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的劳动力供给结构转型分析
邢 锋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昌330013)
摘要: 在人口红利优势逐渐消失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剧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劳动力生产要素供给不足和供给结构不均衡的双重矛盾,通过对劳动力供求变化的分析,发现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中存在着严重的劳动力供需不均衡的矛盾,将从政府宏观层面、制度障碍破除、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转变等方面提出缓解劳动力供给结构不均衡的对策与措施,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关键词: 劳动力;供给结构;改革;经济增长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些年世界经济整体向好的趋势依然存在,欧洲主要发达国家实施稳定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使经济保持平稳较好的低速发展,消费者和生产者对市场的信心正逐步增强,这将推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市场不断出现动荡和中美贸易战的压力,导致世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不利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反观我国经济自2012年之后逐步进入经济新常态,一直保持着低速平稳的发展状态,2018年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6.6%,作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的劳动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我国的劳动力供求关系一直保持着不均衡的状态,在2012年以前一直都表现为隐形态势,但是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和人工智能化工业的发展,这种劳动力供求不匹配的隐形态势逐渐凸显,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但从现阶段来看,在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经济背景下,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劳动力总供给丰富,但是近年来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和大批农村待转移的低素质的剩余劳动力一方面表明劳动力资源有待进一步释放,但其由于劳动力素质和能力跟不上经济产业的发展脚步而导致的供需不匹配的问题都对当下的就业形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造成了高素质劳动力供给不足和失业同时出现的情况,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直接表现就是既存在工荒,又存在就业荒的现象。从宏观层面来讲,劳动力供求结构不平衡的现象不仅影响家庭就业和失业的社会领域,也会影响到一国经济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国家战略的决定。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劳动力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比较优势,当劳动力资源丰富时,可以利用低成本的人口红利优势发展经济,当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我国必须通过调整劳动力供给结构不均衡的矛盾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劳动力资源做到“人尽其能”。
二、关于中国劳动力供求变化的研究
(一)劳动力供求总量关系的变化
2012年以后,劳动力供给情况和供给结构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一方面由于人口增长率下降,另一方面,农村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以及城乡居民待遇的均等化也是引起变动的原因之一,同时不断激增的大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地充实着我国劳动力的供给大军。
人口增长率的下降直接带来劳动供给的下降,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提高,尤其是对高技能型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导致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和供给错配现象的出现。90年代初,中央政府实现全面的计划生育政策,并在一定时期内不动摇,通过地方政府和实施部门的强制推行,人口政策的确定直接约束了人们的生育行为,促使了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对人口的要求和质量也随着时代的要求而提高,这就从根本上造成了劳动力供给人口不足和供需结构不均衡的问题。
2011年中国耕地面积约为18.26亿亩,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亩。中国人均耕地面积持续不断地下降,2005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人口约为4.9亿,截止到2015年已经增加到接近7.4亿,在人多地少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农村过多的低素质劳动力人口的就业问题也开始出现。在我国农业领域承接不了过多的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农村过多的低素质劳动力必然要向其他产业或领域转移。随着户籍制度的松绑和城乡农民工待遇的均等化,大量农业剩余低素质劳动力转移现象随之而来,必然带来剩余低素质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供求结构的不均衡。
近年来随着大学的扩招,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地攀升,每年以平均100万的人数递增,截止到2018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经达到了3700万。不断增加的大学生人数,一方面加大了经济社会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庞大的劳动力后备大军。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和就业压力的加大,很多高校毕业生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在毕业后选择继续考研攻读硕士以获取更高的学历,另一方面,随着家庭的富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会让自己孩子选择更偏重学术性人才培养的本科学校而忽视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科学校。据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去向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专科学校的毕业生的就业率越来越高,呈现较好的就业形势,反观本科学校的毕业生的就业率还较低,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都表明了我国当下劳动力市场存在劳动力供求不均衡的现状,对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远远高于供给。这既是我国当下最实际的就业现实国情,也是由我国处于工业发展的中期特点所决定的现状。
在过去的二十年,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和制造业的驱动。而由投资带动的行业和制造业往往都是属于第二产业,并处于世界生产链条的低端,生产较为廉价的产品,附加值低,因此我国更需要具有技术才能的熟练工人来维持第二产业的发展。因此,从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面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缺乏的是拥有专业应用型知识的技工职校毕业生,现阶段的职校毕业生数量不能满足我国庞大第二产业的制造业的用工需求。这种供需结构的失衡,最终导致专科技能型毕业生“供不应求”,本科大学生“供过于求”。
(二)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的表现
第一,劳动力供求的产业变化,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转轨阶段,产业结构由“二三一”结构向“三二一”结构过渡,在第一产业中,劳动力供求矛盾现象逐渐突出,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由于政府一向采取偏重于优先发展工业的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对第二产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保证了第二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稳定,但是在第二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和制度方面的原因,导致一些旧工人的技能和素质难以适应新型工业企业的要求。第二产业也会出现过剩的低技能低素质的劳动力。第三产业作为以服务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因其处于发展的繁荣期的阶段特点和行业门槛低的特点,对劳动力的需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例随着第三产业的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例上升而上升。在2006年之前第三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其吸附过剩劳动力的容量有限。但是随着国家对第三产业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将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作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新的产业领域,第三产业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同时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吸附能力也大大增强,接受了大量来自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转移劳动力。随着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的不断加大,其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上扬,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大量富余劳动力的问题。
第二,劳动力供求的行业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力供求在行业间的变化也很大,在统计的16类行业中,劳动力供求变化明显的是五类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制造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
刘德平教授在接受采访时,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名糖尿病患者叫杨金忠,家里三代都患有糖尿病,爷爷因糖尿病并发脑溢血不到50岁就去世了,父亲因糖尿病双眼几乎失明,吃喝拉散全要靠体弱多病的母亲照顾,而他没到50岁血糖却高了近20年。为了控制病情,杨金忠没有吃过一口甜食、一顿饱饭,生活不仅毫无乐趣,而且还天天寝食难安,担心会走上父辈的老路。为了降糖,从二甲双胍到优降糖、美吡达……每出一种降糖药,杨金忠都率先服用,可血糖仍然居高不下,有时候吃药会降得快些,但不吃反弹得更快。杨金忠曾几次病重入院,胰岛素越打越多,眼睛越来越看不清东西,脚肿得连鞋都穿不上。
由于资源的趋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农林牧渔业自身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它所能吸纳的劳动力数量是有限的,该行业的就业需求人数基本稳定,但是由于这一行业的劳动力供给量的基数偏大,所以这个行业中劳动力供求矛盾仍然很突出,此外这一行业的劳动力供求的矛盾还表现在这个行业内部地区间的劳动力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的矛盾并存。
(3)燃料型氮氧化合物。此种氮氧化合物由燃料中的氮化合物在燃烧中氧化而成,由于燃料中氮的热分解温度低于粉煤燃烧的温度,600~800 ℃时就会生成燃料型氮氧化合物,其在煤粉燃烧中NOx产物中占60%~80%。在生成燃料型NOx过程中,首先是含有氮的有机化合物热裂解产生N、CN、HCN等中间产物基团。然后再氧化成为NOx。由于煤在燃烧过程中包含挥发分和焦炭燃烧两个部分,故燃料型的氮氧化合物形成也由气相氮的氧化(挥发分)形成和焦炭燃烧形成两个部分组成(图1)。
随着铁路、高速公路和网络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吸附的劳动力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同时由于该行业自身入门门槛比较低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接纳农村农业剩余转移人口和第二产业中的低技能低素质的劳动者,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重视,其吸附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还在继续增强。
(2)加快发展新型接续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金昌市的发展依托于资源赋存的优势,但要保持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就要立足于现有的资源状况、区位条件、科技实力和投资来源等要素,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型接续产业,尤其是大力发展非矿产业,使城市的发展取向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结构调整需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战略重组,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单一资源优势向多功能的综合经济优势转变,进而保证资源优势的延伸与潜力的挖掘,由外延式发展走向内涵式发展。
经过ANSYS优化分析,可以得到3种优选尺寸方案,如表2所示。在有限元分析结果中,这3种方案在整体效果上趋于最优,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符合在因素分析表中的影响曲线的取值。与初始零件相比,虽然最大等效应力和总位移方面相差不大,但是在质量上却是减少了很多。再结合这3种方案的模态分析选取最终的优化方案,模态分析数据见表4,可以看出3种方案的共振频率相差不大,均不在经编机作业频率附近。最终以质量最小原则,选取方案1,进行圆整如表5。
从2002年到2013年,建筑业就业人数增长,年均增长率为6.8%,特别是进入2008年以后,国家重点工程展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兴起、房地产持续发展、城市建设力度的加强,这些都刺激了建筑业的发展。2003—2012年,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10年平均增幅到18.6%。建筑业劳动力需求比重每年平均上升3.6%的水平,建筑业随着国家投资规模的扩大无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它对接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低技能低素质的失业人员的吸纳能力还会不断增强。
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八)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5.吃绿 绿是指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和加工,经绿色食品管理机构认定的无污染、安全、优质、富有营养的食品。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绿色食品摆上人们的餐桌,人们也越来越多认识到食用绿色食品有益健康,越来越多选择绿色食品。无疑,未来的餐桌上将是绿色食品唱主角。
对中西部地区而言,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于东部地区,其工业化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不强的特点使他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偏低。尤其是随着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和中西部落后的工业基础,导致大量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为追求高工资水平而进行劳动力转移,从而导致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缺失,造成该地区的供求矛盾突出。近年来,国家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发展战略,给这些地区带来了积极的产业政策支持和人才扶助措施,一大批工程的建设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刺激了劳动力的供给,这些政策和措施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复苏和崛起,也对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回流产生了积极的效应。但从整体上看,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供求失衡的现象依然很严重,如果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劳工待遇没有得到平衡的话,这种劳动力供求失衡的现象很难得到缓解,必定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立足于解决劳动力供求结构的失衡必定成为我国今后经济发展必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第三,劳动力供求的地区变化,改革开放以后,率先掀起改革之风的东南沿海地区,在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该地区劳动力供给提出了大量的需求,同时每年大约有800万外来劳动力涌入该地区,但基本上被劳动密集型行业所吸纳。2002年以前,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2-5个百分点。2002年以后东部地区对技术工种的需求增加,对高素质高技能人员的需求急剧上升。
三、调整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的建议
(一)政府对就业的高度重视是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的重要前提
解决结构性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就业岗位的基数扩大,就业岗位的增加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从政府层面上看,政府应采取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基数上增加劳动力的岗位选择,在保证就业的条件下进而实现劳动力的供求结构的均衡协调。一方面,在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平稳发展的同时,通过政策扶持优先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岗位的新行业,例如鼓励在农村地区发展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化的形式来吸附农村过剩的劳动力。另一方面,注重将人口供给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侧重提高当代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在以效率代替数量的同时,将人口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避免出现非生产性的无效就业的倾向。
制造业作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制造业的规模随着国家对制造业的不断重视而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其从业人数也从2002年的8307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1.2067亿人,我国制造业规模的扩大和从业人数的大幅增加,是由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中处于工业化时期的特点和其处于支柱性的地位所决定的。一方面,劳动力资源作为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在工业化阶段,其供给的多少和质量将直接决定制造业的规模和制造业的高低端程度,另一方面,制造业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其规模大小也将通过其吸附劳动能力的大小反作用于劳动力的供给,目前制造业行业中依然存在数量不小的低技能低素质的劳动力,意味着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这部分劳动者将可能面临着失业的问题,劳动力的供求将会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而不断发生改变。
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的就业人数的变化是所有行业中变化最明显的,随着国家逐渐强调要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鼓励和扶持,该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从业人数和产值也在逐年提升,同时该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预示着其吸附过剩劳动力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二)区域和谐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实现结构性调整的宏观基础
由于我国东南发达地区对高质量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并刺激了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的需求,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自然就会涌向发达地区,对于落后地区的劳动力而言,由于其自身低素质低技能的特点难以适应发达地区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会进一步加大发达地区劳动力供给结构不均衡的现象,同时会由于劳动力的流出而导致落后地区的经济状况更加恶劣。为此政府必须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产业政策的优势发展具有本地优势的产业,同时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完善并实施下岗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使落后地区的劳动力具有适应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基本技能。为此政府应采取措施努力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扶持落后地区的产业发展,既有利于缓解东部发达地区劳动力供求结构不均衡的现象,也有利于为落后地区提供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力资源。
根据劳动生产率与产业偏离度成反向变化的偏离度理论。我国第一产业偏离度为38.7%,第二产业偏离度为27.16%,第三产业偏离度为8.75%,其中,第一产业偏离度最大,第三产业偏离度最小,这说明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最低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最高,劳动力必定会在大三产业间流动。对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适应劳动力供给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产业间劳动力的分配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第一产业,鼓励各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发展适合自己的农业产业形态,将农村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提高结合起来,鼓励农村农业技术创新和农村土地流转,将农业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第一产业的产值与农业从业人数的比重处于合理的区间水平。同时在第二产业中,企业应注重加强对工人的技能培训,促使他们不断学习新技术新观念,使工人的素质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新技术,不仅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供求不均衡的矛盾,也有利于企业效益的提升和企业的长久发展。第三产业中,要积极充分发挥第三产业门槛低吸附强的特点和优势,接收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失业下岗人员。政府应制定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发展旅游、餐饮和交通等等行业的发展,注重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三)制度壁垒的消除是结构性调整的基本条件
逐步放宽和取消户籍制度,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从制度上消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障碍,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畅顺的流通到城市,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户籍制度的实行带来了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歧,给农民工带来了在城市的工作条件、社会保障权利、住房和孩子教育方面的困扰,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劳动力供需结构不均衡的现象。为此,要逐步完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流动制度,废除抑制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保障好进城农民工的利益和权利,在农民工就业信息提供、失业保障、医疗、子女教育以及养老等方面给予同等待遇。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切实地解决工作与生活的后顾之忧。
(四)教育意识的转变是解决结构性问题的必要途径
目前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以我国高等教育为例,自大学扩招之后,每年递增的大学生数量大约为50万人,更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后,会极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互补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进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是有必要的,但人力资本也并不完全是物质资本的替代物,人力资本的过度积累会导致资源浪费和供过于求的现象。
一方面,必须转变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办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学校应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产业和新技术设置学科,使学科设置能够跟上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同时通过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来培养学生的情操素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劳动者本身也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认识到职业专科教育也能够使劳动者获得一技之长,更能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注重对自身素质和技能的加强,使自己能够适应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发展,应积极投身入实体企业。
四、结束语
当下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水期,作为供给端的的重要生产要素,劳动力供给及其供给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和弥补人口红利消失的成本优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推动我国中下端制造业向中高端转变、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的前提条件,因此,在经济新常态的条件下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做好劳动力供给结构的调整利于我国向创新型大国和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会为我国经济持续均衡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徐培越.浅谈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转型的挑战[J].商,2016(18):77.
[2]宋 锦.经济结构转型与劳动力市场调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78-80.
[3]高铁梅,范晓非.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转型的拐点、特征与对策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1(9):43-47.
[4]薛继亮.产业结构转型和劳动力市场调整的微观机理研究:理论与实践[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66-73.
[5]赖德胜,纪雯雯.人力资本配置与创新[J].经济学动态,2015(3):22-30.
中图分类号: F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13X(2019)07-0021-03
收稿日期: 2019-04-23
作者简介: 邢 锋(1993-),男,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政策与劳动力供给。
[责任编辑:金永红]
标签:劳动力论文; 供给结构论文; 改革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论文;