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化疗患儿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率的应用效果与体会论文_黄海英 苏小玲,梁志敏 黄永贤 李卓燕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血液肿瘤科 广州 510000

【摘要】 目的 以循证实践为基础,结合品管圈的方法,提高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率。【4】 方法 成立QC小组,选取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通过循证得出最佳应用证据,通过原因分析得出要因,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同时前后对比评估活动效果。结果 通过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使新入院化疗患儿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率由35.8%提高至79.4%。结论 以循证护理实践为指导,采用品管圈的方法,提高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率,有利于减少患儿穿刺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减少医疗纠纷,值得推广。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品管圈 化疗患儿 中心静脉导管

对于患有血液系统及肿瘤疾病的患儿来说,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化疗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大量强刺激性化疗药物的输注,对外周血管的损伤及居高不下的外渗率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不言而喻,因此改进我们的方法,提高新入院化疗患儿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率,更好的提高护理医疗服务质量,我科在2018年1月至4月,开展了以循证为指导的品管圈活动,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2017年1~12月与2018年1~4月份新入院化疗病人中

心静脉导管的置管情况,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进行比较与分析。

1.2方法

1.2.1成立QC小组 小组成员共11名,由1名本科学历的主管护士担任圈长,护士长任督导员,圈内成员学历均为本科以上,其中医生2名,1名来自外科,另一名为本科室医生。选定圈名“血液关爱圈”,11位成员通过头脑风暴及5M选题法,选定主题为:提高儿童血液肿瘤科新入院化疗患儿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率。选题理由:查阅文献资料,静脉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外周浅静脉比中心静脉组高17.1%,我们科室留置针外渗情况经常发生,对患儿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1.2.2循证 通过PIPOST原则,以儿童 化疗 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率为关键词在美国指南网、万方数据库、Pubmed和2016版INS查阅资料,通过排除及纳入标准,最终纳入本项目的资料为3篇,通过FAME进行指标审查,最终纳入本项目的证据为以下5点:

对于儿童患者,选用最可能在规定的全程治疗中保留的静脉导管【1】

对于留置针使用时间少于6天,持续发泡剂输注,胃肠外营养,渗透浓度>900mOsm/L的液体不应应用【1】

临床工作者进行留置针穿刺时,尝试次数不超过2次,限制尝试总次数不超过4次,穿刺困难的患者需对其血管通路装置需求进行评估,商讨最佳的方案。【1】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医务人员加强对PICC的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及家属对PICC的认识以及提高置管率有显著优势护理程序式健康教育是合理、科学、全面的健康教育方法,明显提高了患者PICC置管率,增强了患者化疗期间对血管的保护. 【2】

护理程序式健康教育是合理、科学、全面的健康教育方法,明显提

高了患者PICC置管率,增强了患者化疗期间对血管的保护。【3】

1.2.3 基线调查和设定目标 小组成员根据2017年新入院化疗病人登记资料和科室PICC/PORT导管登记资料,从179例未置管化疗病人随机选取了100例回顾性进行了原因基线调查分析。

计算公式:

改善重点:85%

圈能力=49/(5*11)*100%=89.1%

目标值 = 现况值+改善值 = 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

= 35.8% +35.8%×89.1%×85%

≈62.9%

目标定义为:2018年4月,血液肿瘤科新入院化疗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率由35.8%提高至62.9%

1.2.4原因分析和要因确认 针对改善重点,运用鱼骨图对其充分分析,经过小组成员讨论及回顾分析、现场认证,从12个末端原因中,确定出了新入院化疗病人未置管的4个主要原因:健康宣教不到位;家属对中心静脉导管、留置针外渗风险认识不够;医生认识不够,与护士配合不到位;置管人员人数不够。

1.3拟定对策和实施 针对以上原因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现场调查及回顾分析的方法制定对策,对每个对策的实施分配到人,专项负责落实。

1.3.1 完善宣教流程,将PICC、PORT置管纳入宣教常规;多种宣教形式相结合。

1.3.1.1 拓展参与宣教人员,由置管护士单独对家人及患儿宣教转变成医生、管床护士、置管护士分别对患儿及家属进行置管宣教。

1.3.1.2 制定新入院化疗病人置管宣教标准化流程,对护士及医生进行流程及宣教时机培训,利用入院、床边交接班、使用化疗药物前等时机进行宣教

1.3.1.3. 举办健教会,利用大量外渗等资料加深家属的认知

1.3.1.4 利用蓝牛系统推送PICC、PORT置管、维护等资料 ,注重查看家人反馈

1.3.2 加强宣教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不良后果;现身说法

1.3.2.1 通过宣传各种外渗图片,以及向家人解析各种化疗药物外渗毒性,达到印象深刻

1.3.2.2 邀请外渗案例患儿家属讲解外渗后的各种担心,以及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以后的好处

1.3.3 提高医生对中心静脉导管认识;协助护士判断置管与否及种类

1.3.3.1 定期举办小讲课,加强医生对于留置针穿刺难度、外渗及中心静脉导管的认识

1.3.3.2 医生将置管宣教纳入入院谈话

1.3.3.3 加强与医生沟通,管床医生与责任护士共同查房及健康教育,建立血管通路选择标准,准确评估患儿情况,建立合适静脉通路。

1.3.4 增加PICC置管人员培训;提高PICC置管人员技术。

1.3.4.1 每年派选护士进行PICC置管资质培训,PICC置管人员已经发展成为由护士长为主体的7人团队。

1.3.4.2 以老带少,制定PICC置管操作流程,提高置管操作水平,不断学习新方法,如:B超引导下的PICC置管,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比较 统计2018年1-4月我科新入院化疗患儿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情况,计算出置管率为79.4%。

达成率=(79.4-35.8)/(62.9-35.8)*100% = 160.1%

2.2无形效果比较 通过本次活动,减少了患儿穿刺痛苦,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专业技能,促进医护、医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多学科多团队合作,提高了护士的品管圈能力,凝聚力以及循证能力。

3 体会

3.1 循证护理,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已被医护人员广泛的运用,采用最佳的证据指导临床实践,不仅时间耗费减少,而且成效显著,值得推荐。

3.2 在整个循证及QC的过程中,每位成员积极参与,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学会了如何检索最佳证据,学会了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己以及团队的努力,为患者解决问题,为科室赢得满意度,增强凝聚力。

3.3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率的提高,意味着化疗药物外渗率的下降,意味着患儿遭受的留置针穿刺疼痛的减少,在当前的就医环境下,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2016版INS指南

【2】廖春,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率的影响.《医疗装备》2018

(5):161-162

【3】丹海永,张婧婧,田金满.程序式健康教育在提高初治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率中的

应用价.《河北医药》,CNKI:SUN:HBYZ.0.2018-10-037

【4】梁志敏,苏小玲,黄海英,许秀贤.采用“品管圈”的方法提高儿童血液肿瘤科病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探索与体会[J].饮食保健,2016,(22):178-180.

论文作者:黄海英 苏小玲,梁志敏 黄永贤 李卓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  ;  ;  ;  ;  ;  ;  ;  

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化疗患儿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率的应用效果与体会论文_黄海英 苏小玲,梁志敏 黄永贤 李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