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特征及神经影像学分析论文_李辉,杨艳萍,张鑫晟,黄兴

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 分析老年血管痴呆性病人临床常见症状和MRI、CT神经影像学结果。方法 以9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病例为对象,分别采用核磁共振(MRI)和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相比非痴呆患者,经MRI检查血管性痴呆病例额叶和颞叶等脑梗死率明显较高;经CT检查本组脑梗死总面积和白质病变率明显增高,差异性明显(P<0.05);痴呆病人脑梗死率、总面积和MMSE评分间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VD包含多种形成机制,需认真分析VD病人的影像学特点,及早做出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老年血管性痴呆;脑梗死;白质病变

[Abstract]:Purpos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symptoms,MRI and CT finding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 Methods 90 cases of senile vascular dementia cases were detect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and electron computed tomography(CT),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non dementia patients examined by MRI vascular dementia cases of frontal and temporal lobe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after CT examination of this group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rea and white matter lesion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the difference obviously(P < 0.05);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dementia cerebral infarction rate,total area and MMSE score.Conclusion VD contains a variety of formation mechanisms,need to seriously analyze the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VD patients,make early diagnosis,to provide a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Senile vascular dementia;Cerebral infarction;White matter lesion

急慢性缺血性、缺氧性等脑血管病症,均可损伤患者脑组织,导致高级神经、认知障碍为主要表征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1]。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在改善,脑血管病并发症率显著上升,VD发病、病死率也较之前有所变化,并成为心血管和肿瘤性病症之后的第三类致死疾病。临床发现,老年VD极可能引起认知障碍,占比约为20%-50%,对老龄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本研究通过对老年人VD提供MRI、CT两项神经影像学诊断,其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90例脑血管患者。男性、女性分别为41、49例,年龄54-87岁,平均68.35岁。疾病史:25例患者伴糖尿病,13例患者伴高血压病,19例患者伴房颤,14例患者吸烟酗酒,36例患者血脂抽验异常。根据MMSE(Fol stein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分成常规组(非痴呆患者)与VD组;常规组共40例,男性、女性分别为22、18例,年龄55-85岁,中位68.21岁;VD组共50例,男性、女性分别为30、20例,年龄56-87岁,中位71.02岁。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针对VD,主要分为下列诊断指标:①脑血管病变:临床特征、CT或MRI等检查结果,符合脑血管病变。②痴呆:脑血管病变后90d内,患者伴智力下降、反应迟钝等表现。采用MMSE量表评定痴呆,根据是否接受教育及时长进行评分,接受教育者≤17,6年以下者≤20,6年以上者≤24分。排除条件:①痴呆多由颅部损伤或者占位性病变导致;②精神或其他类型障碍等;③并肝脏、肺部等脏器衰竭或者代谢紊乱现象[2]。

1.3 影像学检查

1.3.1 CT检查

对全部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64)扫描患者的头颅,电流:250mA,电压:120kV,取眦耳线为基线,扫描为10mm厚。结合CT影像并利用配套软件,分析患者的白质病变情况和脑梗死面积。

1.3.2 MRI检查

对MRI检查耐受性强的患者,选择西门子MAGNETOM ESSENZA 1.5T扫描其头颅,并统计病变位置、个数。

1.4 统计分析

主要利用了SPSS 10.0录入系统,用(x±s)代表计量数据,用t加以检验;用%代表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组间比,以P<0.05,表明两组存在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MRI检查

相比非痴呆患者(常规组),VD组额叶、顶叶以及颞叶皮层下等脑梗死率显著上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其他部位梗死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血管性及其相关因素诱发的认知功能障碍,均被称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认知障碍非痴呆(VCIND)、混合型痴呆以及血管性痴呆(VD)。根据现有研究,VD分为多种形成机制,急性脑缺血可导致脑组织坏死、小血管硬化等病变、脑缺血引起白质受损,从而诱发神经信息非正常传导。上述机制均会使患者丢失神经元、神经元间联络不畅,引发VD症状或认知功能下降[3]。

现代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为临床诊断VD提供了参考依据。相比其他影像学检查,MRI有着极高的软组织分辨率,且能从多个参数、角度予以成像。与此同时,MRI脉冲序列还可较好地提供水弥散和组织灌注相关信息,质子像、T2加权像和FLAIR像可呈现1mm大小的白质病变或者是缺血性损伤部分。针对VD动脉硬化性、多灶性痴呆两种疾病,MRI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能够准确体现脑梗死灶、白质病灶个人及其具体位置。有学者通过对VCI患者展开研究,发现脑萎缩极为明显,且多发性梗死灶和白质病变明显上升。本研究中,就通过对VD患者进行颅部MRI扫描,结果得出:相比非痴呆患者,VD额叶、顶叶和颞叶皮层下等脑梗死率明显上升,表明上述部位梗死率同认知障碍、减退显著相关。

VD严重性与脑部病灶容积相关。本研究中,相比非痴呆患者(常规组),VD组脑梗死面积、白质变化占比均有所提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CT成像可观察到皮质下多发性小梗死灶;皮质下梗死率和梗死面积,同VD患者自身的认知功能衰退程度有很大关联。但,本组未见白质病变率和智能下降程度存在关联,推测和病例样本少有关。

总之,VD包含多种形成机制。为此,需认真分析VD病人的影像学特点,及早做出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王代娣.老年血管性痴呆26例诊治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27)

[2]李学彬.北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与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2011(28)

[3]方芳,蒋安杰.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3(18)

论文作者:李辉,杨艳萍,张鑫晟,黄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9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特征及神经影像学分析论文_李辉,杨艳萍,张鑫晟,黄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