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与感情投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感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情感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情感具有信号的功能,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信息交流系统。正是由于它具有这种功能,以人为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便可以通过情感,对他人施加影响,或通过他人产生影响,以实现组织的愿望、要求和目标。
与机器人不同的是,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所谓“情感投入”,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用尊重、关心和喜爱的心情去感染对方,帮助其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引起对方感情上的共鸣,建立起诚挚的人际关系,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激发和增强被领导者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工作的开展。
在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同革命战士和人民群众建立起来的那种心连心、手相扶的鱼水之情,从一定的意义讲,正是积极情感共同投入的成功范例,这也展示了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魅力。
新中国建立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发展。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思想影响及破坏,致使我们党的这一优良传统和优势大大削弱。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者总是以“说教者身份出现”,把青年作为改造对象,结果适得其反。另一方面,由于思想政治工作者和被教育的感情不相通,仅靠“师道尊严”的“俯视”目光,动机再好,道理再深,也只能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效果甚微。
著名教育艺术家黄家灿认为:“理是可以治病的良药,情是药外带着香味的糖皮,无情,理解以入咽;无理,情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感人心者,莫过于人情,感情是开启人的心灵的钥匙,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好坏,友谊的深浅,对开展工作有重要的影响。肯定性质的情感能提高认识活动积极性的效果,否定性质的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仅仅注意人的物质利益是不够的,还应注重情感的投入。
当代行为科学的研究认为,积极的情感投入对个体能激发出对组织的献身精神和责任感;对群体能产生出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人际关系是一种“润滑剂”,能起到沟通思想、解决矛盾、缓和冲突、协调关系的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积极的情感投入是十分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那么,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怎样做才算感情投入呢?我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和研究:
要尊重下属的人格。尊重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百姓说的更直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不仅需要一般的生理和心理满足,还要求人格的平等,希望自我价值的实现。尊重他人,使其自尊心得到满足和慰藉,可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聪明才智、创造才能和献身精神。
做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考虑人的这一固有特征,切不可以教育者自居,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更不能揭人之短伤害人的自尊心。特别对那些出身平凡、遭遇不佳、犯了错误的人,领导者人如能表现出真诚的信任和尊重,那成效常常是明显的,有时甚至是惊人的。
当一个人受到他人诚心诚意的尊重时,会在内心产生一种自我尊严感,他会千方百计地表现出不使对方失望,表现出自己是与这种受尊相称的。如果是弱者,他会振奋起来;如果是强者,他会比原来表现的更出色,更加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如果是失德者,他可能会改邪从善;如果是有德者,他会使自己更加完善。这就是尊人的人格感化力量。
要认真倾听下属意见。只有愿意细心地、富有同情心地、耐心地听别人讲,你才能真正理解别人。这是一种可以在对方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方式。你能耐心地听对方讲,就等于向他宣布:“你的话值得听”,这样可以提高他的自尊心,增强他的自信心。而倾听,又能帮助你了解对方真实的思想感情。弗洛伊德千百次阐述过一条真理:如果你能使别人谈得足够多,他简直无法隐藏其真实的情感或真正的动机。如果你能耐心地倾听对方把自己的意见、积郁和不满倾吐出来,这样他们的心情就会感到舒畅,使其心理好象处于一片空白,也正是在这种时候,你的意见、劝说最易乘虚而入,占据他那空白的心田。反之,如果对方说得正在起劲的时候,你打断了他的讲话,进行劝说,是不会收到好效果的。
认真倾听下属意见,包括不中听的反对意见,从这些意见中选准工作的突破口。能听逆耳忠言的大企业家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总裁松下幸之助说:“人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可是光听顾客的好话,会使我们懈怠;没有挑剔的顾客,哪有更精良的产品?所以,面对挑剔的顾客,要虚心求教,这样才不会丧失进步的机会。”松下又说:“顾客的抱怨,经常是我们转败为胜的良机。我们常常在诚恳地处理顾客的抱怨中,与顾客建立了更深一层的关系,因而意外地获得了新的生意。所以,对于抱怨的顾客,我实在非常的感谢。”
美国最大计算机公司IBM总裁小华特森认为,光是与自己喜欢的部属在一起,那很容易跌入失败的陷阱里,因为,只有那些自己不喜欢的部属,才会告诉你事情的真相。他说:“我非常注意刻薄、粗暴、令人不愉的人,只有他们才会勇于谏言,直话直说。如果你能与这种人一起相处,并能耐心地听他们说话,你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所以,小华特森对那些他不喜欢的部属,不但特意安排接近的机会,并且重视他们升迁的机会。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是否应从这两位大企业家的经营风格、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中得到启迪呢?
要对你的下属多一点“人情味”。因为人是有七情六欲的,故不能忽视情感因素。要富有人情味,只有这样,才能使原来对立的双方变为至爱亲朋,使原来隔阂很深的人变成知己,造成宽松和谐的气氛。那种高高在上,僵冷说教的态度,那种忌讳“人情味”,强调“火药味”的做法,都是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有的风格背道而驰的。在这一点上,我国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最讲人情味的。一世英豪毛泽东,有统帅雄兵百万的大略,也曾为警卫员的恋爱婚事“策划于密室”;周恩来运筹帷幄,取胜于千里之外,也曾为一位前“皇帝”的婚姻磨破嘴唇;坚如磐石的邓小平,日理万机之时,不是还亲手解决了一位乒乓球运动员的“跨国婚姻”吗?
要热爱被教育对象,和他们交朋友。古人云“德服为上,才服为次,力服为下。”而德服的重心在于突出一个“爱”字。师爱是伟大的教育力量,也是我们的道德准则。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教育者对下属倾注爱心,下属才会产生温暖和愉快的情感体验,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我们要把对祖国、对事业的热爱全部倾注到被教育者身上,用自己的光和热去照亮他们的心。在这个世界上,你不可能去爱每一个人,但可以对你接触到的每一个人表现善意。它可以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利于创造团结、民主、融洽、和谐的气氛和环境。在平等、宽松、没有官架子、没有官习气的环境中,才能以心换心,多交朋友,用爱去换取爱,用信任换取信任,才能逐步消除群众心里的怨气和不平,因人制宜,“对症下药”,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要对你的下属喜欢和赞赏。要影响人和改变人,使对方乐于接受,使你的工作富有成效,你必须首先对别人喜欢和赞赏。这既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也是影响人、改变人的新原则,新方法。人人需要别人喜爱,需要别人赞赏,这是人的天性,不管是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都不例外。因为领导者对下属喜欢和赞赏时,就很容易被他们视为朋友,看成“知己”,从而能产生满足感、信任感和安全感。中国有句古语:“士为知己者死”。人们为“知己”既然连生命都在所不惜,难道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还有什么工作不能完成的呢?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从对方的友好态度中感到愉快,在情感上愿意“投桃报李”,愿意用同样的态度回应对方。而对于那些故意贬低我们伤害我们自尊心的人,则会从对方不友好的态度中产生反感,会情不自禁地“以牙还牙”。很少有哪一个人会喜欢厌恶自己的人。
要理解你的下属。理解是心理相融的桥梁。理解人,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鼓励个人志向、爱好和追求的健康发展。人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需要相互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因此,对理解的心理需求显得极为强烈。比如,遇到困难时,渴望得到帮助;受到委屈时,渴望得到安慰;做错事情时,渴望得到谅解。理解可以给人以友善,给人以安慰,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心理上的平衡。
要关心、帮助你的下属。关心帮助下属是做好管理工作的感情基础。有人比喻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是船和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因此,船要依着水性,才能顺利地前进。同样道理,领导者也要依着被领导者的人性,工作才能获得成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一些令人烦恼的、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个人来说是迫切的,是件大事情。领导者如果对下属的渴望,能及时给予帮助解决,对下属的困难,能表示同情和关心。根据“相互报答”的社会心理行为,被领导者也会用自己的行为,给领导者以报偿,他们也必然会服从你的领导,支持你的工作,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要使下属展其长,建功立业,领导者必须善用其“心”。任何人的行为无不受到思想的支配和心境的影响,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其长便会充分发挥出来,工作的效益就会成倍增长;相反,人的心情不好,精神不振,其长就难以发挥,工作的成效就无从谈起。要善用其“心”,领导者就需要经常深入群众之中,同大家打成一片,体会群众的甘苦。群众把心交给你,才会推心置腹,无话不谈,领导者才会知其心,用其心,充分发挥人才的最佳效益,进而创造出色的工作业绩。
要善于运用“换位法”。在说理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换位法”。一方面,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来设想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将心比心,反复设问、比较,使其心服口服;另一方面,也应使受教育者站在教育者的立场和角度如遇到同样事情设问自己如何处理?通过分析矛盾的焦点和产生的原因,来寻找解决的途径。
对下级必须同对上级一样忠心耿耿。善为射者不忘其弓,善为上者不忘其下。一位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维护下属的利益,不是盲目地维护,而是在证据不足时始终假定他们是无辜的;尽量多表扬;出了差错,即使责任不完全在自己也由自己承担。管理知识分子的优秀领导,对下级要予对自己的上司完全一样,决不能对下级一幅面孔,对上级又是另一幅面孔,那样做会失掉民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