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软土地基是指稳定性差、黏性不佳的土壤,由于内部结构不稳定,在受到外部压力时,软土地基容易出现变形,荷载能力十分有限。在路桥工程中,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一定处理,来改变软土地基的性质,保障路桥工程的安全。软土地基土层多是通过河流、湖泊、海水等经过长时间的侵蚀、冲刷逐渐形成,天然的含水量相对比较高,具有土壤渗水性差、灵敏性和压缩性高等特点。
关键词:公路路桥;软土地基;处理
1软土地基
软土地基其实就是低强度且高压缩量的地基。在这种地基中,在软土层中含有部分有机物质。日本高级公路设计规范中指出,软土地基是由松软土和有机土以及松散砂等土层结合组成的,倘若地下水位升高,就会使填方和构造物的平衡状态降低,因此就会产生沉降现象。关于软土地基来说,有以下几个特性:土质紧密程度低,粘土与微细颗粒物在土质中占大比例,因为其中间的空隙比较大,所以压缩性很强等。根据以上情况来看,地基强度无法满足公路桥梁在建设中的条件,这一问题对于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是难点。由于软土地基中的土质较差,经过载重力以后,会出现沉降和滑动以及坍塌等状况,对路桥施工造成严重损失。假如问题较为严重,从而威胁到了公路桥梁在使用中的安全系数以及道路行驶人员自身的安全。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应全方面考虑其因素,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计划有效的解决方案,降低软土地基造成的伤害,更深入地提升公路荷载能力。
2在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存在的问题
从软土地基的特征来看,在路桥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软土地基,而软土地基的土层也是后续路桥工程施工的基础,更加决定了后续项目的承载力基础。软土地基本身的压缩性较强,而土层强度较低,如果不进行针对性地处理,极易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2.1 软土地基受到水分的侵蚀
在路桥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降雨,一旦有降雨,地基极易受到水分侵蚀,而受到雨水的频繁冲刷,会直接造成地基损害。除此之外,软土地基中本身含水量较高,在外界降水和内部水分的双重侵蚀作用下,降低了软土地基承载力。一般路桥施工单位都会在路桥表面铺设较多类型的施工材料,这样也能方便后续路桥项目施工的进行,不过在材料选择中,由于每种材料的性能不同,为了满足施工要求,会选择多样化的材料,每种材料的密实度不同,很容易造成在外界干扰下,尤其是水分侵蚀作用下,路面密实度明显下降。
2.2软土地基沉降
路桥表面出现沉降,会影响到其正常的使用,对于车辆行人安全也会有较大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都是是由于软土地基出现沉降,随着道路荷载的增加,出现地基沉陷。在路桥施工阶段,对于软土地基没有做好加固处理,再加上外界因素影响,尤其是道路荷载明显增加的时候,路桥项目表面出现表面沉降,车辆行人不能正常通行。有些施工单位在路桥施工中,缺少必要的地基处理过程,导致了软土地基本身的结构并不符合相关标准,并没有进行必要的压实处理,就展开了后续的施工过程,会严重影响后续路桥工程使用时的安全,造成路面沉降等不良后果。
2.3 路面硬化
软土地基本身的稳定性较差,尽管会进行一定的加固处理,但是在路桥项目后续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会添加较多的施工材料,以便能完成路桥建筑的施工,这样就会造成短时间内路面硬化。一般情况下,路桥施工中会选择沥青或者混凝土等材料,这样应用在软土地基中,极易造成路面硬化。而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不当,会造成路面膨胀,影响到路桥项目的稳定性,影响路桥项目性能的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3.1软土地基置换技术
现阶段,在路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软土地基置换技术应用的较为广泛,软土地基置换技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其工作原理就是开挖换填,从而对软土地基排水功能进一步改善,尽可能地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路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彻底地挖出软土地基内部的软土,将软土换为新型优质复合材料,而复合材料必须要满足施工标准的排水功能与抗压程度。如此不仅能够有效地避免地基沉降,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软土地基的整体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软土地基置换技术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回填土质量问题,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展开软土地基置换工作中,应该严格根据实际施工场地的具体状况,选择最为合适的复合型材料,同时还需要确保复合型材料的厚度以及压实程度,从而确保路桥地基施工的整体质量。
3.2软土地基深层密实技术
软土地基深层密实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主要是加固土层,同时还包括振动、挤压以及夯实等多种方式,全面地提高软土地基稳定性及抗压性,确保软土地基的整体质量。在采用软土地基深层密实技术进行施工作业的过程中,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方法,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3排水固结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排水固结技术在路桥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的过程中也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施工方法,在实际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主要针对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以此来尽可能地降低软土层中含水量,提高软土地基稳定性。除此之外,排水固结技术的应用能够迅速地分离软土地基中的水含量,进一步加固软土性能,避免路基出现沉降状况。但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及施工环境具体分析,从而才能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
3.4粉喷桩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目前在我国路桥工程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施工技术为粉喷桩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利用此项技术在实际作业的过程中主要是搅拌粉状固化剂,从而使其形成加固土桩,进一步提高软土地基稳定性及抗压性。一般来说,粉喷桩软土地基由水泥、石灰等其他添加剂构成,因而能够路桥工程施工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在粉喷桩软土地基施工前应该对施工标准及相关要求进行充分地了解及掌握,同时还需要做好施工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对各种施工参数进行详细地了解及掌握,尤其要注重水泥石灰之间的配合比例,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因材料不符合要求而耽误施工进度的情况。相关人员在施工前还需要进行试桩工作,主要目的在于确保每根桩的承载力能够达到标准,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路桥地基的抗压性。而在浆液输送的环节是采用粉喷桩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难点之处,主要原因在于一旦因机械设备故障或出现浆液运输停止,则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这就要求在施工前做好机械设备检查工作,排除一切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4结语
地基基础工程在公路路桥工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整个路桥工程安全性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必须加强对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视。我国幅员辽阔,公路路桥施工中容易遇到软土地基的情况,对此,必须加强对软土地基处理的研究,掌握科学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充分考虑路桥施工需求,结合软土地基的客观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解决软土地基的不足,为路桥工程提供良好的地基基础,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柴绍平.路桥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析[J].信息化建设,2016(02):362+365.
[2]邓敏娜.浅析路桥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8):237.
[3]杨宝成.浅谈路桥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四川水泥,2016(10):249+286.
论文作者:舒祖松,徐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土地论文; 地基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土层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公路论文; 密实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