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运行维护是一项系统化工程,也是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要采取全方位的解决策略,如做好跳闸故障的检测、对设备进行验电等。对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通过优化的维护策略和具体的日常维护措施,提升变电运行维护水平,确保电力系统供电安全。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存在问题;加强对策
引言
为了确保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有序开展,需减少变电运行故障,增强电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实现电力资源的持续稳定供应。文章以变电运行维护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运行维护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有效保证了现代化电力系统的变电运行维护质量。
1变电设备的运行维护
1.1强化变电设备的安全管理
强化变电设备的安全管理,需要进行定期检查,以保障设备的稳定运作。如果变电设备出现了问题,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分析故障,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将危害降到最低。因为变电设备在运作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如温度、声音或者震动等,所以在进行日常检查时需要全方位检测变电运行设备,并且需要进行多次检测,保障设备的正确运行。此外,维修的工作人员还需要验收变电运行设备,对其进行双重保障。
1.2变电设备运行的重要意义
对于整个电力系统而言,变电设备可以维持电力的有效、稳定运行。因此,需要足够重视其运行效果,保障其使用效率。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用电量需求不尽相同,因此需要电力企业重视电力分配问题,以实现电能的有效利用,而变电设备恰好可以满足该要求,得到了广泛运用。
1.3运行人员的作用
运行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高低是影响变电运行设备运行维护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维护的工作人员素质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较低,会严重影响变电设备的维护质量;反之,如果维修的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较好,将会有力保障变电设备的运行。因此,运行人员对变电运行设备的运作和维护环节有着重要意义。需要注意的是,运行人员在对变电设备进行维护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出现操作不当等现象,不仅会给变电设备带来直接损害,还会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除了需要对变电运行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外,还需要通过一系列途径,如进行专业化培训等,提高员工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2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存在的问题
2.1负载短路故障
负载短路是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最主要的故障,负载短路就是电流电压过大,导致过大的电流流经变压器,超出变压器的承载压力,使各种电力设备受损,无法进行正常工作,甚至导故障,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在变压器高低压侧安装空气跌落式熔断器和空气断路器,当相关设备承载过大电压时,就会自动的切断电路,有效保护整个电力系统。
2.2电源故障
电力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任何设备的运行都需要电源作为动力支持,所有的电力设备都离不开相关电源的供电。因此,电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电源出现故障就无法对相关设备提供动力,导致电力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也具有负面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对电源进行全时段监控,防止出现电路老化等故障,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2.3过电压故障
过电压现象出现通常是负荷投切的瞬间结果。如雷雨天气,当避雷设施损坏后,会使部分户外架设的电力设备遭到破坏,在这一过程中,电力设备两端的电压会瞬间增大,超过其能承受的电压,对设备内部结构造成破坏。另一方面,人工误操作也会导致过电压故障,需要全方位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素质,并且按照合理的方式安装过电压保护装置,对各种保护设备进行优化。
2.4跳闸故障
跳闸是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某些隐性故障,其内容分为多方面,比如母线跳闸、越级跳闸、开关误动等。产生跳闸故障的原因不是固定的,必须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故障处理和维护技术的优化,从而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变电运行维护存在问题的应用对策
对于变电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维护人员立足于实际,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手段,形成系统完整的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方案,弥补现阶段变电运行维护环节存在的漏洞,以确保电力资源的持续稳定供应。
3.1完善变电运行维护流程
为了有效应对目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电力企业在维护过程中应着眼于区域电力资源使用需求,吸收欧美国家变电运行维护的有益经验,厘清变电运行维护基本流程,逐步构建起系统完整的变电运行维护机制。细化变电运行维护的规章要求,确保相应规章的可操作性,使变电运行维护流程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从制度层面出发,提升变电运行维护工作开展效能,减少运行维护成本,确保变电装置的运行状态,实现电力资源的持续稳定供应。同时,变电运行维护人员要在变电运行维护流程的基本框架内有效开展相应维护管理工作,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提高专业素养,尤其是维护人员应当积极投入到岗前培训和技能培训的活动中。维护人员应通过相应的平台不断增强自身的工作技能与专业素养,以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的有效性,增强电力资源调配质量,为后续电力系统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管理人员在进行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需要在相关部门的规范要求下有序开展,并在这一过程中以专业管理知识作为评价,吸收过往有益经验,梳理运行维护流程,划分各个部门的基本职责,切实增强管理效能。在这一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搭建交流平台,合理配置管理岗位与管理职责,协调管理时间,逐步形成高效完整的变电运行维护流程,使其符合现阶段电力系统变电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确保电力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减少设备故障发生几率,确保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3.2变电运行维护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质量与维护人员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电力企业在开展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要着眼于维护人员安全意识与岗位责任,通过多种方式稳步提升变电运行维护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感,厚植人力资源优势,切实提升变电运行维护质量。实际操作阶段,变电运行维护人员要着眼于实际,真正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逐步形成安全意识。电力企业要通过开展各项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为变电运行维护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营造良好氛围。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要从制度层面出发,有效划分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岗位职责,细化工作责任,并设立全面科学的考核制度,充分调动维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高效性。此外,逐步形成科学全面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采取合理的奖惩手段,以有效激发工作人员参与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工作效能。实际操作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厘清变电运行维护的基本流程,结合工作人员的特点和阶段性工作目标,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并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开展相关绩效处理工作。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弥补现阶段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在人力资源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
3.3变电运行监控机制的完善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监控机制的完善,需要技术人员将变电运行维护需求与信息技术统筹协调,构建起全面高效的信息技术框架,有效弥补现阶段变电运行维护监控机制存在的漏洞,为变电运行维护监控机制实践作用的发挥提供便利。实际操作过程中,运行维护人员要根据运行维护计划,建立完美的维护数据库。在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各个设备运行信息进行快速获取和高效应对,为后续变电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支持。同时,以变电运行监控系统为指导,运行维护人员能够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短时间内明确变电运行设备的类型和发生位置,有效增强了现阶段运行维护人员对变电设备断路、接地故障等设备故障类型的应对效率,节约了设备故障排除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有利于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了企业竞争能力。
3.4完善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管理机制
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管理机制完善过程中,需要建立变电运行系统责任机制,落实岗位职责。通过这种方式规范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行为,减少管理事故发生几率。同时,通过组建专业化的监督队伍,定期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工作流程,并及时反馈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形成动态调整机制,增强变电运行维护的有效性。基于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特殊性,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形成巡检制度,监控变电运行系统,并与监控平台相互配合,切实增强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系统的维护效能,减少故障发生几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一步强化变电运行设备维护工作是切实保证变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是有效避免设备出现安全事故进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需要,是推动电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可以使得电力企业进一步重视变电运行设备维护工作,深化技术创新,强化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徐建新.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0):129-130.
[2]陈金鹏.分析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化建设,2016,(8):89-90.
[3]白彦军.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球市场,2016,(15):132.
论文作者:张莉1,张杰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运行维护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故障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