举,以陈水扁蝉联而告终。台湾民主进步党(以下简称“民进党”)的再度执政,使两岸关系出现了新的变数。大陆政策是台湾岛内各主要政党政治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政党纲领和政策主张的各个层面,更是台湾执政党的基本政策。深入分析民进党的大陆政策,对正确估价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意义重大。

一、政策分析的基本思路

一般而言,政策是政治主体为寻求解决某种问题或实现某种目标而做出的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这种选择是在政治主体的价值取向指导下进行的,并最终为政治主体的根本和长远的利益服务。政策分析则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政策和政策执行过程进行描述、预测、解释和评价。

政策分析成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是与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兴起相关联的。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治学家H.拉斯韦尔和D.勒纳撰著的《政策科学:范围与方法的新近发展 》拉开了政策分析的序幕,其理性选择理论独步一时。拉斯韦尔把决策看作是知识和分 析能力的产物,并把决策过程划分为情报、倡议、规定、试行、施行、终止和评估七个 步骤,试图通过科学分析寻找最佳的决策途径。H.A.西蒙对此提出了不同见解,他认为 决策者获得的信息和分析能力都是有限的,现实决策不可能实现完全的最优化,应该“ 有限理性”,以“满意”取代“最佳”原则。另一学者C.E.林德布洛姆则指出,决策过 程只是决策者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政策进行不断调适的过程,现行政策较之以前政策 只存在渐进性的差异,因此应该“渐进决策”。20世纪70年代之后,政策分析成为政治 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并涌现出许多新的分析理论和分析模式。(注:参见《中国大 百科全书(政治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469页。)

笔者认为,分析一项政策,既要抓住政策本身的主旨内涵,又要把握政策执行的动态过程;既要注重分析政策在实际条件下的可行性,又要合理推测政策的未来走向和目标达成的可能性。政策分析可以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比如政策制订的程序是否合法、支持政策的信息是否充分、执行之前是否进行了科学论证或局部试验等,但最主要的还是 要从政策本身的内在逻辑入手,辩析政策的本质属性,进而剖析政策的可行性,并在此 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

第一,要在全面梳理政策内容的基础上,准确地提炼出政策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目的,以此统领政策分析的总体脉络。任何政策的制订,都是出于某种利益的需要,并在某种目的支配下进行。如果政策的价值选择和终极目标是坚定而明确的,就会对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步骤和保障手段产生指导作用。

第二,要在考察政策制订和执行的过程中,侧重分析政策的可行性。由于制度、人力、环境等主客观因素以及诸多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渐进政策,还是非渐进政策,都很难完全按照预期方案走向最终目标。因此,就要把政策放在具体的情境之中加以考察,分析可行与不可行因素的力量对比。只有可行的,才是可取的;只要是可取的,除非遇到不可抗拒的阻力,一般是能够实现的。

第三,要在预测政策实施可能出现的结果的同时,对政策本身进行合理性判断。无论 是坚持“最佳”原则,还是沿袭“满意”原则,任何政治主体制订任何政策时,都应是 理性的。所谓理性,即符合事物和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基本规律,符合利益最大化原 则,是择优产生的方案。政策理性与否,与政策实现与否并不完全一致;实现了终极目 标的政策,未必就是理性的政策。

二、“台独”是民进党大陆政策的本质追求

1986年9月成立的民进党,其直接目的是参加岛内公职选举,反对国民党的一党独裁。其基本价值和精神原则都是应对当年国民党的威权体制而定位定性的,主要是反对国民党坚持的“法统”,要求依台湾主权前提来制定公平分配政治权力的游戏规则。建党初期,民进党强调福利开支,关注底层农工,希望建立一个带有家父式的照顾性质和服务精神的政府。这种既有理想色彩、又有实际作用的主张,让民进党很快壮大为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并有效地将对国民党的不满情绪转化为支持民进党的选票。

民进党的基本策略是完全与国民党背道而行。由于国民党当年坚持统一大陆的方针,于是,作为激进反对党的民进党就毫不犹豫地亮出了独立的旗帜。这个出生胎记,伴随 着民进党的发展越来越鲜明,成为其大陆政策的本质特征。

在1986年第一次党代会上,民进党出笼了“自决”主张,提出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可以自由决定政治地位,自由追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因此,台湾的前途,应该由台湾全体住民,以自由、民主、普遍、公正、平等的方式共同决定。1988年,民进党又亮出“台湾地位未定论”的论调。经过一段时间的再酝酿,民进党终于在1991年该党第 五次党代会上,正式亮出了“台独”的招牌,新的党纲提出:“依据国民主权原理,建 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暨制定新宪法,应交由人民以公民投票方式选择决定。” 与此同时,民进党发表了题为“民主制宪、执政建国”的政治宣言(注:参见台湾中央 社1991年10月13日报道。),明确标举出台湾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所应具备的要素,正式 阐明了“台独”纲领。从此,“台独”成为民进党的代名词。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李登辉主政以来,台湾宪政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政治发展也随之进入新的阶段。1992年,二届“立委”选举的胜利,使民进党预感到长期以来的执政愿望有可能成为现实,于是着手改变策略,变体制外斗争为体制内抗争。民进党开始重新包装“台独”主张,在事关两岸关系的敏感政治问题上,减缓了以往声色俱厉的态势,在未改变根本立场的前提下,尽管避免刺激大陆、激化矛盾,以此来争取更多选票。同时,民进党组织研究两岸关系的实际问题,而不再简单地停留在口号宣示的水准上。

1992年底,民进党公布了第一部关于大陆政策的系统文件——《现阶段两岸关系与对中国政策》。该文件以“一中一台”为基本框架,在政治、国防、外交、两岸关系专责机构等方面明确了政策走向,并设想了两岸进行经贸、投资、社会、文化交流等问题。民进党在文件中再次重申台湾主权和“自决”原则,提出了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即:第一阶段应促使中共公开承诺不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第二阶段促成同意限武,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此后,民进党积极介入到两岸关系的事务之中。

1996年,台湾完成第一次民选“总统”,政党政治的格局基本形成。由于竞选失败,民进党为谋求政党转型和执政地位,开始承认岛内的既有体制,并与李登辉暗中苟合。1999年5月,民进党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同年7月公开支持李登辉的“两国论”,开始接受李登辉的“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立场,逐步向以现有国号作为台湾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名称的方向转变,“台独”思想出现新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并未与民进党原有的“独立建国”思想有本质冲突,二者都是力图从根本上与大陆划清界限,谋求真正的独立地位。

2000年,陈水扁在“总统”竞选中一举成功,实现了民进党多年的夙愿。在两岸关系上,民进党“台独”主张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发生了根本变化,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因为“台独”主张与民进党执政所依据的《中华民国宪法》以及掌控和运作的台湾现行“宪政体制”是对立的。为此,民进党随即变脸,力图摆脱“台独党”形象给执政带来的困境,避免过分刺激大陆。陈水扁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出所谓“四不一没有”,即:只要中共无意对台动武,本人保证在任期之内,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和“国统会”的问题。同时,民进党也刻意通过经贸关系来缓解过分紧张的政治关系。

尽管如此,两岸关系并未出现缓和,因为民进党并未放弃“台独”的核心理念。陈水扁的策略是“渐进式台独”,即在美国和大陆的双重压力下,由于无法明目张胆地搞“台独”,转而在“本土化”名目的掩护下,一点一滴地去推动具体的“台独”步骤,既不招惹大陆动武,又能进行点滴积累,最终达到“台独”的目的。民进党继续否定一个中国的原则,主张事实上的“一中一台”,利用“中华民国”的名号,建立“非统非独”立场上的模糊地带,并开始利用美国战略调整的机会,加强对大陆的军事抗衡。2002年,陈水扁耐不住寂寞,提出所谓的“一边一国”理论,“台独”立场再次强化。

2004年,陈水扁以极具争议的优势再次当选“总统”,成了轰动世界的新闻。他的“5·20”就职演说虽然给人以“态度灵活”的印象,但并未改变“台独”的根本主张,也没有重申“四不一没有”的立场,反而提出要推动宪政改造工程,提出:“在2008年阿扁卸任总统之前,能够交给台湾人民及我们的国家一部合时、合身、合用的新宪法”(注:引自《陈水扁“就职演说”节录》,见《参考消息》2004年5月25日第10版。)。虽然他声称宪政改造不涉及主权和统独问题,但制定新宪法实际上等于建立新的国家体制,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

“台独”主张的消长,反映了台湾政治发展与民进党大陆政策的双向互动关系。分析民进党大陆政策的演变过程,从“自决”、“台湾地位未定论”、“一中一台”、“中华民国在台湾”到“一边一国”以及推动“立宪公投”,从推行“本土化”的政策到玩弄“渐进式台独”的手段,其间虽有文字表达的不同和语调高低的差异,但“独立建国”的思想始终没有根本改变。民进党在某些时候提出的缓和论调,无非是为了选票和减缓来自大陆与美国的压力,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台独”诉求主导了民进党大陆政策的基本方向。

三、“台独”政策颇具风险

“台独”政策是否可行,非常值得玩味。在民进党看来,只要战争的炮声没有响起,“台独”就有可能;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轻言放弃。能够左右民进党信念的,无非是 三大要素:美国的支持、大陆的态度和岛内的民意基础。

(一)美国的支持是否坚实可靠?

以美国为首的个别国家的暗中支持和实际帮助,是民进党鼓吹“台独”的真正后台。民进党如果一意孤行,到最后摊牌之际,美国的支持到底有多大力度,是民进党首要考虑的问题。

美国当然不希望中国顺利实现统一大业,而是希望以台湾问题来牵制大陆,最好永久保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局面,永远为其保留控制亚太地区和大陆发展的一张王牌。白宫不断向“台独”发出信号,例如1979年的《与台湾关系法》和2003年12月布什做出的“尽一切可能协助台湾自卫”的承诺。再如,2004年的世界卫生大会第8次否决了台湾加入该组织的企图,尽管美国人早就料到这一结局,但参众两院仍然通过了支持台湾加入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世界卫生组织的决议。美国第七舰队“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在今 年5月20日前后也一直活动在西太平洋上。但是,美国并不欣赏台湾谋求独立的目标, 因为这与美国的利益并不一致。美国对台的支持,其基本支撑点是维持区域平衡,反对 任何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动作与言论。美国既反对台湾独立的行动,认为那是危险而愚蠢 的;也反对大陆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认为那是不能容忍的。在美国看来,只要台湾不 谋求独立的目标,两岸关系的现状就有可能固化,这最符合美国的利益。

目前,美国正在判断陈水扁的言行是否与美国追求的目标和利益相一致,防止台湾走上极端之路。陈水扁为了连任,肆意搞所谓的撤飞弹的“防御性公投”,在美国坚决反对后,才改称为“和平公投”。在陈水扁最需要美国支持的时候,美国也不能完全掌控他的言行,陈水扁今后一意追求独立的行动还能把握得住吗?在经历了2004年的大选之后,美国对陈水扁的信任已经打了折扣。

其实,陈水扁不断试探的就是,台湾如果宣布独立,大陆发动军事行动之时,美国会不会进行实际干涉。无论大陆的军事力量有多强大,只要美国承诺不袖手旁观,陈水扁就敢铤而走险。尽管布什总统结束了美国政府几十年来模棱两可的态度,明确提出如果台湾遭到攻击美国将帮助台湾,但越来越多的人们相信,如果战争真正到来,大陆军队将在美国的增援到达之前占领台湾。因此,美国现在也非常矛盾。一方面,美国国务院 发言人一再强调要维持一个比较平衡的台海局面;另一方面,美国国防部则不断向台湾 当局保证,美国会协助台湾对抗大陆。混杂信息本身就说明,台湾问题已经让美国感到 焦虑,既要继续扮演两岸关系的中间人角色,目前又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处理台海问题。

笔者认为,在反恐问题没有阶段性完结之前,美国只会采取压制陈水扁的策略,最大限度地避免两岸军事行动的出现;在美国腾出精力之后,也不太可能明目张胆地支持“台独”。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大陆,美国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贸然进入军事对抗,而且美国从来没有与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正面爆发过军事冲突。相对于美国整个国家的利益而言,台湾毕竟是个局部问题。

(二)大陆是否会动用武力?

对于两岸关系,大陆一直采取两手政策,即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同时不承诺放弃武力。所谓不放弃武力,就是针对“台独”势力的。随着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大陆的军事实力也大幅增长。对比海峡两岸的军事力量,大陆占据的绝对 优势勿庸置疑。

然而,占据军事优势,并非意味着一定要进行军事行动。是否进行军事打击,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台湾是否宣布独立;二是美国是否会卷入到两岸的军事冲突之中;三是大陆是否能放弃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为了国家主权不惜一战。

如果台湾宣布独立,大陆出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需要,必战无疑。对此,台湾、美国,甚至整个世界都甚少怀疑。中国人民的坚韧不屈,中国政府的敢抗强敌,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美国更是在朝鲜战争中有亲身感受。因此,大陆在陈水扁“5·20”就职之前发表的声明,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4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就两岸关系问题受权发表声明,严重警告陈水扁的“台独”行径将“两岸关系推到了危险的边缘”。声明指出:“‘台独’没有和平,分裂没有稳定”,声明警告说:“如果台湾当权者铤而走险,胆敢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彻底地粉碎‘台独’分裂图谋。”(注:见《人民日报》2004年5月18日,第1版。)

这份声明使用了大陆历来最强硬、最严厉的用语,既摆明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对台政策,以引导两岸关系的发展;又暗含最后通牒的意味,毫不含混地指出“台独”的必亡之路;特别是正告美国,如果纵容“台独”,只会不利于台海局势与亚太和平,甚至会把美国卷入战火。在大陆发表对台声明后,美国政府的智囊团提醒台湾当局,声明中的“悬崖勒马”这句警告非比寻常。朝鲜战争初期,美军登陆朝鲜并威胁中国安全后,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捎信给美国,要求美国“悬崖勒马”。但美国没有重视此事,不料十几天后志愿军就跨过了鸭绿江。自此以后,每逢关键时刻,美国就十分留意大陆声明中有无“悬崖勒马”一词,因为这个词意味着大陆可能要采取某种激进行动。

当然,大陆动武决策也不是能轻松做出的。影响大陆动武的还有前文提及的两个因素。第一,就目前的整体实力和形势走向看,我们能否与美国直接对立?这涉及的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对比,更包括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的影响和各种制裁等问题,甚至包括把战争引到大陆本土的极端可能性。从政治上考虑,对台动武,有可能使大陆陷入被动局面,美国可能借此进一步在国际上孤立中国。从经济上考虑,美国以及日本、欧盟等可能对大陆进行制裁,影响大陆的经济发展和高科技进步。从军事上考虑,大陆的实力当 然不足以与美国抗衡,但大陆有条件进行闪电战、毁灭战,甚至是核战。从时间上考虑 ,美国正在充当世界警察,诸多矛盾困扰着布什政府,战线过长,大陆则可随时发动进 攻。各种情况错综交织,美国与大陆都没有获胜的绝对把握。

第二,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势必对大陆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经济建设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如果把与美国对抗的因素考虑进来,战争中敌方极有可能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重点设施进行毁灭性打击。此外,战争的动员、准备、付出以至战后的岛内治理和大陆本土的经济复苏,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二十多年来,大陆的崛起就是从经济 领域开始的,如果经济领域遭受重创,不仅会使国家整体实力受损,还会对普通民众的 心理带来影响,包括放弃主办2008年奥运会的难得机遇。实际上,美国在考虑与大陆进 行军事对抗时,也会把这个因素作为重点,判断大陆是否有“背水一战”的勇气和决心 。

笔者认为,大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实际可能性尚未彻底表露出来。因为对台动武,一是需要台湾当局明确宣布独立,二是要敢于与美国完全对抗。在笔者看来,如果中美 两国因台湾问题而真正动用武力,那绝不仅仅是局部战争的问题,很可能是中美两国的 全面决战,甚至可能动用核武器。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大陆很难下此决心。

(三)台湾民众的支持是否是可信的?

岛内民众的支持,是推行“台独”的法理基础。而台湾2300万民众对“台独”政策的认同感到底有多大,一直是很难确切量化的问题,各种民意调查也出入较大。但分析2004年大选的情况,或许可得到一些启示。

民进党虽然在200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但并不代表其“台独”政策也同时得到认同。民进党的连续执政,既不是其有过人的本领,也不是台湾民众的期待,而是因为竞争对手国民党实在是日落西山,是社会民众无奈选择的结果。国民党败落之日,正是民进党挺进之时。分析2004年的大选结果,台湾民众对“总统”的选择与制宪公投的选择有一个明显的差距。台湾民众把陈水扁勉强地送上了“总统”宝座,却对陈水扁极力推崇、甚至认为比“总统”选举更为重要的制宪公投进行了杯葛。这很能说明选民的无奈和人心的向背,民进党的继续执政,绝不意味着台湾民众支持“台独”。有一种现象就很能说明问题,台湾企业界人士现在大都回避政治,非常谨慎地避免卷入独统的争执之中,特别不愿意被“台独”牵连。

但也必须注意到,2004年大选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台湾人的自我认同意识渐成主流,即台湾的中国人意识正在逐渐淡化,台湾人意识逐渐高涨,台湾固有的语言、文化、历史和传统正在被强化。大多数台湾人虽然不认同“台独”,但也对统一采取漠然的态度。1949年以后,由于两岸实际上的分离状态,台湾普通民众对两岸政治和大陆发展的了解非常有限。同时,他们对台湾的前途也难以判断,甚至对两岸关系的基本定位,对所谓“中华民国”或中国领导主权范围也已失去了标准答案,他们最接受和最希望的是目前的生活状态别被外力打乱。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包道格今年5月在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时分析道:“台湾大选结果证明台湾住民意识日益凸现,反对统一的人数也在增加,但台湾内部希望维持现状的仍是大多数。”(注:引自《大多数台湾人希望维持现状》,《参考消息》2004年5月8日,第8版。)

面对两岸关系,大陆要接受这样的事实:台湾人已经习惯了“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的事实。台湾内部尽管有党派之间的恶斗,但面对大陆,并没有本质上的分歧。大陆对台湾“务实外交”的封杀,对“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坚持,对台湾民选政治体制的不承认,容易被误解为与台湾全体民众的对立。在实现了各级官员的普选并通过投票和平转移政权之后,台湾当局已经因“多数民意赞同”而取得某种程度的统治正统性。台湾当局通过选举与民意衔接,这是中国历史上所有割据政权都没有的新特质。那些本来 有可能与我合作的党派或政治人物,只要被扣上“红帽子”,其政治生命在台湾立刻消损;而那些我们反感的政治人物,却能通过提升反共、反大陆的调门而增加选票。伴随2004年大选的“公投”虽然没有成功,但却提醒了台湾人的意识。在陈水扁看来,“公投”不仅抑制了大陆,而且巧妙地转移了来自美国的干涉,掌握了“公投”这张牌就向实质“台独”迈进了一大步。陈水扁今后可以不时地打出台湾民意牌,并着力把民意推到了与大陆对抗的前沿,使两岸关系更加复杂化。

笔者认为,岛内民意不可小视,从目前岛内民心向背来看,它具有两重性。岛内民意尚不能被民进党当作推行“台独”的根本依据,陈水扁可以玩弄政治技巧,但难以玩弄民意;岛内民意也很难为大陆所利用,很难为大陆的对台政策服务。岛内民意处在飘忽不定、无奈观望之中,两岸双方无论谁迈出不理智的一步,都将立即失去民意的支持;而一旦失去民意的支持,宣布独立或武力攻台就有了理由。

综上而言,民进党谋求独立的三大可行性要素,无一具备可靠指数。在此情况下,作为执政党,只能审慎地面对局势,最多是打打“擦边球”。如果在迷离状态下草莽行事,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打折扣。

四、“台独”是理性缺失的选择

“台独”政策的理性缺失,是从台湾社会的需要和民进党的自身需要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

(一)“台独”只是一厢情愿,不是台湾的现实需要

第一,对于台湾社会和岛内民众而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是第一位的需求。陈水扁就职以来,岛内经济由于受政治气候的影响,一直不很景气。被看作是龙头股的中华电信、台湾电力等众多国营企业还残存着高薪低效的经营体制,处理这类企业遗产和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以及推进半导体和液晶产业的发展,都是台湾亟待解决的问题。加之生产计算机的工厂纷纷向大陆转移,陈水扁第一任期开始时维持在2%的失业率,现在已经被推向4.5%。(注:引自《陈水扁第二个任期困难重重》,见《参考 消息》2004年5月25日,第8版。)对此,岛内民众甚为抱怨。民进党虽然对解决经济社 会问题没有多大作为,却对政治问题大感兴趣,不断挑起两岸事端,引发台海危机,这 势必会对岛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更大的不利后果。况且,大陆已经成为台湾的第一大 贸易伙伴,在过去的4年里,台湾经济能有微幅增长,几乎全靠台商的出口贸易支撑。 而岛内出口贸易的增长,几乎百分之百依靠大陆。大陆对台湾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如果岛内经济剧烈起伏,台湾社会就难保稳定。

第二,中华文化具有坚韧的生命力,不是政治势力可以消灭掉的。民进党推行本土化的“台独”政策,目的是为了“去中国化”。但对台湾而言,“去中国化”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非但台湾人的血缘来自中国,其宗教信仰、民情风俗也由大陆移植而来,精神上的遗传难以完全斩断。况且,岛内主张统一、弘扬中华文化的呼声不可低估。“去中国化”只能造成台湾民族和文化精神的断裂,失去民族发展进步的原始动力。

第三,对抗与战争从来都是社会发展的最大破坏力量。民进党一旦宣布台湾独立,必将引爆两岸战火,而民族主义的战争从来都是最残酷、最持久、最难以弥合的。蒙受战争苦难的,从来都是普通民众,战争带给台湾的只能是废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倒退。

(二)“台独”是民进党赌博心理的表现,难以彻底实现

不可否认,“台独”确实是民进党的“票房”良药,为其赢得了选票,实现了执政梦想。但这剂药方不可滥用,如果用得不好,错判局势,就可能成为民进党的执政毒药。

第一,如果民进党一意孤行地宣布“台独”,大陆绝不会善罢干休。面对战争,民进党的所有幻想可能都将化为泡影,这是自取其辱。民进党期望利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机会策动于2008年“台独”建国,认为大陆会因举办奥运会而有所顾忌、不会采取断然措施,这是一种玩火思维。自古以来,玩火者自焚。一旦在战争中失利,民进党建党18年来苦心积累的政治资源就会化为乌有,甚至彻底消失。

第二,如果民进党继续坚持“台独”,将进一步失去美国的支持。实际上,布什政府对陈水扁的不满由来已久,在2002年10月陈水扁发表“一边一国”的论调时,美国就已 察觉到民进党的冒险之举,布什曾通过李远哲向陈水扁传送了措词严厉的信息,美台关 系开始出现紧张气氛。以至布什在2003年底会见来访的温家宝总理时,明确表示反对台 湾领导人最近做出的任何显示他可能意图片面改变现状的言论及行动。对此,陈水扁不 但不有所收敛,反而以敢于对抗布什政府为竞选筹码,自然引起美国政府的反感和不满 。美国最看重的是本国的实际利益,不可能无条件地支持与本国利益不一致的民进党为 所欲为。如果失去美国的靠山,民进党还有什么本事来宣布“台独”呢?

标签:;  ;  ;  ;  ;  ;  ;  ;  ;  ;  ;  ;  ;  

台湾民进党大陆政策分析_陈水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